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山西面食历史悠久,享誉四海,临汾面食在山西面食中以其丰富的口味和浓厚的地方文化特色而独树一帜,本文试将临汾方言中丰富的面食文化词语进行分类阐述.  相似文献   

2.
燕杰 《文教资料》2008,(24):59-60
山西民间面塑文化的源远流长以及它的作用已经让它成为一种艺术.山西作为面食的故乡,很久以来在全国乃至世界倍受赞誉.有句话说得好,世界面食在中国,中国面食在山西.面塑特点鲜明,功能多样,并且有着很多丰富的内涵,如信仰、宗教、人们的祝福,等等.本文通过对山西民间面塑艺术进行分析,归纳了山西民间面塑艺术的特点和内涵.  相似文献   

3.
东北是满族的发源地,这里形成了多样的民族文化,其中满族饮食中的面食文化是最具代表性的。在东北地区满族人的日常饮食当中,面食最具特色,也是最受欢迎的一类食品,面食种类繁多,其产生和发展也与当地的自然环境、节日、祭祀有着密切的联系,对中华的饮食文化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因此,研究满族的面食是具有一定民俗文化价值的。  相似文献   

4.
山西省是一个旅游大省,也是中国乃至世界的面食之乡.虽然近年来山西的旅游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以面食为主题的旅游活动却尚未发展起来,而这恰恰是进一步发展山西旅游业的一个突破口.文章从山西的面食旅游现状的空白入手,总结了山西面食的分布情况,分析了发展山西面食旅游品牌的优势,提出了打造山西面食旅游品牌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5.
山西刀削面     
俗话说得好:"世界面食在中国,中国面食在山西。"山西的面食可谓是鼎鼎有名。山西,是中国的面食大省,中国民间素有"南米北面"之说,山西是"北面"的典型代表。这主要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文化产业与山西面食的关系出发,分析了山西面食业的历史及现状,进而提出将山西面食与传统的文化产业相结合、与新型网络动漫游戏产业相结合、与新媒体和第五媒体相结合,形成一个覆盖休闲旅游业、媒介出版业和影视传媒业以及文化教育业和博览会展业相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多功能的经济业务平台的对策,带动山西从旅游大省向旅游强省转变,让山西面食这张金字招牌焕发青春,为山西经济的再次腾飞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7.
山西省因其独特的地理地貌和气候条件,为面食种类的产生提供了可能,加之山西人特有的粗犷与细致性格,更使得山西面食独具特色。要广泛推广山西面食文化,首先,要将它打造成一种独具特色的品牌文化;其次,加大面食文化的宣传效应及保护力度;最后,要与旅游产业相结合来推动面食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北京的烤鸭,天津的狗不理包子,山东的煎饼……都是名闻叫海的美味佳肴。但提起我们山西的面食来,那也可称得上四海闻名了。山西的面食历史悠久。早在东汉的时候,面食就已经成  相似文献   

9.
“岐山嫂子面”是从周代传承至今的“关中第一美食”,具有悠久历史。但受关中方言影响和对该面食文化内涵缺乏理解,故普遍把该面食误写成“臊”或“哨”子面,以误传讹,导致饮食市场的混乱。从字的音义和民间对该面食的美妙传说故事考证,应该是“岐山嫂子面”。它不仅体现了周代淳朴、厚重的民风民情,更传承弘扬了周代礼仪中的亲情文化与“和文化”。  相似文献   

10.
"岐山嫂子面"是从周代传承至今的"关中第一美食",具有悠久历史.但受关中方言影响和对该面食文化内涵缺乏理解,故普遍把该面食误写成"臊"或"哨"子面,以误传讹,导致饮食市场的混乱.从字的音义和民间对该面食的美妙传说故事考证,应该是"岐山嫂子面".它不仅体现了周代淳朴、厚重的民风民情,更传承弘扬了周代礼仪中的亲情文化与"和文化".  相似文献   

11.
山西省北部部分县市的方言词“糕“,以及由糕构成的词语,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吃糕“这种生活现象中的饮食文化,涵盖着深刻的民俗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12.
军队饮食文化是中华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众多饮食文化圈中相对独立、特色鲜明的子系统,具有饮食活动的时代性、饮食目标的明确性、饮食定量的统一性、饮食人群体的稳定性、饮食惯制的规范性、饮食保障的多样性、饮食参与的广泛性等特点。建设现代军队饮食文化要依据这些特点,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层面对军队饮食文化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13.
青海饮食文化的区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区域民俗学的角度阐述了青海饮食文化的相关问题,主要对青海饮食文化的区位归属、饮食结构、饮食礼仪进行了分析和探讨,认为青海饮食文化兼有农业和牧业的饮食结构,因为民族和文化体系的多元化使得饮食结构和礼仪也呈现不同一般的特色,青海饮食文化可自成一体,代表了多元的高原饮食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14.
从饮食化的功能与作用以及西北地区饮食化的发展而言,重视饮食化的开发与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韩饮食文化对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具有数千年的历史和文化,幅员辽阔,资源丰富。气候、风土、生活习惯等有不少差异。饮食习惯也就多种多样。韩国虽然地域相比中国较小,但也是一个有着丰富历史和美味饮食的国家。从中国和韩国的饮食生活文化进行比较可以总结中韩两国的一些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16.
中华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维吾尔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饮食文化。本文主要介绍和分析了维吾尔族在饮食及饮食活动中的男女性别角色差异以及不同的分工及由此体现出的维吾尔族性别观。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衣带水的邻国,中日两国在各自文化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相互借鉴,相互影响,有很多相似的特点。特别是中国拥有五千年的文化,饮食文化更是博大精深。在日本,从遣唐使时期开始,一直到江户时代,中国的饮食文化对日本的饮食文化的影响都是非常大的。  相似文献   

18.
饮食文化是人类在饮食原料的获取、食品的加工、制作、食用过程中创造的技术、艺术、科学及其在饮食基础上形成的心理素质、思想意识、传统习惯、生活方式等方面表现出来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称。本文对新疆饮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9.
《吕氏春秋》一书中保留了不少有关先秦时期饮食文化和烹调技艺的珍贵资料。该书最早提出"和合"饮食,可以分析为"合"与"和"两个层面上,而这种"和合"饮食主张与是书所提倡的治国思想是一致的。"天人合一"是其哲学基础,"大羹不和"则是其最高追求。  相似文献   

20.
客家熟语是流传在客家地区的一种文化载体,是客家人集体智慧和普遍经验的总结。以"寻食"为主的客家先民,创造了大量与"食"有关的熟语,这些饮食类熟语不仅直观地再现了客家浓郁的山地饮食特色,还体现着客家人对"食"的理解,折射出客家人独特的饮食习俗和饮食人生,蕴含着丰富的心理和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