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本研究以促进马拉松爱好者的身体机能与生理功能为主要目的,为我国普通的马拉松爱好者提供科学且系统的训练方案。方法:从某省市的马拉松协会中随机选取16名马拉松爱好者,将其平均分为实验组(进行12周的特定运动干预处方训练)与对照组(进行12周常规性训练)。结果:训练前对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进行了两项身体机能的生理指标测试(基础代谢率与最大摄氧量),结果显示并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经过12周的特定运动干预训练后,实验组的基础代谢率提升到1609.60±73.00kcal,最大摄氧量提升到67.90±6.31 ml/(kg.min),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身体生理指标之间存在显著性的差异(p<0.05)。结论:针对马拉松运动项目的特定运动干预训练对于提高马拉松爱好者身体机能的生理指标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探讨8周身体功能训练对中学生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运动素质的影响.方法:招募山东省临沂市85名12-18岁中学生,按主观意愿分成实验组45人及对照组40人,实验组进行为期8周的身体功能训练课程,对照组进行常规体育课课程.分别于课程干预前后进行运动素质测试,使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以单因素协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处理.结果:接受不同课程干预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运动素质中各检测项目均有显著差异.结论:身体功能训练课程与传统体育课程相比更能有效改善中学生的身体形态、提高中学生身体机能、促进中学生运动素质发展.故适合推广至中学学校体育中,以发展学生运动素质,促进学生运动素质.  相似文献   

3.
安塞腰鼓训练对大学生身体机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安塞腰鼓训练对大学生身体机能影响的研究,探讨安塞腰鼓运动的健身价值,为其进入高校体育课程体系及大众健身领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非体育专业学生60名(男、女生各30名),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名(男、女生各15名),组织其进行为期16周的安塞腰鼓训练,每周3次,每次90 min。前10min为准备活动时间,中间75 min为腰鼓训练时间,最后5 min为放松整理时间。训练中的运动强度用心率来控制,保持在130~160次/ min之间。在实验前、后进行生理生化指标测试,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论:长期系统的安塞腰鼓训练,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身体机能,改善其运动系统、心血管系统、氧转运系统和呼吸系统功能,对于促进大学生身体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张俊华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1,19(12):104-105,126
为研究螺旋藻对高中生训练期间身体机能的影响,以17名准备参加体育高考的高三男生为受试对象,进行四周运动训练,并服用螺旋藻,在训练期间对血清睾酮(T)、血清肌酸激酶(CK)、血尿素氮(BUN)、血红蛋白(HB)等生化指标的变化进行测定。结果显示:服用"螺旋藻"后实验组受试血清T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螺旋藻能抑制大强度运动引起血清CK活性升高的趋势;实验组受试的血BUN与对照组相比有降低趋势;实验组受试的Hb明显提高(P〈0.01)。提示服用螺旋藻能促进高中生新陈代谢,调节身体生理机能从而提高运动能力,是高中生良好的运动补剂。  相似文献   

5.
瞿贤和  朱荣 《精武》2012,(29):5-6
近几年我国大学生体质测试结果呈现逐年下降趋势,为提高其体质,本研究制定有氧运动为主的运动处方,观察大学生身体素质及心肺功能变化,探索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及心肺功能的有效运动形式。志愿参与实验的50名温州医学院(男18名,女32名)上一年度体质测试不合格者,随机分为实验组(男9名,女16名)与对照组(男9名,女16名),实验组按照制定的运动处方进行为期8周的锻炼,对照组除不做运动外,学习和生活习惯与实验组相似。实验前后测试身体素质指标(男:握力、立定跳远;女:立定跳远、仰卧起坐、坐位体前屈)和心肺功能指标(肺功、台阶试验)。经过8周规律运动,实验组男大学生的握力较对照组有显著提高,实验组女大学生立定跳远、仰卧起坐、坐位体前屈较对照组有显著提高;实验组男女大学生心肺功能都较对照组显著提高。结论:8周规律运动能改善体质较差的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肺功能。  相似文献   

6.
选取陕西师范大学24名非体育专业本科生为实验对象,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研究跳绳运动对踝关节位置觉的影响,为在各种体育项目中的踝关节训练以及跳绳运动本身的比赛和训练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24名同学按照性别与组别均等分为实验组(n=12)和对照组(n=12),实验组跟随陕西师范大学跳绳俱乐部进行为期16周的跳绳训练,对照组在试验期间不参加任何体育俱乐部。结果:女生实验前后左踝可变误差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实验后实验组踝关节位置觉优于对照组,说明跳绳运动对踝关节位置觉的锻炼有一定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张婧 《精武》2014,(36):31-32
在乒乓球运动项目中,少年儿童属于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必然会面临身体生长发育及提高运动能力的压力。但是他们身体各器官及系统还在发育中,如果训练不当必然会影响身体机能,因此怎样解决专项训练而又不影响身体发育,是该类运动员急需解决的问题。一些研究发现,对少年儿童进行乒乓球专项化训练对他们的身体机能及素质都有巨大影响。本文就从某体育学校和某实验学校10——12岁的学生中抽选男女运动人员各20名,分成对照组与测试组,进行专训一段时间后比较他们身体指标,探析该训练对身体机能及素质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通过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20名体育专业学生进行跨栏过栏阶段的教学实验研究,对实验组采取核心力量训练和传统力量相结合的训练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力量训练方法,结果表明,在经过8周的训练后,实验组过栏阶段的成绩要提高比对照组明显,动作技能水平提升较快,说明实验组核心力量加强后,身体稳定性提高,身体协调能力增强,且运动方式较为节能。在以后的跨栏教学中,适度的加入核心力量训练,为学生动作技能的掌握与提升提供条件,有助于学生对跨栏技术的学习。  相似文献   

9.
《湖北体育科技》2018,(10):930-932
目的通过教学对比实验,探讨普通高校体育教学实施运动处方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方法抽取132名大一新生,分为2组,实验组实施运动处方教学模式,对照组采取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实验前后分别测试学生身体形态、机能、素质相关主要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实验期17教学周。结果教学实验后,实验组男生有5项测试指标提高非常显著(p﹤0.01),1项测试指标提高显著(p﹤0.05),实验组女生有4项测试指标提高非常显著(p﹤0.01),2项测试指标提高显著(p﹤0.05);对照组测试指标均有所提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体育教学实施运动处方教学模式能有效提高大学生的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10.
探讨随班就读体育教学对病残学生身体形态、机能及素质的影响为目的。将基本情况相当的湖南理工学院06级病残学生39名,男21人,女18人,随机分为二组(A组、B组),A组免修体育课,B组同学分散随各自所在自然体育教学班上课。经一学年的教学实验,结果显示:A组的身体机能和素质几乎没变,有的不同幅度下降,B组的身体机能和素质不同幅度的变化,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结论:随班就读体育教学对病残学生身体机能及素质产生了积极影响,是病残学生增强体质,提高运动能力的有效教学形式,随班就读是病残学生体育教学值得进一步探索和研究的一种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1.
运用测试法、问卷调查法及文献资料法等,以舞龙舞狮运动为锻炼手段,将36名大学生4个月前、后的身心健康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组间差异性采用t检验。结果显示:经过舞龙舞狮训练的大学生,身心健康指标有明显改善,长期练习舞龙舞狮可以提高大学生的身心健康,能够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为了了解舞龙与舞狮运动对大学生心肺等功能的影响以及两个项目之间的差别,本文以陕西师范大学龙狮队队员进行舞龙(五人)和舞狮(北狮)规定套路练习为测试对象进行心率、血压、肺活量体重指数等多项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舞龙、舞狮运动均属于中、大强度运动;但是两种运动强度特点也有所不同,舞龙运动强调心肺的耐力、而舞狮则对爆发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经过两个月的训练大学生的心肺功能与训练前相比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增强。  相似文献   

13.
文章运用心境量表(POMS)和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为研究工具,通过实验比较的研究方法探析体育专业大学生参与不同选项课教学对其心理健康和心境状态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教学实验后,参与舞狮选项课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心境优于参与其它选项课,且多项分量表呈极显著差异。证实“舞狮选项课教学+心理干预”能较好促进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4.
采用文献资料法探究在舞狮运动中舞狮尾者所动用的核心肌群,及其所需具备的力量素质的先进协调训练方法,以指导舞狮运动的训练,以使舞狮表演或比赛时,具有更好的效果,并推进舞狮运动在全国甚至全世界的广泛开展。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吕梁学院和汾阳学院女学生进行为期18周的健排舞训练,测定锻炼前后身体各项指标变化结果,分析健排舞对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影响情况,进一步探讨健排舞锻炼的健身价值。结果表明:健排舞在改善学生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提高身体协调等各项方面均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在阐明舞狮的社会特性、功能的基础上,论述了在高校开展舞狮运动的意义。提出在高校开展舞狮运动有利于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进一步深化;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有利于推动高校全民健身运动的广泛开展;有利于拓宽大学生就业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文章采用数理统计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依据国际舞龙舞狮竞赛规则裁判法,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二、三届大学生舞龙舞狮锦标赛舞龙自选套路难度动作统计与分析。结果表明:第三届比赛的舞龙自选套路水平较往届高。三届比赛各组别的舞龙自选套路的难度分值存在着差异,A、B、C级难度动作的分布特点及各类动作比重发生变化。应加强舞龙舞狮在高校中的宣传力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弘扬、培育民族精神,提高大学生舞龙舞狮的竞技水平。  相似文献   

18.
龙狮文化创意产业是一项新兴的热门产业,蕴藏着强大的精神财富,具有无可估量的经济价值。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阐述了高校开发龙狮文化创意产业实现意义,不仅能促使龙狮运动在高校得到持续发展,而且有助于培育出高素质、多功能的创新应用人才,有利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城市文化的繁荣,有助于大学生的创业与就业。文章提出了全面实施改革龙狮运动教学课程,加速培育创新应用人才。创造有利条件,开发龙狮文化创意产业,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战略思路。  相似文献   

19.
中国竞技龙狮运动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虽然十几年的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是在与之相关的人才培养、训练、教学、竞赛、科研以及市场开发等问题中还存在诸多不足。针对这一瓶颈,在中国传统体育复兴的历史背景下,文章对中国竞技龙狮运动的内涵、发展、存在问题进行了细致的调查与研究,并提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20.
在体育科学研究快速发展,体育科研方法和观念不断进步的时代,承载着培养专门体育人才使命的高等院校,在实验教学模式和改革措施上相对落后。从初步开展的学生综合性实验过程和效果上反映出,只要有政策性的激励措施,有开放实验室的制度保障,不断更新实验教学内容,使之更加贴近于体育运动实践,实验教学改革是能够得到体育学科学生响应的。在高校体育学科中开设创新的综合性实验课,是一种可行的实验教学改革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