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李渔的戏剧思想标志着我国古代戏剧理论的成熟,主要包括四方面内容:一、戏剧结构论,李渔所说的“结构”其内涵非常丰富;二、戏剧人物论,涉及人物个性化、典型性及塑造方法;三、戏剧语言论。包括曲词及宾白问题;四、戏剧功能论,论述了戏剧的娱乐和教化功能。这些内容包容了戏剧理论的基本方面,代表了古代戏剧理论的最高成就,并且在今天仍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正>“杂技剧是将杂技作为演艺主体的一种新的戏剧样式,是用杂技进行叙事的舞台艺术,是现代杂技与戏剧高度融合后发展升华的一种新型态”。(1)这种注重杂技的戏剧审美与舞台综合的表现形式,建构起了当代杂技艺术形式创新的发展潮流。比如,杂技剧《化·蝶》和《战上海》,它们的创新创作进一步拓宽了杂技的表演形式,丰富了杂技的美学意义和文化内涵,甚至引导杂技跨界传播的重心也发生了改变,  相似文献   

3.
乔冉 《体育科研》2017,(5):39-44
文章以专家访谈法为主,以体育和戏剧的关联与博弈为切入点,探究体育活动的人类学和表演学价值。体育摒弃了语言,以身体为艺术的表现载体,向观众展示了人类天然肌体的魅力。体育是中国戏剧形成初期的重要元素,早期的戏剧也是中国体育生存发展的土壤,最初的武戏也许只是一场诗意的扮演类的体育游戏。体育和戏剧同样拥有着浪漫的情怀和游戏的精神。在今之体育场内,观众可以体会到古代雅典剧场的吸引力,观众观看着跌宕起伏的比赛,与他们支持的运动员休戚与共。体育是一出没有细致入微剧本的幕表戏,一出冲突剧烈且没有固定结局的开放式戏剧。  相似文献   

4.
话剧,作为一种西方的戏剧形式,是在19世纪末传人我国的,经过几代戏剧家的努力,终于发展成为比较成熟的艺术形式。曹禺的《雷雨》是中国话剧走向成熟的标志,它以其曲折跌宕的情节,紧张激烈的戏剧冲突,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吸引了一代又一代的读。现行中学语教材把《雷雨》作为重点篇目,无疑给中学生开启了一扇了解戏剧和鉴赏戏剧的大门。《雷雨》作为一部经典作品,它的成就是多方面的,和一切经典作品一样,它也是说不尽的。中学生学习《雷雨》,要在掌握这种体独特性的同时,  相似文献   

5.
研讨中国的戏剧艺术,我们不可避免地要遭遇两大问题:第一是戏剧、戏曲的界说,其中又隐含着戏剧性与文学性(案头与舞台)、古与今、中与外诸多问题。处理好这一问题,就要求研究者既要懂“戏”,又要知“曲”;既要对中国古典戏剧有一种高层建瓴的“史”的把持,又必须明了戏剧在新时代、新形势下的命运和境遇以及在未来生存和发展的潜力;既要熟悉中国戏剧“本体”,又要学会在“世界戏剧”的大背景下通过比较研究为我们民族的“国剧”客观地标定其应有的地位。如此,则非“淹通”者不足以言戏剧。第二是由具象到抽象的问题,如从单个的戏…  相似文献   

6.
英国伟大剧作家莎士比亚诗歌与戏剧的魅力有目共睹。由莎翁的诗作与戏剧,戏格“惩恶扬善”及戏剧理念,可以得出这样的推断:莎士比亚活在他的戏剧里,戏剧的隐秘即他精神的隐秘。莎翁对人性的痴迷和对自身人类的反省与批判,使其作品在人道、神道与反人道的矛盾间徘徊,所幸莎翁的宗教固执并不强烈,因而他的神道信仰大都消融在他的人道实践里。  相似文献   

7.
对早期中国与希腊戏剧之间发展异同的比较,揭示了希腊体育、中国“豪侠”、“武风”、戏剧三者之间相互的包容性,深层次地探讨中国早期戏剧中的体育特征。早期中国体育土壤特征不仅仅存在于“豪侠”、“武风”的军事活动中而更多的表现在早期戏剧活动之中。  相似文献   

8.
文章首先分析了“五四”前后社会、文学背景对现代戏剧的功能期待,然后从目的论的角度,分析了社会启蒙与文学建设两大功能对戏剧翻译活动的影响与制约,分别在历时、共时的层面上对“五四”前后的外国戏剧翻译活动作他律与自律的分析,同时对这一时期翻译中的重译、转译、改译等现象作了解释。  相似文献   

9.
对北方开展和开发社区冰雪体育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薛春林 《冰雪运动》2003,(2):102-103
我国北方传统的群众冰雪运动在目前社会的发展阶段约束下,呈现出萎缩现象。以滑冰和滑雪带动整体冰雪运动的发展,促进冰雪体育消费市场的更快发展。通过积极的政策鼓励北方社区群众参与冰雪体育运动,加强北方群众自身的生活品质。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指出在后奥运时代,竞技体育要得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走一条“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是指竞技体育的发展源于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人才来源群众,竞技体育思想只有通过人民群众才能得到更好地贯彻;“到群众中去”是指竞技体育的发展要为群众体育服务,要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观赏需求,要把竞技体育文化传播给群众,尤其是要在占全国绝大多数人口的农村传播竞技体育文化,大力发展农村体育。  相似文献   

11.
校园戏剧作为校园文化建设重要的一部分,它以其独特的方式丰富了大学校园生活,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操,加深了大学校园的文化蕴涵。对于一个世纪之前从西方才舶来的话剧艺术,正被现代通俗的娱乐项目所排挤,大众给予这种艺术的关注程度也随之降低,话剧艺术渐渐淡出大众视野。虽然校园戏剧发展状况仍呈现不明了趋势,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近几年来校园戏剧呈现欣欣向荣的景象,而"怎样才能利于促使中国的校园戏剧更加健康、更加理性  相似文献   

12.
运用文献资料查阅、田野考察等方法,对新化农村群众武术进行了考察。20世纪80年代,当地农村群众武术开展比较好,而步入90年代后,其开展则处于低迷。通过分析,得出:1)本土武术与生产力发展的相适应、国家对民间武术的挖掘与倡导、当地自身深刻的武术文化底蕴是新化农村群众武术在80年代开展轰轰烈烈的主要因素;2)本土武术发展环境受到挑战、村民思想观念改变与经济发展的不和谐、国家武术发展政策重心的偏离、本土文化自身发展的滞后以及农村学校武术教育的欠缺,是当地农村群众武术在90年代后逐渐淡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张春发 《收藏》2009,(1):56-57
元代,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和曲艺的普及,各大城市出现了各种伎艺集中演出的勾栏瓦肆,观赏戏剧演出成为当时雅俗共赏的市井文化。元代的代表文化是杂剧,在大元帝国162年的历史中,杂剧风靡全国,久盛不衰。  相似文献   

14.
正在上世纪90年代,后现代主义戏剧在我国出现,我国一些先锋派戏剧家开始探索"实验戏剧",在这种创新欲望的驱动下,涌现出一批后现代主义戏剧作品。后现代主义戏剧打破了艺术门类之间的界限,不同的艺术门类出现跨界融合。不仅如此,后现代戏剧将戏剧的表演延展到了传统舞台之外,戏剧空间从过去的封闭走向开放,演员与观众交织互动,剧情呈现出流动的、碎片的状态。相对现代主义戏剧而言,后现代主义戏剧不是一个内涵确立又清晰的戏剧概念,它常运用"混杂""拼贴"等手法追求"偶然"而"即兴"的表演效果。与现代主义戏剧比较,后现代主义戏剧基本特征大致为:非线性、非文学、非现实主义、非推论和非封闭演出。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要求在2020年建成全民健身体系,明确把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作为党和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体育事业在提高人民群众身体素质中已不是一件可忽略的事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首先要提高人口质量,而河南省地处中原腹地,属经济欠发达地区,人口基数庞大,人口数量最多,人口质量低下,如何全面提高河南省人民群众素质,将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本文将从社会学角度分析河南省农村体育和谐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6.
与时俱进认知体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时代发展,体育的内涵和外延在不断扩大。所谓与时俱进地认知体育,就是要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不断变化中,从人民群众不断提出的多方面、多层次的新需求中,认知体育在新世纪将以怎样的方式和内容带给社会和人民群众更多的利益。这就需要改变旧的体育发展观念,融入更多时代发展的新要求。新世纪的体育有许多亟待我们重新加以深刻认知的课题。例如:———为广大人民群众健身服务,是体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新世纪的体育要特别认知怎样为人民群众服务,确立以人为本、“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的体育发展观。这里的服务不仅…  相似文献   

17.
本从“角色与功能”的角度,研究了南戏中的各个角色在戏曲中是如何相互配合,并发挥其各自独特的结构功能,以此探讨南戏戏剧效果形成的机制。中注意到生旦对剧本主题的建构作用,净末丑三个要角色则多具有解构作用,以此重新探讨了中国古代戏剧亦悲亦喜,亦庄亦谐特色的成因。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及专家反馈等方法,对我国目前与后奥运时期影响群众田径运动发展因素进行分析研究,提出我国后奥运时期群众田径运动的发展对策,以满足国民全民健身的需要,促进我国田径运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整体上看,近10年来,杂技剧的创新能力主要体现在题材的开拓上。《渡江侦察记》《战上海》等一批杂技剧使“杂技技巧表现革命历史题材”这种新的舞台美学范式逐渐走向成熟,为杂技舞台带来了全新的面貌。尤其是《战上海》,令难以推动戏剧矛盾的杂技艺术呈现“真实”的戏剧语言,无论从剧情本身发展还是剧情所要表达的精神而言,抛弃了杂技在戏剧表演中讲故事的“假”和“装”,完美继承和诠释了中国当代戏剧艺术的现实主义传统,巧妙精明而又感人至深。  相似文献   

20.
对湖北省健身会所进行调查研究,探索该省群众健身健美运动所面临的新特点、新问题,以便对该省健身健美运动的现状及发展做出科学的评估和分析,进而提出小康社会阶段湖北省群众健身健美运动的发展策略和建议,以供有关主管部门和相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