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通过对中英学生的角色与权力、教师的角色与权力、中英两国教育改革比较和高等教育大学精神、高等教育实行导师制、高等教育发展国际化的思考,总结出办大学最重要的是要有“大师”,大学必须要有独立存在的价值,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教师的观念。  相似文献   

2.
大学教师作为人才资源,其市场有它的特殊性:高等教育机构和大公司是供求双方的主体。大学教师流动正趋于国际化。大学教师流动对于大学的发展来讲是把“双刃剑”。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师资人才战略思想应当坚持的理念是:人才战略应当服从和服务于高校的发展战略,“互生共荣、相互支持、协同发展”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3.
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是时代发展赋予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也是研究型大学的使命和义务。作为当代大学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水平,适应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对教师的要求。本文从“一德”“四有”和“三阶”等方面阐述了当代研究型大学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要求,建议大学教师不但要充分重视基础课教学,而且要做好教学研究,做好科学研究,促进科教结合,实现科学发展,从而不断提升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理想类型”法从历史的维度构筑大学理念发展的三个阶段——信仰理念、理性理念、一流理念,继而揭示大学理念与教师知识分子角色的变迁:在信念理念时代,大学教师作为知识分子是传播知识的“教授者”;在理性理念时代,大学教师从“立法者”向“专家”角色的转向体现近现代知识分子的转型策略;一流大学理念下知识的“效用性”使得大学教师演变成知识的“兜售者”。在高等教育发展的新时代,树立多元大学理念,重新考量知识的价值,为大学教师创造良好的学术生长与精神培育空间,重建大学教师知识分子的伦理职责和使命担当,已然成为时代发展的永恒议题。  相似文献   

5.
关于综合性大学举办教师教育的呼声早在十几年前就已出现。时至今日,从事高等教育研究的学者大体上已形成综合性大学应当举办教师教育的共识,普遍认为:教师教育模式应该从一元封闭型走向多元开放型;综合性大学举办教师教育是教师教育专业化的现实要求;是对“师范性与学术性并重”呼唤的回应;也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综合性大学举办教师教育较之独立设置的师范院校至少具有“四大优势”,即学科较为齐全的优势为吸引优秀师范生源创造了条件,并为教师教育提供了学术上、人力上和物质上的补充与支持;科研力量较为雄厚的优势,为提高教师…  相似文献   

6.
中国大学教师发展制度受发达国家影响较大,建国后,中国大学教师发展制度经历了“完全性依附与不完全性依附”苏联的大学教师发展制度模式和借鉴美国大学的教师发展制度模式两个阶段。虽然中国在建国初期的实践中没有摆脱或没有完全摆脱对他国的依附,但这并不证明阿特巴赫的“中心-边缘”论与“依附理论”对发展中国家具有指导意义。“中心-边缘”论是建立在发达国家利益上的新殖民理论,为此,中国高等教育必须在认清“中心-边缘”论和“依附理论”实质基础上,在借鉴与超越中构建大学教师发展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7.
世界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之后,高等教育质量问题日益凸显,成为人们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在这一背景下,自2003年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与挪威科技大学教师教育系和立陶宛科技大学教育研究所联合举办以“高等教育质量”为主题的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每年一次,每次以高等教育质量的某个重要方面集中展开研讨。第四次高等教育质量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6年10月18日至19日在厦门大学举行。本次大会的主题是“大学教师发展”(Faculty Develop-ment)。本次会议,共有来自中外…  相似文献   

8.
组织结构特征视角下的教学型大学教师专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教育部大学本科“质量工程”建设的不断深入,教师专业发展问题成为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如何从制度和机制层面有效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是目前亟待研究和探索的课题。为此,必须从校本研究入手,以大学分类为前提,认识和把握教学型大学在高等教育结构中的地位与特征,进而从教学型大学横向二元权力结构的相互关联与纵向“校-院-系-教研室”权力结构特征的视角构建教师专业发展新模式。  相似文献   

9.
中青年学者谈高等教育改革的热点和难点谁是未来合格的大学教师厦门大学高教所副所长教授王伟廉教师问题是高校教学改革的一个大话题。在改革开放之初,高教学术界就已有了关于“大楼”与“大师”对高教发展意义的讨论,大学更需要的是“大师”已成为共识。近年来许多高校...  相似文献   

10.
据一份有关“大学生眼中的教师”调查显示,大学生对教师提供的教育服务的感知与期望之间有较大的差距,简单地说,大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不高。虽然这份调查是在高职院校中进行的,但它毕竟反映了当前高等教育中存在的一些普遍性的问题,而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关注和思考。众所周知,大学教师的综合素质是关乎高等教育质量的首要因素,大学教师的发展则是高等教育质量得到保障的决定性因素。高等教育学专家潘懋元先生认为,大学教师发展应该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学术水平;二是教师职业知识技能;三是师德。那么,在今天高等教育发展进入大众化的形势下,大学教师如何实现这三个方面的发展,又如何保证发展的成效呢?为此,本刊编辑部邀请了部分河南新建本科院校、高职院校的师生代表举行了一个有关高等教育质量和大学教师发展的座谈会。之所以选择新建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的师生代表,是因为这些院校是河南高等教育实现大众化目标的主体,最能反映河南高等教育大众化以来大学教师发展的整体状况和当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2006年11月19日,部分河南高校师生座谈会在郑州举行,参加座谈会的代表分别来自黄淮学院、郑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河南农业职业学院、周口职业技术学院、开封大学、郑州经贸职业技...  相似文献   

11.
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是搞好成人教育的关键。目前根据天津市教委培养双师型教师的精神,新华职工大学有几位教师参加了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评员的培训和考试并取得了证书。这个考评员考试符合当前新技术发展的实际情况和成人高校师资的实际情况,并符合成人高校的教育目标。该制度的建立将积极地推动成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能为成人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出更多急需的双师型教师。  相似文献   

12.
随着新时期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如何办好“以本为本”的高等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能力是当前高校教师面临的重大挑战。以手机为智能终端的师生协作教学是继多媒体教学之后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全新的教学模式。此研究将“雨课堂”应用于《气候学》教学中,通过对比分析发现使用“雨课堂”之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参与度、活跃度及期末考核成绩均明显提高。该研究发现“雨课堂”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并为其他专业和课程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案例。  相似文献   

13.
“新工科”行动是深化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创新的一项重大举措,这对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很高的要求,而青年教师是工程教育发展的主力军。文章针对青年教师在工程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探讨了提升其工程素质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教师资格制度是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的基本保障,高职教师既有高校教师的共性,又有区别于普通高校教师的特性。高职院校实行"双师"资格制度,对建设高素质的高职教师队伍和提高高职教育质量起到了根本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高校创业教育是高校德育中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学生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内容。随着教育现代化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高校如何适应教育大众化和现代化发展的要求,加强高校学生创业教育,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创业观,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而宁波帮精神却具有独特的优势,它可以为高校创业教育提供精神支持。  相似文献   

16.
教学质量是高校教育发展的保障,而课程是教学质量的主力军,教师的教学能力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武器”。教师教学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教学效果的好坏,对大学生的未来发展将产生深远影响。基于教师自身发展,尝试建立一种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系统化机制,即集“教学激励机制”“教师培养体系”“教学评价体系”“教学考核制度”“教学培训体系”及“教师教学发展支撑”为一整体的“六位一体”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体系。  相似文献   

17.
"双师型"师资培养是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也是张扬高职特色、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开展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为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教育主管部门要建立相关制度,使"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高职院校要以人为本,提高教师专业发展能力,制定"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训计划,改善师资结构,而高职教师本身要提高认识,转变观念,积极参加职后培训。  相似文献   

18.
新时期高职院校德育工作"四求"创新是职业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高等职业教育优化发展的必经之途。本文阐述了高职院校德育"四求"创新的紧迫性、基本要求、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9.
高校“两课”教育的有效性不仅需要相应的政策保证、体制保证、课程保证,而且需要相应的师资队伍保证。目前,我国高校“两课”教育师资队伍的主流是好的或比较好的,但也存在着亟待解决的数量不足、素质欠缺等问题:高校应充分认识“两课”教育本质、功能的特殊性,端正指导思想,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站在贯彻“三个代表”要求的高度,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两课”教育的有效性提供可靠的队伍保证。  相似文献   

20.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胜任力是“双师型”教师能力发展的核心内容。基于对胜任力模型构建的研究,建构出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胜任力指标体系,其中包括4个维度20个胜任力特征。在新模型的基础上探究了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能力的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