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章会垠 《巢湖学院学报》2005,7(2):99-104,110
具有神性性质的黛玉形象的价值,在于它指向了"献祭的替罪羊"这一人类文化原型.这种价值,通过黛玉之死而得彰显;黛玉之死,是一个神话,一个寓言,一个象征,一个仪式.黛玉原型是植物精与替罪羊的合一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黛玉之死与"送走死亡"民俗的合一.  相似文献   

2.
在敷演黛玉之死的戏曲中,无不充斥着悲凉的况味。她双亲早逝,寄人篱下,心无所依,魂难归里。黛玉的结局是悲剧性的,但又不尽然一悲到底。黛玉之死不同凡人之死,而是升仙去了。这是融合了道教文化的结果。既符合戏曲演出的需求,又多了一点宗教式的关怀。"红楼戏"既在一定程度上忠实于小说,又融合于传统文化,并结合自身特点来改编。  相似文献   

3.
读黛玉     
黛玉一生的还泪之旅不啻于一部悲哀史,她的悲哀超过了作者笔下所有的泪人,令人感伤肺腑。哀莫大于心死,焚稿断痴情是一种怎样的心痛,也许永远不会有第二个人似黛玉这般了然于心。  相似文献   

4.
<正> 提起林黛玉,读过《红楼梦》的人,都知道她有两大性格特征:一是好哭,多愁善感;二是小性儿,尖酸刻薄,得理不让人.笔者在这里想做点翻案文章:这位一生以泪洗面、最后泪尽而死的林姑娘,其实是最为忠诚厚道、宽以待人的。她的上述两大性格特点,恰恰是她忠厚与宽容的注脚。  相似文献   

5.
红楼的泪水     
《红楼梦》是一曲女性的颂歌,是一幕女性的悲剧,是一杯用女儿泪水酿成的芳醇甘洌的艺术之酒。黛玉的泪黛玉是《红楼梦》悲剧女性的核心人物,伴随着她的泪水是其性格的写照。她的泪中不是充斥着无奈和文弱,不是充斥着妥协和退  相似文献   

6.
金锁恨无缘     
菊花开放的季节,她,一个娴雅庄重、高贵美丽的女子来到轩昂壮丽的贾家,迈着轻雅矫健的步伐走向花厅,她典雅地坐在铺着软垫子的梨香木椅上。跟所有大家闺秀一样,她知书达理,非绫罗绸缎不沾身,非糕点美酒不下咽。她微笑着看着那个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的俊美少年,他正在和一个名叫黛玉的同龄女子饮茶,感觉到她的目光,也抬起头来。黛玉拉拉他,笑道:“你又在何处见过?”他陪着黛玉笑,把目光收回去。她微微皱起眉头,看了黛玉一眼,目光落在他胸前的玉上面。  相似文献   

7.
中秋节俗主题及其戏曲演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秋节起源于月亮神崇拜.人们将圆月看作团圆之神、姻缘之神、青春之神、吉祥之神.汉代后出现"嫦娥奔月"神话故事,嫦娥后来成为中秋的节日偶像.关汉卿<望江亭>塑造了一位多情而勇敢的女性形象,她中秋夜的"智取"有"摸秋"节俗和民俗原型的渗透;洪升<长生殿>李、杨两人中秋"重圆",表达的是中秋团圆的节日主题.中秋剧发端于中秋节,中秋剧又以艺术的、感人的形式,对传承节日文化传统作出了特殊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关于黛玉死因,学界有不同的说法.当我们分析"怡红细事",还原怡红院的生活场景,我们看到,真正让黛玉愁肠百结的泪水流尽而死的根本因素有三:一是贾府的畸形性文化;一是"情情"遭遇"情不情"的尴尬;一是袭人对宝玉爱的分享而形成的潜在威胁.  相似文献   

9.
关于黛玉死因,学界有不同的说法.当我们分析"怡红细事",还原怡红院的生活场景,我们看到,真正让黛玉愁肠百结的泪水流尽而死的根本因素有三:一是贾府的畸形性文化;一是"情情"遭遇"情不情"的尴尬;一是袭人对宝玉爱的分享而形成的潜在威胁.  相似文献   

10.
寒塘渡鹤影     
[边边插嘴]王黎冰,是个很有想法的同学,他写了很多文章,得过很多荣誉奖项。他读了《红楼梦》,写下了四五千字的随笔,很见笔功。他还专门写了一篇《莫向东风枉自嗟——我来探究黛玉之死》,颇有学术见地地指出,黛玉的死是沉湖而不是像高鹗续写的后四十回那样死于病榻之上,于是就精心构思出了下面这一出"黛玉之死"——  相似文献   

11.
众所周知,《红楼梦》中林黛玉最突出的个性特征莫过于“爱哭”。为此作者还特意创造了一个神话般的“还泪说”,以证其“泪尽而逝”的悲剧人生。作品中林黛玉唯一的情感表达方式便是哭和泪。她用哭声表达心曲,用泪倾诉哀愁。而她的哭又有着丰富的内涵和深层底蕴;她追求爱情,追求自主人格。她要以自己的存在重建一个同现实相对抗的世界,哪怕这个世界只能在幻想中存在,她也仍然在执着地追求。“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她的哭正是一种  相似文献   

12.
黛玉悲歌     
《初中生》2018,(7):52-53
一本《红楼梦》,让天地易色,令草木含悲. 《红楼梦》是一部痛史,一曲悲歌.而黛玉,堪称本书中标志性的人物. 无疑,黛玉是美的,是一种令人炫目、不可仰视的美,是一种诗意的美;同时,黛玉也是痛的,是一种凄婉的痛,一种脆弱的痛,一种绝望的痛. 黛玉善泣.书中第五回的《枉凝眉》中有“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之句;第二十八回宝玉唱道:“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睡不稳纱窗风雨黄昏后……呀,恰便似遮不住的青山隐隐,流不断的绿水悠悠……”这些都是黛玉泣泪之写照.  相似文献   

13.
一棵绛珠草     
正如花的女子/静立水边/蹁跹的落叶/在你的身后/洒落了一地忧伤/飘起的衣袂在花中重生。"娴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这样一个"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伊人,注定要有一个不平的命运吧。是的,我喜欢黛玉,喜欢她的知恩图报。她前世为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的一株绛珠仙草,为报神瑛侍者灌溉之恩,下世为人。与宝玉相识、相知,却未待相守便泪尽人亡,魂归花魄。恩已报完,情何时了,难不成三世情缘,再续木石前盟?是的,我喜欢黛玉,喜欢她的坚毅孤傲。生于钟鼎之家、书香之族的她从小便知书达理,绝丽无  相似文献   

14.
黄日生 《广西教育》2012,(30):40-41
关于林黛玉之死,历来众说纷纭,见仁见智。“红学”专家周汝昌先生认为林黛玉当是在贾宝玉离家后的第二年春末夏初投水而死;蔡义江先生则断定林黛玉因贾府事败抄没,“宝玉遭祸离家,淹留于‘狱神庙’不归,很久音讯隔绝,吉凶未卜”而经不起打击,急痛忧忿,日夜悲啼,“以泪还债”而亡于次年春尽花落之时;梁归智先生以为宝玉秋天离家充军“觅封侯”,黛玉“想林姐夫”,日夜啼哭,也是在次年春末泪尽而死。这些论断,各有其精辟见解和合理成分。  相似文献   

15.
绛珠仙子用"还泪"的方式报答神瑛侍者的灌溉之恩,这一奇妙的情节设置可谓曹雪芹独创。绛珠仙子究竟是怎样"还泪"的呢?还要通过林黛玉的哭泣来分析。首先,本文立足于文本、分析林黛玉为何事而哭;其次,分析作者描写黛玉哭泣的表现途径;第三,归纳概括林黛玉哭泣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6.
启功先生是著名红学专家,他对<红楼梦>的研究和注解,多发前人之所未发,非常人所能及.以启老所说<红楼梦>里"每首诗都是人物形象的组成部分"为契入点,论证:1)只有"满纸荒唐言"诗才是曹雪芹自抒胸臆之作,而"无材可去补苍天"及"字字看来皆是血"诗均非曹氏所作;2)论证黛玉、宝钗之诗反映她们迥然不同的性格;从版本、音误、形误和黛玉性格等角度论证"冷月葬诗魂"句当作"诗魂"而非"花魂",更非"死魂";从而印证启老所言,洵为不刊之论.  相似文献   

17.
林黛玉是小说《红楼梦》中的女主人公,是红学家公认的泪美人形象,在《红楼梦》前80回中有39次提到了黛玉的泪,但是通读《红楼梦》,林黛玉的笑却远多于泪,前80回中,描写黛玉的笑高达135次,微笑、逗笑、说笑、冷笑、嗤笑各种情态,充满灵气。故而笔者认为,黛玉不但是一位泪美人,更是一位笑美人。文章将从黛玉的笑出发,通过黛玉的笑与书中其他女性笑的比较,剖析黛玉的笑背后的美学意义与精神意蕴。  相似文献   

18.
在《红楼梦》第三回中,林黛玉在外祖母的惦念和期盼中,在众人的簇拥下,来到了贾府.她的到来,成为荣国府上上下下的一件大事,从王夫人、邢夫人到李纨、王熙凤再到迎春、探春、惜春、宝玉等都来看望.表面上看,对于黛玉的到来,贾府热热闹闹、欢天喜地.但热闹、欢喜的背后,其实隐藏着冷漠. 先看王熙凤,她携着黛玉的手,先上下细细打量,笑着赞叹:"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后提到"姑妈",用帕拭泪,又转悲为喜,还携黛玉手问长问短,好不关切.其情感、神态之变化,令人"叹为观止".她的一切"表演",其实都是为讨好高高在上的贾母.  相似文献   

19.
《红楼梦》被称为"悲剧中的悲剧",既是悲剧,死亡便是必不可少的描写,而在众多死亡中,最令人痛心的莫过于黛玉之死。黛玉之死,既是因其生长于贾府这一衰落的大家族,也是由其自身性格导致的。  相似文献   

20.
宝黛初会     
一语未了,只听外面一阵脚步响,丫鬟进来笑道:"宝玉来了!"黛玉心中正疑惑着:"这个宝玉,不知是怎生个惫懒人物,懵懂顽童?"——倒不见那蠢物也罢了。心中想着,忽见丫鬟话未报完,已进来了一位年轻的公子: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齐眉勒着二龙抢珠金抹额;穿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束着五彩丝攒花结长穗宫绦,外罩石青起花八团倭缎排穗褂;蹬着青缎粉底小朝靴。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瞋视而有情。项上金螭璎珞,又有一根五色丝绦,系着一块美玉。黛玉一见,便吃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