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Ⅵ级围岩浅埋段采用CRD法施工,成本高进度慢,以新建衡茶吉铁路排前二号隧道进口段350mⅥ级围岩浅埋段施工为工程背景,介绍了Ⅵ级围岩中采用三台阶临时仰拱的施工方法。施工中,洞表采取了地表注浆加固、井点降水;洞内采用了三台阶预留核心土加双层临时仰拱法开挖结合超强支护等措施,有效的控制了施工安全风险,施工效率得到了明显提高。实践表明Ⅵ级围岩浅埋段施工,合理降水及有效控制开挖面稳定是临时仰拱法安全施工的前提。  相似文献   

2.
四川杂谷脑河狮子坪水电站地下厂房交通洞、排风洞、尾水洞、出线洞共有497m洞段处在Q2-3崩塌体围岩中,地质条件复杂,围岩不稳定因数多,施工风险大,现结合该工程施工对崩塌体围岩水工隧洞工程开挖支护关键施工技术进行探讨,以供类似工程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3.
针对隧道施工处于大断裂带区域,其洞身、洞口穿越破碎带地段、基岩裂隙水发育等不良地质问题,通过采用了超前小导管、超前锚杆、普通砂浆锚杆、双液注浆等多种措施进行预支护,有效地解决了隧道穿越大断裂带区域Ⅴ、Ⅵ级围岩隧道施工不良地质问题,确保隧道开挖和衬砌的安全顺利施工.  相似文献   

4.
依托广州已建某换乘车站的大断面隧道中洞法施工工程背景,进行了车站隧道中洞施工期间的地表沉降、洞内支护结构和围岩位移变形监测,分析了浅埋隧道中洞法暗挖施工过程中的各部位变形特征,对施工中出现的变形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原因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性的施工控制技术措施,为复杂条件下大断面隧道中洞法开挖的安全施工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5.
基于武深高速公路嘉通段小方山隧道进口Ⅴ级围岩富水浅埋的工程条件,通过对围岩稳定性及地质超前预报结果的分析,采用超前双层小导管注浆、微爆破技术、临时支护等施工方法,通过监控量测数据的分析,证明了该方法的可靠性,达到确保隧道穿越富水浅埋段围岩安全施工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众多工程实践表明,隧道富水围岩在渗流作用下会导致岩体产生软化,富水隧道在开挖扰动后围岩较差的开挖洞室将持续变形,极易引起突水、突泥及坍塌等风险,处理该问题是隧道工程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重点技术难题之一。本文通过从阐述流固耦合基本原理、地下水对隧道开挖后围岩稳定性影响分析入手,对渗流作用下隧道失稳机理进行阐述;分析隧道线型布置、施工进度安排、支护手段等对围岩稳定性影响,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并阐明柔性支护的原理。  相似文献   

7.
以杭州紫之隧道工程为依托,针对西线大跨段主隧道与匝道分岔隧道交汇工程,对跨段不对称侧壁导洞横通道全断面快速施工技术的环境效应进行了研究;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施工关键过程的围岩和支护结构进行分析,分析内容包括围岩应力、地层变形和支护结构剪切应力的变化规律,为类似地层分岔隧道施工提供经验指导。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隧道施工过程中,V级围岩的合理开挖及其施工质量成为隧道施工技术人员的主要课题。本文以十堰至天水高速公路甘肃段工程ST09合同段鸡峰山隧道开挖施工为例,重点介绍了V级围岩施工方法及质量控制要点,以便给其它类似工程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9.
周德 《大众科技》2011,(11):82-83,93
文章采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云桂铁路思林2号V级围岩浅埋偏压条件下隧道初始状态、开挖后支护两种工况下的围岩位移、应力分别进行分析和稳定性评价,结果表明:偏压隧道最不利位置出现在隧道偏向山脊一侧的拱脚处:而实施初期支护能保证围岩的稳定性,且设计的初期支护方式能够满足安全要求。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成都至兰州铁路成都至川主寺段站前工程金瓶岩隧道3#横洞地质岩性及初期施工支护的详细调查,结合该段隧道的地质环境背景以及现场勘察,探究隧道初期支护后围岩变形破坏的主要特征,同时阐述隧道围岩大变形的发生机制。在此基础上,通过对隧道围岩大变形发展趋势的预测,认为采取新奥法施工是控制围岩变形、推进施工进度、保证隧道安全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东秦岭特长隧道位于陕西蓝田、商州交界处.为新建双线铁路隧道,是全线控制工期工程。隧道出口段6134m,其中Ⅰ、Ⅱ类围岩地段因岩体破碎、围岩稳定性差而开挖困难。本文介绍了在施工中研究采用全断面钻进式注浆锚杆、管棚预注浆以及小导管预注浆等方案,成功解决了开挖支护困难的问题,为类似的隧道设计与施工提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以郑西客运专线高桥隧道为背景,利用岩土工程有限差分程序对双侧壁导坑施工方法进行三维数值模拟。模拟该施工方法在开挖过程中围岩及支护结构的力学行为,得出地表横向沉降槽曲线以及各导洞引起的地表纵向沉降的分布规律,以期对施工和其它类似工程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李想 《今日科苑》2009,(11):146-146
本文针对黄土地区工程地质情况的特点,提出了黄土地区高等级公路隧道施工中Ⅰ、Ⅱ类围岩条件下的开挖及支护方法,主要介绍了七步流水开挖支护方式,并同传统的开挖方式做了对比,在施工中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枫香隧道左、右洞身在相同断面出现大范围坍塌,本文通过调查研究认为塌方的主要原因有围岩结构及产状形成工程不利.设计围岩定级偏高,对水文、地质不利考虑不周,支护偏弱等方面,通过对处理方案的对比与选择,结合处理措施研究了自进式管棚超前支护在处理隧道内较大坍塌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新建宁安铁路NASZ-5标段钟鸣2#隧道,为Ⅴ级围岩浅埋偏压隧道,系宁安铁路高风险等级隧道。严格按照高铁隧道施工规范,采取隧道加强支护,和各种保护措施,控制开挖各步红线距离确保安全、顺利贯通。  相似文献   

16.
查明隧道洞身段地层岩性、断层破碎带宽度、破碎软弱含水岩体和岩溶发育岩体的埋深和规模,可预防涌水和突泥等地质灾害的发生。音频大地电磁法是工程物探的重要手段之一,可探测地下埋深1 500 m浅地层电阻率结构信息。隧道穿越的地层地质条件极为复杂,隧道开挖面临较大的风险,结合铁路隧道工程勘察应用,采用该方法对拟设隧道进行探测,能够初步划分地层岩性,判释隧道洞身段断层破碎带的规模,初步划分隧道洞身段围岩级别和岩溶发育岩体。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探测隧道洞身段的不良地质体,初步查明隧道工程地质条件,对隧道设计及线路方案的比选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施工双线隧道穿越软岩变形大的黄土地质围岩时,对开挖和初支结构变形的控制,关系到隧道掘进安全。文章以马家坡双线铁路隧道Ⅴ级围岩段施工为例,介绍了采用导向墙大管棚进洞施工、浅埋黄土隧道选择三台阶七步法开挖时把超前地质预报和围岩监控量测工作纳入工序管理。工程实践证明,此施工方法有效,很好的约束了围岩早期变形,保障了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18.
大跨径双连拱隧道施工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针对银武高速公路陕西境内商州至漫川关段内老虎岭隧道的特点,设计了大跨径双连拱隧道的进洞方案,探讨了洞口开挖与加固、洞身开挖、初期支护、监控量测等关键工序的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9.
在对隧道软弱围岩的支护方式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软弱围岩的支护方式主要有超前锚杆支护、超前小导管注浆支护,并对软弱围岩的加固机理和施工工艺进行了详细的论述,这些将对隧道围岩稳定的研究和工程施工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陈鑫 《中国科技纵横》2011,(22):301-302
在隧道开挖之前,将钻机与喷浆工艺结合,通过高压喷浆设备将富水段软围岩泥土搅碎后并与1:1混凝土均匀混合后凝固形成旋喷桩,旋喷桩凝固后起到对隧道轮廓的支护及防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