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史续如 《大观周刊》2013,(7):167-167
作文的评改,传统的做法是教师评,教师改,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作文自身的特点。久之,学生就会养成完任务的不良习惯,大大降低了作文的兴趣。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教师费力不少,而收效甚微。教师应放权给学生,让学生参与评改,在评改过程,对学生自身也是促进,不断完善自己的作文,从而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相似文献   

2.
罗海军 《大观周刊》2012,(26):174-174
“一篇文章,三分写,七分改。”学生的习作初稿,就象一块粗糙的玉石要经过精雕细刻才能成为一件精美的艺术品一样,必须经过反复地精心修改,才能成为一篇上乘之作。可见,作文评改是由知识向能力转化的有效途径。 传统的作文教学,时间安排上多是间周作文。作文后,教师收齐,然后集中批改,多数老师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花在抓书写、找病句、理中心、下批语上。作文评改的基本步骤是“本次作文情况①②③——优点①②③——缺点①②③——念范文①②③”,这种评改方式,花去了教师大量的时间,并且收效甚微,再加上间周作文,等作文发到学生手中时,大部分学生只看看批语,老师的辛苦,全都付之东流。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传统的批改方式,不利于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不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更有悖于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教育理念。正是基于这些,我在教学中提出并逐步实施了学生“自主——互评”的学生自主作文评改模式。  相似文献   

3.
李潘 《大观周刊》2012,(43):314-314
作文是语文老师教学工作中的重头戏,同时更是一块"硬骨头",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作文的批改难度太大。一个语文老师的正常工作量往往都是教两个班,一百多名学生,全批全改一次作文就要耗去大量时间,而老师这样费时费力的评改效果却很一般,学生并不领情。明知如此,很多语文教师却仍在竭尽全力地进行全批全改,他们多认为只有自己全部仔细批改后,给出相应评语,学生看后才能提高写作水平。殊不知结果并非如你所愿,作文本发下来,有的学生甚至根本不看你的批语,更别说提高写作水平了。  相似文献   

4.
何燕华 《大观周刊》2010,(48):75-75
我们在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改时,要抓住作文的优点,哪怕是一点点的可取之处,也要及时地给予肯定和鼓励.因为赞美不仅能使人的自尊心、荣誉感得到满足,更能让人感到愉悦和鼓舞.因此教师在评改作文中始终要以一个欣赏者的身份去品味,扬弃"纠谬法",实施"评优法".  相似文献   

5.
崔延霄 《大观周刊》2011,(23):242-242
作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师批改作文,学生看评语”的现象。这样,学生不仅得不到修改、推敲方面的锻炼,还会错误地认为修改作文是教师的事,养成写完了事的不良习惯。这对提高学生的作文写作水平极为不利。教师要转变观念,变“替学生改作文”为“指导学生自己修改作文”,把作文教学的着力点放在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上。  相似文献   

6.
孙殿臣 《大观周刊》2012,(8):172-172
本文针对学生们普遍畏惧作文写作的痼疾,从新课改的理念出发,从教师自身的作文教学实践写起,从写作的自身规律切入,比较客观地阐述了使学生不再惧怕写作的方法和途径,探讨了使学生作文更精彩的教学做法。  相似文献   

7.
杨永琴 《大观周刊》2011,(27):201-201
许多刚毕业的语文教师初次接触到作文教学时,或许会感到很茫然,现就结合我十年的语文教学经历谈一谈在作文教学上的一点感悟。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作文的自信心;要懂得习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在教学中,我感觉到大部分学生以为作文太难写,没有灵感,找不到素材,绞尽脑汁也不知道该写什么,对作文失去信心,不乐于写作文,我觉得造成这种局面与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有着直接的关系。作为语文教师的我深感作文教学工作的艰巨与困难。那么,如何指导学生有效作文,联系我的教学经历和实践我觉得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8.
黄海容 《大观周刊》2012,(14):226-226
小学的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形成小学生口头氧达和书面表达的作文能力的重要阶段,如何在作文教学中恰当引入现代教育技术,从而提高作文教学效果。本文谈到了如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情号,激情促写;如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的写作的观察能力:如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的作文写作的思维能力;如何运用现代教有技术培养学生的写作的表达能力;以及如何运用信息技术进行作文的评改等等内容从。从而为在现代教育技术下如何开展小学作文教学提供一点参考。  相似文献   

9.
刘凤敏 《大观周刊》2012,(3):197-197
作文一直是令师生头痛的事情。在教学中教师花了大量的心血指导作文,费了大量的精力批改作文,可学生却是怕上作文课,也怕写作文。作文教学水平不高已成了长期困扰许多学校作文教学的严重问题。通过近年来的辛勤实验,我和教研组同事们总结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作文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0.
南庶翠 《大观周刊》2010,(41):109-109
针对农村初中学生生活积累不足、害怕作文,作文教学与现实生活脱节这一现状,采用增强自信、指导观察、发掘储备、互动评改等方法,让学生爱上作文,真正成为作文的主人。  相似文献   

11.
龙智勇 《大观周刊》2012,(14):219-219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份,作文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因此,语文教学必须抓好作文教学。然而,语文教师们虽在作文教学上花了不少力气,但学生创作出来的作文不是平淡单调、感受苍白,就是感情平乏;要么装腔作势、无病呻吟;要么千篇一律、千人一面。这其中有错综复杂的因素:农村学生先天语言营养不足;从小缺少严格的写作训练;作文指导思想不明确:作文教学没能开拓学生思路和视野等等。  相似文献   

12.
郭永芹 《大观周刊》2011,(23):215-215
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是语文的“半壁江山”,可是学生怕写作文,就是对写作不感兴趣。只要稍微留意一下,当今的中学作文教学中,教师往往有意无意地束缚学生的手脚,给学生设置了若干条条框框,如限定写作的内容、材料,怎样安排思路等等。学生不能自己做主,没有机会自由地感悟、思索和写作。结果是或无病呻吟,或干篇一律,实在不耐看。  相似文献   

13.
赵永安 《大观周刊》2012,(19):201-201
回顾十数年来的语文教学生涯,最无奈的是作文批改。而多数同行已深有同感。传统的作文批改是“收作文、看作文、下批语和评讲”这固定四步。在此期间,学生们信心满满、翘首而盼,等待自己的作文被老师评定的等级,老师则无奈地,愁思满怀地一本本批改那堆如小山的作文。而最终的结果则大多是事倍功半,我以为这种批改模式既费时费力又得不到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吴定明 《大观周刊》2012,(5):171-171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孩子的教育问题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对高考的重视程度更是日益加深。作文,作为学生以后社会交际的重要语言手段,作为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作为检验学生综合语文能力的一种方法,作为高考语文的大比重分数内容,自然而然地受到了大家的青睐。长期以来.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学生书写文章能力的问题向来是高中语文教师们在教学中不断探索的一项重要课题。作为高中语文作文的指导者.要求我们在指导思想和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都必须保证周密性和思维的科学性。本文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中的经验.提出了一些有利于提高高中学生作文水平的方法.希望能对广太高中语文教师的作文教学工作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5.
康兆妮 《大观周刊》2011,(40):163-163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体现。在作文教学中,时常出现一些尴尬:教师满怀激情地激发学生的情感,学生有写作的欲望却出现词不达意的情况。如何使学生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激活他们的写作潜能呢?我认为,作为教师应该用自己的学识,激活学生的知识储备;用自己生活的积储,打开学生生活的宝库;用自己的情感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把生活引入课堂,把作文引向生活,使作文如我们的生活一般丰富多彩、鲜艳多姿,使作文不再是苦思冥想的编造,而是真实生活的写照,是心灵的自然流淌。在作文教学中,我是这样引导学生的:  相似文献   

16.
刘雪玲 《大观周刊》2013,(3):121-121
在语文教学中,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作文”都是一个比较难把握的知识点。很多学生往往谈“文”色变,很多教师也常常感叹作文难教,在新课标的推行过程中,作文教学是值得探讨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读,要让学生写出真情实感,指导学生多观察生活,思考生活;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激起学生创作的热情。  相似文献   

17.
刘永芳 《大观周刊》2013,(3):114-115
写作教学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教师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这就需要教师指导学生在生活实践中获得作文素材。我在指导作文教学过程中.突出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毛国灿 《大观周刊》2011,(34):191-191
作文教学一直以来是同仁们感到不好做的事。教与评的效果也让人难以满意。学生不愿意写作文,迫于考试的无奈,又不得不写,于是硬着头皮写,质量可以想见。由于教师与学生两方都出力不讨好,作文教学也往往收效甚微。  相似文献   

19.
“作文,作文,难死小人儿”,这是学生们经常说的一句话,老师们也常常在作文教学方面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但作文难、难作文还是师生一个共同的永恒话题。那么如何帮助学生写得快乐.让老师们教得轻松呢?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我认为片断练习提高作文水平的有效途径.能为学生铺设一道通向习作成功的阶梯。  相似文献   

20.
吴萍 《大观周刊》2012,(23):159-159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训练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训练。它既是语言文字的训练,也是认识水平的训练。在这个训练过程中体现着听、说、读、思、写诸多方面能力的培养。作文水平的高低,直接体现着学生整体素质的高低。学生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学生有着很强的表达欲望,学生们在一起往往有说有笑,滔滔不绝。但与之矛盾的是,作文课上他们却常常口叼笔杆,眉头紧锁,冥思苦想,下笔艰难,最后不得不涂沫几笔,敷衍了事。其实,学生并非缺乏生活素材,也不是不会遣词造句,而是由于我们训练方法的陈旧、单调,训练内容的枯燥乏味,大大限制住了学生的写作欲望,使他们失去了对作文的兴趣。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应调动一切有利因素以多样化、综合性的训练形式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写作空间和氛围,激发他们作文的积极性,从而能动地去反映他们多彩的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