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教师的幸福     
天空的幸福,是穿一身蓝;森林的幸福,是披一身绿;阳光的幸福,是如钻石般耀眼;教师的幸福,是源于对孩子们的真切眷注。  相似文献   

2.
特级教师薛法根曾经这样阐述教育的真谛:"没有享受到教育幸福的人生是遗憾的,没有为学生传递教育幸福的教师是失败的。"教育应以促进人的幸福生活为目的和旨归,教育的幸福传递建立在教师的幸福感受和幸福生活基  相似文献   

3.
但凡在教育领域谈到幸福,大部分是关于幸福与教育目的或教育过程的论述,且往往有意无意地、一相情愿地绕过教师去寻找幸福教育;但凡有谈到教师幸福的论述,或偏向于教师职业道德方面的研究,或偏向于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的研究,或偏向于教师心理健康方面的研究,或偏向于教育过程中的教师的生活经验和个人感受。虽然“幸福是伦理学的第一问题”^[1],但是关于教师幸福的一些探讨却并没有真正在伦理学意义上、从幸福的视角进行深刻反思和剖析,因而缺乏对教师幸福的实质性理解。  相似文献   

4.
李春英 《辽宁教育》2012,(18):74-75
教师要享受教育的幸福,教师要享受成长的幸福,教师要享受自己发展的快乐,教师要享受教育追求理想的成功。怎样才能使教师过上完整幸福的教育生活?只有教师成长了、发展了,他们才能够幸福、快乐。因此,在教师队伍建设中我校一直把让教师幸福快乐的成长作为我们的目标。一、在学习中享受精神世界的幸福和快乐教育家夏丐尊说过:"教育不能没有感情,没有爱的教育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我经常说,我们的学生就好像投胎一样来到我们的身边,那该是怎样的一种缘分啊!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给他们母亲般的呵护啊!  相似文献   

5.
袁飞天 《教书育人》2012,(31):33-34
幸福是人生的终极目标,也是教育的终极目标。教育在于促进个体获得幸福体验;提升幸福意识;发展幸福能力。教育所有的具体目标只有指向幸福才有意义色彩。作为教育主体的教师是否具有幸福感,不仅影响自身的生活质量和专业发展,也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学校的发展以及教育质量的提高。一个没有幸福感的教师,必然会带给学生灰色的情感传递,影响到学生的精神健康。因此,在现代教师管理中,必须以教师为本,充分重视教师需求、  相似文献   

6.
苏霍姆林斯基说:“我认为教育的理想就在于使所有的儿童都成为幸福的人,使他们的心灵由于劳动的幸福而充满欢乐。”说到学生的幸福,就不能不说教师的幸福。“因为教育是一个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变得更完善的职业,而且,只有当教育者自觉地完善自己时,才能更有利于学生的完善和发展”,“没有教师的生命质量的提升,就很难有高的教育质量;没有教师精神的解放,  相似文献   

7.
教师的幸福感是学生幸福感的重要保障。"孩子在学校是幸福的,他们的教师也应当是幸福的"。教师要成就学生的幸福,首先自己要成为一个幸福的人,一个懂得如何创造幸福的人。没有教师的幸福,就没有学生的幸福。湘潭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给教育带来了前所  相似文献   

8.
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幸福,都会不断地追求幸福。费尔巴哈说:“生活和幸福原来就是一个东西。一切的追求,至少一切健全的追求都是对于幸福的追求。”教育是为人类谋福利的事业,教育的应然追求是人的幸福。没有幸福感的教师就不会有学生的幸福和对教育本真追求的实现。遗憾的是,很多教师缺乏职业幸福的体验与感受,觉得从事教师职业没有多大意思。究竟什么是幸福?如何唤醒教师的幸福感受?本文试从心理学的角度,谈一些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教师的专业幸福"区别于"教师的幸福",是教师在自己的教育工作中自由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的一种教育主体生存的状态。教师的专业幸福是一种精神幸福;教师的专业幸福是一种内生性的幸福;教师的专业幸福是一种关系性的幸福;教师的专业幸福是一种理解性的幸福;教师的专业幸福是一种创造性的幸福。  相似文献   

10.
黄佑芬 《贵州教育》2021,(20):37-38
众所周知,没有教师的幸福,就没有教育的幸福.可是,在不少人的印象中,中小学教师总是忙于处理这样那样纷繁复杂的教育教学事务,哪来幸福的味道呢?殊不知,这恰好是幸福的源泉.做课题研究,首先要发现问题,而中小学教师长期置身于真实的教育实践,有着源源不断的教育问题等待解决,这就为中小学教师做课题研究提供了源头活水.  相似文献   

11.
幸福的阳光     
王立松 《班主任》2009,(7):30-30
天空的幸福,是穿一身蓝;大地的幸福,是披一身绿。阳光的幸福,是洒下耀眼的光芒;落日的幸福,是留下最后的美丽。我的幸福,是和你们一起采撷。  相似文献   

12.
天空因穿一身蓝而幸福,森林因披一身绿而幸福,阳光因如钻石般耀眼而幸福,教师因源干对学生的真切眷注而幸福。  相似文献   

13.
教育感言:没有教师的成长,就没有学生的成长;没有教师的幸福,就没有学生的幸福。今天青研组相约周三的活动形式是"串门沙龙"。匆匆吃好了晚饭,我就往同事邵老师家赶。远远听到屋子里传来阵  相似文献   

14.
<正>一、让孩子在爱中享受幸福爱是人类永恒的话题,是人类最基本的情感。而在教育中,爱更是教育的灵魂和生命,没有爱就没有教育。1.爱应当是真诚的。教师的爱是无私的给予,像大海给予白帆蔚蓝的依托,如白云献给大地亮晶晶的丝线。教师的爱没有条件没有血缘,没有报酬,没有亲疏。教师爱学生,就要走进  相似文献   

15.
曾有人说,教师的幸福就是学生的幸福。也有人说,学生的幸福就是教师的幸福。还有人说,没有教师的幸福便没有学生的幸福。也还有人说,没有学生的幸福就没有教师的幸福。其实,这些话说来说去表达了同一层意思,那就是教师获得较高的职业幸福感对于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追求幸福是人的终极追求,是一切社会生活价值的核心体现。教育是一种教人获得幸福品质的教育,教师幸福是作为教育主体的教师美好生活的现实体验,体现了教师作为主体在与人相处和社会交往中的生成和实现,蕴含着丰富的伦理内涵:教师幸福本是一种应然的伦理价值追求;教师幸福的保持需要伦理道德的维系;教师幸福的实现有其内在的德性要求。  相似文献   

17.
陈明  张家胜 《教书育人》2012,(13):31-33
教师的教育幸福不仅关系到教师本人职业生活的幸福,也关系到学生的幸福。一个内心没有幸福感的教师如何培养出幸福的学生?教育要使学生获得幸福,首先要让教师获得职业的幸福感。笔者认为,幸福应该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维度。  相似文献   

18.
对“幸福教育”这个概念可能产生两种理解,一是把幸福作为一种有待教、有待学的情感内容,这样“幸福教育”就是“教幸福、学幸福”;二是把幸福当作教育过程中师生双方的情感体验,把教育当作一件幸福的事情来做,这样“幸福教育”就是“幸福地教、幸福地学”。这两种理解都是可以成立的。但是,把幸福作为教育的内容,是一种较为肤浅、更加危险的理解,它有可能允许以不幸的方式进行“幸福”的教学工作,很容易使“幸福的内容”蜕变为学生的沉重负担;把幸福作为教育过程的根本性情感性质,使幸福与教育在本质上统一起来,则是更为深刻、可靠的理解。当然,只有把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在幸福的感受中进行幸福内容、幸福观的教育,“幸福教育”才能取得完整的意义。幸福教育是为“人”的幸福的,教育不是主要与教师或学生某一方“人”有关,它是师生双方的实践,所以没有教师方面“幸福地教”,也就无法真正给学生“教幸福”;反之,不能教学生幸福,教师实际上也不存在幸福地教。有一种说法:教育的过程是苦的,但果子是甜的。这如果不是骗人的,就是对幸福有误解。幸福既是教育的最终目的,也要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目的与过程总是内在统一的。我们无法设想不幸的过程会突然推演出幸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教育的幸福     
幸福,来源于自己对教育深刻的理解和深切的体验。没有享受到教育幸福的人生是遗憾的;没有为学生传递教育幸福的教师是失败的。教育,需要我们每个教师真正领会幸福的真义,并始终昂扬地行走在教育的幸福之路上!在我儿时的印象里,能背着书包走进学堂,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课,和同学们一起读书、游戏,是最幸福的事情。7岁那年,还没有到上学年龄的我硬缠着外公、外婆买来书包,吃了“坐精肉”(据说吃了这块肉读书时屁股不离板凳,会很定心),准备了糖果,新学期一开学就跑到学校去上学。在排队点名的时候被老师发现了,将我拉出了读书的队伍。我眼睁睁地…  相似文献   

20.
现代学校重要的价值追求在于让人享受"教育的幸福"。在我看来,这种教育的幸福感不应该是单方面的。真正的现代学校应该使教师教得幸福,学生学得幸福。没有幸福感的教师,难育有幸福感的"未来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