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使用6所高校88个重大科研项目子团队554名研究生的问卷调查数据,验证科研训练环境对研究生学术志趣的影响机制模型。结果表明:科研训练环境正向显著预测研究生学术志趣;学术自我效能(M1)、学术角色认同(M2)和学术结果期待(M3)在科研训练环境与研究生学术志趣的关系中起到多重中介作用;中介作用效应量从大到小依次为M2>M1>M3;存在角色认同路径、自我效能路径两条路径,结果期待只有与它们联合才能产生中介作用。高校重大科研项目团队通过改善科研训练环境提升研究生的学术志趣,需要遵循角色认同和自我效能两个心理机制,巧用结果期待机制,即注意激励的时间、内容和方式。  相似文献   

2.
大学教师的科研压力如何影响科研绩效是当前大学教师发展和科研管理中的重要问题。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将工作满意度和情绪智力分别作为中介变量和调节变量引入科研压力与科研绩效的关系探讨中,并以问卷调查的形式作了实证研究,得到如下结论:大学教师承受较高的科研压力;科研压力对科研绩效会有一定的负向影响;科研压力经由工作满意度中介影响科研绩效;情绪智力能有效正向调节科研压力对科研绩效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减轻压力源、优化科研考核体系、改善薪酬待遇及培养情绪智力等方面的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3.
基于博士生专业社会化模型,以89所中国高校的982名在读学术型博士生为研究对象,探讨两种不同的读博动机对博士生专业认同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原发性动机显著正向预测博士生专业认同,功利性动机显著负向预测博士生专业认同;博士生身份认同在两种读博动机与博士生专业认同之间均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导师支持调节了原发性动机对博士生专业认同和博士生身份认同的影响,以及功利性动机对博士生身份认同的影响。因此,高校在博士生招生环节需要重视对博士生不同读博动机的考察,在博士生培养过程中引导博士生完成身份认同,完善博士生培养环境,建立支持性导学关系,以提升博士生专业认同水平,促进博士生教育的内涵式发展。  相似文献   

4.
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是高水平人才培养的关键。对全国1031名研究生展开调研,学术激情对科研能力影响机制的考察结果表明:和谐型学术激情和强迫型学术激情对科研能力都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和谐型学术激情的正向影响更显著;学习投入在学术激情和研究生科研能力之间具有显著的中介作用;适当的学业压力可显著促进学术激情转化为学习投入,进而提升科研能力。  相似文献   

5.
基于工作要求—资源(JDR)理论模型,对长三角高科技新创企业员工开展问卷调查与分析,以解决在工作压力情境下创业型领导能否有效激发员工的创新行为及其相关问题。由此展开的研究结果表明:(1)创业型领导正向影响企业员工创新行为;(2)创业型领导正向影响企业员工挑战性压力,挑战性压力正向影响员工创新行为,挑战性压力在创业型领导与员工创新行为的关系中具有显著的中介作用;(3)团队认同正向调节创业型领导与员工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上述结论丰富了中国情境下创业型领导对员工创新行为影响机制的实证研究,同时,对挑战性压力中介效应、团队认同调节效应的揭示也为企业压力管理实践提供了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6.
基于472名理工科在校博士生的调查数据和10名博士生的访谈资料分析发现:去学前后学术职业志趣不变占比为64.8%,回归科研意愿比例(9.1%)大于逃离科研比例(7.6%);以学术职业志趣不变为参照组,父母教育程度、课题组规模和科研训练环境3个因素显著预测回归科研的发生率,攻博方式、科研角色认同和课题组规模3个因素显著预测逃离科研的发生率。高校可以从优化博士生招考方式、加强入学前学术志趣筛查、理性看待课题组规模、改善科研训练环境、增进科研角色认同五个方面入手,提升理工科博士生的学术职业志趣,吸引优秀博士生以学术为志业。  相似文献   

7.
教育实习是师范生职前—职后的重要衔接期。师范生对自身教育实习满意度的高低直接关系其对教师职业的理解及认同。以864名在读师范生为样本,基于社会认知理论和资源保存理论,研究构建了以职业获益感为促进机制和以角色压力为抑制机制的双重中介模型,并引入重要他人支持这一调节变量。结果发现:教育实习既能激发师范生职业获益感进而提升其职业认同感,也易使师范生产生角色压力进而削弱其职业认同感。重要他人支持起到缓冲作用,正向调节教育实习与职业获益感之间的关系,负向调节教育实习与角色压力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博士生的学术经历和学术志趣对科研能力增长的重要作用已得到实证研究的支持,不过很少有研究能够综合考察不同方面的学术经历以及学术志趣对科研能力增长的预测作用。基于1286份博士生调查数据进行相关探索,结果发现:(1)博士生的学术志趣对科研能力增长的正向预测作用最大,超过了前沿涉猎、导师指导、课程学习等学术经历的预测作用;(2)导师指导是对博士生学术志趣正向预测作用最大的变量;(3)与人文社科博士生相比,理工科博士生的学术志趣与科研能力增长具有更强的关联;(4)学术志趣在前沿涉猎、导师指导、课程学习等学术经历与科研能力增长之间存在中介效应。上述结果支持了学术志趣在博士生学术训练中的重要性,而导师在博士生学术志趣的激发方面扮演着关键角色。  相似文献   

9.
中国经济发展呈现新常态特征,相关的要求强化了公务员工作作风,在新常态下,也使得新的挑战性压力源和妨碍性压力源并存。文章通过对公务员的问卷调查,验证了相关理论假设,即挑战性压力源对公务员工作投入存在正向促进作用,妨碍性压力源对公务员工作投入存在反向阻碍作用,职业生涯韧性对两种关系均存在调节效应。以上述为基础对改善政府人力资源管理和公务员职业生涯韧性开发提出了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为调节“双一流”高校教师工作压力、激发教师队伍创新活力,使用微观调查数据,基于个人-环境匹配理论和双因素理论,构建了高校教师工作压力与科研产出的有调节的中介模型。研究发现:“双一流”高校教师普遍面临较高的工作压力,对其论文产出与其他科研产出均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对工作本身的满意度和对工作外在条件的满意度在教师工作压力与其论文产出或其他科研产出的关系中均起中介作用,相比对工作本身的满意度,对工作外在条件的满意度所产生的中介效应更大;职称的内部流动性能够有效缓冲工作压力对教师工作外在满意度的负向影响,进而降低对其科研产出的消极影响,尤其是对论文产出数量与质量的消极影响。基于研究发现,对于提升“双一流”高校科研产出的数量与质量、促进高校教师科研创新提出三点对策建议:一是建立支持型的教学与科研环境,采取有效举措缓解教师的工作压力;二是满足教师对工作的内在与外在需求,提高教师对工作本身及其外在条件的满意度;三是提高高校教师职称的内部流动性,结合教师评价改革深化职称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11.
为考察专业认同在导师排斥感知与研究生科研倦怠之间的中介作用以及学习经历的调节作用,采用导师排斥感知问卷、专业认同量表、科研倦怠量表对473名在校硕士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一是导师排斥感知正向预测研究生科研倦怠;二是专业认同在导师排斥感知与研究生科研倦怠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三是学习经历在导师排斥感知与专业认同之间起调节作用,对跨学科研究生而言,导师排斥感知对专业认同的消极影响更大。研究结果揭示了研究生科研倦怠形成的机制,可为研究生尤其是跨学科研究生科研倦怠的预防和干预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基于全国8812名本科高校教师的调查数据,以工作要求-资源模型为框架分析环境支持对教学投入的影响,检验教学压力和科研压力对环境支持影响教学投入关系的单独和联合调节作用。结果表明:(1)环境支持显著正向预测教学投入;(2)教学压力和科研压力分别负向调节环境支持与教学投入的关系;(3)教学压力和科研压力联合调节环境支持与教学投入的关系。无论教师的教学科研压力高低如何,环境支持都是预测教学投入的主要因素。在相同环境支持下,教学压力和科研压力同低或同高的教师对教学的投入都高于两种压力一高一低的教师。研究结果揭示了环境支持和压力对高校教师教学投入的复杂影响机制,支持了高校教学与科研相辅相成的关系,并为提升我国高校教师的教学投入提供了理论启示和实践指引。  相似文献   

13.
基于社会认知理论,研究MBA品牌感知质量对职业经理人角色认同的影响,包括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及工作价值观的调节作用。以238名参加MBA教育的职业经理人为样本,运用层级线性回归方法进行假设检验,研究结果表明:MBA品牌感知质量对职业经理人的角色认同有显著正向影响,自我效能感在MBA品牌感知质量与职业经理人角色认同起部分中介的作用,内在价值正向调节自我效能感与职业经理人角色认同的正相关关系,外在报酬负向调节自我效能感与职业经理人角色认同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4.
关于教师主观地位认同、工作满意度与转岗意向三者之间的动态关系,采用路径分析,对2637名县域义务教育教师的调查数据分析后发现:主观地位认同对教师转岗意向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工作满意度对教师转岗意向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主观地位认同对教师工作满意度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工作满意度在教师主观地位认同与其转岗意向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专业承诺是衡量个体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指标。为探求中职生生涯阻碍知觉与专业承诺的关系,将生涯决策自我效能作为中介变量,学校参与作为调节变量,引入到生涯阻碍知觉与专业承诺的作用机制中,构建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并加以检验。通过中职生生涯阻碍知觉量表、生涯决策自我效能量表、学校参与量表和专业承诺量表对广西2037名中职生进行测量,研究发现:生涯阻碍知觉负向预测专业承诺;生涯决策自我效能在生涯阻碍知觉与专业承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学校参与能有效调节“生涯阻碍知觉—生涯决策自我效能—专业承诺”中介模型的后半段路径。据此提出,要通过减少学业阻碍、提升生涯决策自我效能、提高学校参与度等策略来提高中职生的专业承诺,以实现中职教育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6.
科研投入是评估研究生教育质量的过程性指标,受外部环境和个人内部特征的影响。已有研究较少从多元性外部组织环境和个体内部特征共同深入探讨科研投入如何被影响。本研究运用偏最小二乘法,通过多维度分析高校科研工作的整体性组织变量——学术氛围,对研究生科研投入的影响,并引入研究生个人内部特征变量——自我控制、认知需求,具体分析研究生自我控制在学术氛围和科研投入二者之间的中介作用以及研究生认知需求在中介路径中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学术氛围三维度中的教师支持、自主机会对研究生的科研投入有正向预测作用。自我控制在教师支持、自主机会与科研投入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在同伴支持与科研投入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与低认知需求的研究生相比,高认知需求研究生的自我控制对科研投入影响更积极。认知需求在学术氛围三维度与科研投入之间的调节作用也存在差异。为有效提高研究生的科研投入水平,应分主次营造积极的学术氛围、培养研究生自我控制能力、根据认知需求特征有针对性实施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17.
探讨工作满意度在农村中学教师职业角色意识与职业倦怠之间的中介作用.采用教师职业倦怠量表、工作满意度问卷和自编教师职业角色意识问卷对265名中学教师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职业角色意识与职业倦怠呈显著负相关,职业角色意识对职业倦怠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工作满意度在职业角色意识与职业倦怠之间存在显著的部分中介作用.研究表明,职业角色意识、工作满意度是教师职业倦怠的重要预测变量,工作满意度在职业角色意识与职业倦怠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8.
徐用祺 《高教论坛》2022,(8):100-105
导师自主性支持对学术型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研究基于创造力交互理论,深入探讨了导师自主性支持、科研自我效能感、科研训练环境与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关系之间的作用机制,并建构出了相关理论假设模型。通过对466名学术型研究生问卷调查数据实证检验了该理论模型,并得出以下结论:导师自主性支持对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有着显著的影响,而科研自我效能感在该影响中起着完全中介作用;科研训练环境在导师自主性支持和研究生科研自我效能感之间以及导师自主性支持和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之间有着调节效应。此外,研究建议,应当不断强化导师自主性支持、激发研究生科研自我效能感以及创设良好科研训练环境等。  相似文献   

19.
探究乡村中小教师的教学效能感、职业认同与工作激情的关系,有利于提升教师工作激情。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发现:乡村中小学教师在教学效能感、职业认同与工作激情上的自评得分较低,有待进一步提升;乡村小学教师的工作激情得分高于乡村初中教师,乡镇学校教师的职业认同与工作激情的得分均优于村小学校教师;乡村中小学教师的教学效能、职业认同与工作激情之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个人教学效能感与角色价值观、职业行为倾向、职业价值观与职业归属感均可正向预测工作激情;职业认同在教学效能感与工作激情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20.
毕业生主要压力源为个体对就业形势和就业支持系统的评估,不同生源地、不同就业状态的毕业生在就业压力及子维度上均具有显著性差异;本科毕业生的焦虑水平高于国内常模和非毕业生。不同就业状态毕业生在焦虑水平上具有显著性差异;心理弹性在就业压力和焦虑之间具有一定的中介作用,当就业压力在一定的范围内时,心理弹性与焦虑水平成反比趋势,当就业压力超出一定的范围时,心理弹性的调节作用不明显;回归模型显示,对焦虑水平有显著影响的预测变量为心理弹性中的社会资源、自我效能、社交能力子维度以及就业压力源中的就业心态评估子维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