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是对早期自然哲学的一个简单总结,也是一个具有革命性的创造。他认为,只有理解了事物产生的原因,即事物的本原,才能真正了解这个事物,因此提出了"四因说"。本文通过亚里士多德所提理论分别阐释了会导致事物产生的四种原因,重点论述了亚里士多德认为"形式是自然本原"的原因,阐发了作者对自然本原争论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实体学说是亚里士多德哲学思想的核心部分,但由于中英文对希腊语"ousia"(实体)翻译的困难和缺陷与亚氏思想本身的复杂性,很难得到一个关于"实体"的清晰统一的定义。撇开语词的翻译问题和亚氏思想本身的问题,知识的对象、事物的载体、真正的存在、事物的原因,理应成为亚里士多德"实体"的四个公认意义。  相似文献   

3.
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哲学家德漠克利特认为,“一切事物的本原是原子和虚空,虚空是原子运动的场所”,后来,亚里士多德创立了一种运动论,认为一个受到某种连续不断的力推动的物体,会随周围介质密度渐渐变小而运动得越来越快,在真空中这个物体将以无穷大的速度运动.他不承认存在无穷大速度的可能性,因而断定真空不可能存在.在长达2000年之久的时间内,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被奉若神明,哲学家们一直认为:“自然厌恶真空”.这种厌恶的本性阻碍形成真空,任何真空一经获得,附近东西就立即将它填满,因此,水银和酒就应当填满倒立的玻璃管.  相似文献   

4.
联想是由一个事物想到另一个事物的心理过程,即由此及彼的过程。根据古希腊的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提出的联想三大定律:相似率、  相似文献   

5.
利玛窦以其敏锐的眼光,看到了儒家思想中作为本原的“太极”或“气”的局限性。在此基础上,他论证了“天主”的超越性和真原性。得出这一结论时,利玛窦主要使用和发挥了亚里士多德的实体理论与基督教的创世观念。但是亚里士多德实体理论存在唯物唯心之间的矛盾,而创世观念也存在矛盾,这使利玛窦在批判儒家本原思想时也陷入了矛盾。  相似文献   

6.
追问和探究实体是西方古典哲学一以贯之的主题.哲学在古希腊刚刚产生的时候起,就提出和追问本原问题.亚里士多德综合了先前哲学家的原子论本原思想和理念论本原思想,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实体概念,并对这一概念作了经典性的论述.亚氏的实体思想对后世哲学产生了很大影响.经验派哲学家和理性派哲学家沿着亚里士多德的路继续往前走,对实体的追问和探究仍倾注不衰的热情,形成了各自不同的实体观.在当代,追溯西方传统哲学对实体的追问和探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美是什么、这是个困扰过多少古今中外美学家的问题。柏拉图对美的论述可谓洋洋洒洒,但是最终仍无限感叹地说“美是难的”。嗣后,一代又一代的美学家都进行过有益的探讨,对美的本质提出了种种不同的看法,他们或从精神上探索美的根源,如黑格尔和康德;或从物质世界中寻求美的本原,如亚里士多德和车尔尼雪夫斯基;或认为美客观地存在于现实事物的关系中,如狄德罗。然而,正如列夫·托尔斯泰所说:“‘美’这个词儿的意义在一百五十年间经过成千的学者的  相似文献   

8.
伽达默尔的解释学与古希腊哲学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古希腊哲学的本原性、开放性、真实性与哲学解释学在本质上有内在的共通性 ,这集中体现在对真理的追求上。伽达默尔将解释学的真理定位在前科学状态的真理观 ,从巴门尼德的存在论获得启示 ,并充分考虑和探究了柏拉图的对话辩证法 ,建立了解释学的问答逻辑。在哲学的归宿上 ,以亚里士多德的实践智慧为契机 ,最终走向了实践的真理观  相似文献   

9.
“逻各斯”一词在赫拉克利特的著作残篇中,虽有多种不同用法,但主要的,他是把“逻各斯”看作本原的。“逻各斯”与火结合在一起,由此构成了赫拉克利特的本原学说,并且在古希腊早期哲学发展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和意义。一“追求一种永恒的东西乃是引人研究哲学的最根深蒂固的本能之一。”①古希腊早期的自然哲学家们就是从追求“永恒的”本原,开始进行哲学思考的。何为本原呢?“本原指万物的根源或元素”②。亚里士多德对此也有过解释。他认为:“一个东西,如果一切存在物都由他构成,最初都从其中产生,最后又都复归为它”③,那么,…  相似文献   

10.
怎样联想     
亚里士多德在其著作《记忆与联想》一书中这样记述:“我们的思维是从与正在寻求的事物相类似的事物、相反的事物、或者与它相接近的事物开始进行的,以后,便追寻与它相关联的事物.由此而产生联想.”他的这一想法在后来形成了用以指导联想的三个基本法  相似文献   

11.
艺术与自然的关系是美学的一个根本问题.海德格尔的自然一词是在古希腊词语(ψ)ú(σ)ηs的原初意义上理解的,指的是自行发生的存在者整体的遮藏着的解蔽,这个含义也是“存在”和“真理”的原初意义.本源(Ursprung)的德语含义是“一件东西所出自并且所安身于其中的本质来源”.艺术作为解蔽(即真理的一种发生方式)源自于(与存在同义的)自然,聚集着艺术的艺术作品是被(与真理同义的)自然规定、创作和保藏的,艺术的本源是自然.  相似文献   

12.
古希腊哲学本体论,以巴门尼德的存在学说为开端,中经苏格拉底-柏拉图的理念论,在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中达到了一个全面系统的综合,并在层次上飞跃到一个纯粹形而上学的,即超越自然哲学和精神哲学的纯哲学境界。古希腊哲学本体论,可以归纳为范畴本体论和宇宙本体论。从西方哲学在此后的发展历程来看,这两种本体论对后世哲学本体论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3.
在古希腊本体论哲学中,普罗提诺的本体论是"三本体"论,"三本体"论中最核心的本体是"太一","太一"具有最高的完满性,是第一性的存在,是其他两本体———努斯和灵魂的生成之源。此外,"太一"还是终极的"至善",作为伦理意义上的终极而存在,保存了古希腊哲学理性思辨的特点。普罗提诺的"太一"本体观念是对于古希腊哲学本体论的一种发展和总结。  相似文献   

14.
哲学是关乎思想的根本事情,它只关心生活的整体和意义,是最美好的生活方式。也就是说,哲学是关乎人之根本即“自然”的事情。依据于此,哲学必然不是观念,不是概念体系,不是逻辑或逻辑思维,不是语言本身,也不是理解和解释的方法。它既不是人类其他经验和“思想”的概括和总结,也不是世界观的归纳和类比。同样,哲学不是化。哲学只是哲学“本身”。现代哲学在观念哲学中“浸泡”得太久,离真正的哲学已经很远很远,可以说不成其为哲学了。要“恢复”真正的哲学,只有回到古希腊哲学家那里,从哲学的“自然”出发考察哲学是什么。此时必须避免用现代“观念论”套用古希腊哲学家。  相似文献   

15.
人类对希望的言说史是一部希望的"误读"与"遮蔽"史,为了探求希望论题的意义,我们必须回到古希腊,在希望"史"的去蔽中澄明出希望的本真含义。在神话时代,古希腊人将"希望"误读为指向命运的神秘主义"期望",以柏拉图为首的哲学家们继承了这种传统,将对本原的期望视为生活的最高目标。亚里士多德一方面承认这种对"最初的推动者"的形而上学期望,一方面提出"实践智慧"来追求伦理生活中的幸福,这种关注实践的希望观在后亚里士多德时代得到一定发扬。虽然随着希腊化罗马时代的战乱而稍纵即逝,却依然影响了后世哲学的走向和旨趣。  相似文献   

16.
古希腊神话话语的神学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西方文化发展演变的重要思想资源,古希腊神学植根于希腊神话这一古朴的人文精神共同体中,追溯希腊文化之源神话话语所含藏的神学思想,有助于拓展神话研究的空间,发掘其独特的精神价值,尤其是对于把握希腊神话与宗教、希腊精神信仰具有极大的精神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7.
神话的象征或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往人们总在谈论所谓神话的“象征性”,而任何我们能从神话中发现的“象征”都是我们自己任意附会的结果,神话之所以是神话完全是因为它的“结构”,无论对于原生的神话还是继生的神话而言,在理解它们的时候首先应当被考虑的就是其结构而非内容──虽然在对后者的解释过程中并不完全排除对其内容的处理。把神话理解为结构是我们能够依以开展的任何讨论的惟一可靠基础。  相似文献   

18.
教育研究是来自教育研究者的问。如何发问与研究者本人的立场有关,站在适宜的立场上发问能够引导出更为适宜的回答。教育研究的立场不止一种,其中较为常见的四种立场分别与日常经验、古希腊形而上学、科学主义以及生存论有关,而且相互之间也有历史关联。日常经验的教育立场虽然能够为教育问题的探寻提供丰富的可能性,但是经验的个人性和事实性限制了这种立场的普遍解释力。古希腊形而上学的教育立场虽然在解释力上更具普遍性,但是理念论和形而上学在不同程度上遭遇了将教育本质与活动分离的风险。培根开创的实验科学虽然意图弥合这种分离,但是走向科学主义的教育立场却将生活世界抛之脑后。以胡塞尔现象学和海德格尔存在论为基础,生存论教育立场确立了“回到教育事情本身”的研究主旨,并依据此在在存在者、存在论和作为一切存在论得以可能的条件上的优先性,克服了以上三种研究立场的缺陷,确立了它在诸教育立场中的优先地位。  相似文献   

19.
浅析亚里士多德关于人的本质的三个论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本质问题,自古以来一直是哲学家们所关注的焦点问题。亚里士多德对人的本质曾下过三个论断:“求知是人的本性”侧重于感性认知的角度,它代表着以“爱智慧”为显特征的古希腊化所体现出来的最为纯正的哲学精神;“人是理性的动物”侧重于感性认知的角度,它把理性主义对事物确定性的追寻提高到了哲学本体论的高度加以把握,把古希腊哲学 对人的本质的研究推向了最高峰;“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侧重于社会政治的角度,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较为素朴地揭示了人的社会属性,是人的自我认识史上一次重大的飞跃。亚里士多德的这些思想在今天看来,仍然是十分深刻并且富有相当的现实意义和启示意义的。  相似文献   

20.
比较教育本体论是以考辨比较教育存在为始点,从理论逻辑的正题与反题走向合题为路径,以追求比较教育终极实在为依归,以奠定比较教育知识基础为任务,意在追寻其本体的原点构建与视域导向,解答比较教育的存在形态和意义生成,完成比较之于教育的哲学命名,将比较教育从本体存在层面延伸至比较教育本体超越层面,力求在本体论上有所突破,构建一种比较教育学理范式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