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女孩是花,是梦,是黎明的星, 女孩是水,是情,是生命之海, --题记 冷峻与温柔,健壮与纤弱,粗犷与细腻,豪爽与娇羞共存于天地之间;阳刚与阴柔,相生相克,互相砥砺,溶于乾坤之间.  相似文献   

2.
学报是高等学校教学与科学研究活动的产物,是学校教师和科技工作者发表教学、科学研究成果的载体,是完成学校教学与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是学校教学与科学研究的知识库,是学校教学与科学研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基本属性是教学与科学研究,其编辑人员也是教学与科学研究人员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幸福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是人类生活与奋斗的毕生追求。与资产阶级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的幸福观不同,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是科学的、实践的、大众的幸福观。马克思主义幸福观认为幸福是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统一,是享受与劳动的统一,是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的统一。  相似文献   

4.
要提高高职院校廉洁教育的实效性,要做到六个结合:一是廉洁教育与校园文化结合,二是廉洁教育与师德教育结合,三是廉洁教育与党建工作结合,四是廉洁教育与课堂教学结合,五是廉洁教育与专业培养结合,六是廉洁教育与创业教育结合.  相似文献   

5.
数学是发现还是发明是一个古老且争议不断的问题.数学是客观与主观、发现与发明的融合;数学的内涵是客观的、发现的,数学的表达方式是主观的、发明的,并且这种客观性与主观性、发现性与发明性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不同属性的数学内容的客观性与主观性、发现与发明的成分是不同的;数学在发现与发明的交织与融合中发展.数学发现是数学发明的基础与依据,发现是数学的第一性,发明性是数学的第二性.  相似文献   

6.
政治性与思想性、逻辑性与纪律性、实践性与知识性、趣味性与情感性等是有效思政课的几个重要特点。政治性是思政课的灵魂,思想性是思政课的魅力所在,逻辑性是思政课的脉络与魅力之一,纪律性是思政课取得实效的保证,实践性和知识性是思政课取得实效的基础,趣味性与情感性赋予思政课以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7.
浅议电大开放远程教育中的几个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视大学开放远程教育的发展,急需明辨以下几方面的关系:一是课堂面授与网上教学的关系,二是教学人员与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的关系,三是学习支持服务与自主学习的关系,四是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生业余生活的关系,五是数量与质量的关系.六是网络高等学历教育与终身教育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应该怎样定位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和现实问题,本文论述了科学发展观下的高等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是国际化与本土化的统一,是社会本位与以人为本的统一,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是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统一,是数量与质量的统一。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诚信教育是构建和谐高校最基础最重要的一个层面,是检验和谐校园建设成效的重要标准之一.要增强高校诚信教育的实效,必须做到六个方面的结合:一是学校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二是与时俱进与针对性相结合,三是诚信理论教育与诚信实践教育相结合,四是言教与身教相结合,五是舆论引导与制度建设相结合,六是全员育人与全程育人相结合.  相似文献   

10.
柳松 《职教论坛》2005,(35):59-60
一、庄子追求"出世" 儒与道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镇,而道以老子、庄子为本.庄子哲学追求的也是人与世界的和谐,但它与儒学不同的是,它追求的是与天、与道的和谐,追求的是与自然之大化流行之和谐,而儒学所追求的只是与宗法社会的和谐,因此儒是"人世"的,而庄子则是"出世"的.  相似文献   

11.
价值是主客体之间的一种关系。就价值主体而言,只能是人而不能是物,但就价值客体而言,却既可以是物,也可以是人。这样便产生了两种根本不同的价值关系,即人与人之间的价值关系和人与物之间的价值关系。人与人之间的价值关系,主要是个人与社会之间的价值关系,因为个人与社会是人的两种基本表现形式。个人与社会构成的主客体关系,和人与物构成的主客体关系有一个根本不同之处在于:个人与社会的主客体关系是双向的,而人与物之间的主客体关系是单向的。就是说,在个人与社会构成的主客体关系中,个人与社会都既是主体又是客体;而在人与物构成的主客体  相似文献   

12.
心理咨询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交往,是一颗心与另一颗心的交流,是一种思想与另一种思想的沟通,是一种经验与另一种经验的相遇,是一种人格与另一种人格的碰撞.  相似文献   

13.
一、高中地理课程目标三个维度的内涵 从三者基本内涵来看,知识与技能是基础性目标,重在智能的提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终极性目标,重在人格的塑造;过程与方法是关键性目标,是知识与技能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达成的途径.从二者关系来看,知识与技能是物质载体,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动力,过程与方法是策略,三者是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从三者的内容来看,课程三维目标陈述抽象,需要对其作较为细化处理(如表1),以便教学目标的设计.  相似文献   

14.
陈红霞 《教学研究》2008,(5):465-467
新课程倡导课堂教学要实现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者之间,既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割,但又不是简单的并列关系,而是彼此渗透,相互融合,统一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之中.知识与技能是实现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两个目标维度的载体,过程与方法是链接知识与技能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两个维度的桥梁,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教学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升华.从这个意义上说,活动与过程是三维课程目标得以实现的中介与机制.三维目标中最突出的着力点是“过程与方法“.教学实践中问题最大的也是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落实.因为这是动态的因素,最不容易控制,也最需要讲教育艺术.可以采取哪些策略,实现三维目标中“过程与方法“的有效落实呢?……  相似文献   

15.
当代大学生新世纪素质的自我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分析 2 1世纪人才素质入手 ,探讨当代大学生跨世纪综合素质的自我完善策略 :一是学会学习与创造 ,二是学会生存与关心 ,三是学会竞争与合作 ,四是学会做人与交往 ,五是学会文明与生活  相似文献   

16.
和谐教育理念下的课堂是主动、互动、生动的课堂,是预设与生成相得益彰的课堂,是语言与精神同构共筑的课堂,是对话与体验遥相呼应的课堂,是现实与理想逐渐逼近的课堂。  相似文献   

17.
智慧的语文课堂是充满情趣、灵性的课堂,是主动、互动、生动的课堂,是预设与生成相得益彰的课堂。现代教学理论认为,语文教学是思维活动的教学,没有思维,就不是语文教学。智慧的语文课堂是思想生命火花的碰撞与展现,是动态生成的,是开放的、互动的、真实的、多维的;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的多元的对话;是充满生命活力,充满智慧与挑战的课堂。  相似文献   

18.
从预成到生成——教师角色的现代性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哲学概念中的预成论,视教师角色是圣人,是教育者,是专家。于是,教师成了道德的说教者,成了科学知识与真理的奉送者,成了学生认知与人格结构的塑造者。然而,生成论则从教师角色生成的角度,对预成论视野中的教师角色概念进行现代性反思,秉承教师角色是一种文化存在,是一种精神存在,是一种社会存在的观点,认为教师是认知、评价、决策与实践的生成者,与学生共享生命的资源;教师是道德、审美与信仰的生成者,与学生同构生命的意义与希望;教师是交往、政治与历史的生成者,与学生、社区共生成命的关系网络。  相似文献   

19.
教师角色是社会、国家与人民对教师期待的镜像,是教师自我职业信仰与教育理念的化身;教师责任是教师强烈的职业认同感与社会对教师的殷切期待的相遇,是一种"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的生命担当与教育自觉。教师是培育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的思想者、燃灯者与开拓者,是真理、生命与未来的责任人。  相似文献   

20.
理解真好     
理解是人与人心灵的桥梁,理解是人与人心灵沟通的纽带,理解是人与人心灵的默契,理解是人与人之间的合力,正如古人所说的“人心齐, 泰山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