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6年,电视选秀活动进入群雄混战,很多的电视媒体都推出了选秀类的节目,2006年的电视娱乐已经被冠上了“选秀大年”的称号。选秀节目为何在时下获得较高收视率,成为最热门的节目形态,本文拟从选秀节目的自身特点对这一问题作出解析。  相似文献   

2.
从2004年首届《超级女声》将选秀植入电视伊始,到2010年《快乐男声》无话题寂寥落幕,中国电视选秀节目已历时七年,正经历着观众对节目丧失新鲜感、渐生厌倦之“痒”。如今电视选秀节目已真正到了一个“拐点”。有人将选秀节目比作“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有人悲观地预言“选秀将死”。无论内容与形式都已没落;  相似文献   

3.
2005年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使得中国大陆电视“选秀类真人秀”节目大放异彩,2006年中国的电视媒体出现了一拨拨的“选秀”风潮,例如央视的《梦想中国》,东方卫视的《我型我秀》和《加油!好男儿》,江苏卫视的《绝对唱响》等等。这种选秀型的真人秀节目,作为一种新的节目形态,在中国的电视上正呈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4.
李莎莎 《青年记者》2007,(14):112-113
2005年,是由湖南卫视全力打造的选秀节目“超级女声”最为红火的一年。随后,在我国的电视屏幕上出现了门类繁多的电视选秀节目,围绕娱乐这一主题,“海选”、“PK”成为大多数选秀节目的行走路线。伴随着数量的增多,受众的关注视点被分散,选秀节目在表面的繁荣之下慢慢冷淡,并引发了来自各界的质疑之声。于是,面对这个尚可开发的市场,  相似文献   

5.
2006年是中国电视的“选秀”年,200年将会成为电视选秀节目的另一个高潮年。本文试图通过对几档颇具影响力的选秀节目的研究,探索中国电视选秀节目的发展模式,剖析其存在的问题,思考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选秀节目一直受到人们的青睐,因此电视选秀节目就一直是电视综艺栏目中重要的一部分;有一年的夏天,《超级女声》爆红,随之选秀节目如雨后春笋在各大卫视出现,因为每个电视台都在做类似这样的节目,于是观众出现了审美疲劳,再加上国家限娱令的出现,  相似文献   

7.
2006年,一系列大型电视选秀节目在中国电视荧屏闪亮登场,“红楼梦中人”海选是其中的一个影响较大的媒体事件,在这一大型电视选秀活动中,电视策划者采用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共谋的媒体策略;巧妙地以媒介活动和媒体联合策略促节目营销;借用时尚的真人秀节目形态,达到了效益的最大化,体现了策划者运用媒体的智慧。大型电视选秀节目的媒体策略在“红楼梦中人”海选中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选秀类节目在中国内地的电视荧屏上大放异彩.全国各地纷纷出现一拨拨的“选秀”风潮.例如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央视的“梦想中国”、东方卫视的“我型我秀”和“加油!好男儿”等.选秀类节目作为一种新的节目形式。在中国的电视上正呈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作为河南的本土娱乐节目.河南电视台电视剧频道的“新声带”节目经过几年的发展.也取得了显著成绩。其影响力已经遍及中原大地。本文拟从受众的角度出发.予以简要地分析。  相似文献   

9.
在电视娱乐功能突然放大的大背景中,电视选秀节目一哄而起。目前,除了央视“梦想中国”、“星光大道”外,仅省级卫视台同类节目就达到30多个。问题是,继去年湖南卫视“超级女声”火爆异常外,各种选秀节目收视率渐呈颓势。可以不夸张地说,在观众巨大的收视能量瞬间释放之后,选秀  相似文献   

10.
彭玲 《青年记者》2007,(24):107
自从2004年湖南卫视的选秀节目“超级女声”创造收视奇迹之后,“电视选秀”迅速在各省市电视媒体蔓延开来。从“超级女声”到“快乐男声”,从“舞林大会”到“名声大震”,这些Hq得响亮的名字,无不成为时下的流行语。这从一个侧面,证明了电视选秀节目的受欢迎程度。  相似文献   

11.
范明献 《青年记者》2006,(24):58-59
师从《流行偶像》、《美国偶像》的国内电视选秀节目,自从2004年以《超级女声》为代表引入内地后,经本土化改造,3年的发展,现如今在内地荧屏已经遍地开花。从唱歌选秀、跳舞选秀、功夫选秀、主持人选秀到影视剧演员选秀,从中央台、省级卫视到地方电视台以及星空、华娱卫视选秀节目到处大放异彩。《超级女声》、《加油好男儿》、《梦想中国》为代表的电视选秀节目热,使得其他门类的电视娱乐节目顿失颜色,当今电视已被誉为“选秀时代”。面对选秀电视节目的繁荣,在总结其电视理念及其经验的同时,不容忽视的是选秀节目热播背后的隐忧。选秀节目…  相似文献   

12.
《视听界》2013,(5):15-16
2012年以来,“屏丝”这一广东方言粗口经互联网发酵迅速蹿红为媒体热词。有关“席丝”的话题频见于电视荧屏,为一些电视名主持和嘉宾所津津乐道。一些相亲、选秀节目的嘉宾自我介绍时,拍着胸脯或用大拇指顶着鼻尖大叫:“我是席丝!”各类电视音乐、选秀、竞技等娱乐节目中爆红的草根明星也破极力塑造为“席丝逆袭”的典范。  相似文献   

13.
从电视选秀节目看我国的生产性受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一鹏 《新闻传播》2007,(10):68-70
近年来,“电视选秀”节目成为我国电视传播的一个显著现象。“超级女声”、“我型我秀”、“加油!好男儿”、“梦想中国”、“绝对唱响”等等选秀节目层出不穷。本文主要透过这些选秀节目看看背后功不可没的生产性受众。[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刘毅 《声屏世界》2011,(7):39-41
近年来.全民电视选秀节目风靡中国电视荧屏。不设年龄、性别限制的游戏规则。让全社会在真正意义上体验到了选秀带来的刺激和快乐。但向所有年龄层赋予参与权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招致了一系列问题。其中,“成人化”儿童选手的频繁出现便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与思考。  相似文献   

15.
李莎莎 《青年记者》2007,(14):112-113
2005年,是由湖南卫视全力打造的选秀节目“超级女声”最为红火的一年。随后,在我国的电视屏幕上出现了门类繁多的电视选秀节目,围绕娱乐这一主题,“海选”、“PK”成为大多数选秀节目的行走路线。伴随着数量的增多,受众的关注视点被分散,选秀节目在表面的繁荣之下慢慢冷淡,并引发了来自各界的质疑之声。于是,面对这个尚可开发的市场,[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电视娱乐节目“平民造星运动”对青少年心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视参与选秀造星,早已有之,从青年歌手大奖赛到名目各异的选美活动,制造了不少热潮。但真正激起普通观众,尤其是青少年观众极大热情的,当数2004年夏天湖南卫视推出的“超级女声”。这场口号为“想唱就唱”的选秀活动,在开播仅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创下了极高的收视率,在长沙、武汉、成都、南京等分赛区的报名点引发报名狂潮,引起社会轰动和媒体的高度关注。其中湖南、湖北报名的选手都过万人。《超级女声》还被《新周刊》杂志的“2004生活方式创意榜”评为“创意TV秀大奖”。随后,8月底,一台名为《梦想中国》的电视选秀节目在央视经济频道正式启动,号称要打造顶级的“平民偶像”。而此时,湖南卫视的《金鹰之星》、华娱电视的《我是中国星》等同类节目也开展得如火如荼。  相似文献   

17.
2006年,中国电视文艺节目的种类、数量和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主要由多家电视台举行的舞台“选秀”节目成为本年度文艺节目的绝对主角,体现出全方位的互动性和参与性;并且,“选秀”作为一种节目元素还被不少综艺栏目借鉴,成为其创新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8.
从2005年的《超级女声》走红以后,国内的选秀节目就遍地开花。但是在2007年,国家广电总局先后下发了10多项禁令,为电视选秀节目下了一道道"紧箍咒",把一些低俗,庸俗的选秀节目拒之门外。此后,随着选秀节目的逐步落寞,如何寻找选秀节目的出路将是本文重点讨论的内容。  相似文献   

19.
伍琼琳 《今传媒》2014,(1):85-86
从2005年“超级女声”掀起选秀热潮开始,大批量的选秀节目风起云涌地出现在电视荧幕上,节目质量也是参差不齐。在选秀节目度过“七年之痒”后的2012年,浙江卫视与灿星传媒联合打造的大型专业音乐真人秀“中国好声音”从众多同类节目中脱颖而出,成为了整个夏季中国大地上最“火”的声音。2013年7月,中国好声音第二季又将启动,仍旧吸5l了大量观众的持续关注,是什么原因让它的火爆从去年一直持续到今年呢?本文将以传播学的“5W模式”为基础,进一步运用传播学理论对其成功进行探讨,以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20.
方一琪 《今传媒》2006,(12):65-66
时间进入十二月,屏幕上热热闹闹的各类“平民选秀”活动都接近了尾声,这个小小的屏幕在一年内成就了多少“草根英雄”,赚取了多少人的眼泪,都将随着选秀的曲终人散而逐渐从人们的话题中消失。然而,这些“平民选秀”节目留给我们的不仅仅只是明星和“粉丝”,更多的是对于此类节目的思考。“平民选秀”节目其实是真人秀节目中的一种。真人秀节目又称“真实电视”,是指由没有经过专业表演训练的普通人参与并录制播出的电视竞赛游戏,参与者在活动过程中的行动被同时记录下来并制作成节目展示给电视观众。真人秀节目的形式十分多样,比如野外生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