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作为诗,教学《理想》时,我首先重视朗读,朗读是诗歌教学的基本要求,特别是《理想》,构思精巧,语言精美,朗读会使学生感情激荡,浮想联翩。(唐文生《〈理想〉Y2.现代诗歌教学设想》,《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6年第6期)  相似文献   

2.
1 运用电教媒体 ,训练朗读能力  实践证明 ,朗读不仅要求掌握一些技巧 ,更为重要的是需要感情的投入 ,只有引发朗读情感 ,才能让学生对朗读的内容喜读、爱读、会读。而运用电教媒体 ,创设情境 ,渲染气氛 ,才能起到激发兴趣 ,强化感情的作用 ,是提高学生朗读能力的有效方法。例如教学《天上的街市》一诗 ,为了让学生充分感知诗歌内容和感情 ,教师在进行示范朗读的同时 ,播放一首轻松、柔和、舒缓的乐曲 ,把学生引入诗歌所表达的情境氛围 ;然后讲读诗歌 ,边讲边读 ,以配乐朗读调动学生感情。随着优美的旋律、舒缓的节奏 ,学生逐渐进入那“…  相似文献   

3.
小学语文教材中选取的古诗,大多意境深远,构思新颖,语言清新。在教学中,要教给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使他们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这样才能更好地陶冶性情,培养想象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一、在朗读中体会情感美诗歌的本质是抒情,而感情体验是学习语言、感受语言的内在动力,也是渗透美育的有效方法之一。古诗多以概括反映自然景物和社会生活为题材,其主要特征是感情丰富,节奏鲜明,声音铿锵,形象完整。教学时要让学生反复读。朗读时要努力做到:语调正确,要根据诗中的感情色彩读出抑扬顿挫和高低升降的语调变化;要有感…  相似文献   

4.
<正>一、激情诵读,激发兴趣教学诗歌时,老师准确地把握好诗歌的感情,用有感情的朗读去感染学生、打动学生,这是诗歌教学的魅力之源。我在教学中,特别注重诗歌的朗读,并且经常进行声情并茂的范读,旨在通过范读感染学生,让学生感受诗歌的语言之美,节奏之美,意境之美,从而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和浓厚的兴趣。另外在讲诗时,我适当用一些诗意般的语言,这种清新、美丽的语言就如同涓涓溪水,使学生顿感清爽、惬意,语言艺术的魅力也就  相似文献   

5.
诗人总能将诗性的情感赋予世间万物,再加上精雕细琢、饶有诗味的叙述,世间万物都罩上了人的色彩。这种人情与物情相互混合交融的状态,让我们从物中读懂人语,从人语中看到了物的感情。因此,在现代诗歌教学中,教师要将诵读重视起来,让学生介入自己的感情,实现情感的体验。本文就以《一株紫丁香》为例,来谈现代诗歌教学中诵读的应用。一、将音乐、图画植入现代诗歌的诵读中语言、韵律是诗歌的血肉,情感和思想是诗歌的灵魂,血肉和灵魂交织在一起构筑了诗歌这一文体。而诗歌本身具有  相似文献   

6.
朗读就是运用各种语言手段,通过富有节奏和感情的声音来表情达意的一种艺术。语文中的朗读是语文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对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重视各阶段教学的朗读和默读。学生在朗读过程中能培养良好的语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所以,教师要重视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引导学生有感情、有节奏的朗读,体验语言的魅力。  相似文献   

7.
诗歌是一种最集中最概括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在表现方式上,在语言的选用上,它都有别于其它文学样式。因此,诗歌教学除了注意语文教学的一般要求与原则以外,还必须注意诗歌本身的艺术特点。下面就自己的体会,粗略地谈谈语文课中现代诗歌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一、抓好朗读,创造课堂诗的气氛,使学生受到具体的艺术形象的感染诗是语言的艺术。一首优秀的诗总是以铿锵有力的语言,和谐的节奏韵律来表达丰富深刻的思想、叩击读者的心扉的。怀念毛主席、周总理的许多诗篇,经过广播员的深情朗诵,  相似文献   

8.
杨黎红 《现代语文》2008,(8):100-101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自从世界上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诞生以来,诗歌这种最纯粹的文学艺术形式,在这个文明古国已经吟诵传承了几千年。而诞生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中国现代诗歌,打破了旧体诗格律的束缚,以通俗易懂的语言,高雅清新的意境,鲜明有致的节奏,充沛而含蓄的感情打动了无数读者的心。在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兴趣上,有无可替代的优势,曾几何时,现代诗歌这种与学生心灵最亲近的文体,却成了语文课堂教学中被遗忘的角落。  相似文献   

9.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能够准确、流利、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培养语感;品味诗歌的语言,在诵读中体会浓浓的母子亲情。  相似文献   

10.
语文教师应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 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这是悟文课程标准》提出 的一个新理念。几年来,笔者在教学中广泛开展各 种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语文活动在教学 中起到以下作用: 一、激发兴趣,活跃气氛 在教学诗歌单元后,我安排了赛诗会”这一活 动。我让学生对课文中的诗歌进行朗读、听读比赛, 提醒学生注意诗句的停顿、节奏,读出诗的韵味,体 会诗的感情。这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学生们不厌其烦地一遍又一遍进行朗读,在朗读、 听读活动中学习诗的语言,理解…  相似文献   

11.
刘静 《广西教育》2014,(34):96-97
我们今天的古典诗歌教学中,容易忽略了诗歌的朗读教学,削减学生诵读的时间,使学生无法读出古典诗歌的意韵,失去感悟中华语言魅力的良机。针对此种现象,作者从三个方面浅谈诗歌朗读教学方面的看法与做法:一、重视朗读在古典诗歌教学中的作用,二、学诗须先提起学生朗读诗歌的兴趣,三、准确把握好古典诗歌朗读的节奏和韵律。  相似文献   

12.
第一教学板块 :诵读——体会诗的音乐美1.教师指出读诗的方法 :一读 :读准字音 ,如“缥缈(piāomiǎo)”;二读 :读出节奏和停顿 ;三读 :读出轻重音 ;四读 :读出感情。2 .请同学们按照教师的要求自由朗读 ,整体感受诗的音乐美。教师巡视 ,寻机个别指导。3.请每组各一位同学朗读这首诗 ,朗读时要注意音调和感情。不当之处 ,请其他同学校正。4 .多媒体课件 :“朗读时的节奏和重音”。第二教学板块 :讨论——品味诗的图画美1.问题 :诗作有哪些美的图画 ?2 .教师示范 ,学生发言。方法简述 :用一段精美的语言表现诗中画面 ;用画面释画面——若将你…  相似文献   

13.
用“读”来教学诗歌,是诗歌的本身特点决定的。古人写诗叫“吟”诗,说明诗歌是“吟唱”出来的,别人也必须以“吟唱”的方式去领会诗中的韵味。诗歌本身内容和形式上也具有特定的节奏和旋律。因而,诗歌教学如果只囿于讲解分析,不调动学生的心眼口耳去吟诵朗读,就浪费了诗歌的价值,把一束玫瑰当成了一把萝卜白菜。而“三味书屋”式的动口不动心的浪漫读法,也只能读出词句声音,体会不出诗的感情内蕴。怎样让学生动心、动口、动容去读,读出感情、节奏、起伏,自己在日常教学中堆积了些肤浅的尝试。特别是当学生对诗的思想内容有了初步理解以后,自己通过精心设计,尽量给学生  相似文献   

14.
朗读与品析     
“诗是一种最精炼的集中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它饱和着丰富的想象和感情,常常以直接抒情的方式来表现,而且在精炼与和谐的程度上,特别是节奏的鲜明上,它的语言又有别于散文的语言。”——何其芳。从这段话中我们可看出诗歌的基本特征。正鉴于此,我们认为诗歌的学习重在朗读与品析上,通过正确的朗读与对诗歌语言的品析揣摩来体会诗歌的音韵美,进入诗歌意境,达到把握诗人感情这一目的。  相似文献   

15.
《黄河颂》是著名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第二乐章的歌词,也是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题的现代诗.教学中应指导学生感情朗读,学生能读出一些韵味.在教学中,大多数老师会借助音乐的力量,通过反复朗读来打动学生的心灵,体会诗歌中澎湃激昂的民族感情;通过反复朗读,促进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朗读应该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反复朗读,促进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又通过理解,提高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和朗读能力.  相似文献   

16.
诗歌,以其内容上的丰富多彩,语言含蓄、凝练,节奏感强成为我国文学艺苑中的一株奇葩。通过朗读和背诵等形式,可以让学生品味形象生动的语言,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记忆能力,增强学生的语言修养。诗歌又是形象思维的结晶。学诗,让学生体会诗中鲜明、独特而感人的艺术形象,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发展学生的联想、想象等形象思维的能力以及审美能力。在教学中,我特别倡导情景教学。教师要创设出自由、和谐、民主、平等、开放的学习环境,以层次性的朗读吟诵为重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感悟诗境。下面我结合《瀑布》一诗的教学谈谈我的体会。  相似文献   

17.
袁喜梅 《陕西教育》2004,(10):33-33
《纸船》是远离家乡的游子对日夜思念的母亲的深情呼唤,是献给亲爱的母亲的一曲深情的歌.教学时从学生吟诵耳熟能详的《游子吟》开始;然后在配乐朗诵中让学生进入诗的意境,整体把握诗情;再从诗歌的创作背景深入诗歌的字里行间,体味诗意;第四步是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该诗歌中所流露的淡淡的忧伤;接下来,学生把以前积累的关于船的诗歌和这首诗歌联系起来,在比较中体会;最后在《烛光中的妈妈》的音乐中老师、学生各自朗读所创作的诗歌作结.一堂课下来,学生不仅领会了这首诗歌的诗意、诗情、诗味,还掌握了一定的理解现代诗歌的技巧,更培养了学生高尚的情操,引导他们关注身边的人、事、情,积极地积累丰富的感情体验,并应用到语文中来.这堂关于现代诗歌的教学应该是成功的.之所以达到比较好的效果,我想主要基于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8.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2.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理解诗歌中所蕴含的哲理。3.通过比较,把握"登临诗"的特点。【教学重点】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理解诗歌中所蕴含的哲理。【教学难点】通过比较,把握"登临诗"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现代诗歌具有语言凝练、通俗易懂等特点。在新课改背景下,我们可以通过现代诗歌朗读教学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现代诗歌指五四运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创作的诗歌,它是相对于“五四”之前的旧体诗而言的一种新的诗歌样式。现代诗歌在与旧体诗、外国诗歌交流互补的基础上,完成了自身改造和发展,又因鲜明的时代精神而在中国诗歌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初中语文课本和阅读教材中收录了许多现代诗。本文仅就如何通过现  相似文献   

20.
诗是中国文化大花园中一朵美丽耀眼的花朵,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诗歌是提高每个人人文素养的基本内容,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年的中考、高考考试试题,从来不会缺失诗歌的内容。从小学开始培养孩子学习诗歌的能力,培养对诗歌的兴趣是我们每个小学语文老师的重要教学任务。小学语文教学应注意以下几个环节:初读课文,初步感知;师生交流对话,理解诗意,感受作者的感情和人生理想;带感情朗读,学习诗歌语言的美,感受诗中文字的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