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应抓住创设情境这一环节,开始就把学生的注意力牢牢的吸引住。创设情境要有针对性、启发桂、新颖性、趣味性,创设情境要简洁。积极的思维活动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教师在上课伊始就用启发性教学来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必能有效地引起学生对断知识、新内容的热烈探索。  相似文献   

2.
在科学探究式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形成是整个活动的起因,问题情境的好坏与否将决定探究活动的方向,在一定程度上它也决定着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在科学教学中我们要把握创设有效问题情景的原则,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或事物、有趣而富有变化的科学实验、有启发性的新闻及热点事件、引人入胜的科学小故事及科学史等多种途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学生思维,为科学探究性学习创设有效的问题情景。  相似文献   

3.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能有效的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思维,达到预期教学效果。可以通过设疑问难创设悬疑化问题情境,借助动手操作创设活动化问题情境,联系生活实际创设生活化问题情境。  相似文献   

4.
陈素清 《科教文汇》2009,(24):146-146
数学课堂教学情境是具有一定情感氛围的课堂教学活动,有情境支持的课堂.才能产生生命的活力,才会折射出课堂生命的意义。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利用各种手段创设情境,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主动参与到学习实践中去,让课堂教学“活”起来。本文从创设导入情境、创设学习情境、创设操作情境三方面阐述了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巧妙地创设教学情境,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教学情境的创设中,需要做到:着眼于现实生活,与学生实际紧密联系;设置带有针对性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进行探究;保持价值中立,为学生留出广阔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参与创设教学情境.  相似文献   

6.
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对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提出更高的要求,情境创设要切合实际问题、要有趣味性、启发性、直观性,这样才能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促进学生快乐学习,快乐成长。  相似文献   

7.
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巧妙地创设教学情境,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教学情境的创设中,需要做到:着眼于现实生活,与学生实际紧密联系;设置带有针对性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进行探究;保持价值中立,为学生留出广阔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参与创设教学情境。  相似文献   

8.
初中学生由于思维水平的限制,使他们对那些抽象的物理模型、概念和规律很难理解。这就需要教师设法创设相应的物理情境,帮助学生建立新、旧知识间的联系,以便更好、更快地认识、同化新知识。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创设情境,将学生引入情境之中,容易激发起学习的动机,培养学习兴趣。教师要创设情境,通常可采用下述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9.
宋爱玲 《科教文汇》2007,(9Z):101-101
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巧妙地创设教学情境,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教学情境的创设中,需要做到:着眼于现实生活,与学生实际紧密联系;设置带有针对性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进行探究;保持价值中立,为学生留出广阔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参与创设教学情境。  相似文献   

10.
情境创设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情境创设是指通过创设一个真实的问题环境,帮助学生从中发现、掌握新的知识,情境的创设、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要有利于学生掌握目标中的知识,同时也要利于考察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生动的教学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和探究欲望,并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开展思考探究活动。教师在教学中创设美景欣赏、点拨诱导、情感激发、趣味横生等情境,能使学生触景生情,产生共鸣,受到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教育。  相似文献   

11.
翟斌 《科教文汇》2009,(18):168-168
所谓情境创设是指通过创设一个真实的问题环境,帮助学生从中发现、掌握新的知识,情境的创设、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要有利于学生掌握目标中的知识,同时也要利于考察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生动的教学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和探究欲望,并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开展思考探究活动。教师在教学中创设美景欣赏、点拨诱导、情感激发、趣味横生等情境,能使学生触景生情,产生共鸣,受到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教育。  相似文献   

12.
姬发升 《科教文汇》2011,(35):78-79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初中语文教改的重要课题。本文旨在探讨语文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启发引导、激励质疑等一系列活动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启迪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3.
徐爱娟 《中国科技信息》2007,(18):296-296,298
数学思维能力是数学能力的核心,数学中的创设性思维又是数学思维的品质。如何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一个广泛而值得探讨的课题。我就在数学教学中的创设良好的思维情境谈谈自己几点做法:一、创设和谐情境,激发学生乐思。二、创设辩论情境,诱导学生善思。三、创设探索情境,引导学生会思。四、创设成功情境,促使学生爱思。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反映了新时代教育的特征,新课程理念指导着新的课堂教学,它要求我们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突破定势,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放手实践,探索创新。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理念要求,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教师的角色从知识的传授者向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转变,学生在合作学习、自主探究中学有所"知"、学有所"悟"、学有所"能"。在中职《电力拖动》课程教学中有效的创设"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动机、激活学生思维、优化课堂教学。《电力拖动》课程教学中有效创设"问题情境"的策略有:联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设计实验,创设问题情境;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问题情境;挖掘新旧知识联系,创设问题情境。  相似文献   

16.
周维昌 《科教文汇》2008,(23):97-97
《新课程》反映了新时代教育的特征,新课程理念指导着新的课堂教学,它要求我们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突破定势,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放手实践,探索创新。  相似文献   

17.
简要概述了图形创意课的教学方法与启发武教学的必要性后,探讨了启发式教学方式方法在图形创意课中的有效应用策略,即通过循序渐进的启发教学促进学生图形创意的思维多样性,创设启发性情境图形促使学生思维的延续性与拓展性,善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激发学生探究图形创意的兴趣性。  相似文献   

18.
高中生面对着沉重的高考压力,每天疲于应付各种考试和知识点的记忆,精力已非常有限。在这种状况下,如果固守老一套教学模式,按部就班地照《高考历史考试说明》进行课堂教学,难以激发学生历史学习效能,无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文尝试从三个角度出发,就情境教学法在打造高中历史高效课堂中的策略做一简单探讨:一、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具体情境;二、注重对学生生活经验进行突破,在生活中创设历史情境;三、组织历史实践活动,在课堂上模拟历史情境。历史情境教学法,指的是在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一定形象为主体的历史场景,以引起学生历史态度体验,激发学生历史兴趣思考的教学方法。在高中历史课堂上创设具体情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现象,巩固所学知识,促使学生的历史情感态度得到有效发展。传统高中历史课堂,一直被遮蔽在应试教育的乌霾之下,学生上课提不起兴趣,知识点太多,总是记不住。教师在历史课堂上巧妙创设具体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一扫应试教育的乌霾。  相似文献   

19.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老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的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给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实践证明:积极的思维活动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而富有启发性的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所以教师上课伊始就应当注意通过导入来激发学生的思维,以引起学生对新知识新内容的热烈探求。用富有新颖的内容拉开一堂课的序幕,随之进入课堂教学主体的过程。本文通过图片导入法、故事导入法、宣传片导入法、动画导入法等几种教学中典型的导入方法的运用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学生的思维,提高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20.
胡青 《科学中国人》2014,(2S):217-217
在美术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培养其对美术学习的爱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达到预期罚单教学目的,教师就要把美术课设计的形象生动。而在课堂教学设计中,教学情境的创设尤为重要,其可以起到优化课堂结构,增强课堂凝聚力,缩短课堂准备时间,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在美术教学中就应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创设教学情境,教学情境就是充分利用各种手段,创设典型场景,调动学生的感知意思,使学生认知活动和感悟活动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