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兴”、“象”是中国诗歌独特的意象类型,把“兴”、“象”理论用在影视广告情感沟通的创作手法上,可以使影视广告在审美情感上表现出情景交融、意在言外、自然天成等特色,从而达到中国美学所强调的对“道”的体验和“天人合一”的境界。  相似文献   

2.
张子程 《集宁师专学报》2006,28(2):39-43,76
无论是论述诗歌艺术创作构思还是诗歌意境之创造,人们在论及兴时,多把兴局限于诗学范围之内。我认为,若从美学的角度讲,“兴”———这一古典美学范畴,应是审美领域中一个普适性的概念。将“兴”定位于审美心理范式之内,是关乎艺术创作、艺术欣赏及其它审美领域的一个普遍性的心理现象。从这样的角度讲,“兴”应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王夫之才把“兴”推崇备至,并把“能兴者”与豪杰相提并论,也把“兴”和国家的兴衰治乱联系了起来。所以,认真地研究“兴”,发掘并赋予其新的美学内涵,有助于我们从更大的学术视角来审视它的现代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3.
<正> 艺术的功能是审美教育,即通常说的“寓教于乐”。人们在欣赏艺术作品的过程中得到美的享受,人的情感、情操、理想通过艺术感染而受到教育,艺术的感染教育是“潜移默化“。孔子论诗提出“兴、观、群、怨”说,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兴”是感染教育,“观”是看到美好的生活图景,“群”是可以协调群众关系,“怨”是不满社会恶习并加以抨击。这是说诗有审美教育作用。美术是按照美的规律创造的并且是以形象反映现实生活为特征的审美对象。美术的审美教育必须具备商个条件:一是这个作品必须是美的,二是欣赏者的审美意  相似文献   

4.
一篇作品一般都会有一个基本的思想或情感的核心,写作者就是在这一“核心”驱使或规范下进行写作的。有时候,这一“核心”就是文中的一句话,或是隐藏在字里行间的一种思维提示、一条情感线索,是窥豹之一斑,是兴波澜之尺水。而这些启发我们在解读作品文本时,可以调动一切思维审美储备,钻到文本的气韵精髓里去,点击这一能使作者产生创作冲动的触点,或是勾连文本肌理的关键之处,整合出能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话题”,从而引得打通作品全部脉络的源头活水。下面以《名人传序》课例抛砖引玉,以求方家赐教。师:同学们,有谁知道世界上演奏最多次…  相似文献   

5.
“兴”是我国古代的一个重要审美范畴,自先秦以来就为各个时代的人所关注。《庄子》一书绝大多数篇目写于先秦,全书竟然没有使用一个“兴”及与之相关的“比”。尽管如此,如果仔细考察庄子一书及其对中国古代文学和古代文论的影响,将会发现“兴”与庄子塑造的审美境界“游”之间存在着很密切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6.
“比”、“兴”即是创作修辞方法,也是思维形式。“比”具有更多的文学因素,是借外物以明人事,具有更多的伦理功能。“兴”具有更多的艺术因素而超越了出伦理的范畴,它直接连接了万物与人类自我,而在自我与自然之间,也存在着“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两种观照。  相似文献   

7.
“兴”是中国诗歌的原始模式,是一种华夏民族集体无意识的原型,是原始思维属性和原始文化形态的遗存,奠定了中国诗歌的精神内涵。“兴”又是一种表现方法和修辞手段,起头的“他物”与后之“所咏之词”既相关又在相关与不相关之间甚或没有逻辑上的关联,然其交待背景、渲染氛围、烘托形象、启人联想的作用无可替代。积淀于“兴”之表现方法和思维方式一直与诗结缘,但其运用的文体领域不限于诗,先秦散文已成功地将“兴”法变成了一种论说和证明的方式。然“兴”法的文体突破并未止步于此,而是以其强大的内驱力惯性地推向更广的区域,话本、戏曲、拟话本侧重于表现方法的追慕,而明清章回小说则偏向于思维方式的体认。  相似文献   

8.
读诗是一种高雅艺术,我国自古就有诗教的传统,“不学诗,无以言”,“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论语》)。好的诗词都是感情强烈、想象丰富、语言凝练、韵律和谐、意境优美,可以陶冶情操、净化情感、启迪思维。《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古典美学中,“兴”的内涵非常广泛、丰富,它已涵盖了艺术构思和审美鉴赏两大领域。本文试从文学创作论角度来探究“兴”与意境生成的关系。认为“感兴”状态下情景的交感、浑融,必然影响意境美的生成,而“兴”作为修辞手段所具有的“曲包”技巧并由此而产生的“余味”和“味外之重旨”,也足以显现意境的美感特征。  相似文献   

10.
《诗经》中的“比”、“兴”即是创作修辞方法,也是思维形式。“比”具有更多的文学因素,是借外物以明人事,具有更多的伦理功能。“兴”具有更多的艺术因素而超越了伦理的范畴,它直接连接了万物与人类自我,而在自我与自然之间,也存在着“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两种观照。  相似文献   

11.
论声训的性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声训”相对于“形训”和“义训”而言。其主要原理是“声义同源”。它是中国古代训诂家对汉语声义同源规律的一种素朴的,直接的体认和解释。并非一切以音同、音近之字相释的训诂形式都是“声训”。因为取音同、音近之字相释只是“声训”的外在形式,在非“声训”的全部内容,更不是“声训”的本质属性。“声训”的性质、旨趣是以音同、音近之字来揭示语词在其命名之初的“所以然之意”,即命名立意之义。这一点,才是“声训”与“形训”、“义训”之不同的重要标准。  相似文献   

12.
"兴"是《诗经》重要的艺术手法,也是传统诗歌"兴寄"艺术的渊源。"兴"由《诗经》的艺术手法发展为具有诗歌美学意义的"兴寄",这作为诗学范畴的一个重要发展值得深入分析。儒家解《诗》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儒家《诗》受春秋赋诗言志的影响,将"兴"发展为引譬连类的解诗之法,并进一步与"比"结合,从而确立了"比兴"的诗歌创作原则。儒家的"比兴"观要求诗歌有所寄托,促进了"兴寄"艺术的发展,在传统诗学范畴的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兴象”是中国诗歌独特的意象类型,它受到中国诗学的普遍认同与推崇,一方面在于吻合中国人对诗性形象的设计和对某种特定审美趣味的追求。另一方面它更接近中国美学所强调的对“道”的体验,和所追求的“天人合一”的境界,也更易展现个人的生命存在和生命意识。“兴象”在构“象”上、喻“兴”方式上都有自己的特点,并在审美上表现出情景交融、意存言外、自然天成等特色。  相似文献   

14.
《文心雕龙》既是以儒家思想为其理论体系构架的,那么刘勰的神怪观也是在中国古代巫卜文化的流风余韵——儒家客观唯心主义天命观影响下形成的。他承认终极意义的神的存在,但同时又反对在现实中过多训说、在文章写作中过多描写神以及人神之间的动作、行为。反映在其比兴观中,他表面上赞扬《离骚》中的比兴之义,但事实上这是不合于他的以现实生活中常见、实有的物象来运用比兴手法的比兴观的。  相似文献   

15.
分三个历史阶段论述诗歌“兴”的起源与发展概况:《诗经》时代为“兴”的源头,其本质是“起”,在于引起联想;战国秦汉是过渡期,人们认识到“兴”与“比”都有“喻”义,是一种而不是两种表现手法;魏晋南北朝后,“兴”的本质是“感”,各种景物构成意境,抒情言志。不管哪个时期,“兴”的运用都是为了把内蕴的感情引发出来。  相似文献   

16.
《孟子》"天下之言性"章,历来存在不同的解释,这也成为后人理解孟子"性善论"的一大难题.理解这段文字的难点在于如何把握文中"故"和"利"的确切含义.近来出土的文献,不但没有使该问题得到解决,反而加剧了这场争论.本文主张,只有兼顾训诂与思想史两个视角,把此问题放到孟子性善论的整体框架下讨论,才能发现解决该问题的新思路.当时,对"性"的一般界定是"生之为性",这也应该成为准确解读这段话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7.
近代以来,中国哲学对五行说的解释基本上围绕"行"的含义来进行,把五行当作对自然物质的概括,认为其性质不过是对自然的比附。然而,从"五"这个数字出发对五行说进行阐释,可以发现:为了兼有相生和相克关系,"行"的数目既不可能更多,也不可能更少,只可能是五。五行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内套五角星形的五边形来表示,而且,在五边或五角形图案中,代表五行的任意点与同自己不相邻的两点形成的三角形,表示相互制约的关系,而与自己相邻的两点形成的三角形,则表示相合化的关系。这两类三角关系叠加起来,使五行成为一种对宇宙的结构性认知模式。总之,五行之"五"是数学和逻辑上的必然要求。只有"五"这个数目,才能通过相生相克构成普遍联系并且相互转化和克制的网状结构。五行说的核心是其中所蕴含的功能转换模型。  相似文献   

18.
在“风、赋、比、兴、雅、颂”六义中,“风”、“雅”、“颂”原典已有,无须注明。毛公之传,独举兴体,不及比、赋,其根本原因乃在“比显”而“赋同”——比辞太明显,而赋辞为三百篇所通用。不难看出,“风通而赋同”五字虽然简短,但所包涵的思想蕴涵却是非常丰富的。  相似文献   

19.
行卷作为唐代进士科的特有现象,在唐代盛极一时,到了宋代却衰亡了。行卷的出现适应了唐代统治者拓宽人才评价标准的需求,但其滋生的弊病也导致了它的衰亡。本文通过论述行卷兴衰的原因,试分析其对当下考试改革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阮元是清代中叶的汉学领袖,但在理学上,他也有卓越成就。本着“以训诂求义理”的学术理路,他从古训入手,通过语义分析求文字本义,对理学核心范畴作了一系列精辟阐发。他之论“仁”,是以“相人偶”为解,认为“著于行事,始可称仁”,批评理学家“闭户斋居,瞑目静坐”的体仁之方。他之论“性命”,以为“欲生于情,在性之内”,“非别有一事与性相分而为对”;性不能“绝”,只能“节”;规范的标准在于礼治。他对唐代李翱的“复性”说提出尖锐批评,指出李翱把“性”“情”对立起来,以为只有破除情之蔽,才能恢复“本性清明”,这是“杂于二氏”、“由庄入禅”的谬见,不能作为发展儒家义理的依据。阮元的理学思想颇有独到之处,尽管某些结论可能有一偏之失,但就整体而言,可为义理之学开出一片新天地,是中国理学发展史上的一笔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