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哈尔滨市每年召开的市人代会、政协会进行报道,一直是《哈尔滨日报》政务报道的重头戏之一。“两会”年年开,如何能在做好规定动作的同时,又想方设法推陈出新,以读者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报道“两会”,是我们长期探索的课题。在今年的“两会”报道中,《哈尔滨日  相似文献   

2.
香港免费报纸大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记者》2005,(8):78-78
7月14日,由星岛新闻集团推出的免费报纸《头条日报》开始在香港市内的交通枢纽、住宅及商业区等数百个地点免费派发。它题为《开开心心看报纸》的创刊词写道:“《头条日报》虽然也会报道那些令人不快的意外消息,但我们也希望多报道令人愉快的新闻”。  相似文献   

3.
《郑州日报》2006年7月1日全新改版,提出打造高品质都市党报的理念,我们的想法是让报道的政治品质、内容品质、形态品质高一些,改变党报报道的惯性模式,让时政报道突出一个“活”字,经济报道突出一个“深”字,社会新闻突出一个“正”字,新闻评论力求一个“透”字,文体新闻突出一个“靓”字,让党报的新闻报道必读、可读、耐读,用高品质的新闻影响读者、引导读者.  相似文献   

4.
薄文军 《青年记者》2006,(12):51-51
从6月份开始.山东省《东营日报》“会议报道创新百日竞赛”活动全面展开。  相似文献   

5.
在做好政务报道方面,备媒体是“备村有备村的高招”。《哈尔滨日报》政教要闻部的年轻人,把政务报道“化”作涓涓细流,使党和政府的信息与百姓的心声融会贯通,实现了新闻规律与宣传效果的完美结合、报业经济发展与社会责任的完美结合、党和政府“要干的”与老百姓“期盼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6.
新竞争环境下证券报的财经新闻报道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第四季度,《每日经济新闻》和《第一财经日报》两张财经日报相继在上海诞生.这是中国报业史上的一件大事。因为此前,中国内地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财经类日报,只有《21世纪经济报道》、《经济观察报》等财经周报或周二报.或者是财经类报纸的分支——以《上海证券报》为代表的证券类日报。财经类周报以深度报道见长,证券类报纸以细分市场的专业性报道见长。由于《每日经济新闻》和《第一财经日报》兼具了时效性强和覆盖面广的优势,对于俗称“三大证券报”的《上海证券报》、  相似文献   

7.
广东湛江日报社社歌中,有这样一句歌词:“我们的事业在创新中永恒!” 一直以来,《湛江日报》勇立地方报业改革潮头,不断追求新闻创新,特别是2008年以来,一年一小改,三年一大改,并在2011年底改版、扩版,确立党报民生化、都市化、走市场的理念,提出“理念先行、视觉优先、表情突破、内容为王”的口号。在报道创新方面,坚持推进...  相似文献   

8.
多年来,形式单一、面孔生硬、语言呆板、缺乏亲近感和可读性等问题,一直在很多地市党报中或多或少存在。面对各种新兴媒体的激烈竞争,尤其是网络媒体的强烈冲击,进一步增强地市党报可读性、吸引力,愈发显得紧迫和重要。近两年来,《漯河日报》坚持改进政务报道、做强实用新闻、强化舆论监督和“走转改”同步推进,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9.
从2月23日起至9月上旬,泰州日报推出了“聚焦工业30强”系列报道。与以往不同的是,这组反映泰州市骨干工业企业的报道是以《记者住厂日记》的“形式”出现的,一改以往工业经济报道“概念 数字”的枯燥无味与“千篇一律”,视角独特,内容清新,具有较强的可读性。  相似文献   

10.
6月13日,中国足球队与土耳其队之战鸣哨。当这场被中国球迷称作“为荣誉而战”的比赛最终以0:3败北时,中国队以“一场未赢、一球未进”的战绩黯然结束了世界杯“处子之旅”。而远居内陆腹地的《新疆日报》对于世界杯的报道也骤然降温,在版面安排、资源调配等方面均开始低调运作。本报此次推出的“聚焦世界杯”专刊毕竟开了一个先河,除了奥运会、全运会等综合性大型体育比赛外,作为一向不太重视体育报道的党报,新疆日报还没有为某一项专业体育赛事开过专刊。  相似文献   

11.
刊登在《新疆日报》2002年12月24日上的消息《首府“公款圣诞”令人担忧》一稿在第13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被评为消息二等奖。这篇实施舆论监督的好新闻。报道的成功,笔认为主要得力于抓准了问题。何谓问题?毛泽东同志在《反对党八股》一中说:“问题就是事物的矛盾。哪里有没有解决的矛盾,哪里就有问题。既有问题,你总得赞成一方面,反对另一方面,就得把问题提出来。”可见,这里所指的问题,并不是单纯指工作中的缺点错误,而是主要指实际工作和实际生活中许许多多需要解决的矛盾。  相似文献   

12.
纪念抗震三十周年宣传报道,是《唐山劳动日报》今年最重大的一次“新闻战役”,我报编辑部着力强化图片报道功能,凸显报道现场感,争取读者注意力。  相似文献   

13.
由任 《新闻三昧》2004,(9):35-35
中华新闻报8月13日头版头条位置刊登题为《构建新闻“防火墙”——安徽日报报业集团加强系列报刊审读阅评》的报道,以高度评价鲜明态度大力支持报刊阅评工作。  相似文献   

14.
领导活动、各类会议,各地区、各部门的政务工作,是党报的重要新闻源,也是党报新闻报道的重要内容。如何避免政务报道的一般化、常规化、程式化,在政务活动中捕捉到新闻,以鲜活、有价值的新闻事实来实现政务导向作用,是党报普遍面临且常抓常新的一个重要课题。沈阳日报编采人员近一个时期对此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以2005年10月份《沈阳日报》的政务报道为例,细细品味探索实践,可以从中感晤到一些有益的启示。第一,要善于捕捉政务工作的创新点。捕捉和报道工作中有所创新有所突破之处,不仅可以提升报道的新闻性,同时对面上的工作也更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金鸣 《新闻前哨》2005,(9):30-30
本刊讯推出“寻访抗日战场”系列报道,开展“抗战小故事”征文活动,出版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特刊,这是今年随州日报为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作出的精心策划。报道形成了气势。《寻访抗日战场》追忆发生在随州的抗战史实,已先后刊发《余家店歼敌》、《夜袭马坪》、《烽火白兆山》、《肖店自卫战》、《磙山,见证中国军队抗战决心》等稿件。报道采用目击者、专家、学者讲述,穿插有关史料,生动、准确。  相似文献   

16.
本刊讯重大主题报道是体现党报权威性、彰显党报公信力的“拳头产品”.也是各级党报新闻创新、创优亟待突破的一道难题。10月11日,由浙江省新闻工作者协会、温州日报报业集团主办,《新闻实践》杂志社协办的“重大主题报道创新与实践研讨会——以温州日报为例”在杭州举行,来自全省各市级党报负责人和浙江大学的专家学者,以及《新闻战线》、《中国记者》杂志社负责人出席研讨。与会代表围绕“重大主题报道的自觉意识与理念创新”、“重大主题报道地方元素的挖掘运用”、“重大主题报道保障机制的构筑与创新”等进行了深入研讨和热烈交流。  相似文献   

17.
熊熊的圣火缓缓熄灭,心中的激情依然激荡。2005年10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运动会在江苏省南京市落幕,但她带给我们的兴奋与激动依然没有褪去。在全国狼烟四起的十运新闻大战中,作为一张地市报,《连云港日报》在全国以及各省市、体育专业传媒的新闻覆盖下,主动应对同质化竞争,从满足地方读者的关注点出发,挖掘地方新闻资源,做出独具特色的十运报道,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连云港日报》获得了十运会连云港赛区先进单位,《连云港日报》十运会体育报道记者也获得了江苏省“十运会”先进个人奖。  相似文献   

18.
水果商户贺永星是“好人三哥”,还是黑社会老大?2008年5月6日,《焦作日报》晚报版以整版篇幅报道了贺永星热心助人的事迹,一个月后,贺永星因“涉嫌黑恶犯罪”被批捕。8月26日,《焦作日报》又在头版头条刊出《好人三哥——记水果商户贺永星热心助人的事迹》(以下简称《好》文)一文,见报三天后,市公安局找到报社,提出该文报道失实。称在公安机关调查贺永星期间,给其正面报道,是跟公安局唱“对台戏”。  相似文献   

19.
成就报道怎样写才能吸引人?读一读获得2003年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消息《我省交通图五年七变》(见《河北日报》2002年7月11日1版),能给人很大的启发。  相似文献   

20.
王晴 《传媒观察》2004,(9):61-61
提起“经济报道”,人们立即会想到“观点 例子 数字”,“经济报道”也因此成了枯燥新闻的代名词。事实上,经济报道也可以写得生动耐读、引人入胜。像《经济观察报》、《21世纪经济报道》等经济类报刊,近几年来不断尝试改革经济报道形式,在“活化”上下功夫。据笔者观察,引人入胜的经济报道一般都有以下几个共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