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期,由《浙江档案》杂志社编著的《传人——浙江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口述档案集萃》一书由浙江摄影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以口述历史的形式,从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和民俗等8个方面生动地记录了27位我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代表的学艺经历、艺术创作和表演历程以及从艺心得等。温州大学口述历史研究所所长  相似文献   

2.
周秋萍 《兰台内外》2022,(31):64-66
非物质文化遗产口述档案,是在国家历史文化、民族民俗技艺逐渐衰落与消失环境下,由国家及地方政府为主导,社会民间机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共同参与,所进行的民族文化、民俗技艺抢救与保护活动。因而,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口述档案的资源搜集、价值挖掘与提炼、信息归档等角度出发,探讨当下地方性非遗口述档案采集工作的开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非遗口述档案内容真实性、档案资金投入短缺性、建档流程规范与合理性、档案队伍建设滞后性等问题,并提出非遗口述档案采集过程中有关档案对象与内容选择、合理档案记录方式、档案价值挖掘、档案队伍与硬件建设的创新方案,以解决口述档案收集、整合与管理面临的困难问题。  相似文献   

3.
国际快讯     
<正>印度:利用声像档案推广口述历史来源:中国档案近日,印度出版了讲述口述历史和文化的书《卡纳塔克邦》。据美国研究所印度民俗研究专家Purushottam Bilimale博士介绍,此书是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里程碑式巨作,利用声像档案来保护和推广口述历史和文化,是社会目前存在的一种需要。他表示,"口述历史在塑造文化和传承两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地政府应投资来保护口述文化历史。"该书动用民间力量,对印度南部展开调查并广泛收集  相似文献   

4.
口述档案的保护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尧欣 《兰台世界》2006,(13):8-9
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以史料形式记载的档案大多是以社会上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为题材,反映上层社会生活状况,并经过编纂者加工的文献资料,受载体所限,其中蕴涵的信息容量在现代社会急剧膨胀的求知空间面前已显得有些“捉襟见肘”了。于是,口述档案开始步入人们的视野,作为现有档案的补充和留存,我们有必要对这种新兴档案的保护方法进行系统地研究,以确实保证这些珍贵的民间“活档案”不再随时间而流逝。一、口述档案概况“口述档案”一词源于法文achieveorales,根据《档案术语词典》,口述档案是指为研究利用而对个人进行有计划采访的…  相似文献   

5.
不容忽视的口述档案和口述档案工作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口述档案及口述档案工作在东西方都有着悠久的传统 ,历史源远流长。在西方 ,1980年爱迪生发明留声机不久 ,美国政府为了了解印第安人文化 ,就指示史密森学会派出人种科学家去录制印第安人的音乐、语言、习惯和故事。在我国 ,早在西周王朝 ,文史工作者就开始重视口述档案及其口述档案工作 ,朝廷除了乐官亲自采集民间诗歌外。还规定各国诸侯每年选送诗歌。只是到了近代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 ,文化的进步 ,文字才逐渐取代了口述。“口说无凭”几乎成了人们共同的信条。直到20世纪60年代 ,在新史学运动的推动下 ,鉴于历史变迁造成史料散失…  相似文献   

6.
口述档案征集工作的开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文鹏 《北京档案》2006,45(2):28-29
所谓口述档案,是为了更有效地保护历史记忆而进行的有计划的查访结果,它通常表现为录音磁带和对录音的逐字记录两种形式.近年来,海外口述档案已有相当的发展,比如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和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长期致力于有关现代中国口述历史工作,并且多方筹集资金,搜集相关的民间所藏公私档案文书,其资料的丰富和学术价值,受到世界各国学术界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口述档案在我国起步较晚,是档案工作的新领域。本文从口述档案的概念入手,研究口述档案的价值,并以张学良口述档案为例分析口述档案的特点,不断丰富和拓展口述档案,使其为记录社会发展过程、保存社会记忆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8.
特色地域文化作为了解一个地方历史、风土人情的重要资料,不可或缺,而方言土语、民俗用品、民间风情、民间手工艺、民间传承若干年的口述史资料等多是馆藏的空白,所以加强这部分档案资料的征集工作是档案工作者的紧迫任务。本文结合工作实际,介绍了加强档案资源建设手段之一—档案征集的重点和征集的特色,以丰富馆藏资源,体现综合档案馆的地域特色,彰显档案的多样魅力。  相似文献   

9.
《上海档案工作》2009,(8):32-32
张恺在《档案与建设》第4期撰文就口述档案信息质量的评价进行了论述。首先作者对口述档案进行了定义。口述档案是直接由口述方式形成的档案,包括口述人对自己曾亲历、亲闻、亲见的重大历史事件和对自己和周围重要人物的直接口述而成的对现在和未来有重大凭证参考研究价值的原始文件材料。口述档案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社会价值,对档案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隋晓云 《兰台世界》2016,(19):29-30
收集少数民族口述档案以抢救和保护少数民族历史记忆为目的,有利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少数民族口述档案收集工作非常重要,我国已经开展了大量少数民族口述档案收集工作。做好少数民族口述档案收集工作,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即制定少数民族口述档案收集规划、建立地方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网络数据库、增加专项资金、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真实性研究的现实意义,保证其真实性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相应的保护对策三个方面进行阐述,旨在保证民间散存少数民族口述史实征集的真实性,从而还原少数民族的文化历史原貌。  相似文献   

12.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口述档案保护与图书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口述档案的概念进行了辨析,概述了口述档案的价值与口述档案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地位。通过分析图书馆的职能与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作用,提出了图书馆可以通过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口述档案、建立专题非物质文化遗产口述档案、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口述档案数据库等手段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口述档案。  相似文献   

13.
宋昊 《兰台世界》2016,(2):37-39
本文分析了口述档案数字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口述档案数字化过程中的问题,之后简要阐述了影响口述档案数字化机制的因素,提出了关于口述档案数字化管理的策略以及口述档案开发利用的构想,旨在更好地保护口述档案这一珍贵档案文献,为后世服务。  相似文献   

14.
针对口述档案研究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运用整体论指出口述档案及其与其他档案、传承主体、所在环境的整体性,提出口述档案的保护应处理好与其他档案保护的关系,注重保护要素的齐全性和参与主体及地区的协同性,并做好制度设计,以维护口述档案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可靠性,保障口述档案的传承。  相似文献   

15.
口述档案是通过采集和记录当事人口述史料的方式来收集查考资料的一种真实记录,其呈现形式可以是磁带、数据光盘等.目前口述档案在非遗保护中主要存在三个问题:非遗传承人口述档案收集的紧迫性、口述档案内容的真实性被质疑、口述档案开发利用缺乏自觉性.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建立传承梯队、数据比对以及提高档案部门口述档案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来解决这三方面问题.  相似文献   

16.
口述档案立足个人记忆,挖掘个人对历史的回忆和对社会的认知,从而真实、全面地还原历史事实,建构社会的鲜活记忆,本文在分析口述档案与社会记忆关系的基础上,阐述口述档案的价值,探讨口述档案价值实现的路径,以期对口述档案实践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针对口述档案真实性保障问题,设计更加标准的口述档案采集流程。将口述档案标准化流程分为项目选题、立项、采集准备、采集实施、采集整理、采集归档六大模块,选取主题与采访对象、初步调查、可行性分析等17个具体步骤。通过降低各环节口述档案真实性影响因素对于其真实性的影响程度,保障口述档案真实性,维护口述档案的“档案”身份。  相似文献   

18.
口述档案收集是口述档案资源建设的前提与基础,是一项涉及众多学科,具有系统性、综合性、动态性的复杂工程。本文首先厘清口述档案收集来源的三个层次,在分析口述档案收集流程过程的基础上,针对口述档案收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策略,以期为口述档案收集的实际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少数民族口述档案是国家档案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民族文化整体性保护和传承优秀民族文化意义重大。本文通过对云南傈僳族文化深入探究,在口述历史搜集实践基础上,对傈僳族口述档案进行资源整合研究,总结傈僳族口述档案的种类,挖掘傈僳族口述档案的价值,从而探索傈僳族口述档案开发利用的对策,以期在实现傈僳族口述档案价值的同时,更大范围传承其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20.
本文基于文献分析的方式简单勾勒并梳理了我国口述档案研究的历史脉络。将我国口述档案研究的发展轨迹划分为三个时期,即:口述档案研究萌芽时期;口述档案概念的确立时期以及口述档案实际工作的研究和确立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