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科技期刊主编应如何提高科技论文的写作质量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周桂莲  李桂丽 《编辑学报》2006,18(5):355-356
为了全面提高科技期刊质量,主编应该在重视刊文学术质量的同时,注意从作者、审稿专家和编辑3方面入手来提高刊文的写作质量,即:通过在刊物和网站上开办"论文写作"专栏,对比较集中的作者群举办论文写作知识讲座等方法帮助作者全面了解科技论文的写作要求;通过在审稿单中全面提问的方式请审稿专家在审查稿件学术质量的同时一并指出稿件中的写作问题;通过集中培训和在加工稿件的过程中培训并督促运用等措施敦促编辑切实掌握科技论文的写作要求与加工技巧.  相似文献   

2.
科技论文在正式刊用前都必须经过两个十分重要的过程,即专家审稿与编辑加工过程,两者在稿件的处理中互为补充,缺一不可。一、专家审稿专家审稿是保证科技期刊质量的关键,因为请专家审稿的根本目的是对论文的科学性、先进性、实践性等进行把关。因此,这就要求编辑在选择审稿人时必须根据论文的具体内容选择确有专长的专家,并熟悉专家审稿的特点和可能出现与审稿要求不符的现象等,以便在加工稿件时心中有数。  相似文献   

3.
同行评议是保证期刊学术质量的关键环节.医学高校学报因学科范围广、来稿量大、"本校性"特点、部分专家审稿积极性差、需专业对口的"小同行"审稿专家等原因,需要不断扩增学术水平高、愿意审稿、审稿效率和质量高、研究方向对口、与待审稿件不存在利益冲突并且身份真实可靠的有效审稿专家,以提高审稿效率和审稿质量.我们结合工作实践提出通过检索权威文献数据库筛选审稿专家、核实审稿专家身份、登记详细信息、评价审稿质量等环节扩增有效审稿专家.通过实践,杂志的稿件审稿周期和出版周期均有所缩短,稿源也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4.
杜宁 《编辑之友》2011,(Z2):56-58
稿件质量是学术期刊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审稿工作直接关系到学术期刊的论文质量、稿件出版周期,因此调动学术期刊专家审稿的积极性对于建设和维护审稿专家队伍、缩短稿件刊出时滞、提高期刊质量至关重要。近几年,高校招生规模扩大,毕业、晋级等考核和评定压力增大,学术期刊来稿量剧增,如何利用有限的专家资源实现审稿效率最大化值得思考。  相似文献   

5.
高佳 《今传媒》2016,(4):113-114
为了保证高等院校学报的办刊质量,提高期刊论文的科学性,所登论文的专家审稿工作一直是高校学报编辑出版工作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本文提出利用Fox-pro2.5for windows来建立高校学报审稿专家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思路及设计方案,有利于提高学报稿件日常送审工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以免发生送审过程中稿件与专家研究领域不对口的现象,避免影响稿件的正常审阅进度.编辑可以通过系统中专家数据的不断完善和维护,最终实现资源的共享,及时精准地定位合适的审稿专家,确保刊物的学术质量.  相似文献   

6.
针对"修后发表"的修改稿,从保证期刊学术质量、提高审稿专家积极性、提高终审效率这3个方面,讨论审稿专家再次审核修改稿的优势,进一步分析可能存在的不足及相应的处理措施.结果显示,对于涉及论文实质内容的修改稿,通过审稿专家再次审核,可以更好地保证论文和期刊的学术质量.  相似文献   

7.
医学期刊编辑审稿方法与高影响力论文的策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红玲  刘雪立 《编辑学报》2015,27(5):470-472
医学期刊学术质量的提高有赖于刊登稿件的学术水平和影响力,因此,编辑审稿时应筛选高质量的论文并主动进行高影响力论文的策划.医学期刊编辑审稿时要了解稿件的一般情况,并对论文选题属性、选题质量和选题的影响力及传播力进行判断,大力提高编辑审稿质量.高影响力论文策划时要掌握高影响力论文的选择方法,以及基于数据库的高影响力论文主题分析方法,从而提高期刊的学术质量.  相似文献   

8.
审稿意见的类型及编辑的取舍原则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常思敏 《编辑学报》2009,21(3):205-206
从审稿意见的取舍角度,把审稿专家的审稿意见分为难改型、可改型、疑问型、无评价型、失真型和无用型等6种类型,并依此提出了尊重审稿专家、对作者负责和保证期刊质量等3条取舍原则,从而使科技期刊编辑撰写的稿件退修意见客观、公正,有益于作者.  相似文献   

9.
关于制订"科技期刊专家审稿规则"的建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朱大明 《编辑学报》2007,19(1):55-56
专家审稿是保证科技期刊审稿质量的关键环节.目前尚无权威部门制定的专家审稿规范或规则.为使专家审稿进一步规范化,提高专家审稿质量,有必要研究、制订统一的专家审稿规则.  相似文献   

10.
论"外审"的角色定位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阎西林 《编辑学报》2004,16(5):326-328
对同行专家以"编外审稿人"的角色定位,给编辑审稿工作带来种种弊端.同行专家在学术信息大众传播中的角色应是作者稿件的同行读者,他们的评议是对媒介和作者有重要参考价值的信息反馈."外审"形式本质上是编辑为及时获得反馈信息而在稿件刊发前对同行专家进行的信息"双向传播".这种方式在大众传播模式发展上具有重要意义.这种角色定位观念对消除审稿工作中的弊端和充分发挥编辑的主体功能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朱大明 《编辑学报》2007,19(6):426-428
科学研究的实质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科技论文是对创新性科研成果的表述,因此,对科技论文稿件的鉴审应以"问题"为中心."以问题为中心"的审稿模式,就是按照科学论文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的逻辑结构,对其创新性、科学性和价值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的一种基本的审稿方式,"问题"在此成为审稿人或编辑关注的"中心";评审要点包括:论文提出了什么问题、如何分析问题、是否解决了问题.  相似文献   

12.
张娅彭  王紫霞 《编辑学报》2017,29(5):460-462
根据《高等学校化学学报》分编辑部的工作实践,列举多个稿件初审实例.通过实例分析,对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如何提升稿件初审质量做了梳理和归纳,旨在与科技期刊青年编辑探讨提高稿件初审质量的有效方法,为后续的稿件送审等工作打好基础,以点带面,促进编辑工作整体的高效运转,助力青年编辑自身成长.同时认为,青年编辑应发挥学习主动性,完善和更新知识架构,并注重初审工作的时效性.  相似文献   

13.
快速审稿和发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刘晖  钱寿初 《编辑学报》2002,14(1):73-74
快速审稿和发表是一些国际主流医学刊物采取的快速发表重要临床及科研成果的一种机制.适合快速发表的稿件经过常规的同行审稿,注重原始性、科学性、实用性.稿件从登记之日到发表在1~1.5月之内,由于时间紧,作者、编辑、审稿人、出版人员必须密切配合,通过网络等方法,快速操作.  相似文献   

14.
中华妇产科杂志审稿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8,自引:6,他引:12  
潘伟  游苏宁 《编辑学报》2002,14(1):29-31
为探讨科技期刊审稿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及解决对策,抽取200份中华妇产科杂志2000年审稿单及60篇论著类文稿的144份专家审稿意见,分别对审稿时间和审稿质量进行分析.除去初审退稿外,外审时间最短7 d,最长206 d,平均42.7 d,一篇文稿从来稿到刊出平均最快要7个月;60篇论著类文稿的专家审稿单144份,共提出审稿意见263条,最少1条,最多7条,平均1.83条(两审意见重叠时,按1条计算).建议:1)根据来稿总量调整初审退稿比率;2)建立标准化审稿程序;3)完善和扩大审稿队伍;4)建立专业副总编评审制度;5)提高编辑自身素质.  相似文献   

15.
缪宏建  王晓蕴 《编辑学报》2014,26(5):415-417
科技期刊编辑在办刊过程中需要与作者、读者、审者等进行有效沟通,也离不开编辑之间的协同作业。通过分析一稿多投原因及稿件处理过程认为:与作者换位思考,编辑应快速处理来稿、尽早发表论文;与读者换位思考,应明确读者需求,强化与读者的互动交流;与审稿专家换位思考,编辑应该把好初审关,选好、选准审稿专家,对审稿专家信息保密,及时沟通交流;与编者换位思考,应取长补短,互相支持,努力工作。并且认为科技期刊编辑在与作者、读者、审者、编者的交往中要善于运用换位思考,构建和谐统一的交流氛围。  相似文献   

16.
17.
阐述资源梳理如何帮助青年编辑从重复、琐碎的日常工作中提升业务能力,重塑职业认同感.稿件是编辑工作的核心.本文从同行评议和编辑加工2方面出发,阐明青年编辑应及时对稿件资源进行特定梳理,以专业知识和研究方向为主题,提取、加工、组织和聚合信息,使稿件资源体系化,扩充信息储备,进而提升送审、编辑加工和组稿等能力,并能保持工作热情.  相似文献   

18.
严肃审稿是提高期刊学术质量的永恒主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斌 《编辑学报》2001,13(Z1):27-28
从编辑初审--要有慧眼识珠的基本功底,专家复审--要坚持科学、客观、公正的基本原则,主编终审--要保持期刊层次、特色、风格的基本水准等3个方面,论述了审稿工作的基本要求和编者、审者应尽的责任,是提高期刊学术质量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9.
专家审稿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曹作华 《编辑学报》2002,14(3):178-179
有感于审稿的重要性,编辑部及编辑对审稿人和审稿工作的影响,针对专家审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即审稿时间长、审稿意见简单、审稿意见相左等,提出了改进专家审稿工作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20.
根据《材料科学与工艺》刊物的特点,根据送专家审稿经验,认为:在加强编辑自我学习、提高自身水平的基础上,了解、掌握刊物涉及学科的分支;根据刊物所涉及的学科分支通过网络手段建立准确、详细的专家库;对于每篇来稿,根据稿件类型挑选合适的审稿专家,再结合编辑对稿件的熟悉程度选择如何送审;送审结束后要追踪整个审稿过程,掌握专家的反馈信息和登录情况,及时催审和补送。采用这些方法,可以保证审稿的质量和时效性,从而提高刊物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