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思想继承和超越了以往的人本主义,是符合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史观的。以人为本作为一种价值观要求我们党在执政过程中,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以人为本也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源。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是与和谐社会理论内在统一的。  相似文献   

2.
崔越 《许昌学院学报》2006,25(3):134-136
马克思主义学风的理论要义是:对待马克思主义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对待马克思主义要坚持继承、发展、创新。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任务的提出,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学风的时代价值要求。探索马克思主义学风与党的执政能力之间的内在联系,以马克思义学风为指导,创新党的执政理念、完善党的执政方略、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本文试从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忽视人的现象、"文革"中漠视人性现象、改革开放中出现的以"物"为本或以"经济"为本的现象、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和长远发展等几个方面分析以人为本执政理念提出的背景,从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四届领导人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分析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继承与发展、探索出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学习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作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性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基础,是党提升执政能力,保持先进性的基础环节。学习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学习为基础,以通过学习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目标,以增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创新的学习理念为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明确指出,要始终秉承“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探究“人民至上”思想的理论渊源,是对传统民本思想的承接和超越;对马克思主义实践人学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对“以人为本”思想与时俱进的发展。从实践逻辑看,贯彻“人民至上”,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践行“人民至上”,提升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和国家治理水平;落实“人民至上”,为人民提供泽惠的保障。  相似文献   

6.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它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上诠释了马克思主义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以及执政党建设的规律。以人为本思想作为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核心执政理念,在我们党和国家发展的历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是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是我国以人为本思想的理论依据,以人为本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中国化的成果。从哲学视角探究以人为本思想之"人"与"本"的内涵,对于正确理解以人为本思想的本质,把握其当代价值意义重大。以人为本思想丰富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谱写了当代中国执政理念的新篇章,积累了实现中国梦的群众基础,推动了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相似文献   

8.
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是在总结我国社会发展实践的基础上,适应社会发展规律的要求而提出的执政理念,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本学说的继承和发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集中体现,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是我们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以人为本’’思想,是我党在国家发展观上的历史性突破。以人为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是共产党人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是对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行反思后提出的新理念;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复归和升华;是党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相似文献   

10.
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理论的继承与发展,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这一发展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的发展全局出发而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标志着我们党执政理念的新飞跃.  相似文献   

11.
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的新贡献。《决定》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举措,初步构建起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理论框架,大大拓展和深化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在党的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相似文献   

12.
苏共执政期间,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对外交往等方面存在着重大安全隐患,而苏共在后期消除执政安全隐患时又背离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放弃了党的领导,导致苏共垮台亡党.苏共的失败给中国共产党防范执政风险提供了教训和启示: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又要发展马克思主义;既要坚持发展是执政兴国第一要务,又要积极、稳妥、务实的推进民主政治建设;要改进党的执政方式.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认真总结我国发展经验,深入分析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集中全党智慧,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学发展理论,并已构成了相对完整的科学体系.科学发展理论除包括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之外,还包括求真务实的思想路线,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建设创新型国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走和平发展道路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创新和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初、中叶,世界工人运动使社会主义由科学理论变为多国实践,无产阶级政党在欧、亚、拉美等多个国家执掌政权,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执政成就。20世纪来发生了苏东剧变,一些共产党相继失去执政地位,一个深刻的原因就是长期忽视执政能力建设。总结历史经验,中国共产党要巩固其执政地位,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要取得胜利,就必须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5.
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一直十分重视执政公信力的建设,六十多年的执政经验表明:提升党的执政公信力必须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执政的指导思想;始终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执政的根本目的;始终坚持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作为执政的根本任务;始终坚持把改善党群关系作为执政的坚实基础;始终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方式;始终坚持建设和谐社会的执政理念.  相似文献   

16.
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把"以人为本"作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怎么理解以人为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以人为本"的内涵是什么?本文从"德"、"智"、"情"三个方面进行思考和探寻。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对提高中国共产党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所做出的贡献是:以加强领导中国革命的能力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党的自身建设;始终强调全党要努力学习,不断提高执政本领;执政党要坚决防止和反对腐败;保持和提高党员质量是执政党建设的紧迫任务;反对各种反党分裂活动,维护党的团结统一。但是,他在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上,也存在一些失误。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缺乏清醒的认识;用教条化的马克思主义图解中国的现实,损害了党的执政资源和执政基础;对“以党治国”带来的危害没有足够的认识和重视;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消极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李大钊曾长期担任中共北方区委主要领导职务,他以及他所领导的北方区委从思想上、组织上和人物影响方面都对吉林省早期党组织的建立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从思想上影响了一大批吉林的先进知识分子,使他们较早地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为吉林党组织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基础。他所领导的中共北方区委有计划、有步骤地选派干部在吉林建立和发展党的组织,开展革命活动,提升了吉林省共产主义运动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所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理念,是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在当代中国的具体实践,是我们党执政理念和治国理念的重大飞跃。  相似文献   

20.
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对高校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高校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要通过加强高校党的建设来实现,要通过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等四个基本途径加强高校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要把加强高校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成效体现在推进高等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