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廖智军 《海外英语》2011,(15):249-250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日益普及,网络语言也因此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英语网络语言对汉语网络语言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但是二者又同时受到了互联网高速发展的影响,各自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该文对英语网络词汇和汉语网络词汇的各个种类——新造型网络词汇、缩略型网络词汇、谐音型网络词汇、杂糅型网络词汇以及符号型网络词汇进行认真细致的分析,发现二者的变化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科技信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迎来了更深层次的发展。如今各种机遇信息时代的媒介形式,引导着网络文化的发展,网络的语言形式对于汉语词汇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网络语言的快速发展,也推动了现代汉语词汇的拓展。然而,在这样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网络语言对汉语词汇带来的积极影响和消极作用。本文笔者就当前网络语言的特征及其产生的,结合汉语词汇的发展,剖析现代网络语言与汉语词汇发展的相互关系,希望对汉语词汇的健康、稳定发展提供一些的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3.
高岩 《华章》2012,(10)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信息和网络也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网络的发展催生了语言的新语体——网络语言.网络语言是随着网络的出现而出现的一种社会语言.网络语言的出现为传统汉语注入了活力,并丰富了汉语语言词汇.网络语言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一种常见的语言变体,它形成了独特的语用特征.本文对网络语言的定义、性质、特征及其产生的原因从语用学角度分析其自身发展的规律.  相似文献   

4.
网络已成为现代人生活中主要的交际方式,网络语言应运而生。网络语言脱胎于现代汉语,但在现代汉语的基础上发生了很多变异现象,已成为流行于网络社会中的一种语言变体。网络语言虽然在丰富汉语系统的词汇、汉语的表达方面有积极作用,但同时也对汉语生态的和谐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5.
网络语言是汉语在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环境下的变体,是汉语多样化发展的表现。它使用的词汇构成独特,受社会约定的程度较低,表达上口语化与简约化,应用上方便、快捷。随着网络语言进入日常生活和课堂,势必对语文教学产生影响。语文教育工作者对网络语言应有科学的认识并担负起引导学生运用网络语言的责任。  相似文献   

6.
网络语言是汉语言在网络环境下的一种语言变体,它可以与基本汉语词汇相辅相成,互不取代.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交流已逐渐成为现代人生活的一部分.网络语言极大地影响着21世纪信息社会中人们的生活.在网络语体中,病句、汉字、符号、汉语拼音、英文字母杂糅是网络语言的基本组成方式.一方面,网络语言形象生动、简洁风趣,表现形式灵活多样;另一方面,一些格调不高、不合语言规范的网络词语,也造成了语言污染.  相似文献   

7.
本文运用语言学相关知识对汉英网络语言词汇进行对比研究,认为复合法和缩略法是网络构词的主要方式.就相似点来说,这两种语言的网络词汇构词方式都具有随意性,并大量运用字母和数字.其区别则在于英语复合网络词汇主要为名词,汉语则包含多种词性;英语缩略网络词汇有时能表示好几种含义,而汉语通常表示唯一的意思;汉语网络词汇比英语网络词汇更频繁地引进外来词.  相似文献   

8.
郑尔君 《文教资料》2010,(21):34-36
网络语言是汉语言在网络环境下的一种语言变体,它可以与基本汉语词汇相辅相成,互不取代。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交流已逐渐成为现代人生活的一部分。网络语言极大地影响着21世纪信息社会中人们的生活。一方面,网络语言形象生动、简洁风趣,表现形式灵活多样,另一方面,一些格调不高、不合语言规范的网络词语,也造成了语言污染。对这些语言现象,我们必须加以客观分析,区别不同情况,以科学的态度去对待。  相似文献   

9.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推广,网络语言迅速兴起,而且有相当一部分网络词汇还有进入全民语言的趋势,影响着汉语词汇的发展。网络用语的构词类型纷繁复杂,从不同角度分析,得出的结果也不尽相同。且在网络语言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在对待网络词汇的态度问题上,各方意见也不是很一致。鉴于此,从构词角度对网络用语类型进行简要分析,以期进一步规范、丰富我们的民族语言。  相似文献   

10.
汉语如何规范使用一直是汉语研究者关注的问题之一,而汉语的规范使用又面临着网络语言的挑战。以网络语言中的网络词汇为研究对象,从语音、形式以及语义三个层面讨论了网络词汇的构词模式(本文概括为借音、取形及提义),进一步探讨了这类词汇的构词特点。研究发现,语音改变仍是主要的构词方式,以满足语言的诙谐功能;从形式上来看类型较多,交叉使用情况普遍,同时还产生了新的构词语素;语义和语法范畴有所改变,网络词汇还具有反转构词能力,即"英文化"。对于网络词汇的产生及传播,要正视它的存在,主动了解这类词汇的特点,并为语言规范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1.
王辉 《英语辅导》2011,(2):165-169,192
本文从语域理论角度研究了中国90后的网络语言。韩礼德认为,"语域是根据使用场合定义的一种语言变体,对它的分析涉及三个方面,即语场、语旨和语式"。从这三个方面出发,本文系统分析了90后网络语言的特征。本文首先简要回顾了专家学者在网络语言方面所作的研究及90后的相关信息,随后介绍了韩礼德的语域理论,以此为理论框架,作者从语场、语旨和语式三个方面详尽分析了90后网络语言的特征,最后分析了隐藏在90后网络语言后面的动机并总结全文。  相似文献   

12.
互联网的出现是全球文化、经济、科技发展的重要产物。随着网络语言传播速度的加快,人们对网络语言的态度却各不相同。究竟该如何对待这种出现不久却大有蔓延势头的"新生事物"呢?近年来兴起的生态语言学给人们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13.
俄汉存在动词的语义配价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俄语是形合的语言,词形变化丰富,进入存在句的动词多为不及物动词,所以动词价目受句式影响较小。汉语则相反,汉语是意合的语言,动词缺乏形态变化,大量及物动词进入存在句,所以动词价目受句式的影响较之俄语更大些。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定义、前后语言单位的语义关系、结构形式、各自在两种语言中的地位及作用等方面对比了Antithesis与对偶异同 ,指出不应单纯地把这两种修辞手段等同起来。这一点有助于更好地认识英汉语在修辞方面的不同。  相似文献   

15.
客赣方言关系密切,两大方言有差异性也有共性。对客赣方言量词进行比较研究,并据此分析这两大方言量词使用上的异同和特点。通过165个词条比较,我们发现:以梅县话为代表的客家方言与以南昌话为代表的赣语在量词词类中是相同词的数量略多于不同词的数量;赣语和普通话相同的量词明显多于客家方言和普通话相同的数量;两大方言有几个共有的特色量词,各自也有一批体现各自特色的创新性量词,二者相比,客家方言的地方特色更强一些。  相似文献   

16.
汉语中有丰富的重叠现象 ,但又并非所有的词语在所有的场合都能重叠 ,“为什么这样重叠而不那样重叠”的制约因素有 :词性、词的内部构造、语用心理、语体色彩、句式等  相似文献   

17.
18.
卫辉方言词语中,至今仍保留着许多古汉语词语,尚未引起人们足够重视。就卫辉一些方言词语、参照文献,略作考物。  相似文献   

19.
"琵琶"、"枇杷"、"批把"、"鼙婆"等语音相同或相近的词汇在文献典籍中经常产生混用现象,被当作"错别字"处理,但溯源寻踪,从文字、音韵等角度探求古音、古韵,却不难发现它们并非偶然混用或误用,其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从古代汉语发展演变的历史角度,结合古代乐器发展史和古代农业发展历程,深入分析"琵琶"、"枇杷"、"批把"、"鼙婆"语汇之间字形、语音、语义关系,从而考究这几个语词产生混用现象的内在根源。  相似文献   

20.
预设触发语是句子中与预设义有语义联系的词语,通过触发语的词义,我们可以作常识性推理或者回溯推理,推导出句子的预设义。英、汉语中均有词汇作为预设触发语项,本文对英、汉语中词汇预设触发语的不同类型进行详尽描写,对比研究其异同,找出其语义特征,并能够依据这套特殊规则推理出它所引发的预设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