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媒体对于社会弱势群体的报道与关注,很大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有利于和谐社会建设,但在报道过程中同样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特别是近几年来媒体所热衷的"卖子"、"卖肾"类新闻及其所产生的社会影响更是令人深思.  相似文献   

2.
媒介"已经发展到了卖活动的阶段".这话是人大新闻学院教授喻国明首先指出的.我理解喻先生的意思,是说了不少生活类报纸的实际状况,并不是力推"卖活动".近年有的媒体策划的活动和对活动的报道越来越多.如何把握好媒体搞活动的报道和媒体公共性的关系,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李家连  郭燕 《新闻实践》2012,(11):47-47
笔者发现,近年来在破解农产品卖难上。地方报纸仅靠单打独斗式的单向报道,在媒体与读者之间难以形成共鸣点,效果并不明显。2012年四五月份。萧山日报策划了两场专门破解农产品卖难的专题活动报道,走出了一条破解农产品卖难的活动报道创新之路,亦进一步提升了地方媒体的影响力。一、纸媒主导:使劲吆喝,策划活动解卖难综观地方媒体,近几年在解决农产品卖难上似乎“黔驴技穷”、作用乏力。究其原因,一方面这样的卖难年年有、年年报,媒体和记者产生了“新闻疲劳”:另一方面读者产生了“视觉麻痹”,对媒体推出的“农产品卖难”报道“不领情”。当萧山日报新媒体迅速发展起来,形成传统媒体萧山日报与新媒体萧山网、萧山手机报、萧山日报微博互动共存的格局后,萧山日报社就致力于探寻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合作双赢的新路。其中做好三农报道、破解农产品卖难就成为首选。  相似文献   

4.
"一次不实报道就能让农民桔子卖不动""一篇虚假新闻足以阻挡上市步伐""一波走偏的舆论竟能导致社会不敢扶老人"……行走在基层,总能听到不少人对新闻不良现象的吐槽。他们的微观感受,在媒体那里折射的正是道德滑坡的笔端、责任缺失的镜头和没有灵魂的点击率。可以说,正是这种"新闻雾霾",把社会生活空间污染了。而这个污染的源头,则是从一些媒体人的心灵蒙尘开始的。如何净化心灵?如何强化职业伦理?如何让道德约束刚性起来?新闻  相似文献   

5.
媒体在报道新闻事件时,会根据事件的新闻价值进行选择性报道。基于受众需求、价值判断、眼球经济等原因的选择性报道往往忽视了媒体的社会责任,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本文以最近媒体频繁曝光的一系列"老人倒地"事件为例,分析了媒体选择性报道机制的动因及产生的舆论影响,以发挥选择性报道在舆论引导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姜赟 《中国广播》2015,(2):94-95
"一次不实报道就能让农民桔子卖不动""一篇虚假新闻足以阻挡上市步伐""一波走偏的舆论竟能导致社会不敢扶老人",可以说,正是这种"新闻雾霾",把社会生活空间污染了。而污染源头,则是从一些媒体人的心灵蒙尘开始的。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知识社会学建构的视角反思西方主流媒体对于“阿拉伯之春”与“占领华尔街”两次社会运动的报道,认为依靠其强大的技术条件与传播能力,西方主流媒体遵照自身的社会结构属性与媒介报道规则建构了“适宜报道的社会运动”.但是由于现今互联网社交媒体的发展,这种传播霸权正在被“另一种现实”所打破.  相似文献   

8.
栾轶玫 《视听界》2014,(6):126-126
"贩卖数据"的新型盈利模式将成为未来媒体获利的新型手段。刚刚过去的记者节,不少媒体人吐槽说"记者是最苦逼的职业","依靠卖内容为生的媒体遭遇最苦楚的时代"。回溯历史,媒体人以"卖文为生",媒体以"卖内容获利"已是约定俗成之事。直到智慧之人发现了可以将读者"打包出卖"给广告主的"二次贩卖"模式,才使媒体业能稍微离开一下对内容的依赖。  相似文献   

9.
现在一些媒体在正面报道的同时,却对负面的社会新闻不注意角度,渲染了一些不良的社会情绪.笔者在本文中,重点阐述的是如何将可能产生负面影响的社会新闻艺术地、高明地"正"起来. 舆论引导力不只在"减负" 社会新闻内容与市民生活有着天然的贴近性,它关注社会生活中出现的社会问题、社会活动、社会现象、社会风尚等多个方面,内容鲜活,为百姓所喜闻乐见,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  相似文献   

10.
汪骏海 《新闻传播》2014,(2):152-153
"温州购房团"是历年来最受媒体关注,最让大众刻骨铭心的一个特殊团体,这个由媒体所策划的广告经营活动给社会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本文将从"温州购房团"现象看媒体的社会责任,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1.
陈希琳 《青年记者》2009,(14):81-81
2008年年初,“艳照门”甚嚣尘上。媒体在报道的过程中,从力度到心态,一步步走向失衡,流于媚俗,使媒体自身走向触犯他人隐私的境地。本文不再探究在“艳照门”报道中媒体所扮演的角色和承担的社会责任,而仅从新闻图片的角度切入,探讨如何看待图片的新闻价值。  相似文献   

12.
县市报扎根于基层一线,反映基层、服务基层是报纸的职责所在、使命所系、发展所需。富阳日报从“富阳人家门口的报纸”这一区域媒体的贴近性出发。通过策划特色公益活动,打造媒体服务品牌,充分发挥地方媒体的桥梁、纽带作用。以“帮农民卖大米”活动为例,从2011年开始至今,已累计帮助当地种粮大户售卖大米5万公斤,实现销售收入40余万元,深受群众欢迎。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日常媒体播报的表现出发,在风险社会语境下分析媒体播报带来的风险情绪和潜在的风险危机,并提出传媒解构自身所带来风险的办法,即通过在风险意识状态下构建大众媒体的"自由市场"和"情感市场"。  相似文献   

14.
7月5日,《南方周末》刊载的《得天下"差生"而教之》中提到,社会只在乎一所中学有多少学生考上名牌大学,媒体不会报道那些"差生"有多大进步。媒体不肯报道"差生"进步,这值得关注。学校里有学习成绩差的"差生",其他各行各业也有自己的"差生"。  相似文献   

15.
《青年记者》2011,(19):4-4
翻检近年社会热点,从紫金泄污到哈药超排,从"毒奶粉"到"健美猪",从开胸验肺到跳楼讨薪,各种不同事件背后,演绎着类似的社会症结。如何看待这些热点,实际上也就是如何看待发展中的问题。一些人抱怨,许多问题"都是媒体惹的祸"。应当看到,确有媒体为吸引眼球不惜炒作,写言过其实的报道、发耸人听闻的议论;也应当承认,没有媒体的介入与监督,这些事件不会如此引人关注。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中国媒体"走基层"活动的本质内涵入手,深入探析活动对媒体实现社会责任所提出的要求。"走基层"要求媒体在新闻工作中通过深入基层、提出问题,不断提高人文关怀,强化舆论引导和监督。  相似文献   

17.
人们常说,新闻媒体是社会公器。公器者,乃全社会公用之器具也,它们为全社会的成员所共同拥有,共同使用,谋取的是公共利益。职之所在,责有攸归。媒体的本质决定了媒体本身必须为全社会承担责任,提供服务。媒体也只有切实承担社会责任,发挥其应有的各项社会功能,才能显示其存在的价值和旺盛的生命力。经过十二载的辛勤耕耘,在创造了业界无数个第一的背后,《第一时间》无论品牌影响力、社会公信力还是收视创收都已经成为国内早间电视新闻栏目中名符其实的"第一"。作为  相似文献   

18.
无论是广电传媒,还足平面媒体,法制新闻占有量越来越大。众多的案件和纠纷报道评折对揭露腐败、打击犯罪和宣传法制、维护社会公正在社会上所起的作州也越来越大。闲此,法制报道也愈来愈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仔细梳理大量法制报道,我们不难从中窥视出媒体在法制报道中的角色“尴尬”,如何纠正媒体在法制报道的角色问题,需引起传媒业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媒体除了卖广告还能卖什么?山东卫视给出一种答案:创新营销理念,从跟随趋势到创造趋势,或许我们可以卖未来。媒体除了卖广告还能卖什么?这并不是一个新鲜的命题,通常媒体人在交流时都表露过这样的观点,哲理派说媒体卖的是心智,学院派说媒体卖的是注意力,实务派说媒体卖的是影响力……所有这些说法,都是根植于媒体的最基本特性——信息  相似文献   

20.
刘彤  杨嫦君 《传媒观察》2012,(10):27-28
本文对近期媒体集中报道国内两所著名大学"校长事件"进行分析,说明媒体的影响和社会事件的推动会造成词义的变化,进而探寻造成"校长"词义变化的原因,呼吁全社会警惕几起事件的报道对"大学校长"这一词语词义转移贬降的趋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