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7 毫秒
1.
《精武》2009,(4)
张树新简介张树新现任国际意拳(大成拳)研究会副主席。1978年开始学习意拳(大成拳)并遍访意拳(大成拳)名家。自1996年起追随王玉芳先生习练意拳(大成拳)。2002年11月16日,被王玉芳大师收为义子并赐名"承芳",意为"承我拳学,继往开来",并立为衣钵传人。  相似文献   

2.
张瀚川 《精武》2009,(4):8-11
编前语:瀚川幼有才藻,自小受到良好的家庭熏陶,刀枪剑棍皆已习练并颇负盛名。求学清华后,借大成拳艺来寄托自己的兴趣和理想,翩翩青年,乃文乃武,大有其父张树新当年之风采。诚如其授业恩师王玉芳先生称赞的那样:“自少便有拳名,胆力学识逼近前辈,是意拳(大成拳)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好后生。”  相似文献   

3.
徐超 《精武》2006,(11):54-55
20世纪80年代,大成拳界有一位知名人物,他就是王选杰先生的弟子、被誉为“王门大成第一支笔”的大成拳武术理论家赵祯永先生。  相似文献   

4.
高中华 《精武》2006,(11):55-55
每逢周末,大连劳动公园就会竖起一面大旗,迎风招展,猎猎作响,旗上写着“中国实战拳法——大成拳”。旗下立着一个大汉,虎背熊腰,气宇轩昂,相貌粗犷,神情剽悍,这就是大成拳第四代传人佟贵春。1989年,已经具备一定功力的佟贵春开始学习大成拳。“那时候我几乎每天都要练8个小时左右,因为要上班,甚至凌晨两点就起来练功。”长期坚持习惯就成自然,就连看电影看电视的时候,他都会不由自主地抬起双手练习桩功。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4年的练习,佟贵春的功力精进,俨然有高手的风范,于是1993年前后,他在大连劳动公园竖起这面大旗。“大成拳创立的时间比较晚,很多人不了解,我想通过这种形式来弘扬这个拳法。其  相似文献   

5.
韩起 《精武》2002,(3):24-25
大成拳这二十年贼红,用咱们过去形容李谷一、刘晓庆的话讲“红得发紫”,有人叹其名声到顶了,该知足了,我却不以为然,窃以为,大成拳还能更上一层楼,有红上加红、紫里套紫的机会,换句时尚的话说——还有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6.
李康  李健 《武当》2003,(12)
一、泽井健一曾在日本创“太气拳”,请问其人其艺如何? 答:泽井健一先生的大成拳水平不错,但还不是真正的大成拳。因为他的基本功不符合大成拳的原则。譬如他练“太气拳”所站的浑元桩,两小臂的姿势是“沉肩坠肘”,而不是大成拳要求的“肩撑肘横”。再有,站桩时身体重心放在中间或偏前方,这样对技击没  相似文献   

7.
高臣  高贵 《精武》2002,(3):38-39
大成拳注重整体劲力在实战中的应用,而站桩是求得整力的必备条件,因此“静为本体,动为作用”阐明了大成拳修习、应用的两个方面。只有具备静态均整和动态均整,才是真正掌握大成拳。笔者受业于李洪喜先生及师爷张恩贵老人,深感大成拳之博大精深,故就自身所得对大成拳发力做一探讨,以供深爱此道者研究。  相似文献   

8.
高臣  高贵 《精武》2003,(2):38-39
大成拳注重整体劲力在实战中的应用,而站桩是求得整力的必备条件,因此“静为本体,动为作用”阐明了大成拳修习、应用的两个方面。只有具备静态均整和动态均整,才是真正掌握大成拳。笔者受业于李洪喜先生及师爷张恩贵老人,深感大成拳之博大精深,故就自身所得对大成拳发力做一探讨,以供深爱此道者研究。  相似文献   

9.
王红宇  悟道子 《武当》2014,(4):26-28
当今大成拳界,谈功法者有之,试力者有之,推手、发力、试声、实作等等均有之,然而对筋骨的锻炼却闭口不谈,无人提及,仿若筋骨锻炼是大成拳习练的“禁区”。其实,筋骨的锻炼并不神秘,它贯穿于大成拳的每一步功法,但所占比例较小。我师王选杰在教导弟子时,第一课就讲大成拳练的是筋骨之力。  相似文献   

10.
李康  李剑 《武当》2003,(12):57-58
王选杰先生,当代大成拳名家,武功卓著,多次击败国内外武林高手,是以实战称誉武坛的大成门代表人物。同时,他还在全面继承王芗斋先生拳学的基础上,将大成拳科学理论与我国儒释道等传统文化精粹相结合,提出了“拳禅不二”的拳学主张,并以此为指导,取得了显著成就,被誉为大成拳的“中兴之主”。  相似文献   

11.
李紫剑 《武当》2004,(5):35-36
李某的《答站桩》一文引起大成拳弟子的关注,并又被以商榷之文见刊于《武当》2003年第12期的大成拳精义揭秘专辑内。李张二人的商榷文,本人认为不仅不合大成拳经典内容,也反映出他们自身对大成拳的理解和实修水准。本人就此作答,见仁见智,读者自有公论。  相似文献   

12.
王玉芳 《精武》2003,(3):12-15
大成拳是河北省深县先父王芗斋创始的(1885—1963年)。先父幼年从深县郭云深老先生习心意拳(形意拳之母拳),后遍游祖国各地,博采各拳术名家之长,创造了“内外一体”、“意动一致”的大成拳;并在一生数十年实践中,对该拳理论和实用有很大的提高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吴宪民 《精武》2008,(5):14-16
“寻门而入.破门而出”。练大成拳最终成就了自己的拳艺面目与神韵,这是林学伟先生拳学艺术上的一大特点。他在“大成拳教父”王选杰先生的拳法基础上.苦苦研习,博采众长,兼收并蓄,终于形成了个人的拳艺风格。据其师信阳大成拳家李照山先生介绍:  相似文献   

14.
王红宇 《武当》2003,(12):41-42
一 当今大成拳界,谈功法者有之,试力者有之,推手、发力、试声、实作等等均有之,然而对筋骨的锻炼却闭口不谈,无人提及,仿若筋骨锻炼是大成拳习练的“禁区”。其实,筋骨的锻炼并不神秘,它贯穿于大成拳的每一步功法,但所占比例较少。我师  相似文献   

15.
杨鸿尘先生,号滹沱布衣,当代著名民间实战武术家。杨鸿尘先生曾师从于大成拳(意拳)第二代代表人物赵道新、张恩桐、马骥良先生,成为一代大成拳技击名家。后经比试,杨先生识一代武学巨匠、当代人体技击养生科研学者“卢氏结构”发现者卢仁老先生,成为“卢氏结构”著名学者和传播者。  相似文献   

16.
林学伟 《精武》2008,(5):17-18
从技击角度而言,大成拳是一种很实用的拳法。但由于其功法的独特,使人们往往不易认识它,以笔者为例可见一斑。我16岁时,被特招为特种侦察兵,20岁赴各地参加各类擂台赛。此间,还进入河南精武国术学校教练班进修三年。此后,曾利用多种机会以武会友,成绩颇佳。1995年去北京拜见了大成拳实战家王选杰先生,  相似文献   

17.
被武术界许多人士称为“实战拳法”的大成拳近来在北京悄然热了起来。 大成拳又名“意拳”,是武术家王芗斋先生40年代创于北京的一种拳法。该拳一诞生,就以其具有强烈的技击性震动武林。另外,大成拳还提倡“从养生中求技击,从技击中求养生”,具有很好的健身功能。 就是这样一种实用性很强的拳法,从50年代开始,在长达30年的时间里受到排斥与压制,直到改革开放以来才又重新  相似文献   

18.
杨波 《精武》2003,(3):10-11
在大成拳的传承中,因教习方法、途径和各自条件、悟性不同,使许多学者产生了大成拳分“软桩”和“硬桩”两种修习方法的印象。一些修习大成拳的朋友认为,桩的练法,就是以各种桩的外形,在放松的状态下,利用意识导引求力,形体并不很重要,亦即“只求神意足,不求形骸似”,对形体没有具体要求,关键是作到意念真即可,这种风格的桩,被称为“软桩”。  相似文献   

19.
《游泳》2011,(4):36-36
当问到菲尔普斯时,罗切特说:“说实话,我并不在意他所做的。他和我一样可以游同样的项目,没关系。如果他能够做更多,那么我也会很开心,因为我喜欢和他竞争。我对自己并不担心。”他那时正在调整训练,加强更多的举重训练,减少游泳训练,期待他可以比现在表现的更好的那个时刻的到来。“随着年龄的增长,就很少关注于游泳而是更多的关注于泳池外的小事情,”罗切特说道。“我的教练说这是过去四年中他看到的最好的事情。”  相似文献   

20.
陈延刚 《武当》2003,(12):59-60
一、为什么将大成拳“三口不传,六耳不授”的心法写之于书并公开传授? 答:大成拳属于中国传统功夫的范畴,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精华,是老祖宗们的经验总结,有许多人为她付出鲜血和汗水,甚至于生命,它属于整个中华民族,我为我们民族有如此优秀的文化而感到自豪。我能从选杰恩师处继承到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