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复杂性研究是近十几年兴起的主要研究复杂性和复杂系统的科学,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物理、生物和经济社会系统。在本文中,作者把一个群体看成一个复杂系统,用综合集成研讨体系,从宏观和微观、定性和定量两方面分析了群体复杂性的表现形式,提出一种具体的数学方法,借助于西洋跳棋模型构建了群体行为微观方面复杂性的模型。  相似文献   

2.
高等院校的管理创新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介绍了复杂性科学的起源、发展和应用前景,以及我国复杂性科学在管理应用方面的研究现状,分析了高等院校的复杂性特点,提出了高等院校是特殊的复杂巨系统的观点。进而展示了复杂性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在高校管理中的应用前景,指出高校复杂系统管理的核心应该是决策管理系统与行政和学术管理系统的集成。  相似文献   

3.
复杂性、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本文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研究和总结了复杂性、复杂系统与复杂性 科学的基本概念,尝试给出了复杂性科学的定义;总结了复杂性科学的研究对象、基本原理 和基本研究方法;综述了国内外研究现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今后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现代科学研究是一个涉及方方面面的复杂工作过程,也带来科研管理的复杂性。复杂性科学理念是"必须用复杂性方法来研究"。本文应用复杂适应系统(CAS)理论分析了科研工作过程的复杂适应性系统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适应科研管理复杂性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现代科学研究是一个涉及方方面面的复杂工作过程,也带来科研管理的复杂性.复杂性科学理念是"必须用复杂性方法来研究"[1].首先应用复杂适应系统(CAS)理论分析了科研工作过程的复杂适应性系统特征,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适应科研管理复杂性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供应链作为开放的复杂系统有着自身的诸多复杂性,这些复杂性表示这类系统通过自组织与不断的适应,历经不同的、复杂的变化阶段,向优化的、高级的秩序演进的过程。文章阐述了复杂性科学的概念及特征,分析了供应链管理中的复杂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研究供应链复杂系统及管理的复杂性的四种基本方法,从而为认识与解决供应链管理中复杂性问题提供一种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7.
尹春华  周西平 《情报科学》2005,23(4):568-572
复杂科学的研究是当代科学研究的重要领域,尤其是复杂适应系统的研究更为人们所关注。本文首先论述了复杂系统的几个重要特征:开放性、复杂性、层次性及复杂适应系统的七个基本点,然后从其中的几个方面探讨了internet所呈现出的复杂适应系统特征;从而说明了internet是一个复杂适应系统。该系统所呈现的特征将为进一步研究其他复杂适应系统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涌现与组织管理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组织作为复杂适应系统,其一些行为可以看成是复杂性科学研究中的涌现现象。将复杂性科学理论应用于组织管理,可以获得新的管理观;复杂性科学为企业管理研究提供了新的范式框架,提出许多新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9.
动态环境下企业战略过程的创造性和复杂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介绍企业战略过程相关概念的基础上,从战略逻辑的演进出发,探讨了从适应性向创造性战略逻辑的演进规律,进而在此框架下分析了动态环境下企业战略过程的创造性和复杂性特征,指出企业的战略过程是一个复杂系统,基于复杂性科学的战略过程理论研究是战略过程研究的趋势和难点。  相似文献   

10.
复杂性科学与现代城市管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城市人口和规模的扩大,城市的结构、层次越来越复杂。城市的复杂性决定了城市管理工作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它体现在问题的动态性以及城市管理各职能部门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互动。本文介绍了复杂性科学,特别是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理论及其方法论,在对现代城市及城市管理的复杂性分析基础上,提出现代城市及其管理是一类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应以复杂巨系统理论来指导城市管理工作,并分析了复杂性科学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对现代城市管理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考虑标准的知识综合性和兼容性,探索破解以往相关研究多认为技术复杂性和多样性会给创新带来阻碍的偏见,以及进一步丰富对复杂产品制造系统创新的研究,从促进企业制定标准的视角,以复杂制造企业为研究对象,构建以技术基础特征为自变量、资源整合能力为调节变量、标准制定为因变量的理论模型,收集2000—2016年我国30家轨道交通装备系统产品制造企业的专利、标准等相关数据,实证分析企业技术基础特征对标准制定的影响及资源整合能力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企业技术基础的多样性、复杂性有助于标准制定,且技术复杂性比技术多样性对标准制定具有更强的促进作用;资源整合能力增强技术复杂性对标准制定的正向影响,减弱技术多样性对标准制定的正向影响。据此提出,技术复杂性程度较高的复杂产品制造企业可着力提高自身集聚不同领域资源、控制资源的能力,增强其在复杂产品合作创新中的资源整合及主导作用;而技术多样性程度较高的复杂产品制造企业,则需将其资源整合能力控制在一定水平。  相似文献   

12.
信息技术环境下组织创新的系统行为及其复杂性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景江 《科学学研究》2009,27(4):598-603
 定义了信息技术环境下企业组织创新的概念内涵;利用不连续生长曲线、吸引子、吸子盆、匹配图景、分形和非线性发展模式等复杂系统理论与方法探讨了企业组织创新的系统行为及其复杂性。结果表明:(1)信息技术环境下企业组织创新是一项协同性的系统创新,决定系统行为的四个基本变量是组织文化创新、业务流程创新、组织结构创新和信息技术创新;(2)组织文化既是稳定的吸引子,又是不稳定的混沌吸引子;组织文化创新是整个组织创新的先导和保障;(3)通过高绩效的组织创新,处于混沌边缘的组织能够跃迁到一个新的、具有更高复杂性和一致性的动态稳定阶段;(4)在组织系统不连续生长周期的相对稳定阶段和相对不稳定阶段,企业通常分别实施渐进性组织创新和根本性组织创新。  相似文献   

13.
基于系统科学的研究进展,分析复杂性科学、演化经济学、理论与计算化学、计算经济学的方法论及研究思路对管理理论的影响,针对目前管理理论的现状,论述了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应用于管理理论研究的必要性,提出基于演化和计算思想的管理学研究新视角——计算管理学,探讨计算管理学研究的建模思想、建模分析框架和计算框架平台,分析了计算管理学研究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产品系统的复杂程度日益提高,复杂产品系统在提升国民经济总量、促进产业发展、开展技术创新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增强.针对复杂产品系统的特点,以成熟度模型为重要参考,从技术与管理2个维度构建复杂产品系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某复杂产品系统制造企业S公司的创新能力进行案例研究.  相似文献   

15.
企业信息系统建设和集成过程产生的复杂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系统业务模型的语义复杂度。建立企业业务系统的语义复杂度测度模型是有效控制复杂度攀升的关键。建立企业系统的同构本体结构及其形式化方法的相关定义、定理,给出语义复杂度定义和测度方法。与聚合体系结构方法建模的企业系统进行语义复杂度的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基于同构本体结构的企业系统建模过程具有最低的语义复杂度,语义复杂度不随系统建模过程发生变化,并且调整系统规模和系统集成过程不产生新的信息熵。理论上证实同构本体结构很可能是企业系统建模的最优结构,研究成果为企业系统开发和建模提供理论方法的指导。  相似文献   

16.
随看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计算机网络的规模不断扩大,网络的复杂性也在不断地增加,在大规模和复杂的网络中需要有合理的网络管理体系。主要从介绍计算机网络管理协议出发,分析并介绍两种常见网络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7.
The increasing complexity and power of our technologies compels us to find new ways in which to conceptualise, understand and maintain their safety in the long term. Some complex technological industries have performed better than others in terms of applying sustained and systematic approaches to the maintenance of safety. The United States nuclear power industry can be seen as an ideal test-be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afety initiatives, being responsible for the control of potentially unpredictable technology that involves extraordinary forces and costs. This paper describes and formalises a framework for better understanding the safety of complex socio-technological systems, based on key events in the development of safety in the United States nuclear power industry. The framework comprises two components: (1) a state-space approach for better conceptualising system failures, the benefits of incident reporting and remedial safety initiatives; and (2) a set of milestones that can be used to assess the development of safety in socio-technological industries. Healthcare and the United States nuclear power industry both represent complex socio-technological systems with similar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 However, safety strategies in healthcare have not kept pace with the increasing complexity of clinical practice, and there have been international calls for improvements in patient safety. The framework is applied to the analysis of safety in healthcare, demonstrating its utility as an alternative safety analogy in healthcare. Use of the framework indicates substantial scope for improvements in healthcare safety through major evidence-based system redesign. By lowering the threshold for the reporting of incident data to include accident precursors, it is possible to identify problem areas before patient harm occurs.  相似文献   

18.
The study of information systems and their influence on organisational culture is a complex and highly contested area of research which has been the subject of much theorising. This paper intends to add to the debate through a longitudinal case study of an integrated information system implementation undertaken within a large UK university. The system known as SITS (Strategic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ervices) was introduced into the university in 2006 and the focus of the research has been on culture change within the SITS environment. Document analysis, interviews and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were used to collect the data for this study. What has emerged from this study is that current approaches are unable to account for the complexity of cultural studies within an integrated information systems environment and therefore we have developed the concept of the ‘cultural kaleidoscope’ as a heuristic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nature of cultural change within these circumstanc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