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主动参与策略探索 (一)语文课堂教学中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参与能力 要想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就要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自主学习成为课堂智能活动的主要形式。  相似文献   

2.
转变学习方式,让每个学生自主参与学习过程,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运用情境教学,激发学生自主参与学习,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创设操作、实践活动,提供学生自主学习空间。  相似文献   

3.
李苏玲 《考试周刊》2011,(2):155-155
《英语新课程标准》(实验稿)倡导以“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合作学习”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即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主张学生在教师肩发诱导下进行自主的认识和实践活动,让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并发挥自主性。  相似文献   

4.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教师应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笔者认为:①要让学生人人能全过程参与自主学习;②让学生有充足的自主学习活动;③指导学生自主参与评价。  相似文献   

5.
<正>新课程改革提倡师生共同协作、共同参与、共同探究课堂教学.这种课堂教学主要通过讨论、争辩、表达、倾听以及参与实践等形式来展开,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自主参与学习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参加实践活动,促进学生自主参与学习,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佳效果.一、精心设计,选择适合学生自主参与的内容选择适合学生自主参与的内容是保证学生学习有效性的前提和关键.教师在课前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  相似文献   

6.
刘新霞 《考试周刊》2013,(84):100-101
一、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将“优化学习方式,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作为高中英语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教育部,2003).实施课前预习,让学生通过积极尝试、自我探究、自我发现和主动实践等方式学习英语,这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手段之一,也是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前提.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课前预习往往流于形式,甚至名存实亡.  相似文献   

7.
黄晶 《广西教育》2014,(25):32-32
正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基本活动经验"的不断积累,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获得知识经验,形成能力。而"活动"作为学生学习的基本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让课堂教学更有效、高效。一、参与意识变被动为主动,从改变教师的地位开始要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就必须培养好学生自主参与的意识,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自主学习。"等待"是当下孩子的共性,等待家长的一句指示,等待老师的一次指导等,要改变这种习惯,教师应当先调整好自己与学生在学习和交流上的  相似文献   

8.
引导学生参与数学教学过程,是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关键,也是实现学生主体发展、自主学习的前提。数学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参与,在悬念中参与,在会学中参与,在活动中参与,在交流中参与,在练习中参与。这样,就能使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发展,真正成为自主探索的学习主人。  相似文献   

9.
李敏 《考试周刊》2012,(19):177-178
学生能否自主参与学习活动是学生能否成为活动主体的明显标志。只有学生在情感、认知、行为等方面自主参与了教学活动,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才能充分地调动起来,才能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因此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才是教学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随着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和推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陈旧落后的教师单向传授教学模式应该摒弃,提倡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自主参与学习,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氛围中学到知识。使学生成为新世纪具有创造性、开拓性的人才。  相似文献   

11.
所谓“自主建构”,是指在教学活动中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积极有效地建构知识。小学数学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能自主建构,就要给学生施加积极的影响(教学情景)——通过激活认知经验,夯实自主建构基础;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自主参与;经历建构过程,有效获取数学知识;  相似文献   

12.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必须倡导自主学习,通过参与学习过程,给他们深刻的体验”.笔者认为,创设情境是学生有效参与数学学习的基础,每一位教师都应努力创设多样的情境,吸引学生参与到实践学习活动中去.  相似文献   

13.
李星云 《广西教育》2008,(31):19-20
学习是学生进行思维积极活动的过程,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正如《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所指出的: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但无论哪种学习方式,都离不开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意识的培养,离不开教师的引导。  相似文献   

14.
覃艳 《广西教育》2014,(13):30-31
"综合性学习"是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新的要求,是一种有别于传统学科的新型课程,它较之以往的语文活动课和语文实践活动更具综合性、实践性和自主性,是形成"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重要途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称新课标)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因此,笔者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特别重视对学生综合性学习能力的培养,总结出以下几种综合性学习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5.
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首先把课堂自主主体地位还给学生。要求学生摆脱对教师的依赖,独立开展学习活动。从而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断增强。教师利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开发学生主体潜能,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让学生真正地在课堂教学中活动起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16.
自主教学情境的创设,是自主学习的前提和保证。本文试从自主教学情境的概述,如何创设客观教学情境;营造民主平等教学情境;创设自主参与和活动的教学情境等方面进行初步探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学会学习,逐步达到素质教育的育人目标。  相似文献   

17.
自主学习就学习的内在品质而言,相对的是被动学习、机械学习和他主学习,是指教学条件下学生的高品质学习。要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就必须最大可能地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自主学习中来。一、激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在教学时,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1.利用好动心理,诱发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8.
高桂花 《教师》2010,(20):39-39
一、创设学生参与自主学习的机会 自主活动时间是学生主体作用得以发挥的重要条件,如果自主活动时间被占用,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被挤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会成为空话。因此,必须彻底转变观念,在课堂教学中尽量创设让学生主动参与的机会,让学生参与尽可能多自主学习的活动。  相似文献   

19.
目前,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多数是被动的,不利于学生自我学习意识的培养和自主学习精神的弘扬,既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又妨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这与新课程改革让学生积极主动发展的精神是相悖的。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参与意识与能力?笔者认为,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如下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20.
小学音乐课堂中教学的优化程度主要取决于学生能否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所以营造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氛围就成为一个重要条件。要求教师做到:教会学生自主学习,创设民主和谐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创造精神,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