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电化教育的出现为标志,教育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飞跃,人们不仅可以通过老师和书本而学习,还可以借助更多的教育媒体而学习,使教与学向更高质、高效方向前进,向最优化方向发展。现阶段,应该正确处理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教育的关系,纠正教育技术领域重“电”轻“教”、重“硬”轻“软”、重“技术”轻“理论”、重“科技”轻“人文”的倾向,使先进的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和体制改革中充分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
电化教育是电子技术和卫星通讯技术进入教育领域,在教育方式上发生的一次新的变革,这一变革使人们不仅可以向教师和书本学习,还可以向更多的现代教育媒体学习,从而使教育摆脱了“手工业方式”的束缚,走上了现代化的道路,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电化教育.  相似文献   

3.
生活是个体的,也是社会的,有什么样的价值追求,便有什么样的生活形式。生活过程是保证人成为人的重要场域,如果离开生活世界,人们的生活及人类的发展都很难想像。教育与生活的关系密切,教育史上出现过“教育生活一体说”、“教育准备说”、“教育过程说”、“教育建构说”、“教育交往说”等,都是针对某一个时代教育与生活关系所表现出的问题而言的,都在尝试走出教育与生活脱离的困境。现代哲学中的“生活世界”理论为我们理解新时期教育与生活、教学与生活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理论基础,我们可以从课堂生活的构成出发,变革课堂生活的样态,进而促使教师和学生从单一的教育“专业世界”回归真正属于人的“生活世界”。  相似文献   

4.
现代小说里的教育叙事,生动地记录了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某些片段,形象地反映了某个特定历史时期教育变革的时代主题。这些变革虽然只是通过现代小说体现的,但这种观念形态的呈现对于研究现代教育史有着特殊的价值。它不仅可以拓宽教育史研究的视域、丰富教育史研究的资料,还可以完善教育史著作的文本写作。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前人已经取得了一些开拓性的成果,但仍需要进一步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5.
叶梅珠 《学子》2014,(7):88-90
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领域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育技术的出现是教育史上的重大革命,必然影响教育管理体制、教学方式的变革等,它表明了教育发展的新阶段。然而在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当前中小学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提出了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对策与建议,以便更好推进中小学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已经走过百年历程。它和现代教育事业的其他学科一起,用现代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造就了一代代社会主义建设人才,从而促进了中国现代科技文化的进步和繁荣。但是,出于人们对旧时代的刻骨怨恨和融入世界先进文明的强烈渴望,现代语文教育走入了一条偏激的道路———全盘否定传统。“一旦打败就觉得什么都存在问题,什么都需要重新来。”由于这种认识上的偏差,暴露出的问题越来越突出:语文教育“少慢差费”,效率低下。以致20世纪尚未结束之时,现代语文教育陷入四面楚歌、批评如潮的尴尬的困境———在中国教育史上,…  相似文献   

7.
远程与开放:21世纪教育发展的大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面向 2 1世纪 ,认真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已成为我国社会各个方面的共识和行动。构建全民终身教育体系 ,推动教育蓬勃发展 ,不仅涉及现有教育体系的变革 ,而且在此实践中人们对于不少问题的认识也将发生较大的变化。最近读了白崇琦先生《三维教育空间的终生教育体系与其建构的首选途径》(载《现代远距离教育》2 0 0 0年第一期 )一文 ,引起了关于 2 1世纪教育发展趋势的联想 ,并就有关问题探讨如下 :  一、远程开放教育发展与教育分类远程开放教育 ,是人类教育史上出现的新事物。近代以来 ,传统的校园教育几乎成为正规教育的唯一代表 ,面…  相似文献   

8.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地位已经越来越重要.而许多从事现代教育技术工作的专、兼职人员由于缺少对现代教育技术内涵的正确理解,从而导致了工作的失误偏差.这不仅极大地阻碍了日益更新的教育教学变革的前进步伐,而且给教育教学实践带来了极其严重的负面影响.本文从明确现代教育技术概念,内涵,实际运用和现实意义等方面出发来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并理解现代教育技术的内涵,从而更好更快的推动教育教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长久以来,学界一直以“技术应用于教育”的逻辑来阐释技术对于教育的意义,但这种技术观显然不能诠释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对教育存在方式的深刻变革。究其原因,将技术置于“人之外”的技术界定方式是此逻辑产生的根源。采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分析方法,可以重新正确认识技术与教育及人的发展的关系。从人类学视野关注人类体内进化、社会人进化以及后人类进化的过程和结果来看,技术发展是推动人类进化的主因,这种认识从本体论上超越了技术“人之外”的界定方式;而教育哲学关于教育的本质与人的发展的论述,为阐释教育如何“使人成为人”的深刻内涵提供了认识论上的营养。以此本体论和认识论为基础,我们可以正确解读“人的技术化”与“社会的技术化”的内涵,以及合理澄清两者遭遇诟病的症结。由此我们认为,人与社会的“技术化”是一种历史与现实的必然选择,技术是教育的存在方式,从来就没有外在于教育。以此技术观为出发点,反思我国教育技术的实践,可以梳理出“修旧如旧”和“以旧换新”两种实践形式。“修旧如旧”是落后技术观在实践中的反映,只有“以旧换新”才能逐步有效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0.
对当前“教育万能观”的透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育万能论”是中外教育史上存在的夸大教育的功能和价值的一种思潮。它或者表现为夸大教育在人的发展中有决定性的作用,如洛克的“白板说”,爱尔维修的“环境决定论”;它或者又表现为夸大教育对社会发展、国家兴旺所起的作用,如蔡元培的“教育救国论”。而本文所归纳的在我国现阶段及教育认识上出现的所谓“教育万能”现象则不仅有着历史共同的意蕴,又有着自己时代的特定内涵。一是指夸大教育对社会和个人  相似文献   

11.
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的重大变革是划分教育史发展阶段的标志。中国近代以来的教育发展史可概括为三个主要时期:新式教育的工具化时期,近代教育制度化发展的自觉时期和以发现与尊重人为核心理念的现代教育发展时期。1862年和1922年应是中国近代教育史的上下限,1904年癸卯学制的颁布是其中重要的节点。  相似文献   

12.
美国教育史学的创立与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教育史学的萌芽最早出现于18世纪初。在殖民地时期的新英格兰出现了最早的教育编年史。建国以后,随着美国学校教育及师范教育的发展,教育史家遂将研究重点由欧洲教育史转向美国教育史,并从各州教育史研究发展到综合性的美国教育史研究。1919年卡伯莱(E.Cubberley)《美国公立教育》的问世是美国传统教育史学范型确立的标志。20世纪60年代以前,该范型在美国教育史研究中一直占主导地位。1960年,贝林(B.Bailyn)发表《美国社会形成中的教育》,抨击了卡伯莱模式,被视为美国“新”教育史学的宣言书,拉开了20世纪后半期美国教育史学变革的序幕。此后,美国教育史学的变革沿着两条路线进行:一是以贝林和克雷明(L.Cremin)为代表的温和路线,二是以凯茨(M.Katz)和斯普林(J.Spring)等为代表的激进路线。当代美国教育史学的多元化发展已成为趋势。  相似文献   

13.
魏燕 《班主任》2003,(11):10-10
陶行知先生(1891-1946)是我国现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民主革命家和大众诗人,安徽歙县人。他一生为教育事业鞠躬尽瘁,在教育史上开创了一个新时代。1927年3月,为了推行他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教育改革理论,他在南京城郊和平门外的一个名叫“小庄”的村子里创建了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的著名学校——晓庄师范。开学之初,学校没有校舍,陶行知带领师生们共同  相似文献   

14.
当前人类社会已进入信息化时代,以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使教学思想、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都发生了巨大变革。现代教育技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平台。教育部长陈至立在为《中国教育报》2000年5月18日创办的“制高点———现代教育技术”专题版撰写的文章中指出:“要深刻认识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应用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充分认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是现代科学和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并号召:“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师要努力掌握和应用现代教…  相似文献   

15.
现代教育技术的特点及教学模式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通讯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特别是国际互联网(Internet)日新月异的发展,现代教育技术的手段有了本质的飞跃。“现代教育技术”区别于“教育技术”的关键在“现代”二字,它是以现代教育理论和方法为基础,以系统论的观点为指导,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通过对学与教的过程和学与教的资源的设计、开发、使用、评价和管理。以促进学与教最优化的理论和实践。随着各种新型的、交互的、开放的终身学习体系的出现。必将给学与教赋予新的内涵,并对教育技术带来深刻变革。从而推动教育观念、教学模式的更新。  相似文献   

16.
我国的职业教育正在向高素质、高能力、高实用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发展。在这场变革中,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方式和方法、环境、媒体以及教学管理手段等,都要进行改革。而现代教育技术涉及到上述各个方面。所以,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不仅是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而且还可以促进教育领域在各个方面的全面改革和发展。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基于“信息高速公路”的教学网络,可以使许多过去难以实现的教学过程在瞬息之间完成。  相似文献   

17.
现代教育中网络学习的负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负功能之一 :教育主体———教师成为应答“呼机”  在教育过程中 ,师生关系是人与人的关系 ,有“师”才有“生” ,主体为教师 ,客体为学生。教育主体自教育产生后 ,其自身所经历的路线可归结为 :权威时代———引导、从属时代———隐去时代。在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过程中 ,教师的主体地位是明确无误的。教育史上有名的赫尔巴特阶段教学法中的叙述教学法、分析教学法和综合教学法 ,均系教师主体地位的表现。这是一种典型的教师中心。法国著名社会学家涂尔干在其《教育与社会学》一书中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 ,他认为 ,教师为社会文化…  相似文献   

18.
胡雪芬 《教书育人》2013,(24):22-23
陶行知是我国现代教育史上一位卓越的人民教育实践家、理论家,他"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为中国的教育事业鞠躬尽瘁。其"生活教育思想"博大精深,是教育史上的宝贵遗产,对陶行知的教育理论进行深入和体统的研究,对促进现代教育的发展与变革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其本身是一  相似文献   

19.
杜威“堪称美国20世纪首要的民主哲学家”,是美国现代教育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对美国和世界20世纪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其民主教育哲学中,民主不仅是教育的“一个理想的标准”,而且是一个教育的原则、方针和政策。教育是实现民主的“首要的工具”、“第一的工具”。两者相互影响,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20.
《学科教育》2012,(4):41-41
2012年5月30日,由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历史与文化研究院举办的“教育史教学研讨会”在北京师范大学隆重举行。在高等教育教学变革和培养目标变化的背景下,研讨会针对教育史的教学面临的挑战和变革的需求,探讨教育史研究生教育的教材、课程以及人才培养体制的适应性发展问题以及教育史教学的改革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