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中日甲午战争是近现代东北亚区域格局发生重大转换的历史标志,也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因此中日甲午战争一直是国内学术界关注的焦点。近三十年来随着新史料被发现及研究的不断深入,涌现出丰富的研究成果。本文对近三十年来国内中日甲午战争的研究进行概要与综述,以便使学术界能够更清晰地了解近三十年来国内中日甲午战争的研究动态。  相似文献   

2.
近50年来,内蒙古大学研究人员在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史这一学术领域,主要是匈奴、东胡、乌桓、鲜卑、突厥、回纥、契丹、室韦一达怛等古代民族的历史研究方面,出版了许多学术著作,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在国内外形成了一定的学术影响。  相似文献   

3.
关于民族概念的研究,我国学术界从未停止过,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学术界恢复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我国民族学理论界又掀起了对民族概念的研究熟潮。近三十年来经历了具有时代特色的三个阶段:80年代对于斯大林民族定义的注解,90年代对民族概念的反思和创新,新世纪对民族概念研究的又走向了多元化.笔者认为,对于民族概念的探讨,不仅有利于学科的规范和完善,还有利于刨造一个包容、多元的文化环境,从而促进我国民族理论的研究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森林文化作为一门新兴的文化学科,在近三十年来受到了我国学者的持续关注。特别是近几年,其研究成果已呈井喷式增长。作为森林文化的两大分支———森林民族文化与森林文化史便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森林民族作为与森林有关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其创造的森林民族文化绚烂夺目。森林文化也始终伴随着人类发展史的进程,与其他文化共同构成了人类的文化。文章力图对近三十年国内森林民族文化及森林文化史的研究成果予以综述,希望展现灿烂的森林民族文化和悠久的森林文化史,并为学术界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林干先生的《东胡史》,继《匈奴史》和《突厥史》之后。于1989年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这又是值得庆幸的一本好书,全书21万多字,除前官和内容提要外,共分14章,另附历史地图3幅、文物图片20幅。这是一本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详细叙述东胡系各民族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和社会意识形态史实的系统之作。因其贯通上下左右,实际是一部“东胡通史”。东胡与匈奴、突厥这三大系统的古代北方各民族,自古以来就与中原华夏各族发生着密切的联系。东胡是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之一,与匈奴同时兴起于公元前3世纪,这一族系堪称源远流长。当年统治大漠南北的匈奴早已远去他方,只有源自东胡系统的蒙古族,才结束了北方民族聚散无常的局面,从而永久居住在  相似文献   

6.
鲜卑,是我国北方古代的一个民族,属于东胡族的一支,西汉时期,东胡被匈奴击败,一支退居鲜卑山,称鲜卑。鲜卑族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分裂为许多部,《魏书·序纪》称拓跋鲜卑的祖先:“国有大鲜卑山,因以为号。其后,世为君长,统幽州之北,广漠之野,畜牧迁徙,射猎为业。”多年以来,学术界认为,鲜卑族拓跋部原住大鲜卑山,地在今嫩江流域兴安岭附近。拓跋诘汾时南迁,“始居匈奴故地”,其子拓跋力微时发展到今内蒙古和林格尔一带。西晋末年,拓跋部在酋长猗卢的率领下,进居平城  相似文献   

7.
一奚族早期的生活奚族,是我国古代北方的一个民族.隋以前的史书曾称为"库莫奚".它与契丹族是一对孪生兄弟民族,祖先都是东胡族.奚族正式出现于史书记载是在北魏时期.这时,奚族尚处在原始部落时期,以游牧为主,辅之射猎.北魏登国三年(公元389年),奚族被拓跋魏在弱洛水(今西喇木伦河)之南击败,  相似文献   

8.
一拓跋鲜卑的兴起及北魏王朝的建立鲜卑原为东胡族的一部。东胡是居住我国东北部的一个少数民族。商、周时期已在北方活动,到了春秋时期,《史记·匈奴列传》所载北部地区的“百有余戎”中,就有东胡,而战国时期的东胡,它的活动地区则在燕国的东北。《史记·货殖列传》载:“夫燕,……南通齐、赵,东北边胡”。  相似文献   

9.
解放三十二年来,学术界特别是从事中国古代史和民族史研究的同志,一直就如何正确处理我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问题展开讨论,获得了可喜进展。其标志是:在如何理解历史上的“中国”这个关键问题上,越来越多的同志取得了比较一致的认识。因为要想正确处理历史上的民族关系问题,关键就在于对历史上的中国有一个正确的理解。大家都认为,在我们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里,无论是处理今天的民族关系,还是讨论古代的民族  相似文献   

10.
石云 《文教资料》2014,(28):5-6
近三十年来,学术界对冒襄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至今未有一篇冒襄研究的述考文章发表。本文从两方面对近三十年冒襄研究的成果作了总结和介绍:研究专著和研究论文。  相似文献   

11.
作为视听艺术之一的动画艺术,色彩是其视觉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重要作用,动画创作者赋予色彩的丰富情感使得动画作品更有吸引力。充分认识动画色彩作用,研究色彩所代表的情感意义,以及探究色彩与观众的情感互动,这将有利于我们总结动画创作中色彩使用规律。  相似文献   

12.
徐涛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6,22(2):53-54,F0003
充溢着美的课堂教学,能使师生感到心旷神怡。在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中,课前对教材、教辅、教法、学法、学生等的直接观照,构思后形成的清晰完整的教学脉络,进而以充沛的感情生动形象地将其呈现于学生,使师生达到身与竹化的至高境界,是语文教学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明代笔记中大型蜘蛛故事还未限定在海滨,清人这里,“海州”这一区域,成为大型蜘蛛传闻发生压倒一切的地区。叙事特点有:1、大蜘蛛具有变形为人的能量,有善良本性,可与人交往。2、大蜘蛛也属于妖怪一类,但道行较高,可同雷公或龙较量,有时甚至能击败雷公或龙。宋人笔下相关传闻开始随文化重心南移而偏移到东南沿海,还把巨型蜘蛛与宝珠传说结合,成为“意外得宝”与“识宝”叙事模式一个凝聚点。蒲松龄《龙戏蛛》承续了同情蜘蛛的倾向,而谴责龙与雷霆代表的“天公”,以强化实录性来增加可信性。  相似文献   

14.
我国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体制的变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体制建国后至20世纪80年代经历了“统收统支、三级管理”、“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划分收支、分级包干”几个主要阶段。80年代以后至今在政府投入内部进行了重心下移(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和重心上移(乡镇与县)的关系调整、教育与其他部门关系的调整(预算单列)、政府投入及其与外部投入的关系调整。在解决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上,于1995年以后采取了“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方式进行特殊投入。经一系列制度变迁,我国已形成较有特色的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体制。  相似文献   

15.
论《山南水北》的反异化姿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少功在其《山南水北》中通过对人性被异化的都市文明与多少带有原生态文化因素的八溪峒乡土文明的对立性审思,对唯经济主义的揶揄以及强烈的生态意识和对体力劳动的热情赞美张扬了颇具现代性的反异化姿态。  相似文献   

16.
中人是清代土地交易的重要参与人之一,是契约订立过程中除当事人双方之外的第三方参与者。大屯契约4人以上作为中人的情况比较普遍,主要有族长、亲族、妇女、立契者本人等。中人构成方式和立契者、参与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中人对晚清以来安顺屯堡民间社会秩序的维护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元朝政府文教政策的调整,各处地方官的积极推动,南宋遗民儒士、理学家、普通民众等社会各阶层人士及宗族等社会组织的积极参与,上述各方力量所形成的合力,促成了元代安徽地区书院的恢复和发展。按所在地分,元代安徽境内的书院主要分布于中南部地区;北部地区特别是淮河流域一带,书院创建较少。按创建年代分,元代中后期安徽境内新建书院较多,也有不少前代所建而在元代得以留存的书院,经过修复被重新利用。按创建主体分,元代安徽境内的书院,绝大多数为民办,官办相对较少。由于元朝政府对书院控制的加强,元代安徽地区书院的官学化趋势日趋严重。  相似文献   

18.
姜苓 《怀化学院学报》2006,25(11):105-106
通过语言、行为、幻灭感三方面剖析霍尔顿身上体现的个性危机与现代主义文学中对传统主流文化产生的疏离感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农村社会稳定工作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我们坚持经济发展这个中心,不断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和综治队伍建设,做好教育、转化、打击、防范等工作,确保农村社会稳定与人民安居乐业。  相似文献   

20.
提高民族高校领导干部的素质,一是认真学习和实践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思想,全面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特别是教育方针、政策。二是努力学习和运用专业知识、教育教学管理知识。三是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法。四是发扬党的优良作风,依靠教职工办学,识大体,顾大局,长计划,短安排,加快学校的发展。总之,要用“政治家和教育家”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不断积累管理经验和提高领导艺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