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挑战杯"竞赛: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实现形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高校“挑战杯”竞赛及研究性学习的功 效分析 1.“挑战杯”竞赛及研究性学习有利于引导大学生从事学术科技活动 作为研究性学习在高校的重要实现形式之一,“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具有导向性、示范性和 权威性的特点,对引导全国大学生积极从事学术科技活 动,具有直接而有效的重要作用。 (1)“挑战杯”竞赛的导向性体现在竞赛的宗旨与目 的上。根据 2004 年 6 月 10 日修订的《“挑战杯”全国大 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章程》第一章第二条、第三条 的规定,竞赛的宗旨是“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  相似文献   

2.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在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课外科技活动、积累和运用科技知识、提高大学生的科技技能、促使大学生树立科技思想、形成科技精神和科技品质等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挑战杯”竞赛还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高校应该大力建设“挑战杯”工程,从宣传、组织、健全制度、人财物支持等方面加大力度,推动“挑战杯”竞赛在高校的进一步发展,以促进大学生科技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王敏坚 《职教论坛》2006,(5X):23-24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是大学生创新教育的重要载体,已经成为全国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奥林匹克”,目前已有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枝参与挑战杯比赛。从高职院枝“挑战杯”工作情况着眼,总结了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做好创新教育和指导创新实践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以“挑战杯”竞赛为契机 推进大学生创新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是大学生创新教育的重要载体,已经成为全国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奥林匹克”,高校应对参与“挑战杯”竞赛的工作加以总结,并根据目前大学生创新教育的情况,采取有力对策,更好地开展创新教育。  相似文献   

5.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被誉为中国大学生学术科技“奥林匹克”。本文通过介绍我校参加历界“挑战杯”的情况,分析其优势与劣势,并提出思考与对策,通过创新来实现育人目标,培养中医人才。从而使我校“挑战杯”的竞赛成绩再上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6.
从"挑战杯"竞赛看高职院校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是大学生创新教育的重要载体.已经成为全国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奥林匹克”,目前,已有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开始参与“挑战杯”竞赛。高职院校应对参与“挑战杯”竞赛的工作加以总结,并根据学生创新能力的现状,采取有力对策,更好地开展创新教育。  相似文献   

7.
从"挑战杯"看高职院校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敏坚 《职教论坛》2006,(10):23-24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是大学生创新教育的重要载体,已经成为全国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奥林匹克",目前已有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参与挑战杯比赛.从高职院校"挑战杯"工作情况着眼,总结了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做好创新教育和指导创新实践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教育》2014,(5)
正赛事概况"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是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全国学联主办的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中一项具有导向性、示范性和群众性的竞赛活动,创办于1989年,每两年举办一届。竞赛旨在引导和激励高校学生实事求是、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多出成果、提高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在此基础上促进高校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蓬勃开展,发现和培养一批在学术科技上有作为、有潜力的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9.
首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第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第四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第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飞向未来——国际太空探索创新竞赛"第一名……一系列奖项记述着一位青年的发明创造轨迹,而这些荣誉的获得者,就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一位硕士研究生——胡铃心。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体系建设探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21世纪国家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科技竞争力成为各国的核心竞争力。科技的竞争即人才的竞争,大学生是国家参与国际竞争的生力军。因此,开展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对当前的高等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东南大学有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两次捧杯的经验,本研究以其为例,剖析目前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开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探讨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鼓励学生在搞好专业学习的同时,踊跃参加课外学术科技活动,是培养学生崇尚科学、追求真知的创新意识和自觉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的重要措施。我校以迎接第三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为契机。寓思想政治教育于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之中,取得了显著成绩。在1993年11月上海举行的第三届“挑战杯”竞赛中,我校参赛的六件作品全部获奖。成为东北、华南、西北、西南四大片区上百所参赛高校中唯一夺得“优胜杯”的学校,并以团体总分240分的成绩在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终审决赛中跻身全国高校十强。我校在这次国家级大赛中夺魁,是对云大和云南高等教育质量和学生素质的一次极有说服力的检验。  相似文献   

12.
学科竞赛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促进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提高有着非常显著的作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是一项创新创业竞赛活动,创新创业教育是国家战略发展的重要基石。以“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为例,提出了以学生科技竞赛促创新能力的举措。加强专业课程建设,利用应用型大学办学定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利用实验实践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建立指导教师利益保障及奖励制度,建立学生利益保障及奖励制度,以竞赛促教改,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  相似文献   

13.
第三站:科技活动类简介:清华大学学生科学技术协会,简称校科协,成立于1983年,是一个全校性学生组织,直属校团委指导。二十余年来,校科协为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贡献着自己的力量。这个协会一直以来都活跃着清华园内的学术气氛,拓宽着广大清华人及全国大学生们的眼界。成果:至今已组织承办了二十二届的清华大学校“挑战杯”赛事,带动着全校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蓬勃开展,在历年的“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清华科协人更是表现出色。而在全球大学生计算机程序…  相似文献   

14.
2007年11月15~20日,第十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以下简称"挑战杯"竞赛)在天津南开大学举行.作为全国唯一4次获得大赛最高荣誉——"挑战杯"的高校,复旦大学又一次夺得"优胜杯".……  相似文献   

15.
高等教育大事记一九九五年12月第四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在武汉落下帷幕。复旦大学获得本届最高荣誉奖杯“挑战杯”。本届竞赛共评选出一等奖18名,二等奖51名,三等奖142名,鼓励奖374名,获奖面占申报竞赛作品总数的71.2%。4日...  相似文献   

16.
工科研究生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之一是提升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指导学员参加"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军队院校应从思想观念、组织管理、制度措施上推动学员参与"挑战杯",围绕"挑战杯"各级竞赛举办校级科技竞赛,为全体学员提供锻炼课外科技创新实践能力的良好平台。军校教员要从创新团队组建、课题选择、分工协作、成果提炼、宣传包装上对参赛学员进行细致深入的指导。  相似文献   

17.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已成为全国大学生校园学术科技文化领域中层次最高、规模最大、参赛范围最广的群众性赛事.本文在对十届赛事解读的基础上,对中国高等教育所遭遇的挑战进行实证研究,以期对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与创新创业教育进行系统总结与反思.  相似文献   

18.
在第十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华东师范大学推荐的6件作品全部入围终审决赛,并获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以团体总分270分的优异成绩居全国第10位,再次捧得"优胜杯".至此,作为全国"挑战杯"竞赛的发起高校之一,华东师范大学在第三届到第十届"挑战杯"竞赛中共6次捧杯.……  相似文献   

19.
在第十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华东师范大学推荐的6件作品全部入围终审决赛,并获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以团体总分270分的优异成绩居全国第10位,再次捧得"优胜杯".至此,作为全国"挑战杯"竞赛的发起高校之一,华东师范大学在第三届到第十届"挑战杯"竞赛中共6次捧杯.  相似文献   

20.
2017年6月9日至11日,由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广东省学生联合会主办的“青春作伴挑战同行”第十四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在广州大学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