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林纾的翻译看翻译的主体间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何解决翻译主体间性问题是翻译理论的根本问题之一。通过对林纾翻译的分析,可以看出译者对整个翻译过程具有控制力并占有中心地位。只要译者的视界与原作者和译文读者的视界部分融合,主体间性问题就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的传统观念里,翻译研究始终推崇钱钟书所说的"化境"观念,也就是对不同文化环境的适应性调整.而钱钟书在其所著《林纾的翻译》里面,也一再说明,从本质上说,翻译即是讹写,只不过分为好讹和错讹而已.我们现以钱著《林纾的翻译》为线索,试析基于化境的好讹做法,如文化调整、可译限度,还有翻译标准几方面问题.  相似文献   

3.
"忠实性"始终是跨文化翻译活动中备受关注的焦点,但由于文化的差异性和特质性以及译者的独立主体意识等因素,翻译活动中的误读和误译不可避免。文章以林纾和庞德的误读和误译个案为蓝本,根据解构主义翻译理论,探讨了林纾和庞德误读和误译的客观必然性及其合理性,并指出林纾和庞德误读和误译的积极意义,以期客观、理性地看待违背"忠实性"翻译标准的误译现象。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著名翻译家钱钟书先生《林纾的翻译》一文的研究,从中看到钱先生对翻译研究的第一哲学性问题——可译与不可译的论说有非常独到的见解和阐释。钱先生通过对林纾翻译作品的评论,把翻译的指导原则和翻译技法通过"诱"、"媒"、"讹"、"化"等极有概括力的字一一体现出来,充分体现了文学作品可译与不可译之间的辨证关系。其思想对我们从事翻译理论的研究和翻译实践的操作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5.
随着时代的发展,翻译领域的主体性翻译范式正面临变革问题。从哲学角度阐释"主体性"与"主体间性"的概念,通过分析主体性翻译范式所存在的问题,指出从主体性向主体间性翻译范式转化的必要性,并探讨主体间性翻译范式的实现与规范,意在呼吁译者在工作中关注文本、作者、读者与译者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6.
文本间性理论强调的是文本之间存在相互指涉的关联性。在文本间性理论视阈下,分析文本间性理论与翻译的关系,探讨林语堂文化翻译态度及其文本间性翻译理念,对林语堂作品中的文化翻译进行互文性分析,并指出林语堂作为译者,既充分认识到文化翻译的文本间性特点,又采取了适当的翻译策略来传递文本间的互文契合。  相似文献   

7.
金露 《海外英语》2012,(5):132-134
通过对林纾与庞德翻译个案文本的具体分析,以译者主体性为理论支持,从翻译过程、译者的译入语文化意识和读者意识、译作和原作与译入语文学的互文关系、翻译主体间性(即译者与作者之间的关系)四个方面分析林纾与庞德的翻译中译者主体性的体现,从而对林、庞二人的翻译采取正确的认识态度。  相似文献   

8.
林纾的翻译观,即林纾翻译所遵循之宗旨。译者总是带有特殊的翻译目的和文化意识开始自己的翻译实践。透过《黑奴吁天录》的原著选择,及译者对文本删减、改写和增补,可以发现:林纾在政治上力图翻译救国,而文化上追求的是在翻译中不忘遵循中国传统纲常伦理规范。"翻译救国"和"以中化西"构成了林纾的翻译思想的核心,也造就了风格独特的"林译小说"。  相似文献   

9.
"中化",是林纾小说翻译方法的实质与特点。从语言层面来看,林纾的"中化"翻译可以用省文、增文与变文三种方式来概括。从文化层面看,林纾的"中化"翻译遵循着叙事为主、重视叙述的逻辑与严密性、强调意思的清晰和显豁,以及考虑中国文化与中国读者的阅读习惯等准则。"中化"的翻译方法既是林纾的翻译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其翻译的不足的主要成因。  相似文献   

10.
以《吟边燕语》为例,点出林纾"讹"译若干实例,并从伦理文化、叙述技法、情感表达等方面分析林纾翻译的干预策略,在译书与著书的辨析中剖析林译特点及林纾的思想,认为林纾在翻译中渗入自己的理想和对民族与国家的认同,主要是迎合市场和读者,应和政治,并传达一种新秩序的构想和新文化的移植。  相似文献   

11.
以费尔克拉夫话语分析的视角来探讨近代中国的翻译家林纾的翻译文本,力图在此框架内解读林纾翻译的文本模式,解析林纾翻译的文体特征和文本生成。  相似文献   

12.
林纾是中国近代大规模译介外国文学作品的第一人。然而,他的译本中存在着大量的“讹”,常受人指责。在分析和比较创造性叛逆和林纾文学翻译中的“讹”的基础上,找出了它们之间的关联和区别。  相似文献   

13.
安东阳 《考试周刊》2012,(36):16-16
林纾虽然开了外国小说评介的先河,但是其译作受到了鲁迅、刘半农等人的批评,钱钟书也指出林纾的翻译是讹译的代表。正因为如此,从某种程度上讲,后人对林纾的印象贬大于褒。使用"林纾现象"这一概念来描述林译作品所呈现的特征,可引导人们对林纾进行合理的认识、公正的评价和客观的研究。本文分析了林纾现象存在的四方面表征及其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概而言之,翻译策略可划归为异化和归化两大范畴,它们构成一个连续体。影响翻译策略选择的众多因素的存在揭示了翻译的间性。翻译不是单主体性、单间性的活动,译者对某种翻译策略的选择实质是翻译的主体间性、文本间性、文化间性等间性交流对话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从林纾翻译获得成功的必然性、林纾翻译的目的与思想内涵、林纾文化互动的翻译观和林纾翻译捍卫了古文的地位等方面逐一介绍了林纾的翻译。可以说,林纾的翻译,不论从其翻译的目的考究,还是立足林纾的翻译观探索,都不难寻找出林译获得成功的必然性——林译体现了其"救国保种"和"捍卫古文"的爱国思想,适应了清末民初社会背景和内在需要,满足了当时读者的需求和期待,是该时代的必然产物。  相似文献   

16.
索南 《教育教学论坛》2020,(12):263-264
文章简要阐释了主体间性哲学的基本内涵,指出现代学校教育是主体间的系统指导学习,民族教育及其双语教学的本质仍然是主体间的系统指导学习,双语教学中教学用语的双语间、师生关系、教材翻译等都体现出主体间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主体间性是系统研究翻译活动的一个重要手段,它既从宏观的非文本层面也从微观的文本层面对翻译活动进行系统的分析。在翻译《老残游记》的过程中,译者主体与读者主体,作者主体,翻译发起者主体之间进行言语行为的相互沟通,克服主体间可能的冲突。  相似文献   

18.
刘成科 《考试周刊》2008,(48):181-182
本文尝试从《林纾的翻译》中管窥钱钟书的翻译思想,进而探讨"讹"与"化"之间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认为化境只是翻译应该永远追求又无法企及的最高境界,而"抑讹趋化"才是翻译的常态。  相似文献   

19.
周志光 《培训与研究》2011,28(1):120-122
本文从译者的民族文化意识方面着手,对林纾翻译的《黑奴吁天录》进行了文本分析,从文本中发现译者在翻译的多个方面所体现出来的强烈的民族文化意识,指出翻译过程是译者进行选择的过程,译文文本中体现了译者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20.
从目的论的角度,分析探讨了林纾翻译的书名。文章论述了林纾翻译的目的论及其翻译的书名所具有的中国文化艺术特征,分析了林纾翻译的社会价值和现代意义,肯定了林纾另拟新名的翻译策略,认为林纾翻译的书名是满足目的论的国语化需求,是爱国主义思想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