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化成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深入,人们越来越清楚认识到,教育创新必须与教师的发展同步。因此,教师专业化成长就成为当代教育改革的中心主题之一。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个体专业化水平提高的过程和结果,以及教师群体为争取教师职业的专业地位而进行努力和斗争的过程。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教师个体专业不断发展的历程,是教师不断接受新知识,增长专业能力的过程。教师要成为一名成熟的专业人员,需要通过不断地学习与探究历程来拓展其专业内涵,提高专业水平,从而达到专业成熟的境界。下面浅谈一下自己对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师专业成长的看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2.
随着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教师教育的师德培养也由职业道德向专业道德转变。专业道德是教师专业素养的核心与标志,它推动着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我国教师教育的专业道德培养现状令人堪忧,积极探索新时期培养学生专业道德的途径已成为教师教育紧急而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3.
当前,教师“专业化”呈现出由近代“技术熟练者”范式向现代“反思性实践者”范式转化的趋势。“教师专业自主”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地位的象征,并成为专业化过程中的必要条件。对教师隐性教育知识的解读与意义建构也成为教师专业发展探讨的新视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20世纪60年代至今.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和摸索,教师的专业化教育和发展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相当成熟,教师的从业标准也大大提高,教师的资格认定完全走向了正规化和法制化。时教师专业化教育的认识尤其深刻。同一时期,我国的教师教育起步较晚,对教师专业地位的认知较少,对教师教育的专业化发展知之更少.以法律形式确定教师的专业地位、保障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也就是近两年的事,笔者正是在这种情形下,对我国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中必须要厘清的几个问题进行了较为详尽的研究和探讨.以期纠正目前存在的教师专业教育和专业化发展过程中一些误区。  相似文献   

5.
一、教师专业化的内涵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依托专业组织,通过终身专业训练,习得教育专业知识和技能,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并逐步提高自身从教素质,成为一名良好的教育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  相似文献   

6.
徐永生 《师道》2007,(7):92-93
随着现代教育对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如何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和知识、丰富教师的专业素养、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从而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以适应现代化教育发展的诉求,已成为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各基层学校急需解决的问题。于是,各种形式的教师培训活动就热热闹闹地开展起来了,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对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了许多新挑战和新要求。教师的发展是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关键,是提升教师专业素质和完善专业结构的需要,是解决我国教师专业化建设实践中问题的需要。作为教育管理者应充分利用实施新课程这一契机,采取有力措施,切实解决教师专业化建设过程中的问题,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作为教师应加强教育理论学习,注重课堂实践与创新,提高素质,成为新课程改革的有力推进者。  相似文献   

8.
进入21世纪,加快教师专业化进程、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已经成为我国教师教育的主要方向和任务。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活中,通过终身专业训练、习得教育技能、实施专业自主、体现专业道德、逐步提高从教素质,成为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即从一个“普通人”变成“教育者”的专业发展的过程。教师职业的专业化既是一个认识过程,更是一个奋斗过程,既是一种职业资格的认定,更是一个终身学习、不断更新的自觉追求。一、对教师专业化的认识。1.教师专业化是一种世界趋势。20世纪60年代以来,旨在大幅度提高教师专业水平的教师专业化运…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教师教育由数量发展向质量发展转变,教师专业化正成为现代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要和趋势。教师专业化必然对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水平,从而推动教育现代化的发展,已经成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亟需解决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0.
教育技术对教学活动效果所产生的影响日趋明显,掌握和有效运用教育技术已成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内涵,成为广大教师迫切需要掌握的重要专业素质和能力。从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入手,探讨了教育技术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论述了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是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涵至少包括六个方面:第一,教师不仅是一种谋生的职业,而且是一种具有特殊育人功能的专业。不是有知识就可以“为人师”,教师专业要求教师要有学科知识,还必须有专业精神、专业道德和专业能力。第二,教师的知识能力既具有学科专业性,更有教育专业性。目前有些教师不能把已有知识传授给学生,就是缺乏教育专业的知识和能力。第三,教师专业化是教师自我发展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追求的奋斗过程。  相似文献   

12.
试论高等教育专业体系中教师教育专业的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师教育专业改革与建设,是高等教育专业改革和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教师教育专业化,是中国教师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但教师教育专业化首先必须从高等教育学科专业体系来认识并加以解决。从我国目前高等学校学科专业建设实践看,教师教育专业尚未确立自己在高等教育学科专业体系中的独立地位,导致这一状况的原因是教师教育专业尚缺乏自己的学科特性。教师教育专业的学科特点是文、理学科与教育学科的交叉,在我国新一轮高等学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中,教师教育专业要依据这一特点来重新定位。  相似文献   

13.
教师职业还不是一个成熟的专业,教师专业化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促进教师的发展,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已经成为现代教育领域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引起了全世界的普遍关注。80年代美国教师专业化运动的兴起开创了教师专业化运动的潮流。教师专业化已成为现代教育发展和现代人才培养的需要和必然趋势。我国是师范教育起步较晚的国家,教师专业化水平低,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我国要想取得基础教育改革的成功,要想实现教师的可持续发展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教师专业化不可或缺。针对我国教师专业化落后的现状,改革教师教育是一个意义重大而值得关注的课题。  相似文献   

14.
专业精神: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专业化的建设和发展已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众多内容中,专业精神不能不说是教师专业化的基点。文章以目前高校教师专业精神的实际现状为背景,提出了教师专业精神培养的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15.
教师专业化发展已成为国际教师教育改革的趋势,也是我国当下教育改革实践提出的一个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的课题。1994年1月1日,我国开始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其中第三条规定了“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1995年,我国又建立了教师资格证书制度,这些都为提高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提供了保障。但长期以来,教师的教育思想往往是在被动条件下形成的,教师主体思想没能在观念上得到提升和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教育培训也仅仅停留在表面上。故在这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潮流中,必须扭转被动专业化的发展态势,使教师主动地去理解这种专业化思想,以实践者的角度体味这种专业进程,这才是教师教育专业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关于教师教育专业发展标准的思考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齐平 《教育探索》2003,(12):94-95
教师专业化发展已成为国际化趋势,但是我国教师职业距真正意义上的教师专业还有一段路要走,其差距就在于我们没有制定规范的教师专业标准,因此,制定规范的教师专业标准和确定专业自主权是我国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关键所在。基于教师的职业特征,我们可以明确教师专业的不可替代性集中体现于教师的专业精神和专业能力。教师专业精神和专业能力是教师专业标准中的核心要素。  相似文献   

17.
在推进教师专业化的过程中,传统师德向教师专业伦理过渡非常必要。我国的教师专业伦理建设,应当有明确的理论指导,并突出“教育”、“专业”和“服务”三个核心理念,通过强化教育服务的自主与自律意识、不断提升教育服务品质等,努力形成专业化时代所要求的教师专业伦理。  相似文献   

18.
教师的专业发展已成为国际教师教育发展的趋势,其核心是教师专业化的问题。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化的成长、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发展策略及保障措施,是加强教师专业化建设的当务之急。应从制定教师专业化的发展策略及完善其保障措施入手。  相似文献   

19.
潘艳 《教书育人》2006,(1):35-36
要有效地实施“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必须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提高教师职业的专业化水平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聚焦点。自1955年世界教学专业组织会议研讨了教师专业问题以及1966年国际劳工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后,提高教师职业的专业化水平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聚焦点。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教育改革的成败关键在教师,只有教师专业水平的不断提高才能保证高质量的教育水平。”近几年蓬勃兴起的案例研究引起了无数教师的热情参与,成为提高教师专业水平的阶梯。  相似文献   

20.
教师职业正逐步发展成为一门专业。教师形象研究应改变传统路向,在专业化进程中实现社会价值与自身价值的均衡和同构,以确立教师专业形象。为此应建立教师职业专业化的外部保障体系。推进教师教育专业化,加强社会形象与自我形象的整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