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英语阅读课堂教学可以通过培养学生广泛阅读的习惯;推测生词词义的能力;判断推理的能力;快速阅读的能力等方式提高学生英语的阅读速度和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2.
杜红梅 《考试周刊》2012,(64):79-80
英语阅读理解是学生英语学习的知识、技能和智力的综合运用。它既是英语学习的目的之一,又是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难点。要想提高阅读能力,就必须注重语言理解能力的培养和阅读技巧的掌握。语言能力是指拥有一定的词汇量及相关的基础知识;而阅读技巧包括掌握文章主旨,猜测生词词义,抓住细节问题进行推理的能力。语言能力的获得在于学生平时的学习和积累。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呢?通过多年的英语教学.我深深感到,由于初中学生所读英语文章较少,缺乏语言能力和阅读技巧,在阅读中,容易产生畏惧心理和厌倦情绪,因此,需要培养学生阅读兴趣,不断训练,使学生自觉地、愉快地进行阅读,从而不断提高阅读能力。在具体的阅读教学中,我主要采取以下方法。一、立足课本。进行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3.
李琛 《天津教育》2014,(7):53-53
高中英语教学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听、说、读、写对于语言学习来讲同等重要,但是其中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更能有效提高写的能力以及说的能力.我们在指导学生阅读中会采取各种各样的方法,但是这些方法是以学生有一定的词汇知识为基础的,或者说学生具有一定的在阅读中处理生词障碍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积极探求,找出真正能够帮学生克服词汇障碍的有效方法,从而在根本上帮助其提高阅读能力,而不是纸上谈兵.  相似文献   

4.
阅读理解是英语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但阅读教学的目的不仅仅在于知识的传授,而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掌握阅读技巧。语言能力是指拥有一定的词汇量及相关的基础知识。而阅读技巧包括掌握文章主旨,猜测生词词义,抓住细节问题进行推理的能力。理解是阅读的目的,要想提高阅读  相似文献   

5.
张蔚 《考试周刊》2011,(15):94-95
在英语阅读理解中,生词是学生阅读的大敌。教给学生通过上下文推测生词词义,依靠构词法方面的知识,从生词本身猜测词义和忽略难词,恰当使用字典等阅读方法有利于学生扩大词汇量,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提高阅读能力。本文从词汇分析法与阅读理解的关系这一方面论述了在阅读理解中运用词汇分析法的重要性,以及在课堂上如何运用这一方法,并在实践中发现这一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阅读能力包含对书面语言的识别,理解和快速记忆等几方面的连续步骤,它们是相互联系的。高中的学生,经过初中三年语音阶段的教学和以课本为主的教学之后,已经掌握了一定数量的词汇和一些基础的语法知识,因而具备了进行阅读训练的基础条件。现行高中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指出:(1)能独立阅读所学语言知识范围内的材料,生词率不超过2%;(2)能借助词典阅读难度相当于课文的材料,理解其大意。可见英语阅读能力教学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7.
阅读能力在英语学习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对职高生来说,尤为重要。那么,如何提高职高生的阅读能力呢?学好语言基本知识。要提高阅读能力,必须有扎实的语言基础,这主要体现在词汇和语法两个方面。首先,必须掌握一定的词汇量,“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职高生至少应该熟练掌握5000个单词。词汇量不够,阅读时就会生词多,这不但影响阅读速度,也影响理解的程度。同时,英语语法,也是必不可少的基本语言知识。老师必须让学生熟练掌握基本语法知识,否则学生就不能正确理解阅读中遇到的结构复杂的长句。在阅读实…  相似文献   

8.
阅读理解是中学英语教学的重点,是各单元教学的核心,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通过培养学生阅读兴趣,让学生积累词汇量、掌握基本语法知识、学会猜测词义、巧妙绕开生词、多读英语课外读物、改变不良阅读习惯等,能够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9.
借助于构词法知识以及语言本身所提供的信息,判断、猜测英语阅读中所遇到的生词的词义,加快阅读速度,提高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0.
阅读是中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重要手段。要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必须做到创新课文教学,打好语言基础,加强课前预习,强化课文中心,把握基础知识,注意精讲多练;抓好阅读训练课教学,精选阅读材料,提高阅读速度,培养阅读习惯;抓好课外阅读训练,提高学生泛读水平,进行整篇阅读,利用上下文把握生词、疑难句的意思,让学生养成用英语思考问题的习惯,准确理解阅读内容。  相似文献   

11.
<英语课程标准>要求7-9年级学生能读懂简单读物如报纸、杂志等,克服生词障碍,理解大意;能根据阅读目的运用适当的阅读策略.培养阅读能力有助于扩大词汇量,丰富语言知识,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是大面积提高中学英语教学质量的关键.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尽量做到课内阅读训练与课外阅读指导相结合,课内精读和课外泛读相结合,并有计划地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一定数量的读物.  相似文献   

12.
张颖虹 《考试周刊》2009,(25):149-149
英语阅读能力是初中英语教学的基本培养目标之一。通过英语基础知识和阅读技巧的培养有助于提高英语阅读能力。而根据构词法猜测生词意义,掌握英语基本句型是基础知识培养的主要途径:主旨大意、语篇分析、文化背景和学科融合是阅读技巧培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匡伟 《教师》2011,(6):100-101
中学英语新课程标准规定学生:“能读懂供7-9年级学生阅读的简单读物和报刊、杂志。克服生词障碍,理解大意。能根据阅读目的运用适当的阅读策略。”我们可以通过新课程标准看到英语教学的侧重点在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能力既是学习英语的主要能力之一,也是英语考试的主要内容。阅读能力是学习英语的基础,是培养英语自学能力的手段。阅读能力的提高,可促进英语听、  相似文献   

14.
听、说、读、写是学习一门语言的基本要求,而阅读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环。拥有了良好的阅读能力,才能够更容易去听、说、写。特别是在小学英语教学中,阅读是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载体。从某种程度上讲,引导学生做好了阅读学习,英语教学也就成功了一大半。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不断地积累生词量,提升自身的阅读基础,也要引导学生学习阅读技巧,提升学生的阅读质量,更要引导学生选择阅读内容,丰富阅读的范围,同时也要拓展阅读途径与时间,获取更多的阅读量,提升学生的整体阅读素质。  相似文献   

15.
初中英语教材Go for It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材中汇集了大量内容丰富、语言地道的文章,是学生获取英语知识和信息、感受英语文化的重要载体。不过,教材中的大量生词既阻碍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又降低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在这种情况下,词块教学法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高考英语阅读理解经常对生词词义的猜测设题(如NMET1999第55、57、58、64、69等5小题是直接考查生词词义的:NMET2001第56小题;NMET2002第62、74小题;NMET2003第62、65小题;NMET2004第58、74小题)。加之现在的阅读材料广泛,题材多样,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常常为生词而感到困惑,以致直接影响到阅读的速度、效果及阅读能力的提高。由此可见,如何让学生学会在阅读中正确猜测词义就显得尤为重要了。现介绍几种猜测生词词义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胡兰 《考试》2008,(Z6)
教学大纲要求学生能借助词典读懂略低于所学语言的材料,生词率不超过3%。能根据语境中较为明显的提示和构词法知识推断少数生词的语意或初步确认其语意范围;要求高中毕业生能以每分钟5060个词的速度阅读生词率不超过3%的有关人物传记、寓言故事、活动论述、社会文化、文史知识、科普小品等内容的材料,能够把握主要的事实和中心思想,理解正确率达到70%;要求学生能  相似文献   

18.
韩旭 《学周刊C版》2014,(6):191-191
《初中英语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初中英语教学要侧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是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基础,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也成为英语教学的重中之重。但是一直以来,我们的英语阅读教学却存在着两大误区:一是把阅读当精读,教学过程主要是讲解生词、补充词组、逐句逐段分析句子结构、语法等;二是把阅读课当课外阅读上,划出词组、对对答案,学生只是了解一下故事情节。  相似文献   

19.
作为英语专业的学生,英语阅读是学习的重要途径,也是其学习的主要目标之一.然而在阅读英语文章的过程中,由于文化背景与知识层面的差异,学生又会遇到不少的障碍,其中生词则是首当其冲.从准确与有效的阅读文章的角度来讲,生词会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困难.因此如何使学生的英语阅读更有效率,将成为提高阅读能力的关键.文章阐述了学生在英语阅读中遇到生词时所存在的问题,并且对于如何提高生词的理解能力方面提出了若干猜词策略与技巧,以期达到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英语阅读能够让学生掌握知识、获取信息、提高用英语的交际能力与运用能力,是学生巩固已获得知识和掌握新知识的必要途径。通过教学中的实例,采用有效的阅读策略,引导学生逐步了解策略、掌握策略、运用策略,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一、扩充词汇量,打好阅读基础词与词组是语言的最基本材料,词语是英语学习的开始。学生阅读能力的高低应该从词汇开始。词汇量是开展阅读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