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构建心理契约是现代企业文化建设及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心理契约的构建深受企业文化的影响,构建的心理契约对企业员工的态度行为也产生着作用力。介绍了心理契约及企业文化建设的内涵,分析了心理契约与企业文化建设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现代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心理契约构建措施。  相似文献   

2.
心理契约理论在知识型员工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激烈竞争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型员工对于现代企业的持续性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心理契约相关理论入手,通过对知识型员工的特征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管理策略,在企业与知识型员工之间构建良好的心理契约关系,充分发挥知识型员工的潜力,使其创造出更大价值。  相似文献   

3.
知识型员工具有高价值性、难替代性和高流动性等特征,它是企业不可复制、不可或缺的资源,知识型员工心理契约违背可能会给企业带来重大影响。为预防知识型员工心理契约违背的发生,从知识型员工的特征出发,分析了知识型员工心理契约违背产生的原因及过程,结果表明,规避员工心理契约违背,需要高度重视员工心理契约管理、强化目标管理、注重员工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注重劳资双方沟通、完善管理制度流程、规范各项管理行为、采取差异化激励方式、构建和谐的企业文化等。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高科技企业中研发与技术部门员工作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心理契约的规范责任与心理契约的发展责任和人际责任存在正相关关系,知识型员工的心理契约对员工心理资本的形成有显著的影响作用,同时在知识型员工心理契约与绩效关系中,心理资本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5.
从知识型员工的心理角度出发,对心理契约、组织承诺和组织公民行为的关系及影响机制进行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研究表明,组织承诺对知识型员工心理契约和组织公民行为关系起到部分中介作用。这一研究结论表明,我国高科技企业需要高度关注知识型员工的心理契约问题,为他们构建良好的工作氛围和环境,这些将有利于增加知识型员工对组织的忠诚和工作绩效的改善。  相似文献   

6.
利用员工间的心理契约,从建立横向和纵向监督激励模型出发,通过模型分析了企业创造构建员工间心理契约关系的环境和氛围,发挥员工间横向监督激励作用.通过横向和纵向监督激励模型分析得出:企业一旦创造出良好的成员间心理契约关系环境和氛围,虽然企业的最优激励强度不变但是员工的努力水平却提高了,也就是说施加到偷懒员工的同事压力使得企业在不增加激励成本的情况下获得来自员工较高的努力投入,从而营造员工团结合作,相互激励这种高努力的工作氛围.  相似文献   

7.
沈铮 《情报探索》2006,(7):83-84
介绍了心理契约的含义及特点,分析了图书馆管理中心理契约的作用,提出构建图书馆员工良好的心理契约,建立科学的员工管理机制,推动图书馆事业健康有序地发展。  相似文献   

8.
从高科技企业研发员工个体感知角度出发,探讨高科技企业研发员工心理契约构成维度及其与组织公民行为和离职倾向的关系。通过对成都地区16家高科技企业的的276名从事研发工作的员工的实证研究得出:高科技企业研发员工的心理契约包括交易型心理契约、关系型心理契约和发展型心理契约三个维度,并且高科技企业研发员工感知到的心理契约履约程度和组织公民行为存在显著相关关系,高科技企业研发员工的组织公民行为又与离职倾向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9.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型员工已经逐渐成为目前企业管理以及人力资源资本核心的重要部分,对于企业人才管理以及企业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和作用。进行心理契约视角下知识型员工激励的分析与研究,对于完善企业管理制度,促进企业人才与管理发展进步,提升企业发展竞争力等,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在本文中,表述的是结合了知识型员工的内涵和员工特点的心理契约的概念,并从心理契约角度分析知识型员工的激励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激励策略等方面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基于心理契约的员工忠诚度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员工对企业的忠诚是企业实现绩效目标和稳定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组织中的心理契约是联系员工与组织之间的心理纽带,也是影响员工行为和态度的重要因素。现实中造成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下降的原因主要在于员工与企业的心理契约不协调,因此,研究心理契约与员工忠诚度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制造业企业员工心理契约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玉凤  孙健敏  潘胜原 《软科学》2010,24(6):94-96,105
利用心理契约量表对制造业企业员工进行了调查,以反映长期以来被忽视的这类企业的员工心理契约状况.研究表明:企业规模越大,员工心理契约质量越差;不同人口统计特征员工的心理契约状况差异显著;组织对员工的责任促进了员工对组织的责任.  相似文献   

12.
地市报业心理契约的建立是维系组织和员工之间相互支持与信任的纽带,是实现员工对组织热爱和奉献的有效措施,也是报业吸引、激励和保留人才的有效工具.从做好职业生涯管理与构建报业和谐文化两方面共建地市报业心理契约,可实现地市报的良性持续发展,并在激烈地报业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3.
民营创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公平性对员工心理契约融合度有着重要的影响。文章以某大型民营创业企业为研究对象,利用问卷调查及结构方程模型对其人力资源管理的公平性与心理契约融合度进行分析,认为公平性对员工心理契约融合度有着极大关联;心理契约融合度对促进员工工作积极性有着显著性效果;人力资源管理公平性通过员工心理契约融合度对员工工作积极性产生间接影响,可为我国民营创业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提供参考性意见及启发性思考。  相似文献   

14.
员工心理契约与企业文化共同渊源于个体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深深地根植于企业的制度框架中。员工心理契约“个性”与企业文化“共性”的良性互动是推动企业前进的原动力。孕育员工与企业共同成长的心理契约.必须融入企业文化之中。企业文化作为集体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的集合体,为企业提供了行为的框架、准则和价值体系,使员工的行为自觉遵守基于文化认知的“心理约定”,  相似文献   

15.
从知识员工个体感知角度出发,探讨知识员工心理契约与工作满意度和离职倾向的关系及职业承诺的调节作用.通过对成都和苏州地区16家高科技企业的368名知识员工的实证研究得出:知识员工的心理契约包括交易型心理契约、关系型心理契约和发展型心理契约三个维度,并且知识员工感知到的发展型心理契约履约程度和工作满意度存在显著相关关系,知识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又与离职倾向显著负相关,职业承诺在知识员工感知到的发展型心理契约与工作满意度关系中起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环境背景下,员工会在组织社会化的初期阶段形成各自的心理契约,进入组织后,由于个体差异、组织实践等多方面因素影响,造成心理契约破裂,进而产生心理契约违背,员工从态度和行为上发生变化,从而带来离职现象.从员工心理契约形成及心理契约违背的作用机制角度出发,可以在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采取相应的对策来主动防止员工离职.  相似文献   

17.
《软科学》2014,(8):56-59
基于246名员工的调查数据,在强调心理契约违背中介作用的基础上,对员工群体认同在心理契约破坏影响员工工作满意度过程中存在的调节作用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心理契约违背在心理契约破坏及员工工作满意度之间存在部分中介作用;群体认同在心理契约破坏和心理契约违背之间有显著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8.
基于公平理论和社会交换理论研究了知识员工心理资本、心理契约与创新绩效的关系,提出了相应的理论模型,并以高科技和新能源企业技术和管理岗位的员工作为样本,进行了实证检验。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学习型心理资本、创新型心理资本与关系型心理资本正相关于任务型心理资本,同时知识员工任务型心理资本、关系型心理资本与创新型心理资本对于心理契约形成有积极作用,而心理契约在知识员工心理资本与创新绩效关系中起中介作用。这表明,组织需要培养和提升知识员工的心理资本,从而促使知识员工对组织的责任感知增强,进而提高创造力水平和个体在创新过程中的投入,最终提高创新绩效。  相似文献   

19.
企业心理契约一般被界定为员工和组织对于相互责任的期望。从博弈论视角来分析企业心理契约问题,能够使我们从更深的层次来认识和理解它,并且通过心理契约的建立和完善.可以更有效地实施有形契约(如书面契约等),而对心理契约的评价,则可以及早发现问题,找到建立和完善企业心理契约的有效途径,进而提升企业文化,使企业获得可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会计信息自愿性披露的心理契约博弈与激励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心理契约的视角剖析企业经理人与投资者之间的会计信息自愿性披露问题,分析其存在的制度性根源在于资本市场扩张、投资者增加、企业信誉重要性等,进而构建了经理人的心理契约博弈模型.基于心理契约在企业经理人与投资者之间的调节与激励作用,应降低信息披露心理成本、强化职业道德建设.强化制度契约规范、构建企业信用心理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