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伟 《新闻采编》2005,(4):47-48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党报融入各级行政权力体系并成为权力组织的一部分,报社环境延伸成了行政环境,办报和经营成为自上而下的一种政府行为,而非市场主体的自觉活动.因而党报经营意识谈薄.赢利模式不健全,致使党报经济效益不佳:诸多因素使党报对广告商缺乏吸引力,导致党报广告经营层次低.赢利能力不强,因此。党报广告经营的可持续发展直接影响到报业的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王毅 《军事记者》2011,(9):27-28
随着数字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数字报业已经成为世界报业发展的方向和潮流。传统的报纸编辑方式和经营模式已不能适应向国际化、市场化发展的需要,报业必须积极实施业态转型和数字化建设。报纸编辑必须改变传统的工作模式,适应报业的数字化、网络化发展。  相似文献   

3.
童杰  章东轶 《传媒》2007,(8):24-26
“多元化”一直是困扰报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有关报业多元化是“陷阱”还是“馅饼”的争论甚嚣尘上,多元化也成为报业集团发展道路上的一个分水岭。支持者认为,单纯以广告为支撑的传统报业经营模式,收入来源结构单一,受宏观经济发展与政策因素影响深重,抗风险能力较差,多元化可以分解报业经营风险与压力;反对者则认为,报业多元化经营分散了报业拥有的核心专业资源,舍本逐末,得不偿失。  相似文献   

4.
新时期报业发行结构的调整和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世纪90年代初,中央明确提出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我国报业也开始探索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发行新思路。在将近20年的时间里,报业结构由单一走向多元;报业经营由事业单位转向企业化经营再到产业化运作;报业主体由报社变为报业集团再为传媒集团;报业发行模式由邮发合一到自办发行再到多种发行模式并存;报业技术则由传统迈向现代进而网络化数字化。在新的经济体制下,报刊发行在观念和体制上有了巨大进展,报业发行大战硝烟弥漫。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南阳日报社以“企业化管理、公司化运作、市场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产业化发展”为总体思路,大力培育和拓展新的增长点,不断延长报业产业链,构建以报业和带有报业外延性质实业为主体、兼营其它非报业经济实体的发展模式,推动报业产业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王沛 《青年记者》2006,(24):24-25
去年,随着电子媒介的发展,网络等新媒体的迅速推进,传播形式的多样化,报纸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传统报纸经营的大幅下滑,读流失,一线城市发展空间相对饱和,报业寒冬论因此不绝于耳,开始在报界获得了一定的市场。虽然这种说法有待检验,但它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报业发展面临的困境。怎样破解目前的报业危局,突破现有报业发展模式,推动报业可持续发展,成为报界思考的一大课题,不少学和报业从业人员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沈正赋从新闻界信用缺失和核心竞争力塑造来考察媒介的可持续性发展;郝克远从报社资金投入、内部机制、竞争意识等方面归纳出报纸可持续发展的障碍问题。  相似文献   

7.
转企改制,对报业经营者来说无疑是一件振奋人心的事情.多年来,同内报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就足报业经营水甲的提升和经营规模的扩展,但同样伴随着报业的壮大和发展,报业经营者的感受也越来越深刻:在面对做大做强报业并保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考时,不得不面临越来越多报业经营创新拓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8.
根据《全国报纸出版业"十一五"发展纲要(2006——2010)》,宁波日报报业集团将数字报业作为报业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积极探索数字报业发展的战略构想、介入路径、运作模式、实验项目等,以期先走一步,把握机遇,主动顺应数字化和网络化的传播技术以及由此产生的新的传播形态和媒介形态之变,整合报业资源,实现报业转型,做强做大报业。  相似文献   

9.
报业发展的两组悖论进入互联网时代,在报业发展的战略走向上,是选择传统报业还是选择数字报业,成为困扰报业集团的一个难题。其中,有四个判断在影响我们的认识:第一个判断:数字报业是传统报业的未来,是传统报业的发展方向。互联网进入中国以来,网络媒体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媒体竞争的加剧,国内各级各类报业集团开始意识到传统经营方式已很难维系生存和跨越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意识到,活动策划已经成为报业广告经营的灵魂,一个好的策划活动往往能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活动营销”于是以市场化的运作理念、多样化的产出模式及创新的营销手段,进入报业经营者的视界,并被广泛运用于经营实践。  相似文献   

11.
种种迹象表明,报纸的发展已经从"平台期"进入"下行期"。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有两大原因:一是新媒体的发展;二是经济环境发生变化。面对这样的经济态势及传媒产业的发展环境,报业要做好自身经营就必须要转型升级。如果不能尽快在传播格局、产业结构、体制机制上转型升级,从传统报业走向现代传媒集团,成为文化产业战略投资者,报业将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甚至会面临生存发展危机。如何进行报业转型升级报业转型升级,重点是产业结构优化。从产业方面  相似文献   

12.
左国辉 《新闻窗》2006,(3):77-77
财务管理策划是为更好开展财务管理活动、实现企业经营管理目标而进行的运筹和谋划。在国家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过程中,报业经营与管理进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期。在提高报业经济效益促进报业自身发展的时代要求下,传统的报业财务管理的思维模式需要拓展、财务管理机制需要创新,现代报业财务管理需要策划意识。  相似文献   

13.
试论报业的信息经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现代报业的发展,经营工作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报纸的广告经营、发行经营、印刷经研究和实践。在知识经济高速发展、信息产业高度发达的二十一世纪,传统的报业经营项目有的将会进一步发展,有的将会萎缩。同时,一批新的经营项目将应运而生。信息经营,必将成为报业经营的一个重要项目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4.
谌笛 《新闻窗》2007,(5):95-95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发布的《全国报纸出版业“十一五”发展纲要》,在深刻总结了当代中外报业发展经验的基础上,第一次正式明确提出了“数字报业”的理念,要求全国报业要在以往推行报业数字化的基础上,积极推行数字报业发展战略,“重塑报纸出版业的行业边界和业务形态,推动多元传播格局下报纸出版方式和经营模式的转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两组悖论 进入互联网时代,在报业发展的战略走向上,是选择传统报业还是选择数字报业,成为困扰报业集团的一个难题.其中,有四个判断在影响我们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数字技术给传统报业带来的挑战与机遇并存。一方面,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之间的竞争加剧了,报纸生存和发展的压力越来越大;另一方面,数字化进程将给报业格局与报业市场、报社和报业集团的运作经营以及报业从业人员的工作方式等带来深刻的变化,拓展传统报业新的发展空间。应对挑战,抓住机遇,要求我们加快推进数字报业发展战略,推动多元传播格局下报纸出版方式和报业经营模式的转型,实现报业核心竞争力与信息网络传播技术的深度融合,牢牢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条件下舆论宣传和市场竞争主导权。本期《前沿关注》讨论的主题是:“数字报业的实践及前景”,刊发的5篇文章分析了数字报业给传统报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了目前发展数字报业需要着力解决的几个问题,介绍了一些报社进行数字报业建设的具体探索。展望数字报业的发展前景,我们对报业的未来充满信心。  相似文献   

17.
娄珍须  贾岳 《传媒》2007,(2):63-64
报业的数字化转型.不仅是新的传播技术的应用,更重要的是对传统的"低价厚报"外延发展模式的突破.笔者以为,以循环经济为模型,按照"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原则,建立一种真正符合报业实际的内涵发展模式,是报业应对新媒体挑战、走上可持续发展轨道的现实需要,也是顺应时代潮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8.
1996年到2001年期间,是报业市场化改革的阶段,在市场化过程中形成报业作为主体的地位.2001年~2005年这五年间,报业总体形势是广种薄收,广告的空间很大,挣钱比较容易,但是经营比较粗放.2006年~2010年这五年,基本上报业要想获取比较稳定的利润,要告别粗放管理的增长模式,同时报业的发展背景变得复杂,面临新媒体和多媒体严峻的挑战.基于这样的发展认识,目前比较成功的报业集团都在强化市场开发,在成本的控制和利润的深挖上做了很多的努力.  相似文献   

19.
随着科技和新媒体的发展,传统报业迎来了空前的机遇和挑战,其正失去舆论的引导力和控制力。对于报业集团来说,只有不断创新理念,与信息技术相融合,实现报业经营的多元化发展,才能迎来新的发展契机。本文将对于当前传统报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展开探讨,初探报业未来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20.
全媒体语境下传统报业转型策略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光 《编辑之友》2015,(10):22-25
新媒体发展迅猛,挤压传统报业的生存空间,传统报业自身新闻传播模式单一,股权、经营模式不适应当前复合所有制经济模式的发展,其用户体验渠道单一,报业转型处于关键时期.在全媒体传播背景下,这种单一的传播模式必然转向“全息传播”模式才能走出困境,报业转型的主要策略有:一是借助数字技术完成变脸;二是实现全媒体战略凸显“产品为王”理念,实现信息商品流的整体化与分散化;三是实施整合营销传播策略,实现信息商品传播渠道的集约化与弥散化并用;四是挖潜增值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