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课 最后一堂法语课是在同学们都坐好后,连迟到的小弗郎士也坐好了,韩麦尔先生才宣布的。这之前,作品有很好的铺垫。情节上的伏笔是镇公所的布告,情绪上的铺垫是从小弗郎士眼里看到的3点异常情况:  相似文献   

2.
都德的《最后一课》写了这样一件事:一向贪玩的学生小弗郎士上课迟到,心绪不好,但法语教师韩麦尔先生以炽热的爱国主义激情,把最后一课讲得不同以往,造成了教室里“不平常的严肃的气氛”,以致使不爱学习的小弗郎士也一反常态,非常用心地听课,理解了教师所讲的全部内容。可见,教师讲课时的感情和课堂上的气氛在教学中是多么重要!从韩麦尔先生的“最后一课”,我联想到我们中小学的语文教学。当前,在大力强调狠抓“双基”、培养能力和发展智力的同时,似乎存在一种忽视思想教育的倾向。比如,有的教师运用“发胖式分析法”,把文章分解得支离破碎;也有的教师孤立进行字词句教学和智  相似文献   

3.
×××问:《最后一课》的主人公,究竟是小弗郎士,还是韩麦尔先生?《最后一课》的主人公是谁?历来有两种看法,有人认为是小弗郎士,有人认为是韩麦尔先生。我们认为是小弗郎士。首先,从小弗郎士这个人物的基本特点看。小弗郎士在作品中,是作为一个思想感情发生变化的人物出现的。一个贪玩、幼稚的孩子变成一个觉悟、懂事、成熟起来的孩子,这便是小弗郎士的基本特点。小弗郎士原是个顽皮的孩子,学习上要求自己很不严格,怕老师骂就想逃学。从铁匠华希特的“玩笑”看,迟到  相似文献   

4.
今天上都德的《最后一课》,在事先预习的基础上,本节课将通过圈画、分析文章的多种描写,归纳主人公小弗郎士和韩麦尔先生的性格特征。为达到此目标,笔者作如下教学设计:1.圈画文章中对小弗郎士上课前后具体描写的内容,并谈谈你认为小弗郎士是一个怎样的孩子。2.另一个主人公韩麦尔先生也很感人,那么,他的感人之处在哪儿呢?3.小弗郎士和韩麦尔先生产生这么大的变化,原因是什么?学生经过思考讨论后,师生开始集体交流。一些学生按教师的指令回答问题,而且准确率较高。在后续回答中,情况出现了:一名学生站起来说:“我觉得小弗郎士在小说中的表现…  相似文献   

5.
大凡读过都德的《最后一课》的人,都会像文中那个聪明顽皮的小学生小弗郎士一样,被韩麦尔先生在最后一堂法语课中营造的爱国情感所打动。他说,当一个民族沦为奴隶时,只要它好好地保存自己的语言,就好像掌握了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是啊,  相似文献   

6.
《最后一课》作为一篇经典的文章,一直被选人初中语文课本之中。小说家都德将普法战争这一重大社会历史题材浓缩在一所小学最后一堂法语课的场景里,谱写了一曲悲壮昂扬的爱国主义颂歌,创造了短篇小说艺术的典范。本课教学的重点,则是指导学生理解小弗郎士和韩麦尔先生这两位主人公的形象,进而感知韩麦尔等法国人民在国土沦亡时的悲愤心情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7.
在大学讲授“语文教学论”时,我给学生布置了一个作业:试教都德的《最后一课》。这篇课文以学生小弗朗士的口吻,叙述了法国阿尔萨斯地区遭受普军侵占以后,师生上最后一堂法语课时的情形。课文感情色彩相当浓厚,短暂的最后一课,使读者深切地感受到阿尔萨斯入失去土地时悲愤、沉痛的心情。学生小H试教时,感情颇投入。她简单地介绍背景后,就从小说的三要素切入。通过提问,让“学生”(H的同学)了解小说的人物、环境,以及情节。而情节分为序幕(小弗朗士上学路上看到的情景)、开端(上课前小弗朗士看到的情景)、发展(上课的经过:韩麦尔先生提问小弗朗士)、高潮(韩麦尔先生谈法国语言1、结局(韩麦尔先生宣布放学)。  相似文献   

8.
简案一:散点聚合●散点1,依次说环境。季节:鸟:兵:布告牌以及布告牌前面的人群和铁匠:郝叟老人、镇长和邮递员他们:从前的学生家长:金甲虫和鸽子:小院和小院子里的树:钟声和号声:让学生依次说下来这“环境”,联缀在一起就是“情节”了。●散点2,分别说主要人物。从前与现在的韩麦尔:课前与现在的小弗郎士:●聚合,说主人公。1.众多环境中,影响韩麦尔和小弗郎士最大的分别是哪些?2.在韩麦尔与小弗郎士之间,谁对谁的主动影响更大?简案二:以“最后一课”为线索,一以贯之1.看标题。标题是“最后一课”,这对于韩麦尔先生来说也许是对的,因为他上完…  相似文献   

9.
《最后一课》是法国作家都德的一部著名的短篇小说,虽然情节并不曲折、复杂,但内容真挚感人,摄人心魄。小说讲的是法国阿尔萨斯的一个小学生弗郎士听韩麦尔先生最后一堂法语课的情景和心境。它是一篇爱国主义小说,但我觉得它在教育学方面更有意义。现在我想从教育学的角度解读这篇课文,看看有效教学的成因。  相似文献   

10.
【本文背景】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第七课《最后一课》写于德法战争第二年,以沦陷的阿尔萨斯的一个小学校被迫改学德文的事为题材,通过描写最后一堂法文课的情景,刻画了小弗郎士和韩麦尔的典型形象,反映了法国人民深厚的爱国感情。  相似文献   

11.
劝说往往出现在别人遇事不顺内心郁闷、伤感或是固执地坚持某种做法不肯改变之时,当说话人希望对方认同某种思想或情感时,也需要进行劝说。怎样设计合适有效的劝说语呢?“经历共鸣”就是常用的方法。都德小说《最后一课》中小弗郎士不重视学习法语,“旷了课去找鸟窝,到萨尔河上去溜冰”。为了教育小弗郎士热爱母语,热爱祖国,韩麦尔先生诚恳地说自己:“……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自己的地方吗?我不是常常让你们丢下功课替我浇花吗?  相似文献   

12.
《最后一课》的主人公是小弗郎士还是韩麦尔先生?这个问题的争论由来已久。我个人一直倾向于后者,不料最近发现我的看法与人教版初一语文教学参考书产生了抵触。仔细阅读教学参考书的补充资料部分,终于发现了许汝让老师的一篇文章——《〈最后一课〉的主人公是小弗郎士》。莫非这就是教参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课堂教学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是教师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对本学科产生心理愉悦——兴趣的过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伯恩斯坦),而要培养学生对本学科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师的情感起着重要的作用。都德的《最后一课》,主人公韩麦尔先生所上的“最后一课”是成功的,而韩麦尔先生之所以能成功地上了“最后一课”,他在课堂上所流露出的情感,起了重要的作用。为了表现出“最后一课”的重大意义,韩麦尔先生用自己的服饰来表示这一课的不寻常,以自己满含悲痛的语言来表示自己失去祖国以及不能再讲法语的痛苦。韩麦尔先  相似文献   

14.
在我二十多年的“粉笔生涯”中,每当我讲授法国十九世纪著名小说家阿尔封斯·都德的短篇小说《最后一课》时,总是感奋不已。因为小说中的主要人物韩麦尔先生那颗赤诚的爱国之心和他在教学中表现出的高度责任感,强烈地震撼笔者的心灵。然而,近几年来,由于我连任丁几届初一“乱班”的语文教学工作,常与这群“差生”在一块生活,不禁会使我怀念起《最后一课》里的小弗郎士了。我觉得在小弗郎士的身上有  相似文献   

15.
法国作家都德写的《最后一课》一文中,韩麦尔先生到底上了几堂课?这是被人们忽略的问题。有人轻而易举地下结论:上了一堂课;有人据文中“习字课上完了,他又教了一堂历史”这句话和上下文意思推断:韩麦尔先生上了语法、习字、拼音、历史四堂课。 我们认为,韩麦尔先生最  相似文献   

16.
都德的小说《最后一课》,被誉为爱国主义的名篇。从一八七三年发表至今百余年间,它被译成各种文字,选入各国课本,陶冶着一代又一代青少年的爱国情操。如此经久不衰的感化力量从何而来呢?这和它抒情写意的含蓄深沉是分不开的。试以韩麦尔从称学生为“孩子”到改称“朋友”为例来说明。小佛朗士因为迟到,硬着头皮走进了教室。韩麦尔先生很温和地让他快坐好,接着“又柔和又严肃地”对学生们说:“我的孩子们,这是我最后一次给你们上课了……今天是你们最后一堂法语课,我希望你们多多用心学习。”这里,韩麦尔对小学生没有称“同  相似文献   

17.
法国著名小说家都德的《最后一课》中的韩麦尔先生是一位爱国知识分子,当普鲁士侵略者侵占了他的国土,命令学校只许讲德语,他在给学生上最后一堂法语  相似文献   

18.
都德的《最后一课》,我拟的教学目的是:学习本文里第一人称的手法,通过人物的语言及心理活动的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的写法;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为此,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设计了这样一道课堂练习: 当小弗郎士上完《最后一课》后,他又来到布告牌前,迎面走来了普鲁士士兵……小弗郎士想什么?说什么?做什么?要求用第一人称口述。同学们一见到这道练习题,便积极进行思维活动。四分钟后,同学们便纷纷举手,要求发言。前先发言的是王宁同学,他说:“散学后,大家都默默不语,向院子外边走去。我回头望望韩麦尔先生的院子——这个他上完最后一课的地方,屋顶上的几只鸽子飞了起来,绕了几圈后,向远方飞去,仿佛也跟韩麦尔先生一样,要长久离开这个地方似的。  相似文献   

19.
凡是读过《最后一课》的读者,大概对韩麦尔先生在最后一课结束时的表现有着深刻的印象:“韩麦尔说不出话来,转身在黑板上写了几个大字:‘法兰西万岁!’并做了一个手势:散学了——你们走吧。”这种课堂结束法是非常精彩的,把当时的气氛推向高潮,既感染了小弗郎士和其他同学,  相似文献   

20.
大凡读过都德的《最后一课》的人,都会像文中那个聪明顽皮的小学生小弗郎士一样,被韩麦尔先生在最后一堂法语课中营造的爱国情感所打动。他说,当一个民族沦为奴隶时,只要它好好地保存自己的语言,就好像掌握了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是啊,一个民族的母语是根植于民族灵魂与血液的文化符号,她不仅是一种表达的工具,还真实地记录了一个民族的文化踪迹,成为延续历史与未来的血脉。所以,保护母语就是保护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文化基因。汉语是汉民族的母语,作为中国各民族通用的语言,她不仅是我们每个人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工具,而且承载着丰富的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