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康江峰 《科技管理研究》2005,25(8):23-24,32
我国高新区的行政管理体制存在着体制不顺、传统体制回归、职能配置不到位、机构设置不合理四大问题。创新我国高新区行政管理体制的思路主要有:理顺行政管理体制,强化制度创新,完善“超自主体制”,建立孵化器网络。  相似文献   

2.
我国高新技术开发区(简称"高新区")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新的管理体制机制,推动了区域科技创新和社会经济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以及新时代高新区肩负的新的历史使命,这种体制逐渐显露出困境,表现为体制外摩擦、体制回归、机制僵化以及成果认证滞后等。探讨问题深层次原因,包括高新区定位的偏差、"政区合一"模式、制约监督弱化等。提出从政府治理向企业治理转变、行政管理向科技转变、集中管理向协调管理转变、权利型管理体制向服务型管理体制转变等思路。  相似文献   

3.
我国高新区体制回归动因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制回归是当前我国高新区发展面临的关键挑战之一。从制度变迁理论的视角,分析了我国高新区体制创新的内涵和类型,并从路径依赖、体制势差、体制摩擦和寻租激励4个角度探讨了体制回归的动因,最后,对此提出了5点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高新区与行政区合并:是体制复归,还是创新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发展型政府和地方法团主义理论为基础,探究高新区与行政区合并的内在制度动因,认为"政区合一"体制反映了新阶段高新区创新功能提升和拓展的需求,同时这也是在地方政府强烈的经济发展导向和依托地方政府建设高新区的制度安排下,有效推进高新区创新发展的合理化制度选择。"政区合一"的体制造就了一个内部具有高度整合性的自主性经济官僚机构,能够为高新区的创新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策和资源支持。但在制度整合过程中,原有体制的僵性和发展路径的依赖也存在体制复归的风险。基于对广州国家高新区和青岛国家高新区两个典型案例的对比分析,总结了"政区合一"体制可以有效支撑高新区创新发展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5.
能否实现技术创新方式的转变,是我国高新区"二次创业"成败的关键,而对原有方式的路径依赖严重制约了这种转变的实现。基于此,文章首先总结了当前我国高新区技术创新的现状和特征;然后从三个方面分析了路径依赖对我国高新区技术创新方式转变的影响;最后提出:通过路径创造突破锁定,实现技术创新方式的转变,从而从根本上提升我国高新区的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种新的技术经济范式,创新经济引发了政府公共管理从自上而下的官僚行政管理向多元参与、多层次协作的联合治理转变。在以创新为核心目标的国家或区域战略下,联合治理成为创新系统治理与创新政策管理的核心内容。以我国的国家高新区为案例,解析高新区基于联合治理的各项管理体制创新,具体考察高新区与国家各部门、与市政府各职能部门和行政区、与各个分园及与各微观创新主体之间的联合治理模式,并针对高新区管理中存在的现实问题为未来管理体制改革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高新区是各个地区创新发展的一面旗帜,是体制机制改革的试验田和前沿阵地.在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下,高新区肩负着新的责任与使命.对广西高新区体制机制改革中不同管理模式的主要做法进行总结分析,探讨高新区管理权限,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强化科技引导地位,建立健全科技评价考核机制和理顺高新区与行政区域的权责关系.  相似文献   

8.
基于内生经济增长理论,构建基于研发模型的知识生产与经济增长路径分析框架,并运用我国31个省份和53家国家级高新区2000—2015年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和对比检验了我国非高新区产业和高新区产业的经济增长路径。实证结果表明,我国非高新区产业知识生产不存在显著的规模递增效应,对应的经济增长路径均为稳态收敛型,高新区产业在知识生产方面存在显著的规模递增效应,对应的经济增长路径均为持续加速型,显示出高新区产业的强大发展潜力。研究结论为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高新区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制定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东湖高新区"一区多园"管理体制发展现状的调查研究,发现目前东湖高新区"一区多园"管理体制存在跨管理空间的责权利冲突的问题。深入剖析认为根本原因是"越界管理难协调、多重博弈难均衡"。从强化高新区"一区多园"管理体制创新的顶层设计、统筹协调高新区"一区多园"的行政管辖权与经济发展权、建立科学合理的高新区"一区多园"政府治理结构、做大和分好高新区"一区多园"的利益蛋糕等四个方面提出了东湖高新区"一区多园"管理体制创新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高新区"二次创业"发展途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我国高新区“二次创业”发展途径进行分析,提出管理体制与运营模式创新、产业政策与园区功能创新、产业集聚与产业结构优化以及知识溢出与创新体系建设等发展途径,为我国高新区“二次创业”提供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我国高新区“二次创业”正处在由产业主导中期阶段向创新突破阶段过渡。本文就我国高新区“二次创业”的发展提出管理体制创新战略、创新体系构建战略和技术产业集群战略三个主要战略。同时,提出了构建科技产业政策和科技创新与产业集聚互动发展两个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广东高新区是自主创新的前沿阵地,目前正处于实现"二次创业"的关键时期,创新体系建设尤为重要。以广东省生产力促进中心为龙头的生产力促进中心体系作为全省科技服务网络的骨干,理应在高新区创新体系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在分析广东高新区建设生产力促进中心体系的重要意义基础上,探讨东高新区生产力促进中心体系建设的具体思路、运行机制及路径。  相似文献   

13.
"扎堆"式产业空间布局在我国高新区中普遍存在,这一原始的产业布局模式并不能带来由于地理接近而产生的任何益处,高新区产业空间结构的转型已迫在眉睫。对此,在已有研究基础上,根据高新区产业结构的演化机理,结合我国高新区的发展现状,提出了"扎堆——产业集聚——产业集群——创新集群"的转型路径,详细阐述各转型阶段的特点,深入分析各转型过程的外部条件,并最终提出推动这一转型过程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我国高新区“二次创业“正处在由产业主导中期阶段向创新突破阶段过渡.本文就我国高新区“二次创业“的发展提出管理体制创新战略、创新体系构建战略和技术产业集群战略三个主要战略.同时,提出了构建科技产业政策和科技创新与产业集聚互动发展两个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以长沙高新区为例,基于技术流向的视角,探讨高新区多元技术创新扩散的路径。在分析长沙高新区多元技术创新扩散现状及现有的通过企业、高校与科研院所以及人员流动扩散等主要路径基础上,提出建立高新区创新扩散网络综合平台、园区内产业集聚扩散平台以及园区联盟对接扩散平台进行多元技术创新扩散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6.
高新区是推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创新创业和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重要载体,已进入"三次创业"阶段。高新区效率测量既是科技管理工作的需要,也已经成为科技评价研究的热点主题。将经典二次相对DEA模型同超效率DEA模型进行结合,建立基于二次超效率DEA的高新区经济效率测量方法,在名义经济效率基础上挖掘高新区真实经济效率。以2015年、2016年高新区数据为例进行了方法验证与实证分析。研究表明,高新区名义经济效率的主要驱动因素同所在城市或区域的环境、发展特征相关,高新区存在研发投入驱动型、人力资源驱动型和资产驱动型等;具有高真实效率的高新区在全国的分布较为广泛,同其自身发展战略、路径选择与资源转化能力密切相关。综合名义效率与真实效率分析,山东省高新区效率不平衡性较强,进一步从优化山东省高新区资源投入与输出转化方面获得了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7.
国家高新区风险投资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传洲  艾华 《未来与发展》2010,33(11):11-15
国家高新区是我国发展高科技产业的重要基地,需要大量融资支持。文章从高科技产业与风险投资融合的内在机理入手,分析了高新区吸引风险投资的特有优势,评述了当前我国高新区发展风险投资所采取的一些措施,并根据我国状况指出了高新区进一步加强风险投资所需要采取的策略以及相应的制度创新支持。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国内外高新区发展运行的相关文献资料和实践经验的研究,提出高新区创新能力的形成一般遵循从"环境支撑→要素聚集→组织结网→能力形成"的演进路径,并据此分析高新区创新能力的要素构成及其相互作用机理,进而提出培育和构建高新区创新能力的几点结论和启示.  相似文献   

19.
高新区是苏州高水平创新、高质量发展、全方位开放的主战场。站在面向"十四五"的新起点上,苏州各级高新区应担当起高质量发展的重任。立足苏州省级以上高新区数量众多、各个板块全覆盖的现实,文章分析了苏州高新区建设的进展和存在的问题,研究通过"一区多园"模式提升高新区竞争力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20.
<正>高新区将"复制"上海自贸区经验,涉及八大方面33个改革事项实现"一枚印章管审批、一个部门管监管、一支队伍管执法"襄阳将以高新区为改革试验田,学习借鉴上海兹有贸易区经验,开展先行先试改革试点工作,全力在33项改革事项上实现突破,实现高新区"一枚印章管审批、一个部门管监管、一支队伍管执法"。此次改革重点包括八个方面,分别为:创新行政审批管理服务、深化工商服务便利化改革、创新市场监管体制、探索建立综合执法体制、构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