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云计算具有高性能、低成本、高可靠性等特点,对于推动电子政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促进政务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提升政府公共服务和管理能力,建设服务型政府,建立和完善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是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刘寅斌 《情报探索》2007,(12):78-80
提出了地方政府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体系的目标和构建原则,并指出政务信息资源的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从地方政府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目录,政务信息的采集、加工、利用和政务信息资源的共享评估等几个方面.对地方政府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体系建设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3.
面对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政务信息系统必须在理论、技术、架构和应用模式上不断创新,以适应行政体制的转变。面向服务的架构(SOA)为建设或重构资源整合型、业务流畅型的政务信息系统提供了一致性的架构。统一通信不仅可以提供灵活多样的行政服务方式,还可以低成本地实现更加高效的业务协同。将统一通信集成于SOA架构的政务信息系统,构成面向网络服务的架构(NSOA)。将NSOA应用于税务信息系统,可以极大地提高办税服务的水平,提高税务工作的效率,增强纳税人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自主研发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是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中开发利用政务信息资源的基础工作。介绍了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建设所涉及到的元数据抽取、元数据管理、目录服务等关键技术,从系统框架、体统架构、技术架构等方面进行了目录体系的系统设计。  相似文献   

5.
推行移动政务服务是深化“放管服”改革、落实一网通办、跨省通办和协同服务行动的具体抓手,体现政府数字化转型和数字政府建设的发展要求。文章提出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全周期服务理念、构建常态化系统迭代升级体系、拓展网络化多渠道提供模式、推行数字化全过程监察、促进政务服务政企深度合作、强化数字化全市场要素监管和提升领导干部数字素养和能力等多方面组合发力,进一步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和“放管服”改革提质增效。  相似文献   

6.
随着更多厂商的参与,2003年电子政务建设呈现出强烈的上升势头。政府对于电子政务的应用正在从局部应用、网络化、向着服务电子化、互联互通、协同应用发展,具体表现在:  相似文献   

7.
[目的/意义]探究政务信息协同结构及特征对于切实推进智慧政务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深圳市智慧政务信息协同结构分析为例,提出智慧政务信息协同结构的解析方法。[方法/过程]依据深圳市政务服务流程提取信息主体及信息链,基于业务流程解析其信息协同结构,构建信息协同网络,选取度、度分布、中心性、聚集系数、平均路径等分析指标解析网络拓扑结构及网络的无标度和小世界特征。[结果/结论]发现深圳市政务信息协同网络中主要存在两类信息主体,形成了以申请人、公安局、规划和国土资源部门为核心节点的政务信息协同结构,申请人作为网络中最为特殊的信息主体在信息协同网络优化过程中应被重点关注。基于具体政务业务流程数据,运用复杂网络分析方法,可以精确解析各个城市、区域的智慧政务信息协同结构及特征,为智慧政务的信息协同建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迅速普及,国家加快了电子政务建设的进程,全国各地政府机关随之加快了信息化、网络化平台的建设,在电子政务系统建设多数中,基于Web的协同办公成为电子政务内网建设的重点,构建科学合理的协同办公环境,能够快速有效提升政府效率、精简部门工作人员和大幅降低办公成本。  相似文献   

9.
一、业务需求背景 推进政府信息公开,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完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法治国家的重要举措,是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的重要内容。上海宝山区政府通过政府门户网、编辑出版《政府公报》等多种形式,大力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和政务信息公开。为让公众在第一时间及时准确知晓政府应公开信息,需要构建政务信息报送管理平台。通过信息报送系统,整合、集聚政府各部门所属镇、街道的政务信息,随后在政府门户网上及时对外统一发布。  相似文献   

10.
从应用信息系统的角度讨论了政务信息交换体系的建设原则,按工程项目建设的要求,政务信息交换体系建设应包含目标确定、组织协调、资源整合、网络规划、方案选择、风险对策以及专业队伍等7个方面的建设内容。  相似文献   

11.
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的构建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高洁  辛文卿 《情报杂志》2005,24(12):68-70
以加强政务信息资源整合、促进信息共享和协同政务为目标,构建了一个通用的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认为信息集成、流程集成、应用集成是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的基础,门户集成是其核心,政府门户网站则是门户集成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12.
政务信息资源建设已经成为当前电子政务建设的核心内容。根据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思想和政府职能定位,分析了政务信息资源建设的核心价值在于支撑科学决策、促进高效协同和提升服务水平;总结了政务信息资源建设的4个关键支撑要素:规划设计、标准规范、技术实施和考核评估,并对每一要素进行分析细化,提出了具体执行的工作方法和建议,以及形成体系化的政务信息资源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13.
国家信息办确定“十五”期间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目标是:形成标准统一,功能完善、安全可靠的政务信息网络平台,逐步实现同层次和上下级政府机构之间的信息交换和信息共享,支持政府公用功能性系统和事务性系统的开发和应用,重点业务系统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基础性、战略性政务信息库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信息资源共享程度明显提高,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务部门的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当前电子政务应用即一体化协同办公系统的总体需求、建设内容和建设目标,给出了系统设计模型,介绍了面向政府应用的一体化协同办公系统的架构、关键技术等。  相似文献   

15.
引入创新协同思维,在构建经济制度、技术创新与清廉政府建设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并采用我国2000-2012年数据进行测量的基础上,运用回归分析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我国的清廉政府建设与经济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的耦合度不高,经济制度、技术创新协同依然处于低端水平。为此,提出构建基于经济制度与技术创新协同的清廉政府建设体系思路,以推动其实现长效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围绕"互联网+政务服务"、"互联网+监管"、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三驾马车推进数字政府的建设。质检机构作为政府部门进行产品市场监督管理的技术支撑,应借鉴数字政府建设的理念和思路,从系统建设的顶层设计、平台开发与应用、系统的数据化、动态化和智能化等方面进行了深入阐述。  相似文献   

17.
基础政务信息资源是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和应用的核心内容。本文集中讨论了基础政务信息资源的概念和特征,分析了加强基础政务信息资源库建设的必要性,探讨了基础政务信息资源库的建设模式,提出了加强基础政务信息资源建设的规范性要求及建议。  相似文献   

18.
电子政务是我国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为此,国家成立了由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电子政务建设协调小组和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等三重领导体制.分别负责决策部署、研究协调和规划指导,力度之大是前所未有的。从建设部署中看:统一网络平台、重点业务系统、基础政务信息资源推进公共服务、完整的信息安全保障、标准化体系、公务员培训、考核、电子政务法制建设等。充分展现了这项建设规模宏大、任务艰巨、涉及全局、影响深远。这是我国在全国范围内第一次部署跨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等大系统.建设含司法、行政、立法为一体的广义政府概念下的电子政务体系.具有极为重大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以广西农业电子政务系统为例,论述农业电子政务系统应该建设为集成了网络办公、信息共享、消息传递及其他农业业务系统为一体的综合信息平台,实现政务信息资源数字化,内部办公过程无纸化,对外审批服务网络化,打造成为农业厅系统的网络交流服务平台和农业信息资源共享中心。进而,论述了基于NET平台建设农业电子政务系统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20.
谭玮琼 《情报探索》2008,(7):127-128
随着电子政务的深入开展,社会公众对政府政务公开的要求越来越高,政务信息系统的建设成为政府工作的重点之一。政务信息系统为政务信息公开提供了手段和丰富的表现形式,成为发布政务信息的主渠道和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的平台.推进了政务公开各方面的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