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敏 《考试周刊》2011,(18):55-56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犹太民族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投身反法西斯运动,始终与盟国并肩作战。然而,当欧洲犹太人面临德国纳粹迫害之时,美国政府却没有采取实际有利的行动帮助救援那些仍在德国纳粹魔掌之下的犹太人。本文旨在探讨美国对纳粹暴政下对欧洲犹太难民的政策、原因及其影响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二战时期,在一座纳粹集中营里,关押着很多犹太人,他们大多是妇女和儿童。他们遭受着纳粹无情的折磨和杀害,人数在不断减少。有一个天真活泼的小女孩,和她的母亲一起被关押在集中营里。一天,她的母亲和另一些妇女被纳粹士兵带走了,从此,再也没有回到她的身边。人们知道,她们肯定是被杀害了。因为每天都有人被杀害,死亡的阴影笼罩  相似文献   

3.
精彩的对比     
我刚才听了和看了这两篇文章之后,觉得它们都采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且用得相当巧妙。《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是通过描绘眼前美好的和平景象来叙述当年纳粹的非人丑行作鲜明对比的。如果它单纯地把纳粹迫害波兰犹太人的惨状一一罗列,或许不会引起我如此深切的体会。  相似文献   

4.
二战期间纳粹在欧洲犯下的罪行可谓罄竹难书,600万犹太人死于惨无人道的种族灭绝,还有上千万抵抗运动人士、战俘、政治犯和普通平民在集中营、灭绝营或者强制劳动营里丧生。造成这一切的是800多万纳粹党徒及其附属组织成员,他们中的大多数罪行较轻,真正应当对这些暴行负责的是其中少数的决策者、骨干分子和积极参与者,即纳粹战犯。除了著名的纽伦堡审判外,二战结束前后许多深受纳粹之害的国家都展开了对战犯的审判。起初他们对于追查战犯都是不遗余力,但是随后东西方的冷战开始了,美英和苏联很快由盟友变仇敌,双方对于追查战犯都没有了太多…  相似文献   

5.
《历史学习》2000,(7):50-50
何谓“纳粹”?教材里没有具体说明。许多工具书和教科书把它解释为“国家社会主义”。这个解释是不准确的。  相似文献   

6.
罗森塔尔的《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独辟蹊径,突破客观报道、零度写作的定律,把自己和其他参观者在奥斯威辛参观时的感受当做文章的主要内容来写,字里行间灌注着个人的情感。那么奥斯威辛为什么没有新闻,论者多认为奥斯威辛集中营作为纳粹  相似文献   

7.
《留学生》2006,(4)
2000年,顾玉龙在德国进行"铲除纳粹标志林"的现场报道,他深入带有纳粹标志的树林,追踪纳粹幽灵……本文记录了那段极富冒险色彩的传奇经历……  相似文献   

8.
在经历了从“非纳粹化”阶段到“全面反思纳粹本质”阶段的历史转变之后,联邦德国中小学纳粹历史教育呈现出坚持以基本法价值观为根本导向、广泛吸收跨文化教育思想、反对灌输式教法等特点。战后西德之所以会在中小学历史—政治教育中全面反思纳粹罪行,是与其全社会一直以来对战争罪责的正确认识密切相关的。  相似文献   

9.
纳粹统治时期,德国的高等教育牢牢地掌控在当局手中,教育全面的纳粹化、法西斯化.在纳粹政府的高压控制下,大量教师被清洗、改造和利用,大学教师队伍发生了剧烈的分化,由此也造成德国高等教育质量的大幅下降.  相似文献   

10.
犹太人原为古代闪族的一支,大约公元前2000年迁徙至西亚巴勒斯坦地区,曾于公元前11世纪建立古以色列犹太国,后为罗马帝国所灭,被迫离开家园,四处迁徙,靠经商为生。凭着聪明才智,一部分犹太人积聚了大量财富,但这并没有使他们的地位有所改变,一直遭受严重的歧视。德国纳粹上台后,对犹太人的屠杀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为什么纳粹如此仇恨犹太人?主要有宗教、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心中有光     
《招生考试通讯》2009,(11):41-41
二战时期在纳粹集中营里有一个叫玛苏的犹太族小女孩,写过一首诗: 这些天我一定要节省,虽然我没有钱可节省/我一定要节省健康和力量,足够支持我很长时间/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30年代中期,纳粹势力像野火一样随着德国移民进入了美国,大约十万人加入纳粹组织。在政府万分头痛的时刻,美国黑帮与政府结成统一战线,以黑帮的方式给予纳粹势力迎头痛击。  相似文献   

13.
心境的魔力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位名叫维克多·弗兰克的精神病学博士,在纳粹集中营被关押了很多日子,饱受凌辱。弗兰克曾经绝望过,因为那里只有屠杀和血腥,没有人性,没有尊严。那些持枪的人,都是野兽,可以眼睛都不眨一下地枪杀妇女、儿童  相似文献   

14.
2005年4月20日,在德国首都柏林的施泰格利茨高级中学,学生们在关于“德国纳粹”的主题班级讨论会上发言,对德国纳粹带给全人类的深重灾难进行反思。德国各级政府对二战和纳粹的历史教学都有明确的规定,以保证德国青年人能够正确认识历史、正确反省历史。  相似文献   

15.
二战时期在纳粹集中营里有一个叫玛莎的犹太族小女孩儿写过一首诗:这些天我一定要节省,虽然我没有钱可节省我一定要节省健康和力量,足够支持我很长时间  相似文献   

16.
纳粹法西斯罪行臭名昭著,世人皆知。随着岁月的流逝,人们看到纳粹残余分子依然活跃,新纳粹分子的活动日益猖撅。本文披露的这个真实故事可以告诉人们,热爱和平的人们同纳粹分子的斗争将持续下去,并且将越来越越激烈。  相似文献   

17.
安妮·弗兰克是出生于德国的犹太女孩,她的日记生动地记录了二战期间纳粹对犹太人的迫害以及犹太人的苦难生活。1933年纳粹执政后,安妮和家人被迫从德国迁至荷兰阿姆斯特丹。战争爆发后,荷兰被德国占领,纳粹对犹太人进行了残酷迫害。  相似文献   

18.
<正>杰克和维德一起被关进了集中营。被捕前,杰克是美军一名军事参谋,主管重要武器的研发和生产,维德是英军一名炊事员。不久,纳粹便知道了杰克的身份,并获知军事基地就在附近。于是,纳粹对他施行酷刑,让他招出科研人员名单和科研基地的具体位置。杰克自知难逃一死,为了少受罪,也为了保守秘密,几次自杀,但都被纳粹救了过来。对纳粹来说,他太重要了。一天,杰克再次被纳粹审讯。这次审讯用刑比以往更加狠毒,杰克被折磨得奄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新纳粹主义势力在西方抬头,已引起了世界人民及各国政府的普遍关注,为昭示世人以史为鉴,本文拟对希特勒及其党徒的纳粹心态形成进行初步的探讨,一者为世人提供一些与当今新兴纳粹进行对比思考的素材,二者试图从一个新的角度对希特勒的德国纳粹作一点研究.所谓心态即心理状态,是外部环境和其它因素引起的心理上的反应.纳粹心态的出现是德国历史上的产物,是德国当时各种环境和因素驱动纳粹党徒而产生的一种心理趋同,具体表现为反社会主义、反犹主义、民族沙文主  相似文献   

20.
在德国首都柏林的施泰格利茨高级中学,老师埃克特指导学生进行关于“德国纳粹”的班级主题讨论,对德国纳粹带给全人类的深重灾难进行反思。德国各级政府对二战和纳粹的历史教学都有明确的规定,以保证德国青年人能够正确认识和反省历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