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课程标准指出,作为一个新时代的合格教师,就要学会转变观念。要求教师必须从传统的局限于课堂45分钟传授角色向教育过程的指导者、组织者、参与者的角色转变。教师作为文化传承的执行者的基本职能并没有变,但他却不能像以往那样直接以权威的身份向学生传递经验,而是通过间接的方式实现文化传递。他以各种方式调动和引导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在自己精心设计的环境中进行探索。教师不再是单纯的传递者,而是同时作为学生的伙伴、活动的组织者、学生学习过程的支持者和帮助者等,教师的角色越来越向多重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
吴芳 《华章》2009,(18)
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教师将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  相似文献   

3.
社会在发展。教育在改革。新课程理念对我们的教育提出了强烈的变革要求。传统的维持性学习方式正在向创新性学习转变,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必须从传统的局限于课堂传授角色向教育过程的指导者、组织者、参与者的角色转变。现代教师不再像以往那样直接以权威的身份向学生传递经验,而是通过问接的方式实现文化传递.以各种方式调动和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通过近几年的教育教学。笔者认为现代教育的角色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4.
《新课标》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教师将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本文旨在阐述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学生的心理活动。以便在新课程化学教学实践中,更好地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5.
郑敏 《中国教师》2010,(Z1):432-433
<正>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教师将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传统意义上的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将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而在这个共同体中,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而如何做好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真正参与到学生学习过程之中,这就要求教师扮演好"学生"的角色,以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知识现状为前提,以学生的眼光去审视要学习的新内容,和学生一道成为新知识、新技能的探索者。  相似文献   

6.
新课改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交往意味着平等对话,教师应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已进入了改革和改进的阶段,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参与者、合作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的互动过程,交往意味着平等对话,教师将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者转向平等首席官。教师失去了对学习内容的权威与垄断。因此,要改变课堂教育观,必须实现课堂教育的最高境界,拆除课堂上封锁的“墙”,即:  相似文献   

8.
《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指出:“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过程是教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过程,教师是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与幼儿平等对话。在活动中教师与幼儿的对话直接影响着活动质量。在同样的一次活动中,由不同的教师引用不同的方式组织语言,其活动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新课改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交往意味着平等对话,教师应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人,教师应相信所有学生都能学习、都会学习;教师的“教”要为学生的“学”服务,教师要甘当配角、当好配角。为此,教师应努力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10.
袁青 《青海教育》2002,(11):16-17
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要求、评价等方面都比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的创新和突破,对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教学行为等提出了全新的要求,那么,作为教师应如何面对这场改革?如何面对新课程呢?首先,在新课程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教师将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向新课程条件下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传统的师生关系,实际上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教师在教学中是绝对的权威。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教师将由居…  相似文献   

11.
面对新课改带来的挑战,化学教师应该提高自身素质,转变自身角色。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递者,而应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和参与者。新课程理念下,化学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因此,教师也将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同时,化学学科特别强调学习中的实验探究活动,化学教师还要承担学生的探究同伴、学习过程的帮助者和支持者的角色。正是教师自身的这种角色的转变,才使化学课堂上的生成变成可能。  相似文献   

12.
自古以来,教师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然而,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这种教育观念已不能完全适应“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现代教学思想了。正如新课程标准强调的那样,“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教师将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在新课程中,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学过程不只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还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课程变成动态的、发展的,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  相似文献   

13.
在人类大踏步迈入21世纪的时候,我们站在新世纪的高度,根据当代教育发展的基本特征,以全新的战略眼光审视教师角色,原有的“师者,传道、授业、解惑”的形象已大大改变。教师的角色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向学习的促进者转变。在新课程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平等对话,教师将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那么21世纪的语文教师应具备怎样的素质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呢?一、语文教师应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教师是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贯彻者和落实…  相似文献   

14.
教师角色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是比较单一的,在教学中处于中心地位,直接以文化权威的身份出现,在知识、技能和道德等方面具有不可动摇的权威性。然而在当代,随着新一轮教改的开始,从教育目标到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都在发生巨大变化,教师角色也相应地发生了重大变化。虽然教师做为文化传承的执行者的基本职能并没有改变,但他却不再像以往那样直接以权威的身份授予学生以经验,而是通过更加间接的方式实现文化传递的职能。他往往以种种方式调动和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在经过精心设计的情境中进行探索,师生之间已不再是单一的教与学关系,同时…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要求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学习共同体”,课堂教学是师生交往和互动的过程。对教师而言,交往意味着对话,意味着开放;对学生而言,交往意味着参与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张扬、创造性的解放。课堂教学不应拘泥于预先设定的程式,而应鼓励师生交往互动中的即兴创造和即兴发挥。  相似文献   

16.
新的课程理念认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生物教学的过程是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中心和权威,而应走下神坛,走进学生,完成由传统型教师向具有现代意识教师的角色转变。  相似文献   

17.
<正>众所周知,学好数学的关键是对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这就要求我们教师用新课程的理念对曾经被视为经验的观点和做法进行重新审视,教师要有更大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来面对自己的工作,而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递者,教师要能以各种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和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在自己精心设计的环境中进行探索,教师作为学生的同伴、活动的组织者、学生学习过程的支持者和帮助者.一、改变教学行为  相似文献   

18.
史悦亮 《学子》2013,(5):42-43
一、对话式师生关系的主要特点1.师生在平等中对话教师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首先是作为"人"而相遇在一起并产生关系的。教师和学生都是交往的主体,交往的客体则是主体间的关系或话语文本。师生之间不再是老师管束学生的关系,而是师生共同参与属于双方的话语情景的对话式关系。教师是一名"对话者",这就意味着教师当以平等的身份对待学生,在和学生的共同对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沟通,是互动,是交往,是合作,就意味着老师和学生完全是平等的,应该共同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和观念,从而求得新的发展;意味着教学的过程需人人参与,平等对话,合作建构.教师在教,同时也在学;学生在学,同时也在教.教育已不仅仅是一种认知活动,更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精神交流.上课不再是单向的付出,而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因此,教学必须是师生间的互动过程.教学要重视结论,更要重视过程;要关注学科知识,更要关注人的发展."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应成为每一位教师的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20.
课程改革使教师的角色和教学过程发生了重大变化。教师要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要成为师生共同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教师要让学生认真听讲,自己首先要学会倾听。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心悦诚服,教学也才能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