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现代教师教育体系下,高水平综合性大学成为高层次师范人才培养的重要来源。高水平综合性大学开展教师教育是国际教师教育体系发展的趋势,也是我国教师教育深化改革的新时代要求。以我国综合性大学发展教师教育的政策分析为逻辑起点,结合国际比较研究深度剖析高水平综合性大学发展教师教育的挑战,研究发现,高水平综合性大学举办教师教育的体制机制尚未完善,在实践中存在学术性与师范性难以平衡、教师教育优势特色不明显、专职教师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受限等问题。为进一步丰富学术性与师范性融合的时代内涵,高水平综合性大学应发挥自身优势,发展以面向基础教育研究为取向的教师教育课程,联动优势学科形成交叉学科视域下教师教育的共同体,设立“临床教职”形成更为灵活的教师教育者人事制度。  相似文献   

2.
综合性大学举办教师教育已经成为国际趋势,我国则刚刚起步。我国综合性大学举办教师教育有多学科、学术性、“一体化教育”、适应性等优势,也存在着领导决策层对综合性大学举办教师教育不重视的传统以及综合性大学举办教师教育容易脱离实践等问题。为发挥优势、解决问题,综合性大学一方面应承担起服务于社会的责任,另一方面应加强其与实践的联系。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招生资格的820所高等学校设置的教师教育专业机构的分析,发现我国高等院校教师教育专业机构缺乏资质标准、区域分布不均衡、组织管理分散以及一流综合性大学参与教师教育专业机构建设的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基于此,提出如下政策建议:研制教师教育专业机构的资质标准;加大对中西部省份教师教育专业机构建设的支持力度;加强教师教育专业机构的管理制度创新;一流综合性大学应该承担起教师教育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4.
综合性大学参与教师教育不仅是国际教师教育发展的趋势,也是我国教师教育深入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可通过分析综合性大学举办教师教育的发展历程以及当今教师教育的发展趋势,探讨综合性大学在参与教师教育过程中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是融职前教师教育、在职教师培训、大学教师发展为一体的教师教育模式,推行广泛并取得了巨大成效。我国教师教育发展模式相对滞后的现状迫切需要我们认真学习国外先进经验,加快发展我国的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设。  相似文献   

6.
教师教育专业化发展趋势要求教师教育大学化。努力实现教师教育文化在综合性大学里的生长。是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专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建立教师教育教育(师范)学院化的制度文化,加大教师教育专业学科文化建设,促使大学文化与中小学文化的融合是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专业发展的文化路径。  相似文献   

7.
关于新合并综合性大学发展教师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许多新合并成立的综合性大学开始举办教师教育,但是综合性大学办教师教育存在诸多问题,为此,诸多综合性大学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行积极探索,但是,这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综合性大学办教师教育所遇到的难题,因此,借鉴国外教师专业化发展中所建立的专业发展学校是综合性大学办教师教育的可行模式.  相似文献   

8.
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阶段 ,又面临着知识经济的冲击 ,加上国内高师教育的新情况等诸多因素 ,我国教师教育将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本文从内外现实情况出发 ,认为综合性大学应积极参与教师教育工作 ,在分析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基础上 ,提出综合性大学参与教师教育的新体系。  相似文献   

9.
综合性大学办教师教育是世界教师教育改革的趋势和方向。从20世纪末开始,为响应第三次全教会的号召,我国部分综合性大学就开始通过各种方式承担教师教育的重任。综合性的大学办教师教育一方面丰富了教师教育的形式,推动了教师教育的改革,但同时也存在着许多问题。文章拟通过分析现存的问题,借鉴国内外教师教育的成功经验,探究出在新形势下发挥综合性大学的学术科研、跨学科等优势,寻求自身特色发展,全面提高综合性大学办教师教育质量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进入新世纪以来,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发展迅速,办学特色日趋明显,同时也面临着诸多问题与挑战。以湖南科技大学情况为例,回顾教师教育办学成果、介绍教师教育特色培育举措并据此提出教师教育特色建设思路,对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具有一定的启发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随着体育产业的迅速发展,社会迫切需要大批既懂体育又懂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综合性大学具有教学资源丰富的优势,应充分利用合校后综合性大学现有的教育资源,转变教育理念,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培养高素质的体育经营管理人才,满足我国体育事业市场化、产业化发展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2.
本项成果以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立项项目“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为依托,以传统师范教育的变革与转型为背景,以教师专业化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要求为导向,以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的教学改革与实践为中心,着重探讨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教学改革的理念和实施路径。研究和实践的重点内容是:如何在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的专业教学中更新教育理念,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的一体化建设,提升教师培养和培训的专业化水平,建构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的良性发展模式,推进新时期教师教育的改革和创新,形成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的独特优势和鲜明特色。  相似文献   

13.
综合性大学举办教师教育已经成为我国教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目前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总体上还处于探索阶段,其教师教育要办出特色,应树立培养探究型或反思型教师的理念,设置开放的、灵活的、模块化的课程,编写具有对话性、反思性的教材,开展学生主动参与和反思、实践取向的教学改革,强化形式灵活多样、内容丰富的教育实践,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相似文献   

14.
综合性大学参与教师教育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阶段,又面临着知识经济的冲击,加上国内高师教育的新情况等诸多因素,我国教师教育将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本从内外现实情况出发,认为综合性大学应积极参与教师教育工作,在分析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提出综合性大学参与教师教育的新体系。  相似文献   

15.
综合性大学培养体育经营管理复合型人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体育产业的迅速发展,社会迫切需要大批既懂体育又懂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综合性大学具有教学资源丰富的优势,应充分利用合校后综合性大学现有的教育资源,转变教育理念,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培养高素质的体育经营管理人才,满足我国体育事业市场化、产业化发展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6.
综合性大学举办教师教育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合性大学已经成为我国教师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综合性大学具有举办教师教育的潜在优势,但教师教育有其自身的教育规律,特别是在我国教师教育正处于重大历史转折时期,综合性大学举办教师教育不能完全按照师范院校的培养模式,必须整合其资源优势,把综合性与师范性结合在一起,创新培养模式,积极营造教师教育文化氛围,培养教师意识,加强同师范院校的合作,重视与中小学的联系,密切关注基础教育改革,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才能提高教师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7.
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办学模式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教师教育的办学格局已发生了悄然变化:20世纪90年代后,师范院校纷纷增设非师范专业向综合性大学发展,综合性大学开始举办教育学院参与教师培养,一部分师范院校通过合并进入综合性大学兴办教师教育的行列。这既适应了我国教师教育的发展走向,又有利于重新构建和完善我国的教师教育体系。然而,综合性大学采取什么样的办学模式,以怎样的组织结构和管理体制来实施教师教育,这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一、在实践中创新教师教育的办学模式扬州大学是全国合并最早的高校,1992年合并时共有师范生3200余人,占在校生总数的近1/4。对…  相似文献   

18.
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问题论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综合性大学举办教师教育已具备了坚实的现实基础。综合性大学为发挥多学科优势,适应教师教育从数量满足向质量提高转变的历史要求,在教师教育上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新路子,有必要深入探讨四个方面的问题:(1)必须提倡教师教育模式的多样化;(2)必须把教师教育深度融入综合性大学的综合优势中;(3)必须重视和加强对基础教育的研究与实践;(4)必须加强政府对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的管理和指导。  相似文献   

19.
综合性大学举办教师教育是教育事业发展的趋势。近年来,适逢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课程促进了对教师专业化的要求。在这个背景下,考察当前中国教师教育专业教育学科课程的现状及其存在的不足,借鉴发达国家教师教育专业教育学科课程设置的经验,可以促进建构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专业通修教育学科课程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高水平综合性大学开展教师教育是我国教师教育事业发展的本质需要。西方对此已有探索,文章选取荷兰乌得勒支大学作为案例院校,介绍该大学对教育专业硕士的培养体系,从大学教育学系与中学合作的角度入手,分析教育培训、合作研究和实习实践中两者的具体合作方式与特点,并对荷兰教师教育者的发展、任务和挑战进行概述,以期为中国高水平综合性大学发展教师教育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