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新发展格局注重提升消费地位,居民绿色低碳消费的重要性突出。政府推进居民绿色低碳消费既能够满足居民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刺激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又能够促进“双碳”目标实现。文章结合当前我国绿色低碳消费发展情况,阐述了绿色低碳消费的重要性,分析了绿色低碳消费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健全绿色低碳消费市场、强化绿色低碳宣传教育、培育绿色低碳社会氛围和完善绿色低碳消费等方面提出了推进居民绿色低碳消费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2.
实施绿色营销抢占市场制高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岚 《未来与发展》2003,24(3):43-45
进入21世纪,随着世界各国环保意识的增强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基本途径的绿色营销正成为发展的主流。所谓绿色营销,是指企业以环境保护观念作为其经营哲学思想,以绿色文化为其价值观念,以消费者的绿色消费为中心和出发点,力求满足消费者绿  相似文献   

3.
王中涛 《科学与管理》2011,(2):25-26,29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人名的环境保护意识大大提高。绿色意识逐渐深入人心,绿色需求成为消费者的主要需求之一,绿色消费日益成为一种国际潮流,企业绿色营销也随之产生。实施绿色营销不仅有利于扩大企业市场份额、提升企业自身竞争力,更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我国企业在实施绿色营销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本文分析了我国企业实施绿色营销的现状以及所面临的问题,并针对以上问题提出我国企业实施绿色营销的相关合理化策略。  相似文献   

4.
绿色消费通过消费对生产的倒逼机制,将环境保护需求和资源节约纳入消费者日常行为,是世界各国推动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方式。绿色消费依赖于消费者、企业、政府等利益相关方的联合作用。通过分析绿色消费已有研究,明确消费者、企业、政府等利益相关方推动绿色消费的角色及其影响因素,消费者是绿色消费的执行者和最终落脚点,受到环保意识、教育水平、社会地位等因素的影响,因而推进绿色教育、营造环境保护社会氛围有助于促进消费者的绿色消费;企业绿色消费体现在整个绿色供应链,经济效益为核心目标,受到绿色消费产品倒逼机制影响,因而推行绿色供应链管理、兼顾绿色产品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才能真正促进企业的绿色生产;政府是各国绿色消费的主要推动者,通过政策法规、标准规范引导绿色消费,同时通过政府绿色采购实践绿色消费,因而需要持续完善政策规范工具,创新市场经济机制,规范政府绿色采购行为。在推进绿色消费过程中,在国家、区域尺度,需要各利益相关方联合作用,建立绿色生产体系、绿色消费体系和综合保障体系。此外,在绿色消费研究方面,模拟和问卷调查表现出切合性和适用性,访谈作为有益补充也被研究者使用。  相似文献   

5.
在当前的社会发展进程中,人们越来越深刻的认识到环境保护和能源节约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并且开始在社会各个生产领域中加强绿色、生态、环保理念的应用与推广,以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现主要探讨了其在建筑领域中的应用问题。首先分析了绿色建筑的概念与基本特征,继而探讨了绿色、生态、环保在建筑中的具体运用方法,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士提供一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6.
何劲 《西藏科技》2006,(11):22-25
发展循环经济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行动,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选择。我国必须发展以循环经济为核心的生态工业,以无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和有机农产品为主体的生态农业,以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绿色消费”和“绿色服务”为标志的生态服务化,建立一个资源环境低负荷的社会消费体系,达到经济发展速度与结构、质量和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适应,建成低投入、少污染、可循环的国民经济和节约型社会。为此要加快制定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建立绿色国民经济核算评价体系,推动技术创新,调整经济结构,构建循环经济产业体系。  相似文献   

7.
以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为依据,构建湖北省生态旅产品绿色创新过程链:绿色设计、绿色制造与维护、绿色营销、绿色消费,并对创新过程链的每一环节的实现机理与具体措施进行分析,以期对湖北省生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
绿色旅游消费要求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保护资源和环境、节约能源。文章分析了绿色旅游消费的主要障碍,认为实现绿色旅游消费需要引导旅游者个人消费行为和加强旅游地与旅游景区管理。引导旅游者消费行为的措施主要有进行绿色旅游消费知识教育和倡导绿色旅游消费时尚,旅游地采取经济和法律措施、旅游景区采取激励措施营造良好的绿色消费环境,从而促成旅游者的绿色旅游消费行为。  相似文献   

9.
李正 《内江科技》2012,(3):78+59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生活质量的提高和保健意识的不断增强,绿色家电已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绿色消费逐渐成为时尚和潮流消费,绿色营销无疑将成为市场的亮点和热点。分析我国家电企业绿色营销的现状,将有利于企业全面认识我国的绿色家电市场的情况,并根据自身特点制定合适的绿色营销策略,促进全民的绿色消费,推动绿色家电产业发展的进程。  相似文献   

10.
农作物在人们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人们的生活与健康具有重要的影响。随着人们更加注重绿色与环保,对生活质量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绿色食品应运而生。为使人们的消费需求得到更好地满足,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推广力度不断加大。阐述和分析推广绿色种植技术的意义,并提出提高绿色产品消费水平、绿色农业预警机制等措施,以期为推广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绿色消费——人类通向未来的必然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人类文明以来消费观念的历史回顾,进而对工业文明时期传统消费观与后工业文明时期绿色消费观的特征及其社会影响进行了比较研究,认为工业文明时期传统消费观违背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客观规律,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绿色消费要求彻底否定传统生产和消费方式,改变人们对过度的物质消费的盲从,提倡丰富的精神生活.因而,倡导绿色消费,促进人与自然环境相和谐,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人类通向未来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2.
绿色供应链是实现经济可持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查找数字资料对比分析和大量文献分析,指出了绿色供应链在提升我国企业竞争力、降低能耗、消除绿色壁垒等方面的意义,并从政府引导、企业高层重视、供应商外部协作和供应链整体优化等4个角度提出了实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绿色设计是在深刻认识人与自然关系基础上,对规定绿色目标函数进行的预先策划和具有可操作创意的综合性智慧活动。包含了对传统设计实施观念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工具创新的全过程。绿色设计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在经济活动和社会消费中的集中投射,是实现自然资源持续利用、绿色财富持续增长、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生活质量持续提高的现代设计潮流。绿色设计实质上是通过设计寻求"自然绿色、经济绿色、社会绿色、心灵绿色"的交集最大化。国际公认绿色设计遵循5大基本原理:(1)生命周期原理;(2)3R原则(Reduce,Reuse,Recycle);(3)PRED(Population,Resources,Environment,Development)和可持续发展"拉格朗日均衡";(4)黄金分割美学规则;(5)人体工学与柯布-道格拉斯变体方程。绿色设计以新一轮的"绿色创新红利"抵消传统设计的边际效益递减;以"绿色创新内涵"降低粗放式生产的外部成本;以"绿色创新智慧"重塑现代产业体系的新秩序;以"绿色创新工具"开创研发体系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4.
严庄 《现代情报》2010,30(1):63-65
随着全球信息化和数字图书馆建设进程的加快,数据资源的爆炸性增长导致存储容量的大幅度增加,许多大容量、大功率的传统存储设备得到广泛应用,导致数据资源中心的高成本、高能耗,对环境保护带来新的问题和挑战。针对这一问题,提出引入绿色存储存储理念、实施绿色存储战略,是实现节能降耗、降低系统总体拥有成本的关键;通过目前常用绿色存储技术的详细分析和介绍,对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如何选用符合相关法规与标准的存储设备,建设高能效数据资源中心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绿色消费与技术创新是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议题,其内在关联和演化机理却鲜有研究。引入演化博弈理论,构建消费者与企业之间交互过程演化模型,进行5种情形下ESS演化趋势的数值仿真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受有限理性、路径依赖等因素的影响,绿色消费和绿色技术创新难以自发实现良性互动而达到理想的均衡状态,博弈群体理性的塑造和完善是实现绿色发展的必然选择。研究旨在为推动二者有机耦合、协同发展提供一种新的理论视角和思维范式。  相似文献   

16.
新疆能源消费强度空间公平性分析及节能潜力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晶晶  杨德刚  霍金炜  于良  张豫芳 《资源科学》2013,35(11):2151-2157
能源消费强度空间公平性的本质是区域经济发展权的合理分配,维持能源消费空间公平性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本文以新疆15个地、州、市为研究对象,运用基尼系数、人均GDP能耗绿色贡献系数和节能潜力指数等测算方法,对区域能源消费强度的空间公平性和节能潜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发展阶段的差异导致新疆总体能源消费强度和工业能耗分配呈现显著的空间非均衡性,其中新疆能源消费不均衡的原因是部分快速工业化地区能源消费过度,而工业能耗分配悬殊的原因则是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和工业发展模式;②基于影响因素呈现工业阶段化特征,提出根据不同工业化发展阶段对各区域制定差别化节能目标和节能措施,不仅能有效缩小地区间的能源消费差距,经测算还将使新疆整体的能耗减少13%,这对新疆乃至全国低碳经济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针对传统消费造成的资源过度消耗与环境严重退化的现象,基于扩展的Solow模型框架,引入环境资源存量约束与绿色消费变量,建立了环境资源约束下以社会福利最大化为目标的绿色消费路径模型,运用最优控制理论得到了均衡状态下最优消费路径的解析解,对不同影响因素变动下最优的绿色消费路径进行数值仿真,结果表明:(1)不同的绿色消费初值影响着消费模式绿色化的速度,但无法实现完全绿色化,两种消费模式之间会最终达到均衡状态;(2)环境资源承载力较高的条件下有利于消费模式的绿色化,但也刺激了传统消费更快速度的增长,从而会降低整体消费的绿色程度;(3)高资本弹性和高环境自净力均不利于消费模式的绿色化。  相似文献   

18.
运用模糊数学综合评价理论建立了分布和判断矩阵,设计了装备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模型,提出了创办"绿色银行"和制定"绿色币"信贷制度的新思路以及由"绿色银行"按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装备制造企业进行绿色星级评估的具体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19.
过去10多年,我们在绿色生产方面已经有了系统化的理论与做法。比较而言,对于绿色消费的研究与实践相对薄弱。文章从物质流和消费效率的角度,对绿色消费做了3个方面有关联性和系统性的分析。在"为什么"问题上,指出在人口趋向稳定、技术效率大幅度得到改进之后,对资源环境的影响将主要来自消费水平;在"是什么"问题上,指出研究绿色消费,重点是要研究流量效率之外的3个效率即维护效率、服务效率、满足效率;在"怎么做"问题上,强调替代性消费是绿色消费需要倡导的发展方向,这对于理解崛起中的分享经济具有重要意义;最后以摩拜单车为例,说明我们的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创造绿色消费的中国故事。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消费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的提高、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的增强,消费对资源环境和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也日益显现。生产为了消费,消费反过来也促进生产;消费决定生产,也引导着生产方向和发展趋势。绿色消费不仅是消费者责任,也对生产者提出了更高要求:从原材料采购、产品生产和流通、产品使用、报废产品回收和最终处理/处置的全过程都以低碳为标准,倒逼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绿色低碳发展。政府可以通过设立激励/约束机制、增加绿色产品供应、组织政府采购和做出率先垂范等政策措施引导绿色消费,但根本措施还在于提高公众环保意识,自觉践行绿色低碳消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