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采用能谱、X射线衍射等分析方法对莫高窟第351窟的壁画疱疹进行了分析,确定了疱疹病害的物质组成为NaCl.壁画地仗中可溶盐的分析表明,可溶盐的分布状况与疱疹病害的发生有密切的联系,各种离子在壁画地仗中的分布有其各自的特征,水分将大量的可溶盐带入壁画地仗,水分蒸发后NaCl结晶形成了疱疹病害.  相似文献   

2.
酥碱与疱疹是莫高窟壁画可溶盐破坏的两种外在表现形式.本研究为明确莫高窟顶层洞窟第196窟内部可溶盐种类及分布状况,采用离子色谱分析仪、扫描电镜能谱、X射线衍射分析仪等,对取自第196窟的多个样品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主室内部以西壁可溶盐含量最高,南北壁次之,东壁最少,造成壁画破坏的可溶盐以NaCl为主,部分区域存在少量Na2SO4.环境相对湿度监测结果显示,降雨时洞窟内部相对湿度最高可达73%,超过莫高窟环境湿度监测预警值.洞窟内部产生带状疱疹的原因是早期修复时混合石灰砂浆不当用水所致.前室北壁底部区域酥松现象主要由可溶盐Na2SO4溶解结晶破坏所致,而较高区域的酥松以动物筑洞产生的机械破坏为主导.该研究成果对丰富莫高窟可溶盐种类及分布信息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为第196窟壁画保护修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敦煌莫高窟壁画酥碱病害机理研究之三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敦煌莫高窟壁画材料中含有可溶盐,因此有些洞窟壁画酥碱病害严重,而有些洞窟并没有发生这一病变,可见壁画酥碱病害还与其因素有关。本文以《敦煌莫高窟壁画酥碱病害机理研究》之一及之二分析结果为依据,并结合洞窟所处位置、洞窟壁画结构中的水分来源以及洞窟小环境空气温湿度监测结果,综合分析各种因素,全面对敦煌莫高窟壁画酥碱病害机理做了研究,证明敦煌壁画发生酥碱病变的主要原因是:壁画材料中的可溶盐被水所溶解后迁移到地仗层中,又随洞窟中温湿度的变化及地仗层中水分含量的变化频繁地溶解一结晶而造成的。在此基础上,又进行了水分蒸发速度的计算以及室内模拟实验,证实了上述结论的可靠性,为今后筛选酥碱壁画修复材料及工艺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前述《敦煌莫高窟壁画酥碱病害机理研究之一》一文中对莫高窟壁画酥碱病害现状及原因进行了讨论,并针对两个典型酥碱洞窟壁画地仗,取样进行了XRD分析,发现导致莫高窟洞窟壁画发生酥碱病变的可溶性盐为石盐(NaCI)。受XRD方法自身的限制,另一种可溶性盐芒硝(Na2SO4·10H2O或Na2SO4)没有检测到。根据其他人的研究成果①,这种可溶性盐不但广泛存在于敦煌莫高窟壁画材料内部,而且它们对壁画材料的劣化影响很大。同时更重要的是我们需要知道地仗中的含盐量与壁画材料劣化的确切关系,因此,我们对经XRD分析过的全部样品进行了X…  相似文献   

5.
利用毛细管电泳方法对敦煌莫高窟地仗盐害土样浸泡溶液中氯离子、硫酸根、硝酸根,钠离子,钾离子,钙离子,镁离子等无机离子进行了测定分离,探讨了毛细管电泳的常用分离优化条件对莫高窟地仗盐害土样中无机阴阳离子的分离分析影响.敦煌莫高窟地仗盐害土样浸泡液中无机离子的毛细管电泳测定分析结果与其他方法相比,具有分离快速、样品用量少、污染小等优势.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第351窟内疱疹区和非疱疹区地仗可溶盐含量的测定,调查疱疹病害的分布状况,第351窟与其相邻洞窟位置的比较,查明前期壁画地仗加固和脱落现状,据此推断出第351窟南、北壁西测疱疹病害是由崖体渗水带入可溶盐而造成的。第351窟其他区域的疱疹病害的发生可能与前期进行壁画地仗边沿加固时取用了高矿化度的大泉河水有密切的关系。室内试验模拟出与第351窟相类似的壁画病害。  相似文献   

7.
莫高窟第85窟壁画地仗酥碱模拟试验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本文以莫高窟第85窟壁画颜料、地仗以及地仗中可溶盐分析结果为依据,制作了含盐量分别为1%、6%、13%的模拟壁画试块,并将其放置于模拟空气湿度变化的实验装置中,观察试块在高低湿度循环时产生的变化.实验表明,试块中含盐量为1%时,相对湿度的变化不会造成酥碱.而含盐量为6%和13%的试块,经过一个高低湿度循环后,就开始产生酥碱的现象,且含盐量13%的较6%的试块发生酥碱的速度快.经过30多个循环后,6%和13%含盐量的试块其酥碱严重程度趋于相同.该模拟试验得到了与莫高窟85窟内相似的酥碱现象.  相似文献   

8.
达玛沟遗址的壁画由于长期处于高湿和可溶盐含量较高的埋藏环境,加上出土后存放条件所限,壁画的颜料层和地仗层已产生了多种病害.为了长期保存这批珍贵遗产,选择有典型病害的三块壁画进行修复试验并重新制作轻质可移动的支撑体,为后续保护修复提供了指导和借鉴.经修复后的壁画安全稳定,便于陈列展览.  相似文献   

9.
莫高窟第98窟壁画存在严重的酥碱病害,脱去壁画地仗中的易溶盐可防止酥碱病害的再次发生.本研究通过室内研究,筛选出了适宜的壁画修复材料,通过现场试验筛选出修复加固和脱盐处理一次完成的新工艺,并对酥碱壁画脱盐后的效果进行了科学评价.  相似文献   

10.
壁画盐害与壁画的成盐元素种类、盐分迁徙活动以及环境气象条件等密切相关.莫高窟壁画酥碱病变的可溶盐主要为NaCl和Na2SO4,盐的结晶是破坏力的重要来源.本文运用经典溶液化学的研究方法,界定了三元体系Na+Cl-,SO42- -H2O于35℃、25℃、15℃、5℃、-5℃的相关系,以此为基础阐释了壁画盐害的发生和发展规律,计算得到了安全含盐量和环境条件的临界数值.研究表明:NaCl的饱和溶解度对温度敏感度不大,它的结晶析出更多的是伴随着水分的蒸发而发生;Na2SO4的饱和溶解度对温度表现较为敏感,它的结晶析出,除了因溶剂水分的蒸发而发生发展之外,还将因温度的降低而产生,他们各自在壁画盐害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有一定的行为差异,其主导作用的交替点大致在WNa2SO4/WNaCl=1∶3左右,即当该体系中Na2SO4的质量比约达30%时,Na2SO4将成为壁画盐害随洞窟温度变化而发生的主导诱因.  相似文献   

11.
S.P.76白描稿,作者经过详细分析说明并研究,表明其中的两小部分是敦煌壁画底稿《观无量寿经变稿》,并认为应是莫高窟第55窟《观无量寿经变》的壁画底稿.  相似文献   

12.
陈菊霞 《家教指南》2011,(3):32-37,125
为庆贺翟法荣擢升都僧统,以翟法荣及其弟翟承庆为代表的翟氏家族于咸通三年至咸通八年在莫高窟兴建第85窟。曹议金担任节度使的五代时期,嫁到翟家的曹议金长女又组织重修了第85窟。第85窟甬道北壁的重层壁面以及东壁门北侧供养人的重绘痕迹都说明,曹议金长女不仅主持重修了第85窟的甬道,而且也重绘了第85窟东壁门北侧的供养人画像。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敦煌壁画中现存的唐代所绘的四轮车、多轮车及椅轿的考察与研究,对中国历史上交通工具制造和使用的情况提出了与传统记载不同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本文首先对敦煌莫高窟第294窟顶西披、南披部分壁画进行考释,确定此画是须达拏太子本生,依据《太子须达拏经》绘制。进一步对敦煌石窟中的须达拏太子本生画进行梳理,重点对第423、427等窟的此内容进行考释,并将第294窟须达拏本生画中现存的榜题与敦煌文书中此故事的榜题写本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5.
为纪念莫高窟创建1650周年,敦煌研究院于2016年8月20日—22日在莫高窟举办"敦煌论坛:交融与创新——纪念莫高窟创建1650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这次会议共收到论文109篇,与会的150多位专家学者围绕石窟考古、石窟艺术、佛教史、古遗址、古墓葬、文献整理研究、敦煌与丝绸之路历史文化研究、敦煌语言文学研究、敦煌艺术及其与当代艺术创作研究、石窟探险照片档案、敦煌科技史料以及敦煌学术史等众多学科领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这次会议大大促进了交融与创新研究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6.
赵声良 《家教指南》2011,(5):14-17,130,131
本文通过分析台北故宫所藏两幅传为"隋代"的绢画,并与敦煌莫高窟壁画比较,认为台北故宫所藏两幅绢画分别是临摹莫高窟第301窟南壁佛像和第244窟北壁菩萨像,而临摹者就是张大千。  相似文献   

17.
敦煌莫高窟第465窟壁画是藏区以外现存最早、 最完整的藏传风格寺庙壁画,在藏传佛教绘画史上具有重要的断代意义。该窟壁画中的个 别双身图像不见于传统的藏传佛教造像体系,对壁画双身像身份的确定,有助于对整个壁画 表现的宗教义理、教派传承,乃至于艺术风格和创作年代的判定。作者根据谢稚柳先生《敦 煌艺术叙录》的藏文记音和藏传佛教造像学描述,对壁画中的双身图像进行了初步的辨识。  相似文献   

18.
《家教指南》2016,(6):1-2
为了纪念莫高窟创建1650周年,由敦煌研究院、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浙江大学、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联合主办的"2016敦煌论坛:交融与创新——纪念莫高窟创建1650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于8月20—21日在敦煌研究院举行。来自法国、德国、英国、奥地利、比利时、俄罗斯、美国、日本、韩国、印度、伊朗等国以及中国台湾、香港等地区的15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这次盛会,向会议提交论文108篇,其中有60多位学者在会上分别作了学术发言,学术报告涉及丝绸之路与中外文化交流、佛教考古与石窟艺术、敦煌文献与历史文化、敦煌石窟的保护研究史、敦煌艺术与当代艺术创作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9.
敦煌白画     
从审美角度探索、研究敦煌佛教艺术中的白画,主要寻觅莫高窟内白画作品,按时代叙述白画的价值、内容、技法,以及白画现存之精美作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