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古代汉字书写是竖行,这大约和汉字初期的书写材料是木筒、竹简,书写工具是毛笔,汉字是方块字等有关。木简、竹简,狭窄而长,竖写起来很方便,毛笔也是从上往下写方便。从上到下,从右到左,这是古代的书写方式。等到汉代以后纸虽然发明出来了,但汉字书写已有很久的历史了,习惯的力量是强大的,仍然是通行竖写。隋唐雕版印刷出现,到宋代活字印刷发明,都仍是竖排竖行。到了清朝末年,一些知识份子学习西洋文化,  相似文献   

2.
全寅初 《中国索引》2005,3(4):48-52
韩国与中国大陆隔海相望,北部与中国大陆东北接壤,自古以来,韩国便受到汉文化的影响,成为东亚汉字文化圈的重要成员之一,如同日本、越南等国家,韩国也将汉字作为书写工具,到20世纪初为止,韩国大部分档案皆以汉字写成,其最具代表性的便是《朝鲜王朝宝录》、《承政院日记》等文献。韩国古代知识分子在创造民族文化遗产时,曾参考各种中国古代文献,特别是自统一新罗时代起,先进的唐文化大量流入韩半岛。至高丽时代,宋元思想文化及书籍由陆路源源不断地传入韩国,尤其是儒家与佛家思想在韩国的盛行,使得儒家经典与佛经典的引入成为主流。据《高丽史》记载,因战乱,在中国早已亡失的典籍,在高丽则保存得完整无损。  相似文献   

3.
汉字拓扑结构分析(续)国家语委中文信息管理司司长刘连元四、汉字拓扑结构与字形信息加工靠人脑进行的汉字认读和书写,靠计算机进行的汉字输入和输出,都涉及汉字字形信息的加工。因此可以说,在现代信息化社会中,字形信息加工无所不在。而在人脑和计算机所进行的字形...  相似文献   

4.
最近读了日本学者阿哲次的《图说汉字的历史》。这本书偏重于介绍汉字书写方式的演变,从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一直写到造纸、印刷术的进步,以及近代以来的文字改革,拼音化、简化字的得失,归结于对汉字未来的思考。他最后得出结论:“汉字史,简洁地说,就是随着时代不断演进的汉字简化史、书写行为的省力化以及伴随着这些进步而使汉字的使用阶层及其使用人口不断扩大的历史。”  相似文献   

5.
郭炜 《档案管理》2001,(2):26-26
清朝尽管产生和形成了数量浩瀚的书材料,但由于清朝历代的内外战争,政治变故或为掩饰劣迹,镇压异已,或因政治腐败,管理不善等缘故而被毁灭,或因撰修实录等书后“椒园敬谨焚化”,加之北洋军阀和国民党统治时期又迭现破坏而流散,因此使保存至今的清化档案,不论其全宗或全宗内的件材均残缺不全。  相似文献   

6.
随着科技发展,书写材料越来越丰富;随着办公自动化的普及,打印字迹材料品种越来越多,从而造成归档文件字迹材料越来越复杂。而干部人事档案一般都要长期保存(按照规定干部人事档案在其当事人逝世之后一般不能销毁,若是知名人士的干部人事档案,则须永久保存),所以字迹材料的耐久性问题,不能不认真对待。那么该如何对归档材料进行把关呢?这是每一个干部人事档案工作者必须面对的问题。根据中共中央组织部组通字[1991]12号文件中的第二条第四款规定:干部人事档案不得使用圆珠笔、铅笔、红色及纯蓝墨水和复写纸书写。但从近几年接收的归档材料看…  相似文献   

7.
一、存在的问题 1、不规范的档案原始材料 如有的归档材料纸张破损,有的材料圆珠笔字迹模糊,书写材料时字迹顶格顶边等.对此,档案人员会进行加工处理,但处理后有时会引起档案材料的起皱、变形,特别是用浆糊贴边的档案在保存过程中往往会发霉或被虫蛀,导致案卷质量下降,不利于档案的保管和利用.  相似文献   

8.
正汉字书写是每个有知识的国人信手拈来的事情,会写汉字本身算不了什么本事,小学生都可以。然而,却不是每个国人都能真正写好汉字。如果能写得一手好字,那一定是一件引以为傲的事情。前一段时间,"汉字听写大会"节目在中国亿万电视观众面前着实火了一把,究其原因,不正是因为国人对说好、认好、写好汉字的普遍认同和渴望,才出现汉字听写、书写热吗!但必须看到,提高汉字书写水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除了老师认真教授、个人勤学苦练等因素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汉字书法,几千年来一直因袭平面书写和发展的传统,或简、或帛、或板、或纸,无一不是在两维空间里徘徊,很难有较大的突破。有些现代立体美术字虽然突破了两维,但书写费事,不易学习和掌握,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北京军区军事医学研究所侯振谦同志不但酷爱书法艺术,而且勇于探索和创新,他杆破了汉字平面发展的悠久传统,将汉字由两维空间拓展到了王维空间,独创了一种快速草书折迭彩带式立体字,简称草书立体字或带式立体字,赋予汉字以新的展现形式,是我国汉字书法艺术发展中的一次重大突破与创新。快速草书折迭彩带式立体字书写…  相似文献   

10.
张弢 《东南传播》2014,(2):97-99
本文从中央电视台制作播出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节目入手,分析节目的设计宗旨,传播效果,并思考大众传媒在汉字书写传承,以及传统文化传承过程中应发挥的作用和扮演的角色。汉字书写节目在2013年取得了成功。大众传媒在传播知识,廓清认识和引发关注方面作出了贡献。但是,汉字书写的传承、传统文化的传承在今天仍然面临困境,需要全方位的关注。  相似文献   

11.
阿拉伯数字经权威机构,明令介入我国文字系统,自此,异邦友人杂在方块汉字里便头角狰狞,看来醒目,更有点刺目,令不少有识之士为之侧目!这是因阅读汉字传统书写方式养成的审美习惯.现在的小学生中学生,读的课本就是华洋杂处,目濡耳染,他们写的天晓得是什么中文.我国文字,从坚排改横排,繁体易简体,汉字数字变阿拉伯数字,几经折腾,大跃进后生的后生,要到古书里,要到港澳台,才能看到纯正的中国书写文字.  相似文献   

12.
韩荻菲 《视听》2016,(12):65-66
中央电视台的益智类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播出以来,获得了人们的关注,书写汉字的热潮持续升级。《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在表现形式上简明而具有普及性,有趣而具有深入性,在立意上严肃深刻,传递给人们丰富的汉字文明,为拯救汉字手写危机做出贡献,成为中国电视益智类节目发展的一个方向。  相似文献   

13.
俗字也误人     
<正>文字的实用性使然,自古以来,汉字在漫长的书写过程中,无论形、音、义,都往往会产生一些变化。除了正字,即今天所说的繁体字之外,通假字、异体字也被大量使用。特别是汉字在民间,出于书写方便,还产生了大量的俗字。这些俗字的多数,都成为了今天通行的简化字,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然而,在简化字推广以前,繁体字是正规书写,印刷的书籍都是采用繁体正字。不过,由于生活中大量使用俗字,这些俗字也在书写过程中侵入本当正规书写的繁体字文本之中。这种俗字入侵,也不限于抄录文本,还进入印刷文本内。在古籍中,除了字书以外,一般书籍俗字也时而寓目。如清人陆心源所纂《宋史翼》卷一〇《冯时行传》记载黎州“其应於互市物货,仍不许见任官收买”,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八七绍兴三十年十一月乙未条则记作“其应干互市物货,仍不许见任官收买”。据此可知,当作“应干”。应干为一切相关之意。清人对宋人所用此语不大熟悉。  相似文献   

14.
简也称竹简,就是竹片。我国最早的正式书籍的书写材料之一。一九七五年十二月,湖北云梦睡虎地十一号墓出土了大量秦代竹简,计一千一百五十五支。一些与书籍文献有关的汉字多从竹旁,如篆、箍、篇、笺、笔、符、簿、籍等。简同“牒”的意思相同,但两者所用材料不同,“简,竹为之;牒,木为之”。简有长短之分,一般来说,儒家经典写在长简上,子部百家的书写在短简上,而国家的法律则写在最长的简上,以示庄严。由于青竹有许多水分,所以在书  相似文献   

15.
汉字笔画笔形排检是组织书名目录的形式之一。我们除完成笔画、笔形的导片外,还必须制作相应的单个汉字(书名首字)的导片。由于汉字呈方块形体,范围不大,采用导耳最短的五开导片(目前市场上所供应的导片,只有全开、二开、三开、四开和五开的五种规格),每个导耳两边空白,书写起来还是显得左右空荡,不易摆布;排入目录匣后,阻碍视线。因  相似文献   

16.
王兴旺 《大观周刊》2011,(5):44-44,43
自2005年以来,我校就在教育教学中强化规范汉字书写教育,认真落实国家相关课程标准中关于写字教学的要求。经过五年的努力,我校在规范汉字书写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相似文献   

17.
高珊珊 《大观周刊》2011,(50):127-127
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可采用插图识字法、游戏识字法、字配"画"识字法、歌诀识字法、比赛识字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根据汉字自身特点,在教学中让学生感受汉字之源,尝试造字之趣,感悟汉字之理,领会合体字之妙,激发学生学汉字兴趣。同时要加强写字训练,重视对写字姿势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巧,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相似文献   

18.
有许多归档资料需要长期保存,但常常由于字迹褪变而使档案失去文献价值,在档案界这是个世界性难题。如蓝墨水、圆珠笔、复写纸书写的各种科学实验总结、工作测绘报告、会议记录、文件、专家手稿、领导批示等,形成浩如烟海的档案资料,蕴藏着巨大的信息资源和精神财富。但是由于纸张和笔迹的化学变化,许多重要档案和珍贵文献的字迹都发生褪变扩散,有的甚至面目全非,难以辨认,失去了使用价值。我国的各种档案管理办法、公文处理实施办法[1-3]中都指出,凡归档的文件材料,宜用蓝黑墨水、碳素墨水书写,以利长期保存。但随着书写工具和书写墨水的迅…  相似文献   

19.
近些年来,世界各地掀起了一股“汉语热”,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学习汉语,学习中国文化,但是很多学生只注重听说不注重书写,因此大部分学生的听说没问题,而书写问题很多。来华学习的学生中东南亚学生居多,本文主要是研究东南亚零汉语基础的学生汉字和拼音书写情况。  相似文献   

20.
就“个体”来讲,我曾想固执地在写作上不“换笔”——因为我始终觉得无论是毛笔转换成钢笔或圆珠笔,最终其体现形态上毕竟是在“方块”汉字基础上的书写,而电脑的写作是手指与键盘“点击”的记录。我担心思绪的流淌会因“点击”的操作而失去一种特有的文字体验与感受。而就“群体”来讲,面对网络对所有媒体的冲击,不屑与不安曾一直令我茫然:没有编辑辅助的“文学创作”和缺乏道德责任感的“自由谈”是否能够真正发挥滋润智慧、抚慰灵魂的艺术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