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正长期以来,全国广大中小学教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敬业奉献,为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赢得了全社会的广泛赞誉和普遍尊重。但是,近年来极少数教师严重违反师德的现象时有发生,损害了教师队伍的整体形象,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办法》)第四条对中小学教师不可触犯的师德禁行红线做出规定,并提出了相应的处理办法。现就大家可能关注的问题谈谈认识。关于"索要或者违反规定收受家长、学生财物的"此条红线行为指向的是师生关系以及教师与家长关  相似文献   

2.
教育聚焦     
<正>北京教育部为教师划出九道红线教育要发展,教师是关键。在教育发展过程中,如何破解"当教师不如当小工"、农家子弟为何纷纷进城上学、怎样进行考试评价制度改革等难题,是目前亟需面对和解决的重大问题。近日,教育部出台了《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首次明确了9种行为属于违反师德行为。这是我国首个惩治师德失范问题的法规,划定了教师师德"红线",明确了教师  相似文献   

3.
《中国教师》2009,(12):34-35
<正>2009年4月11日,江苏省扬州市教育局出台《扬州市中小学教师违反师德"八不准"规定处理暂行办法》,全面启动"加强师德修养,规范从教行为"专项整治月活动,把全市贯彻落实教育部《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行动推向深入。  相似文献   

4.
教师收礼、有偿补课、体罚学生……教师如有以上等十种行为将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相应处分,包括警告、记过、降低专业技术职务或者行政职务、开除.这是教育部近日公布的《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中的规定,这个被业内称为国字号的“师德红线”明确了教师的“不当”行为以及应受的处分.老调能否奏出新曲,其威慑力和制约力能否解决当前存在的“师德滑坡”的问题,这都有待在实践中考证.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其他国家的师德标准、师德红线,有何严惩措施?通过梳理国外的经验和案例,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主持人语】近年来,党和国家特别重视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在《教育法》《教师法》和《教师资格条例》等法律法规中明确提出了教师职业道德要求;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今年,教育部又下发了《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各地、各学校也特别重视加强对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的教育:邀请专家辅导,组织演讲和征文竞赛,让教师向社会做出承诺,评选师德模范……尽  相似文献   

6.
正规范教师职业行为是个世界性难题。研究制定《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办法》)面对两个核心问题:一是能否通过立法方式规范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二是对教师的哪些违反职业道德行为予以规范。《教师法》第八条明确规定了教师遵守职业道德的法定义务。《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对中小学教师的倡导性和禁止性职业行为也做出了要求,通过立法方式规范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是合法可行。在研制《办法》过程中,  相似文献   

7.
张玉胜 《生活教育》2014,(21):15-16
教育部公布《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画出高校教师师德禁行行为“红七条”。与年初公布的《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相比,涉及教学科研、兼职兼薪、招考推优、生活作风等方面内容的师德禁行“红七条”,确是对高校师德建设很有针对性。不过,“红七条”能否真正发挥令行禁止的“紧箍咒”效应,尚有待观察。而至关重要的就是要完善相关的配套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8.
朱青 《成才之路》2009,(36):I0014-I0014
安徽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在经过近一个月的意见征集后正式出台。“笨得像猪”‘蠢死了”等一些辱骂和挖苦的“语言暴力”行为在安徽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被明确禁止,教师再使用“语言暴力”将被视为违反师德。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一些教师体罚、收礼、有偿补课、不公正对待学生等行为备受社会关注。2013年11月29日公布的《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给予处分的严厉形式,向教师失德行为亮起了红灯。  相似文献   

10.
正经过一段时间的公开征求意见,教育部在1月26日公布《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教师有不保护学生安全、体罚或性骚扰学生等9种行为将予以处分。用长远的眼光来审视此番教育部划定的九条师德红线,最容易引起争议的,恐怕非第5条(体罚学生)莫属了。因为长期以来,对于"教育到底需不需要惩戒"这个问题,一直存在着比较大的争议,而在这场旷日持久的论战中,有一种声音始终没有被汹涌的反对浪涛所淹没,相反,它却得到了不少中小学教师的支持,那就是: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  相似文献   

11.
塑造学生喜爱的好老师。以学习提修养,保康县组织教师学习《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相关文件,不断规范教师职业行为。以活动正师风,开展师德教育月活动,举办"如何做学生喜爱的好老师"大讨论和"学楷模、修师德、做学生喜爱的好老师"演讲比赛,评选"学生最满意的教师",力求让每一位教师的言行更符合一个"师者"的标准。以检查促规范,组织教师对照师德楷模事迹开展比责任心、比  相似文献   

12.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对教师师德行为的具体要求。为了了解教师师德现状,我们结合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深入部分中小学校开展调查。调查以座谈形式进行,参加座谈的是中小学的一线教师。本文结合师德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云南教育》2013,(19):13-15
性侵、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有偿补课、推销课外辅导资料……近年来,中小学校因违反师德的事件频发,引发了公众对教师群体素质的强烈担忧。师德,一时间成为公众热议话题。在第29个教师节来临前夕。一份名为《关于建立健全中小学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正式出台。教育部划定师德红线,实行一票否决制,给教师的行为规范围上一道篱笆。让师德重新绽放光芒,成为了一个紧迫而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14.
江南 《宁夏教育》2014,(10):5-5
2014年9月4日,宁夏出台了《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实施办法(试行)》。依据《办法》,如教师有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将被予以包括警告、记过、降低专业技术职务等级、撤销专业技术职务或者行政职务、开除或者解除聘用合同的处分。其中,警告期限为6个月,记过期限为12个月,降低专业技术职务等级、撤销专业技术职务或者行政职务期限为24个月。该《办法》所称中小学教师是指幼儿园、特殊教育机构、普通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少年宫以及教研室、电化教育等机构的教师,包括民办学校教师。  相似文献   

15.
《云南教育》2014,(4):22-23
2014年1月11日,教育部发出关于印发《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的通知(教师[2014]1号),本刊现将该《办法》予以全文转载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办法》)第一条将"规范教师职业行为"作为《办法》的宗旨,同时也强调了"保障教师合法权益"这一重要价值,在内容上也重点围绕"保障教师合法权益"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规定,从而保证学校、相关管理部门的教师管理行为以及违反师德行为处理的公平、公正,使保护教师合法权益落到实处。一、具体界定师德禁行性行为与相应的处分方式,促进管理行为的有法可依教师行为规范应该具有判断、衡量人们行为是否有  相似文献   

17.
江苏省镇江市教育局制定下发《加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暂行规定》,明确师德建设的具体要求,对违反师德的教师将实行"一票否决制"。凡违反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造成恶劣影响的教师,一经查实,视情节轻重,依照有关规定给予诫勉谈话、通报批评、扣发绩效工资,低聘、缓聘、解聘、辞退等处理,违纪违法的将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直至移交司法机关。对师德高尚和教书育人成绩显著者,在教师职称评审、岗位聘任、评先评优、出  相似文献   

18.
如果出现收受学生和家长贵重财物,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影响恶劣的,或者推荐、暗示学生接受有偿家教等行为,今后在福建师德考核中将定为不合格,严重违反师德规范将予以解聘。福建省首次明确规定二十条师德考核一票否决制,严管中小学教师。  相似文献   

19.
田东良 《山东教育》2012,(17):14-15
2008年,教育部颁发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下简称《师德规范》),旨在规范中小学教师的行为习惯。它是衡量教师是否称职的一把标尺,同时也是中小学教师应该恪守的职业道德底线。《师德规范》虽然不具有法律的强制性,但对于教育工作者能起到实实在在的内在约束力。教育工作者只要逾越这部《师德规范》,便是对教师职业的背叛,也是对教师人格的亵渎。换句话说,如果一个教师违反了《师德规范》,就是一个"师德"不合格的教师。那么,这个教师也就是不  相似文献   

20.
《陕西教育》2013,(12):46-47
为了加大对中小学教师失德行为的打击力度,教育部制订了《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并公开征求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