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贵州省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464名贵州省中学教师的问卷调查发现:贵州省中学教师的职业倦怠整体上并不严重,但有相当比例的教师有比较明显的倦怠倾向;教师职业倦怠的发展随教龄的增加呈现出“两低中高”的发展趋势,教龄6-10年是职业倦怠最严重的阶段,在教师职业生涯的中期,教师的情感耗竭高于其个人成就感;性别、学历、职称、是否担任班主任、学校类型和地区分别对教师职业倦怠的一个或多个维度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以340名中学教师为研究对象,以"教师职业倦怠问卷"为研究工具,对教师职业倦怠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中学教师职业倦怠并不严重,成就感较高,中学女教师情感枯竭维度显著高于男教师,专科组教师情感枯竭维度与成就感维度均显著高于本科组教师,教龄因素对职业倦怠各维度均有非常显著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地方高师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状况及影响因素,本研究采用教师职业倦怠量表(MBI)对江西省某地方师范院校500名教师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地方高师院校教师普遍存在职业倦怠问题,但总体上倦怠程度并不严重;在情绪衰竭维度上,36-45岁组得分显著高于35岁以下教师,教龄在5-10年教师得分显著高于5年以下教师;在低个人成就感维度上,教龄5年以下教师得分显著低于教龄5-15年教师;资料员在去人性化方面显著低于其他教师.不同学历、职称、收入的教师在职业倦怠3个维度上的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Maslach的教师职业倦怠测量量表(MBI-Es)为工具,对622名城乡中小学教师进行调查和分析,发现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整体情况并不严重,但已明显凸现;农村教师的职业倦怠程度显著高于城市教师;普通学校教师的职业倦怠程度显著高于重点中学的教师;职称是影响教师倦怠的重要因素,高级教师的个人成就感明显高于其他教师;女教师较男教师的个人成就感高,但情感耗竭和去人性化程度比男教师严重;教龄11-20年的教师职业倦怠程度较高;本科学历的教师成就感较高.  相似文献   

5.
采用修订的MBI教师职业倦怠量表对呼和浩特市260名中学教师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呼市地区教师的职业倦怠整体上并不严重,但还是普遍存在。在情感衰竭维度上女性教师显著高于男性教师,年龄在30—40岁的教师显著高于其他年龄阶段的教师,教龄在6—10年间是教师职业倦怠最严重的阶段,重点中学教师在成就感维度上显著高于非重点中学教师,学历、是否是班主任、是否带毕业班,对于教师职业倦怠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王芳、许燕编制的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感问卷对174名中学教师进行测试,研究结果表明:(1)中学教师的职业倦怠已经出现.情绪衰竭最为明显。(2)中学教师职业倦怠有两个高峰期,分别位于教龄6—10年和16—20年两个阶段。(3)教授高考科目的教师的倦怠程度明显地高于教授非高考科目的教师;教授文科、理科的教师个人成就感明显地高于教授综合科目的教师。(4)性别、职称、班主任、任教班级类型对中学教师的职业倦怠不存在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
幼儿教师职业倦怠与职业承诺特点:新手与熟手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对从事幼儿教师职业不足五年的新手教师与从业五年以上的熟手教师的职业倦怠与职业承诺特点进行了测查和比较,结果显示:(1)总体而言,两类教师均未表现出较严重的职业倦怠,但从职业倦怠的不同维度来看,熟手教师存在一定程度的情绪耗竭;(2)两类教师职业承诺水平存在差异,其中新手教师职业承诺总体水平偏低,而熟手教师则具有非常高的规范承诺,但两类教师的继续承诺水平均偏低;(3)随着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程度的增高,其职业承诺水平呈现下降趋势,其情绪耗竭程度随教龄增长亦显著增高。  相似文献   

8.
姜斌 《中国德育》2014,(22):11-15
正发现一北京市中学教师的职业倦怠程度整体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在情感耗竭维度倦怠程度最高,缺乏成就感维度次之,人格解体维度倦怠程度最低。发现二重点校的任教教师在人格解体、缺乏成就感和职业倦怠的整体水平显著低于普通校的任教教师,情感耗竭维度没有显著差异。发现三任教对口班的教师在职业倦怠的整体和各维度上都要明显高于任教于普通班、重点班的教师。  相似文献   

9.
采用整群抽样法,利用中式职业倦怠量表(CMBI)对270名大学英语教师的职业倦怠状况及影响因素进行初步调查研究。结果发现:大学英语教师职业倦怠水平达轻中度,检出率为75.4%;性别、婚姻状况在个人成就感降低维度上有显著性差异;学历、教龄在耗竭维度上有显著性差异;职称、学校类型在职业倦怠三个维度上均产生差异,但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采用分层取样和方便抽样相结合的方法抽取广西桂林市、玉林市、防城港市等35所学校900名中小学教师为被试,采用教师职业倦怠问卷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对教师职业倦怠和生活质量相关因素的状况进行书面调查。结果表明:广西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整体处于低等程度的职业倦怠,但情绪枯竭处于中等程度倦怠;教师职业倦怠水平存在教龄差异,6~10年教龄是教师职业生涯中职业倦怠的高发期;女教师职业倦怠总分和情绪枯竭显著高于男教师;广西中小学教师生活质量相关因子状况处于中下水平,人际交往能力因子得分最高,业余娱乐生活和生活质量总体评价两因子得分最低;教师职业倦怠与教师生活质量相关因子呈显著性负相关,认知功能、精神紧张度、自尊、人际交往能力、生活质量总体评价5个因子对职业倦怠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旨在考察职业院校教师的人格特征与工作倦怠的关系。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和高校教师工作倦怠问卷,抽取6所职业院校的421名教师进行测查。结果:(1)职业院校教师的工作倦怠整体水平不严重。男教师在个人成就感降低维度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女教师,11~20年和30年及以上教龄的教师在组织去人性化维度上的得分显著高于5年及以下教龄的教师,在组织去人性化、情绪枯竭、科研耗尽感,工作倦怠上,已婚教师得分显著高于未婚教师。(2)神经质和外倾性对工作倦怠及其各维度的预测作用均显著,精神质仅对个人成就感降低维度的预测作用显著。结论:职业院校教师的工作倦怠水平较低,人格特质能够较好地预测工作倦怠水平。  相似文献   

12.
This study survey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eacher burnout in a sample of 400 teachers from urban junior high school in Shangqiu of Henan Province with scales, and examin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mensions of teacher burnout and sources and types of social support they receiv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Shangqiu urban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emotional exhaustion is serious; gender does not affect the score of burnout significantly; teachers with 1 year job experience recorded significantly lower scores of burnout than others, and teachers who have worked for 6–10 years is second; urban junior high school level affects the score of emotional exhaustion and depersonalization significantly, but does not affect reduced personal accomplishment; social support is most important to enhance feelings of the teacher’s personal accomplishment; among all the sources, supervisor and principal support is the most significant predictor of teacher burnout; emotional support is more significant predictor of teacher burnout than practical support; peer support increases the teacher’s emotional exhaustion. __________ Translated from Jiaoshi Jiaoyu Yanjiu 教师教育研究(Teacher Education Research), 2007, 19(3): 65–71  相似文献   

13.
采用问卷法以743名中小学在职教师为被试,研究了教学效能感在应对方式影响职业倦怠过程中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1)成熟型应对方式提高教学效能感的同时,可以有效降低情绪衰竭、去个性化的产生,提高个人成就感。非成熟型应对方式的作用刚好相反。(2)教学效能感充当中介变量。在成熟型应对影响情绪衰竭、非成熟型应对影响个人成就感的过程中发挥完全中介效应;对于其他变量闻的关系,教学效能感则表现为部分中介作用。(3)教学效能感的中介作用都是积极的。  相似文献   

14.
警察工作倦怠与社会支持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作倦怠是现代社会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作为一个特殊的职业群体,警察的工作倦怠及其影响因素越来越受到心理学研究的关注。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探讨警察工作倦怠的特点圾其与不同类型社会支持间的关系。结果发现,男性警察比女性警察在情绪耗竭上更加严重;不同年龄段的警察主要在情绪耗竭和去人性化两个维度上存在差异。社会支持总体上与警察工作倦怠呈负相关关系,逐步回归表明主观支持能够很好地预测警察工作倦怠的各个维度,支持利用度能很好地预测情绪耗竭和个人成就感降低两个维度。  相似文献   

15.
城市初中教师工作倦怠状况及其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400名城市初中教师为被试,采用问卷调查法,考察了城市初中教师工作倦怠状况,详细探讨了工作倦怠各维度与社会支持各来源和类型之间的具体关系。结果发现,城市初中教师的情绪衰竭程度较为严重;男、女教师的工作倦怠程度没有显著差异;教龄为1年的教师工作倦怠程度最轻,其次是教龄为6-10年的教师;普通校教师的情绪衰竭和去人性化程度比示范校教师严重,但个人效能感水平不存在显著差异;社会支持对提高教师个人效能感的作用最大;就降低教师工作倦怠程度来说,来源于校领导的支持最为有效,情感支持比实际支持的作用更大;同事支持反而增加了教师的情绪衰竭程度。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来自湖南省部分地市中小学校629名教师的问卷调查,探讨了心理资本在情绪劳动策略与工作倦怠关系间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显示:⑴工作倦怠与深层行为、自然行为负相关,与表面行为正相关;心理资本与深层行为、自然行为正相关,人际型心理资本与表面行为负相关。⑵表面行为正向预测工作倦怠;深层行为负向预测情绪衰竭、去个性化;自然行为负向预测低成就感。人际型心理资本负向预测工作倦怠;任务型心理资本对去个性化、低成就感的非标准回归系数显著。⑶任务型心理资本能调节深层行为对情绪衰竭、去个性化的影响,调节自然行为、表面行为对低成就感的影响。人际型心理资本可调节自然行为对低成就感的影响。结论:心理资本可调节情绪劳动策略对工作投倦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中学体育教师为研究对象,采用集体施测的方法,运用教师职业倦怠问卷、自尊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244名被试的职业倦怠水平与社会支持、自尊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1)女性中学体育教师职业倦怠水平显著高于男性体育教师;2)不同年龄的中学体育教师在职业倦怠总分、情绪衰竭、成就感降低等水平上并无显著差异;3)学历不高的中学体育教师的成就感降低水平显著高于学历较高的中学体育教师;4)中学体育教师的自尊与职业倦怠三个维度均呈显著负相关;5)自尊可以作为社会支持影响中学体育教师职业倦怠水平的中介变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描述四川省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心理枯竭现状,并有针对性地探索有效降低中小学教师职业心理枯竭的对策。方法:采用测量法,对四川省182名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心理枯竭现状进行测量分析,并系统考察四川省中小学教师职业心理枯竭的特点及对策。结果:四川省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心理枯竭与参照值相比情况较为严重,主要体现在个人成就感和认知枯竭两个维度上;职业心理枯竭的个人成就感维度在所教年级因素上存在差异;职业心理枯竭的情绪衰竭、去人性化、认知枯竭三个维度在有无辞职想法因素上存在显著差异;职业心理枯竭的个人成就感维度在是否担任班主任因素上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四川省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心理枯竭状况较为严重,同时教师的职业心理枯竭还具有受多种因素影响和心理枯竭状况普遍存在的新趋势和新特点,亟待社会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19.
以初中生为被试,考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历史成绩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初中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居于中等水平;初中生一般自我效能感的性别、年级差异不显著(p<0.05),而生源地差异显著,城市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水平明显高于农村学生(p<0.001);初中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历史成绩存在显著的正相关(p<0.01),高一般自我效能感学生的历史成绩明显优于低一般自我效能感学生(p<0.001)。因此初中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历史成绩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提高初中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有利于提高其历史成绩。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来自湖南城步苗族自治县、江华瑶族自治县、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的3所城镇小学、1所希望小学以及8所乡镇村小的361名教师样分析研究,结果发现:(1)少数民族地区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整体处于中等水平;(2)教师职业倦怠情况在性别、学校类型、教龄等上存在显著差异;(3)教师职业倦怠与其所拥有的社会支持度存在显著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