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 毫秒
1.
一、我国农民受教育现状 我国有近8亿农民,4.8亿农村劳动力,农民是我国最大的人口群体。目前,在农村劳动力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37.3%,初中占50.2%,高中占9.7%,中专占2.1%,大专及以上占0.6%,中国成人中的文盲仍高达8.72%,其中90%分布在农村,青壮年文盲主要分布在边远贫困农村。由于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低下,组织化程度不高,不仅制约了我国农业科研成果的有效转化和技术的快速推广,也影响着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和二三产业转移就业的进程。  相似文献   

2.
王秀清 《继续教育》2005,19(2):36-37
一、培训农民技术员是普及农业科技的战略重点 目前,我国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7年,农村劳动力中,小学文化程度和文盲半文盲占40.31%,初中文化程度占48.07%,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仅占11.62%,系统接受农业职业教育的农村劳动力不到5%。这样科技文化素质的农民队伍,靠轰轰烈烈宣传推广科技知识是很难奏效的。我们大连农村发生的几件事情很能说明问题。  相似文献   

3.
《中国农村教育》2008,(5):20-21
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我们要建设一个“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和谐农村,就必须培养造就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济阳县有53.64万人口,农村人口42万人,占总人口的78.3%,农村劳动力20多万人,其中小学以下文化占16.84%,初中占74.24%,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仅占8.92%,接受过系统农业职业技术教育的不足5%。  相似文献   

4.
静宁县农业人口443694人,农村从业人员223000人,受过高中以上教育的有21408人,占9.6%;初中化程度的有100484人,占45.06%;小学化程度的有80369人,占36.04%;盲有20739人,占9.3%。从整体上看农民化科技素质普遍偏低,农村教育仍然比较薄弱,我县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以下简称“青培”工程),适应了我县发展农村教育的需要。工程于2002年12月正式列项。  相似文献   

5.
农村教育,历来是教育的一个敏感话题。解放五十多年来,我国的农村教育在教育体制、办学条件、教学设施和师资队伍等各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取得了旧中国上千年都无法取得的巨大成就。但同时,我们必须看到,与世界大多数国家相比,我们的农村教育还很落后,目前我们的农村教育还是制约我们经济发展和国家繁荣的重要因素。据统计,我国1990到2000年新增劳动力总数约为2亿,其中大专以上技术人才仅占3.5%,中专、高中、职业高中毕业生占14.5%,只接受过初中教育的占46%,有36%的新生劳动力还达到初级技术所要求的文化程度。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接受教育的年限平均为7.3年,其中高中文化程度占12.5%,初中文化程度占49.3%,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38.2%.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偏低,一方面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也蕴含着巨大的人力资源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7.
开展农村成人扫盲教育是构建和谐农村的基本保障。随着农民社会流动的不断增加,农村成人扫盲教育对城市的和谐发展也具有越来越明显的促进作用。概括地说,农村成人扫盲教育具有广泛提高我国人口素质、促进我国经济与文化的发展、保持社会的安全与稳定等重要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13亿人口中有9亿是农民。960万平方公里国土面积中农村约占70%。因此,农村教育是一个庞大、长期的社会工程。它关系到国家的发展与稳定,更关系到国家的繁荣昌盛、兴衰存亡。从目前农村的教育体制来讲,从小学一直到高中都是为了千军万马齐挤大学“独木桥”,而农村农民教育这块庞大的教育天地,几乎成了人们遗忘的角落。导致农村老、中、青农民、中学毕业回乡务农的学生和家在农村的离退休干部职工没有接受继续教育的机会,导致他们知识老化,思想僵化,不能与时俱进,有的甚至成了科盲和法盲。  相似文献   

9.
专业证书教育农村高中后教育的有效形式黄彩娥我国普通高中毕业生每年达250万左右,其中农村毕业生占70%以上。尽管每年约有25—30%的高中毕业能升入高一级学校深造,但每年仍有百多万毕业生回乡参加农村建设。如何在农村开展切实有效的高中后教育.使之能尽快...  相似文献   

10.
一、我国农民受教育现状我国有近8亿农民,4.8亿农村劳动力,农民是我国最大的人口群体。目前,在农村劳动力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37.3%,初中占50.2%,高中占9.7%,中专占2.1%,大专及以上占0.6%,中国成人中的文盲仍高达8.72%,其中90%分布在农村,青壮年文盲主要分布在边远贫困农村。由于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低下,组织化程度不高,不仅制约了我国农业科研成果的有效转化和技术的快速推广,也影响着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和二三产业转移就业的进程。二、导致农民素质较低的原因首先是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在当前,教育不公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教育高…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之际,农村劳动的素质关系到巩固农业基础地位,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加速农民奔小康的全局问题。无可讳言,目前农民知识水平与上述要求有相当大的差距,即使在沿海经济发达地我,农民整体化素质也有待提高。如上海市在18-45岁人口中, 郊区(包括闵行、宝山)初中及其以下化程度占72%,而市区占41%;苏南有的乡镇从第一产业的劳动中,小学化和盲半盲占64.5%,苏北有的县市小学及其以下化程度占62.7%。边过地区差距更大,如西部人均受教育的时间为3.6年,东部达10.8年。据报道:农村劳动力没有经过任何培训的占76.4%,接爱过初极职业技术教育的占3.4%,接受过程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占0.13%。由此可见,农村急需要大力发展农业职业教育,否则农民化素质不高,将成为制约建设小康社会的瓶颈。  相似文献   

12.
农村初中劳动技术素质教育初探穆棱县河西中学刘相跃农村基础教育要从国情实际出发。我国现在仍是一个农业大国,80%的人口在农村。现有农业劳动者中大学文化程度的仅占0.05%,高中文化程度的占4.45%,初中文化程度的占28.5%。由于农村劳动者素质低下,...  相似文献   

13.
科教兴农的关键是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是农业大国,全国农村劳动力人口4.67亿,其中文盲和半文盲占22.5%,小学水平占45.1%,初中占28.15%,高中仅为4.45%,每万人中大学生只有0.87人。我国90%以上的农村人口文化程度在初中和初中以下,农业实用技术的推广率只有35%左右。农村劳动力的科技文化素质低,已远远不能满足我国现代农业进步发展的需要。江总书记说:“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关键在人才。”而科教兴农,关键也在人才。从目前来看,我国农村十分缺乏农业科技人才,许多农民还凭着传统的经验从事农业生产,而且这种传统经验对科技…  相似文献   

14.
一、我国农村教育系统效益的现状 1.总量上反映的农村教育系统的效益根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我国农村劳动力人口(15~64岁)人均受教育年限为7.33年,比城市低2.87年;15—64岁农村劳动力人口中具有小学及以下受教育水平的占47.62%,文盲人口占8.74%;农村劳动力中具有高中及以上受教育水平的人口比例只有8.46%,比城市低了35个百分点;农村劳动力中具有大专以上受教育水平的比例不足1个百分点,比城市低13个百分点。具体数据见表1。  相似文献   

15.
关于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接受教育的年限平均为7.3年,其中高中文化程度占12.5%,初中文化程度占49.3%,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38.2%。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偏低,一方面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也蕴含着巨大的人力资源开发潜力。从世界范围看,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提高农民素质,将农村劳动力培训作为基本国策并用立法的形式加以保证。根据欧盟的研究表明,受教育水平越高,失业的风险就越小,青年人的失业率高于年长的人,1995年欧盟国家20—29岁年龄组中仅受完义务教育的人的失业率为22%,而具有高中学历的人为14.1%。在30—59岁年龄组中,仅受完义…  相似文献   

16.
社会分层对农民家庭子女受教育机会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阶层发生了分化.教育可能是改变其家庭和子女命运的惟一可行途径,但我国目前基础教育阶段分层的现实和高中教育以及高等教育收费的政策严重影响了普通农民子女,特别是农村贫困家庭子女进一步接受教育的可能性.教育内部的不平等又会反过来造成社会的不平等,进而影响社会稳定与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7.
据省统计局对全省千分之一人口抽样调查,我省自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以来,人口的文化程度又有了新的提高。高文化人口增加,低文化人口减少 1985年底,全省具有小学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70.38%,比1982年增加4.53%;占六岁及以上人口的79.34%,比1982年增加4.95%,其中,城市为88.53%,增加1.85%;农村(含镇)为77.70%,增加4.42%。农村的增长幅度大于城市。总人口的文化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在各类文化程度人口中,具有初中、高中、大学(含大学肄业和在校生)文化程度人口所占的比重,分别由1982年的  相似文献   

18.
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的问题与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构失衡— 一、劳动力人口文化素质过低,科技创新人才严重短缺 1.劳动力人口受教育程度不高 2000年,我国劳动力人口80%以上仅具有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10.97%为未上过学或扫盲班文化程度,接受过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者占11.95%,而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力人口比重仅占3.81%。 我国25~64岁劳动力人口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所占比例为82%,具有高中及以上学历的比例为18.0%,与1999年OECD国家同一指标的平均值69%相比,相差近3倍;与美国同一指标90%相比相差4倍(表1)。  相似文献   

19.
论农村职教的平衡化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慧 《职教论坛》2005,(10):32-34
农村职业教育是我国“十五”时期发展的重点,也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在农村发展、社会稳定、农民生活质量提高等方面都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根据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现状、国家“三农”政策导向、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农村职业教育必须实行平衡化发展的战略。  相似文献   

20.
广播电视教育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人口对土地的压力日益增大,农业能否持续、稳定的发展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而要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教育必须先行,因为只有农民文化科技素质的提高,才能有效地把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在我国,约有30—40%的农业科研成果被束之高阁,其主要原因是农民的文化素质、科技意识的限制。目前,我国农村教育事业还比较落后,远不能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