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论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归责原则的法律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道路交通事故民事损害赔偿责任归责原则经历了一个从无过错责任到过错责任与无过错责任相结合的过程。通过分析无过错责任的概念、产生的社会背景及适用的法理依据,论证了《道路交通安全法》确立的归责原则的正当性、科学性、合理性。  相似文献   

2.
关于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归责原则的法律问题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道路交通事故民事损害赔偿责任归责原则经历了一个从无过错责任到过错责任与无过错责任相结合的过程。分析无过错责任的概念、产生的社会背景及适用的法理依据,我们可以发现《道路交通安全法》确立的归责原则的正当性、科学性、合理性。  相似文献   

3.
道路交通事故归责原则是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体系的重要内容。在我国,由于相关的法律法规过于简单,对道路交通事故适用何种原则,理论界争议较大,在实践中也存在很多问题。文章提出了针对不同类别的交通事故,应采用不同的归责原则,并结合其他国家的做法对我国国情进行分析;文章还提出,在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时要注意适用好过失相抵规则,并呼吁尽快完善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以确保受害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4.
浅析无过错责任原则在交通事故损害赔偿中的适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动车交通事故损害赔偿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历来存在争议。拟从无过错责任原则产生的背景、内涵及特征出发,论述交通事故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的法理基础,分析交通事故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的现实价值,指出《交通安全法》第76条有关无过错责任原则的规定有利于我国法律秩序的统一、保障人权事业的发展和促进社会的和谐。  相似文献   

5.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规定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时由机动车一方承担民事责任的规定,引起了强烈的反对。这个规定中所采用的无过错原则符合法学原理,符合现代立法理念,也合乎我国现行立法的规则,应予坚持。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铁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的归责原则进行了分析。文章分析了问题与情况,在此基础上区分铁路机车与行人、非机动车之间的交通事故和火车与火车或其他机动车之间的交通事故两类情况。通过立法例的佐证、法理上的分析、类比分析、一般规定和特别规定的关系,分析得出铁路机车与行人、非机动车之间的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适用无过错原则的结论。进而,还分析了受害人自身原因和不可抗力能否成为铁路交通事故中铁路方免责事由。  相似文献   

7.
笔者以2004年5月份北京市发生的“奥拓撞人案”为例,对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采用的无过错责任原则进行了论述,支持了这一归责原则的采用,并从落实机动车强制第三者责任保险的角度对相关保障体系进行了补充介绍。  相似文献   

8.
笔者阐述了我国道路交通事故无过错责任原则确立的合理价值.同时论证了该责任适用中存在的责任主体范围过于宽泛问题。提出应将单纯的驾驶人排除在无过错责任主体的范畴之外的观点,同时还就法律层面进一步完善无过错责任主体的资格条件提出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9.
随着私家车的普及,无偿搭乘交通事故不断增多。但引发交通事故后的责任划分和相关损害赔偿,我国法律至今没有明确的规定,从而导致司法审判无法可依,出现司法割据的局面。各地法院通过内部规定或参照民法相关规定来指导、解决个案或者类案。私家车无偿搭乘交通事故与一般的交通事故存在很大区别,过错责任原则应成为处理此类案件比较恰当的归责原则,双方均无过错,可适用公平责任,分担民事责任。  相似文献   

10.
关于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交通事故赔偿归责原则的问题,理论界一直存在争议。试在对不同的观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主张过错推定原则的观点对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的责任基础缺乏正确的认识,并在区分责任成立与责任承担的基础上,正面解读无过错原则,从而厘清无过错原则与过失相抵规则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公益征收补偿原则是公益征收制度的最为核心的问题,行政补偿应以民法赔偿范围为基础,以充分填补当事人损失为原则。我国的法律制度公民财产权的补偿原则和标准方面存在着诸多缺陷,基于公益征收之特殊性及现实条件限制,现实的补偿只能是不断接近理想补偿的公正性补偿。  相似文献   

12.
责任保险中的第三人直接请求权,是指责任保险的第三人依照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请求保险人直接给付保险赔偿金的权利。我国现行法律并没有赋予机动车"交强险"第三人享有直接请求权,在现有立法现状下,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应借鉴世界主要立法国家的立法例,对受害第三人的范围,应根据实际情况区分对待,赋予机动车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的受害第三人直接请求权。  相似文献   

13.
学者在探讨情势变更原则适用时产生的法律效果方面,主要阐述受不利影响(或处于不利地位)的当事人享有变更或解除权,但笔者认为,从公平原则出发,相对方在某些情形下亦有向对方请求损害赔偿的权利。本文拟从双方角度全面阐述情势变更原则的法律效果。  相似文献   

14.
第三人侵权引发的工伤事故责任,认定时往往出现工伤保险责任和民事赔偿责任竞合,并由此形成多种损害填补制度并存的局面,选择何种救济模式关系到劳动者、用人单位、社会等多方主体的利益平衡。通过介绍国外解决此问题的四种不同模式,结合我国现有的相关法律法规,在确保全面赔偿和不违背"受害人不应因遭受侵害获得意外收益"原则的前提下,对工伤保险待遇与民事侵权赔偿竞合时的救济模式进行探讨,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5.
“忠实义务”是配偶权的核心内容,也是各国婚姻法普遍规定的原则。随着国门的打开,“性解放”的西风东渐,第三插足日益猖獗。为了纯化社会风气,保护无过错配偶方的合法权益,法律必须授予其损害赔偿请求权。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论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重大意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丰富和发展了新时期党的建设理论,深化了对执政党执政规律的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党的性质、宗旨、根本任务有了新的、更加全面、更加具体、更加深刻的认识,为新时期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也为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指明了方向,是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党的建设的理论指南.  相似文献   

17.
婚姻法第四十六条确定了离婚过错损害赔偿制度,使法律对婚姻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的保护更进一步,使司法机关对相关案件进行裁判有了法律的依据,是我国婚姻家庭立法的进一步完善,意义甚大。但是该制度涉及实务适用中的一些问题,在理论界存有争议。笔者就婚姻法损害赔偿责任的归责原则。损害赔偿责任的性质以及损害赔偿请求权进行了分析与探讨,提出了一些看法与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在边疆民族地区离婚救济制度在保护弱者利益、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许多明显问题:“保护无过错方、惩戒过错方的制度”无法达到应有效果;家务劳动补偿制度无实施前提条件;获得的经济帮助极少等。借鉴世界各国的立法经验,应进一步完善离婚损害赔偿制度,重构离婚经济帮助制度,修改家务劳动补偿制度。  相似文献   

19.
董事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对第三人的损害赔偿责任,我国《公司法》对此缺乏一般性规定,这对于未上市的股份公司的第三人利益保护是非常不利的。分析我国股份公司董事对第三人赔偿责任立法现状及其不足,认为应当通过公司法做出诸如股份公司董事对包括债权人在内的第三人损害赔偿责任的原则性规定、区分不同种类董事的赔偿责任以及改进董事责任保险制度、完善股东诉讼机制和导入债权人派生诉讼制度等措施来适度强化董事民事责任,保护第三人利益,实现公司相关者利益的合理平衡,最终促进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20.
论婚约的法律规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婚约关系所产生的种种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需要法律调整,首要任务乃在确定婚约成立的时间.婚约关系的存在将产生特定的诉讼法上的效果,并使婚约当事人负有特定义务.婚约解除后相互"送"给对方的财物即失其基础,因婚约解除而受损害的一方可以人格尊严权受损害为由提起诉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