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吴翠 《科技创业月刊》2007,20(9):143-144
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进行了归纳总结,并分析了企业社会责任的具体内容。在指出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存在不足之处的基础上,提出了提升我国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从"三鹿事件"看企业社会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进行了归纳总结,并分析了企业社会责任的具体内容,以及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感不强对我国经济和国际声誉所造成的负面影响,提出了提升我国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措施及其必要性。  相似文献   

3.
何家凤  毛敏 《未来与发展》2010,33(12):70-74
本文摒弃传统观念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认识,强调承担企业社会责任给我国企业和社会带来的积极意义。论述我国国企社会责任履行的变迁,通过例举中国移动履行社会责任,说明我国国企在承担社会责任方面取得的进展。并通过中国100强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指数(2009年),对我国国企社会责任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我国企业能否有效地履行社会责任,政府的定位和作用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针对当前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阐述了政府介入企业社会责任中的适当性,对政府在企业社会责任中的角色进行了定位,并对我国各级政府推进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作用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王悦 《科技与管理》2006,8(3):50-52
从对企业内部和对企业外部两方面,论述了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从经济全球化和利润获取两方面,论证了我国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迫切性和必要性;最后,提出了我国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就如何实现企业社会责任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有利于企业和社会的共同发展,使企业家认识到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有助于企业同社会一起走上"双赢"之路.结合当前事实,分析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时存在的问题,创新性地提出适合推进当前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企业社会责任问题近年来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那么,影响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因素有哪些?制度环境会影响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吗?以2009与2010年披露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本文考察了制度环境中的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程度、法律环境的完善程度、以及要素市场的发育程度等对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政府对经济干预程度越低、法律环境越完善以及要素市场越发达的地区,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状况越好.本文的研究表明,要促进与改善我国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就必须完善相关的制度环境,为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提供外部的约束机制与内部的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8.
企业社会责任指企业除了创造经济利润这一目标之外,还应承担与环境、员工、消费者、投资者、供应商、社区等利益相关者有关的社会责任.尽管我国企业对社会责任认同度较高,但在社会责任实践方面还很落后,特别是缺乏引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评价体系和执行监督体系,这将是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研究和实践推行的一个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9.
为帮助管理者进一步理解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促进企业化危为机的作用机制,提高企业应对动态复杂环境能力以及管理和组织能力,探讨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对组织韧性的内在影响机制以及相关中介作用。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构建以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网络嵌入、创新能力和组织韧性为变量的理论模型,利用对长三角地区 362 家科技型企业的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对组织韧性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能够在遭遇危机后较快恢复至原有水平;(2)网络嵌入和创新能力对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和组织韧性分别具有显著的中介作用,即企业能够通过履行社会责任开拓获取创新资源的渠道、提升创新意愿和能力,从而增强组织韧性;(3)网络嵌入和创新能力对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和组织韧性具有显著的链式中介作用。因此,企业应摒弃传统的社会责任观,重视并积极履行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同时重视建立稳定密切的社会网络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0.
舒斌斌 《学会》2007,(9):20-23
在这个利益愈加分化的时代,社会责任是我们需要面对的新课题。在行业协会履行社会责任过程中,应先了解什么是社会责任及其承担社会责任的理论基础。针对我国行业协会履行社会责任的表现,本文提出了行业协会有效履行社会责任的路径。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宁波市220家民营企业问卷调查发现,民营企业社会责任认知水平走在实践前列,绝大多数企业都能认识到履行社会责任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承担社会责任对树立企业正面社会形象有积极影响,超过90%的企业表示在未来将积极关注社会责任问题。但是民营企业社会责任自律、自愿披露社会责任信息、社会责任投入和管理等依然薄弱。  相似文献   

12.
买生  匡海波  张笑楠 《科研管理》2012,33(3):148-154
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是目前社会责任理论研究的热点,但基于科学发展观的评价研究尚属创新。本文将科学发展观引入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构建了包含科学发展表征指标的企业社会责任客观评价指标体系以及熵权-TOPSIS法评价模型,对7家样本企业的社会责任实践进行了评价,并与中国社科院"中国100强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指数"评价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引入科学发展观的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更能够表征和促进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3.
基于产品市场视角,本文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考察企业社会责任(CSR)负面事件对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影响,以及高管团队社会资本的缓解效应。研究发现:CSR负面事件会显著降低企业产品市场竞争力;道德型负面事件比能力型负面事件对企业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消极影响更强;CSR负面事件对竞争行业企业产品市场的消极影响比垄断行业企业更为明显;高管团队社会资本可以显著缓解CSR负面事件对企业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冲击。  相似文献   

14.
崔淼  苏敬勤 《科学学研究》2012,30(5):755-765
旨在探讨中国企业管理创新驱动因素的特点和规律。对10个真实、典型、信息丰富和具有最大变动特征的案例进行开放式、主轴和选择性编码、故事线和图表分析,并与西方企业管理创新驱动因素进行比较,析出了中国企业管理创新的驱动因素,不同行业、规模、成立时间和所有制企业的异质性驱动因素、以及区别于西方企业的特色因素。通过对中国企业管理实践和国外研究成果的比较为提炼中国特色管理理论提供了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15.
企业规模、资本结构与供应链社会责任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郭毅  丰乐明  刘寅 《科研管理》2013,34(6):84-90
本文着重考察中国产品出口企业在规模和资本结构两方面的特征差异与供应链风险之间的关系,而这种供应链风险集中体现在产品出口企业是否面临来自国际贸易伙伴的供应链社会责任要求。本文利用Logit和Probit二元选择模型对企业社会责任调查问卷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企业规模越大,越有可能面临供应链上国际贸易伙伴的企业社会责任要求;同时,从企业资本国别属性角度的来说,国际贸易伙伴更倾向于对纯本土背景企业提出社会责任要求。最后,本文分别对上述结果给出了现实解释,并结合研究结论对中国企业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我国制造业企业国际化战略模式选择探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制造业企业面临着来自全球范围的竞争。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化战略是一种必然趋势,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我们根据跨国公司相关理论,回顾了美、日、韩三国企业国际化模式的经验,并对我国企业几种典型的国际化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利益相关者视角下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面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传统的企业理论必将受到强烈的挑战,而利益相关者理论则有了用武之地。本文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对何谓企业社会责任、企业为何承担社会责任、企业如何承担社会责任、如何促使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等企业社会责任问题进行了探讨。其意义在于,试图从理论上建立研究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理论框架和丰富利益相关者理论研究的内容,以及从实践上促使企业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加强社会责任管理,履行社会责任,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姜启军 《软科学》2008,22(1):47-49,62
分析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对企业长期利润的影响,企业如何实现最优的企业社会责任水平。在长期内,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能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不履行社会责任使企业丧失竞争力,通过分析认为,如果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短期利润是较小的负面影响;企业不履行社会责任使企业丧失竞争力对企业利润的不利影响更高;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使具有竞争力的企业向丧失竞争力状态转化的转化率更低,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使缺乏竞争力的企业向具有竞争力的企业转化的转化率更高。上述情况将提高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最优水平。  相似文献   

19.
结合企业的初始创新决策情境,对我国政府推动企业创新的政策努力进行了诠释,并以大中型工业企业的创新实践为例,揭示了企业对创新激励政策反应冷淡的现实,进而围绕政策本身、政策执行中的官僚机构和集团利益问题、以及企业内部的创新精神等,对企业创新实践偏离政府政策激励目标的问题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20.
利用世界银行2005年对我国120个城市6826家民营企业的调查数据,深入考察了民营企业所处地区的产权保护水平和融资约束程度对其研发投入水平的影响.在控制了企业特征、企业家特征、行业等因素后,研究发现:民营企业所处地区产权保护水平的提高和融资约束程度的降低,无论是对于促进我国民营企业参与研发活动,还是提高其研发投入强度,均有显著积极影响.进一步分析表明,上述影响总体上对中小企业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