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校学科专业的动态调整是在当前学科结构的基本框架之内,对高校学科专业设置和招生人数等相关要素进行动态调整。学科专业动态调整的主要目的是促进人才培养与劳动就业需求的平衡,保障高等教育的质量。高等教育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主要包括四种类型:一是高校内部的调整机制;二是政府的调整机制;三是非政府的行业性调整机制;四是以学生自主选择为核心的市场调节机制。  相似文献   

2.
高校专业动态调整机制的构建是紧跟国家政策导向的正确做法,是深化高校专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是建设一流专业的重要举措,是提高专业竞争力的必要手段。高校需遵循一定的原则、选取合适的方式,构建能保障高校推动及规范专业动态调整的机制;初步构建机制的高校可采取设置关键指标的形式进行专业调整,在积累经验的基础上,可逐步过渡到基于专业评估预警模型的专业动态调整。  相似文献   

3.
以交通职业院校为研究对象,探索适应交通职业院校专业预警与动态调整机制的构建原则、构建流程、实施路径,为交通职业院校的专业预警与动态调整实践提供指导。提出构建交通职业院校专业预警与动态调整机制,需建立政校行企多方协作的专业设置预警机制指标体系、制度保障体系、联动主体体系、管理与监督体系。  相似文献   

4.
专业设置与结构调整是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必然途径。通过对广东省5所“双高计划”建设院校的实证分析发现,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结构调整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包括专业同质化严重、专业设置前瞻性不足、专业聚集度不高、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滞后、专业内涵建设有待加强等。需要从存量调整、增量优化、专业集群、完善机制、支撑内涵五方面探寻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结构调整的路径与策略。  相似文献   

5.
通过研究,给出了基于产业调整的地区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动态调整的整体方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末位淘汰、倒数减招、就业优先、重点扶持”的专业设置与动态调整机制;最后,以南通职业大学2013年招生专业动态调整为例,说明了基于产业调整的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动态调整机制的运行过程,以便各地区高职院校能科学的设置和优化调整专业结构,与地区产业结构发展相匹配。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十二五"期间湖南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的适应性,提出了在产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应进一步强化政府部门的统筹规划职能、建立信息交互平台、建立专业设置评估与预警机制、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等专业设置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7.
高校的专业设置与调整和社会的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因此要建立一套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契合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按照成立专业调整指导机构、专家委员会,制定专业评价规则和标准,进行数据调研统计及专家评估,制定专业调整预案并实施和社会检验等步骤对高校专业进行动态调整,从而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提供社会需求量大、发展前景好的高质量毕业生。  相似文献   

8.
实施“双一流”建设动态调整机制的目的在于激发高校与学科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促进高校与学科发展水平持续提升。然而在实践中,“双一流”建设动态调整机制中存在的评价标准问题、认知错位问题、支撑体系问题等对“双一流”建设的战略实施和目标实现产生一定消极作用。为此,应在正确理解“双一流”建设动态调整机制的内涵、定位与理念的基础上,从约束条件、遴选方式、遴选评价、成效评价、调整方式等多方面对其机制进行完善,并通过建立多元化、健康的第三方评价生态,保障“双一流”建设动态调整机制的有效运行。  相似文献   

9.
职教集团作为跨地区、跨行业、多功能、多层次、综合性的非法人教育集团,其运作模式有纵向衔接、横向联合和中介参与,其运行机制有紧密型、松散型、紧密型与松散型相结合。加强职教集团校企合作建设,应建立和完善职教集团体制机制,推进资源共建共享,形成与产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专业设置动态调整机制。  相似文献   

10.
基于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发展战略,长三角高校应当通过建立高校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教师合作交流机制和学生学分互认机制,实现协同发展。为此,必须逐步构建以利益保障机制、利益分配机制、外围发展机制为核心架构的综合保障机制。着眼于区域一体化的视角,未来长三角高校需要立足于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整体需求,通过整体策划、重点扶持、突出特色、协同发展,实现专业结构的系统优化。  相似文献   

11.
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发展相辅相成,专业设置与调整对学生的就业及社会人才需求具有重要影响。构建专业建设动态调整机制是保证高职院校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的重要手段,对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竞争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构建专业建设动态调整机制,旨在解决人才供需失衡问题,以满足区域产业集群发展需求;解决专业建设内部问题,助推高水平、特色化专业发展;解决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方面的问题,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化成长需求。高职专业建设动态调整机制构建面临一定挑战,构建专业建设动态调整机制应着重强化高职院校的主体地位,凸显专业优势,打造专业特色;发挥市场的自发调节功能,积极适应产业变化,推动优化与升级;调整政府的宏观调控方式,实施科学认证,实现错位发展。  相似文献   

12.
对当前湖南省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的学科门类分布、专业种类设置、专业布点以及五年来专业调整情况的统计分析表明,本科专业结构存在着专业设置过于集中、偏于盲目以及专业调整滞后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教育行政部门应做好顶层设计,加强宏观统筹,构建和完善专业设置相关机制,统筹完善专业区域布局,强化专业建设质量保障。高校应加强全链条统筹,坚持整体优化与特色发展、自主办学与自律发展、人才培养基本要求与市场导向相结合,完善专业动态调整。各部门及行业企业应积极配合,推动高校形成联动机制,共同推进湖南省普通本科高校专业机构的优化。  相似文献   

13.
实行职业院校专业设置备案制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重要内容,是政府进一步转变管理职能、扩大职业院校办学自主权的切实步骤和重要表现。备案制背景下,必须通过健全制度保障机制,规范专业设置管理;构建内外结合的评估机制,加强专业质量过程监控;实施专业设置动态调整机制,确保专业发展活力等有效策略加强对职业院校专业质量的监控,落实职业院校专业教学质量保障过程中政府的宏观调控、院校的自主自律和社会的有效监督。  相似文献   

14.
当前高校专业设置面临市场、知识、社会和高校本体等方面之间的价值冲突,基于高等教育专业设置的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的分析,创新以社会价值为核心的专业治理机制,加强政府对专业设置的管制和完善高校专业治理体系,是实现高校专业设置社会价值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5.
苏晓云 《文教资料》2014,(26):71-72
随着高校办学自主权不断得以落实和扩大,其在专业建设方面的独立性不断显现,办学活力亦随之增强,但由此极易引发盲目增上新专业,重复设置热门专业及开办一些明显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专业等一系列问题,为避免出现此类情况,各高校应逐步建立起适合本校实际情况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并加以严格实施,才能从根本上确保学校未来学科专业健康持续地发展。  相似文献   

16.
地方一般本科院校应以高等学校专业设置目录为导向,调整专业布局,优化专业结构,建立适应社会需求、促进学生能力发展、有优势学科专业支撑的专业设置及动态调整机制,这对我国高等教育尤其地方一般本科院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专业结构调整优化要注重专业外延发展与内涵建设相结合,形成专业结构特色,应体现适应性、前瞻性、协同性、特色化等原则。经研究,成立专业结构规划与指导机构、建立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专业结构调整机制、完善专业间的共建共享机制,是逐步构建专业动态调整机制的有效策略,能够促进专业结构优化,实现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在高校的教学管理中。应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的专业进行不断的调整,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和学校的发展需求.因此,本文以江苏理工学院为例,具体的探讨了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专业设置及动态调整机制的探索.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能够为我校教学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做出自己的努力.  相似文献   

19.
以江西高职教育服务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切入点,分析了江西高职教育在专业设置、教育质量契合生态经济区产业转型升级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江西高职教育契合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经济转型升级的六点建议:建立区域内人才需求预测与人才供给发布机制;形成专业布局动态调整机制;形成教学内容的动态更新机制;构建特色专业群,对接区域重点产业群;推进校企合作平台建设;转变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观",推进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发展。  相似文献   

20.
由于国家长期对高校专业设置实行统一计划、高度集中管理,我国本科专业设置存在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文章提出国家应逐步下放专业设置权,让高校自主设置专业;实行多样化的专业设置方式,有效拓宽专业化的形式和途径;改革专业教育模式,完善人才培养机制,从而建立主动适应经济、科技和社会变革需要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专业设置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