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教育本体是指导学习,则教育主体(指导者)和学习主体(学习者)之间的关系是两主体之间的教学交往关系。在本体论意义下正常的教学交往促使有意识的主体(人)获得并发展主体间性、个人主体性。马克思的异化理论说明交往会发生异化,则教学交往随之发生异化:指导者主体把学习者当做客体对待,这一过程中的两主体逐渐丧失主体间性与个人主体性。因此,主体性教育的出发点是非异化的教学交往,激发教育主体的主体间性,从而促进教育中涉及到的两类主体(针对教育目的,主要是学习主体)的主体间性、个人主体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同一国度同一时期出现的"主体间指导学习"思想与"导学案教学"实践都倡导"导学",它们在针对"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这一师生关系的理解方式以及由此而确认的教学观方面,无疑存在一定的默契。"主体间指导学习"思想不仅体现了主体间性所带来的认识论和生存论等的转向,揭示了指导学习以及系统导学中学习和教育的本真关系,而且蕴藏着更为深层和隐性的思维倾向和方法论的变革。导学案教学在取得一定成就的同时依然存在着错位与无位、雷同与机械、迷失与缺失等现实困境,基于"主体间指导学习"思想对"导学案教学"现实困境的理念从对象客体化的教学主体观、逐利重果的教学价值观、静态分化的课程观和导学混乱的教学过程观等方面进行反思,旨在寻求理论与实践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3.
在民族地区开展学前双语教育对发展民族教育、促进民族团结、繁荣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政府分别于2004年、2005年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双语教学工作的决定》、《关于加强少数民族学前双语教育的意见》。这些指导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学的重要文件旨在遵循语言学习规律,从语言学习的关键期抓起,为少数民族中小学和幼儿园全面实施双语教学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基于国内儿童等低龄人群体英语教育非双语性的事实,结合国内外儿童英语教育理论和国内教学实际,探讨现阶段儿童英语学习的最佳时机和我国非双语环境下儿童英语教育应该加以研究的几个问题。儿童作为我国未来的主人,是构成我国低龄人口的主体,语言学习又是低龄人群体的主要任务。因此,研究儿童外语教育是对我国低龄人群体语言研究的一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在新课程改革教学理念下,学生是教学互动过程中的主体,学情研究是教育研究的焦点问题之一.文章从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学习兴趣和学习意志、自主学习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对教师、教材的评价等角度入手,研究伊宁市小学段双语学生汉语学情状况,得出相关结论,为当地改进教学模式,进一步提高双语教育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教学交互主体系统是适应现代教育和人的全面发展所生成的特色教学,是学生主体性学习与教师个性化教学有机结合而生成的教学模式,教学交互主体系统不仅是一种教学活动,更是一种教育理念,本文就其内涵、意义及其实现方式做一探讨。一、教学交互主体系统教学模式的内涵教学交互主体系统教学是在学生主体性学习与教师个性化教学有机结合的基础上生成的教学模式。1.主体性学习与个性化教学主体性学习是基于学生主体的内在规定性,充分发挥其自身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以发展学生  相似文献   

7.
主体间性教学改变了教师与学生在主体性教学模式下的主客体二元关系属性,朝着交互主体的方向演进。主体间性外语教学扬弃并发展了传统的主体性外语教学法,为法语教学提供了方法论指导,以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评估为实践路径,实现法语教学的主体间性转变,有利于法语学科的可持续性,促进师生"学习共同体"的均衡发展与进步。  相似文献   

8.
在主体间性视野下的学习共同体呈现出主体二元性,交互主体双方建构出了主体间的社会关系;在“主体一主体”的交往模式中,学习者以对话的形式相互体验,相互理解,相互启发,在启发他人的同时自己也会受到启发而实现自我启发,即相互启发原理。其认知过程是:“原型激活一新异类比一打破思维定势”。这一原理直接指导着共同体的实践,如本文中校际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构建与实施。对学习共同体内认知机制的探究,对于教育教学创新、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等方面有着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人们更加倡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和“主体性学习”,用“双主体转换论”来阐释教学,流行“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观念,但这并没有科学地阐释出教学过程的本质规律。教育视阈中有关主体间性的研究是我国主体性教育研究的新视角。主体间性教育是对主体性教育的继承、发展与超越,  相似文献   

10.
课程评价是双语教育重要的构成部分之一。从生态课程教学观出发,探讨了生态化双语课程评价体系的交互性、多元化和过程性特征,并认为生态化双语课程评价既是双语教育和谐动态发展的必要选择,又与其具有一定契合性。在把握双语课程生态评价要求和原则基础上,从主体多元化、价值取向多元化、内容多元化、模式多元化和形式多元化等五个方面提出了生态化双语课程多元化评价路径。  相似文献   

11.
双语教育条件下男女儿童的智力发展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是对一项跨时5年的纵向调查资料所做的进一步分析。最终有效样本包括甘南藏族自治州119名小学生,其中90人分别接受“汉 藏”和“藏 汉”模式的双语教育,29人接受单一的汉语教育。研究以瑞标准推理测验的前测和后测成绩作为学生一般智力发展的指标,并将双语组和单语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被调查的双语教育项目对男孩的一般智力发展没有消极影响,再一次表明双语教育对藏族儿童是可行的;但对于女孩的一般智力发展有一定的消极影响,表明现行的双语教育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12.
甘孜藏区实施了一类模式的双语教育,即以藏语授课为主,加设一门汉语文的模式,这对推进藏区教育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在推进中,学生汉语文水平偏低,导致学生交际、升学、就业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障碍;而推进汉语文教育利于提升学生人文修养,利于提高学生汉语文水平,提高学生综合学习能力,提高升学、就业和工作能力.目前,针对一类模式下汉语文教育存在的问题,应在教育定位、教材、教师、教法、教研、评价等方面进行系统构建和完善,提高一类模式下汉语文教育水平,促进一类模式教育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发展第一语言对第二语言的正迁移并尽量克服其负迁移”这个双语教学的核心问题出发,论述了什么是藏文音素拼读法、藏文音素拼读法的基本规律以及藏文音素拼读法对藏汉双语教学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主体间性是现代民主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主体间性的课堂表现为自主、合作、引领、超越等特点。平等的师生关系和开放的思维是构建主体间性课堂文化的基础和前提;学习合作共同体是主体间性课堂的核心,智慧生成是主体间性课堂追求的目标。主体间性的课堂要求教师要重视其专业的自主发展、合作技巧和心理文化,价值引领等。  相似文献   

15.
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是高等教育学的“理论符号”,走进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的“理论世界”,一方面可以夯实中国高等教育学学科的理论根基,另一方面可以增强中国高等教育的理论自信。从生态学和系统科学的视角看,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呈现了教育内部各子系统以及教育与社会各子系统之间的生态平等性、辩证共生性、共和共运性和全面协同性,蕴含着丰富的生态间性和系统间性思想,挖掘、阐明和弘扬这些间性思想有益于释放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的理论潜能,延拓主体间性教育理论的疆域,催生多样化、系列化和一般化的间性教育理论以及中国特色教育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6.
双语数学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课程与教材缺乏多样性和实用性,持有合格证书的双语数学师资严重缺乏,教学方法陈旧落后,双语教育信息化建设滞后.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有:加强双语数学教材建设;加快双语数学师资队伍建设;实现课程的多样化,增强课程的适应性;加快双语远程教育建设;制定数学双语教学的评价体系等.  相似文献   

17.
自我的构成与非个体意义上的主体间性处于一种同构的关系。师师、师生和生生等三个类别主体间关系,尤其是生生间的充分交互关系,构成大学生自我发展的平台。导生制是主体间性思想在高校德育实践中的具体运用,是引领大学生自我发展的新模式,同时提供了高校德育改革的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自我的构成与非个体意义上的主体间性处于一种同构的关系.师师、师生和生生等三个类别主体间关系,尤其是生生间的充分交互关系,构成大学生自我发展的平台.导生制是主体间性思想在高校德育实践中的具体运用,是引领大学生自我发展的新模式,同时提供了高校德育改革的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西藏民族传统体育历史悠久,既有中华民族文化所共有的特征,又有藏族文化独特的个性,具有重要的历史、经济、文化、娱乐、健身和审美的学术研究价值。要加强对西藏民族传统体育的抢救与保护,大力发展西藏民族传统体育,使这一民族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20.
在以藏文化教育为主的甘南藏区,汉文化教育开始也很早,主要形式有官学、书院、义学和私塾。教育内容主要是灌输封建伦理纲常。其消极作用为笼络当地少数民族上层人士,加强对少数民族人民的思想控制,积极作用为促进汉藏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