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所谓认知结构,就是学生心中内化的知识的组织,也就是学生头脑里内化了的知识结构.认知结构同化论认为,学生从事有意义的学习时,必须具有适合于新知识学习的原有的认知结构,学生学习就是一个同化和发展自身认知结构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所谓认知结构,就是学生心中内化的知识的组织,也就是学生头脑里内化了的知识结构.认知结构同化论认为,学生从事有意义的学习时,必须具有适合于新知识学习的原有的认知结构,学生学习就是一个同化和发展自身认知结构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浮力问题是初中阶段既重要又难以把握的知识点,掌握浮力问题的巧妙解法可以使学生在知识同化的过程中做好知识的迁移工作,从而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习惯和良好的逻辑能力.  相似文献   

4.
<正>同化的基本意义是接纳、吸收和合并为自身的一部分.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认为,有意义学习的心理机制是同化.有意义学习的过程也就是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知识吸收并固定要学习的新知识的过程,这种旧知识对新知识的作用,被称为同化.同化的结果,新知识被掌握,而原有的认知结构发生变化.运用同化论指导数学教学,对于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认知结构,促进保持与迁移大有裨益.本文以整式概念的教学为例,具  相似文献   

5.
从认知同化学习理论出发,探讨了概念形成的内在心理学过程,就物理概念教学中如何构建学生的认知结构,有效促进新知识的同化与顺应,提出了七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数学知识是一个严密的知识系统,学生在学习、掌握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也就形成了相应的认知结构。当新知识与原有的认知结构相一致的情况下,新知识就被纳入原有认知结构之中,从而扩大了它的内含,这种过程叫同化。随着数学学习中知识的不断同化,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也就不断地得到扩大、加深和发展。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就要经常挖掘知识的内在联系,促使学生将知识同化于已有的认知结构,并促进它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1 先行组织者的涵义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DavidAusubel)在其著名的<认知同化论>(即意义学习论)中提出,学生能否习得新信息,主要取决于他们认知结构中的已有概念,意义学习是通过新知识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有关概念的相互作用才得以发生的,由于这种相互作用结果,导致新知识被同化到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中,使认知结构发生变化.因此,要促进新知识的学习,首先要增强学生认知结构中与新知识有关的知识.  相似文献   

8.
知识学习同化与顺应的点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洪彬 《四川教育》2009,(11):38-38
认知心理学的观点认为,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就是不断同化与顺应的过程。同化是将客体纳入主体已有的认知结构之中,引起认知结构量的发展;而顺应则是知识的学习不能同化时,改组或创造新的认知结构,以适应变化着的环境,引起的是质的变化。学生认知发展就是通过同化和顺应的平衡来进行的。  相似文献   

9.
认知结构同化理论揭示了学习的心理机制.在以此时一名教师无理方程教学设计的分析中,发现其注重唤醒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帮助他们以此去同化新知识,并注意使他们的操作保持一定的认知强度,同时该设计若能以学生更充分、规范的操作加以支持,整个过程将会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10.
浅谈同化论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同化概念和“认知结构同化论”1 .1 同化概念“同化一词的基本意义是指接纳、吸收和合并为自身的一部分。”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最早用同化概念解释知识的学习 ,他认为“学习过程是新观念进入原有观念团内 ,使原有观念得到丰富和发展 ,从而为吸收新观念做好准备的统觉过程 ,亦即新旧观念的同化过程。”而美国当代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则用同化概念建立了知识学习的同化理论———“认知结构同化论” ,该理论中的认知结构就是赫尔巴特所指的“原有观念团” ,其心理学含义是 :“认知结构 ,就是学生头脑里的知识结构。广义地说 ,它是某一学…  相似文献   

11.
胡坤 《考试周刊》2008,(2):197-198
高中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化学学习后,已具有同化高中化学新知识的认知结构.并且,从初三化学知识到高一化学必修知识之间、化学必修知识与选修知识之间部存在着密切的逻辑意义.教师可利用这两个有利因素,有效地激发学生同化新知识的内驱力,指导学生运用上位学习、下位学习、并列结合学习的方法主动学习高中化学知识.  相似文献   

12.
1 认知结构的发展机制 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学生认知结构的发展是在其认识新知识的过程中,伴随着同化和顺应的认知结构不断再构建的过程,是在新水平上对原认知结构进行延伸,改组而成的新系统.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积极自觉的认知活动,来激活大脑中原有的认知结构,使具有逻辑意义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有关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同化与顺应),才能实现在内化中再建构.如下图:  相似文献   

13.
化学教学中学生认知结构的建构,一要了解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状况,为认知结构的同化做好准备:二要确定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知识的关系,选择合理的同化模式。  相似文献   

14.
认知同化理论是美国现代著名认知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提出来的一种学习理论,该理论阐述了学校课堂情境中学生学习的规律.奥苏贝尔从学生学习的方式上将学习分为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从学习的内容上又将学习分为有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他认为学校中的学习最主要的应该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有意义学习的过程就是原有观念对新观念加以同化的过程,即把新信息纳入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去,用原有的知识来解释新知识,或者以新知识充实、改组原有的认知结构.  相似文献   

15.
多年来,我校数学教研组在“知识同化理论”的指导下,许多教师作了有关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我们认为知识同化有两个重要过程:其一,知识同化是新学习的观念(知识)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过程。其二,知识同化是把新学习的内容纳入原有数学认知结构,并使原认知结构得到补充、改造或完善的过程。上述两个过程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主动地、积极地用原有认知结构去同化新知才能完成的。我们在研究过程中发现,有的学生能顺利地完成上述过程,而有的学生则不能顺利地完成上述过程,除了我们已研究的如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师的教学方法,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等等原因外,一个重要原因是这些能顺利同化新知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采用一些有效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从而促进了知识同化的进行。因此,这几年我们又在原有研究基础上,对指导学生掌握一些学习策略,从而提高学习效率进行了初步探索。在学习过程中,用以提高学习效率的任何学习活  相似文献   

16.
一、原有知识同化新知识的一般条件美国当代认知心理学家奥苏贝尔的认知同化理论认为 ,知识的习得过程是以文字或其它符号表征的意义同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相关的观念 (包括表象、概念、命题 )相联系并发生相互作用后 ,转化为个体的意义的过程。奥苏贝尔把个体习得的意义称为心理意义 ,把材料所反映的人类共同认识的成果称为逻辑意义。所以 ,知识学习过程是材料的逻辑意义与学生认知结构中的原有观念相互作用 ,从而产生个体的心理意义的过程。因此 ,我们可以得出原有知识同化新知识的一般条件 :1 学生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同化新知识的相应…  相似文献   

17.
学生学习是一个同化和发展自身认知结构的过程.同化的实质是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它既是新知识习得的心理机制,也是新知识被保持的心理机制.本文拟就这一理论在中学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谈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18.
张中芹 《考试周刊》2009,(28):91-92
文章简要介绍了奥苏伯尔的认知同化论的主要观点,阐述了同化理论在教学中的作用,为外语教学提供了很好的启示:帮助学生建构良好的认知结构,合理使用教材,强调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知识的相互作用。调动学习者有意学习的心向,促进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和掌握。  相似文献   

19.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的认知学习理论,提倡知识的意义建构的过程,新知识不断被同化到已有的知识结构中去.学习是从问题开始的.而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新的知识和旧的知识之间常会产生矛盾冲突,从而使学生困惑,形成认知冲突.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设置多元化问题情境,引发学生认知冲突,促使学生集中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20.
同化论在教学中的应用章竞思认知心理学家奥苏伯尔对同化这个概念赋予了特定的内涵。他对学生的学习进行了具体的研究,提出了认知观的学习理论,即同化理论。他认为,学生的学习是认知结构的组织与重新组织。学生能否获得新知识,主要取决于他们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有关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