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原理1 夹在两条平行直线间的两个平面图形,被平行于这两条直线的任意直线所截,如果截得的两条线段的长度总相等,那么这两个平面图形的面积相等.推广1 夹在两条平行直线间的两个平面图形,被平行于这两条直线的任意直线所截,如果截得的两条线段的比总是一个常数.那么这两个平面图形的面积比等于这个常数.原理2(祖暅原理)夹在两个平行平面间的两个几何体,被平行于这两个平面的任意平面所截.如果截得的两个截面的面积总相等.那么这两个几何体的体积相等.  相似文献   

2.
<正>祖暅原理的表述为:"缘幂势既同,则积不容异".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夹在两个平行平面间的几何体,被平行于这两个平面的任意平面所截,如果截得的两个截面的面积总是相等,那么这两个几何体的体积相等.本文将其向平面类比,可以得到以下结论:定理夹在两条平行直线之间的两个平面图形,被平行于这两条直线的任意直线所截,如果截得的两条线段的长度(或者截得的两组线段的长度和)总是相等,那么这两个平面图形的面积相等.  相似文献   

3.
祖暅原理在高中“立几”中是以公理形式给出的,它指出:“夹在两个平行平面间的两个几何体,被平行于这两个平面的任意平面所截,如果截得的两个截面的面积总相等,那么这两个几何  相似文献   

4.
祖(日恒)原理:夹在两个平行平面间的两个几何体,被平行于这两个平面的任意平面所截,如果截得的两个截面的面积都相等,那么这两个几何体的体积相等。祖(日恒)原理是我国古代数学家祖(日恒)在数学上的重要贡献之一.高中数学课本(新教材第九章阅读材料部分)有关柱体、锥体的体积公式V柱体=Sh,  相似文献   

5.
孙红卫 《新疆教育》2012,(5):115-115
1利用数学史。激励高中生爱国心和科学精神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我们要适时向学生介绍我国古今数学领域的杰出成就和数学家的事迹,培养他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增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感情。例如:我国南北朝杰出的数学家、祖冲之的儿子在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著名的“等积原理”。(等积原理的内容是:夹在两个平行平面问的两个几何体,被平行于这两个平行平面的平面所截,如果截得两个截面的面积总相等,那么这两个几何体的体积相等)。  相似文献   

6.
我国古代数学可谓博大精深 ,其中有许多光辉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值得我们学习 .比如 ,著名的祖 日恒原理 ,即“幂势既同 ,则积不容异” ,意思是 ,介于两平行平面之间的两个几何体 ,如果被任一平面所截得的两个截面面积都相等 ,则这两个几何体的体积必相等 .用之可将不规则几何体转化为与它等积的规则几何体 ,从而求出其体积 .又比如对于曲面不规则的立体图形 ,用规则的立体图形去覆盖 ,可以得到其体积的大概范围 .本文应用这两种思想方法解一道 2 0 0 2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试题 .题目 :由曲线x2 =4y ,x2 =-4y,x =4,x =-4围成的图形 (见图 …  相似文献   

7.
“幂势既同,则积不容异”,我国古代数学家祖日恒早在公元五世纪,在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了这一公理,并应用它证明了球的体积公式,是我国古代数学的一大成就。中学“立几”中,讲到运用这一原理求出了球体积公式,现将它作如下拓广: “夹在两个平行平面间的两个几何体,如果被平行于这两个平面的任意平面所截,截得的截面积总成一定比例,则这两个几何体体积也成相同的比例。”  相似文献   

8.
立体几何中的“公理六”(即祖(日桓)原理),课本中很少涉及它的应用。除了柱、锥体积公式推导外,仅有球的体积公式用祖(日桓)原理推导。因此,到高三时,大多数学生对这一原理仅有模糊的印象,更谈不上掌握及应用了。为了使学生能更好掌握这个原理,我们通过将解析几何中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绕对称轴旋转后,所得到几何体体积计算来加深对祖(日桓)原理的认识。祖(日桓)原理:夹在两个平行平面间的两个几何体,被平行于这两个平面的任意平面所截,  相似文献   

9.
刘明荣 《考试周刊》2010,(31):73-74
用平面去截一个几何体,所截出的面,就叫截面(section),我们可以想象,类似于用刀去切(截)几何体,把几何体分成两部分,刀在几何体上留下的痕迹就是截面的形状,截面是一个平面图形。  相似文献   

10.
判定直线平行的方法很多,在“平行线”这一节教材中介绍了如下的五种方法: 1.二直线平行于同一直线,则此二直线平行. 2.在同一平面内,二直线垂直于同一直线,则此二直线平行.3.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则此二直线平行, 4.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则此二直线平行。 5.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则此二直线平行. 最常用的是最后面的三个方法.这里举几个简单的例子说明.  相似文献   

11.
空间几何体中的截面问题考查形式多样,求解过程既考查同学们的空间想象力,又考查对空间图形中的公理和定理的掌握程度。考查题型主要有两类:一是截面形状的判断,截面图形的性质;二是与截面有关的计算问题。不管是哪一类问题,我们首先应了解截面的定义:用一平面去截几何体,此平面与几何体的交集叫作这个几何体的截面,此平面与几何体的表面的交集(交线)叫作截线,此平面与几何体的棱的交集(交点)叫作截点。  相似文献   

12.
内容提要(1)公理: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称: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相似文献   

13.
截面问题是立体几何教学中的一个难点。现就截面问题的教学谈一些个人的体会。一、作截面的根据和方法所谓“截面”,就是用一个平面去截几何体,该平面与几何体的交集,叫做这个几何体的截面,它是一个封闭图形。截面与几何体表面的交线叫做截线。截线与几何体的棱的交点叫做截点。欲作出符合条件的截  相似文献   

14.
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几何体,确定截面的形状是一个难点,需要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正确判断几何体被一个平面所截的截面形状,关键在于弄清这个平面与几何体的面相交成线的形状和位置。  相似文献   

15.
几何体的截面把"面"和"体"联系起来,使同学们在面与体的转换巾丰富数学活动经验,有助于同学们发展空间观念,大家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做到以下四个方面.一、会识别平面截几何体所得的平面图形例1如图1,一个垂直于圆锥底面的平面经过圆锥的顶点截圆锥所得的截面形状是().  相似文献   

16.
两个几何元素间的距离概念发展体系,应当是用低级概念定义邻近的高级概念,显示出概念在联系中发展,在发展中联系的辩证关系。新编高中立体几何课本,在两个平面平行的判定和性质一节中,通过例2:一条直线垂直于两个平行平面中的一个平面,它也垂直于另一平面,给出两个平行平面的公垂线和公垂线段的定义,然后经过探讨得出:两个平行平面的公垂线段的长度都相等,在这个基础上给出定义:两个平行平面的公垂线段的长度叫做两个平行平面间的距离。如  相似文献   

17.
一、多面体。棱柱、棱锥和棱台的定义、性质、侧面积和体积,可归纳如下表。名称棱棱l刹esj习we侧eswel!11两个面互相平行,其余{各角体各面都是平行四边形,并且每相邻两个公共边都互相平 一个而是多边形,其面是有一个公共顶点的形,由这些面围成的几 用一个平行于棱锥底面的平面去截棱锥,底面和截面之间的部份。 行,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几何义体。 …侧棱都相等,,”面是平}被平行于底面的平面所{正‘“两底面及平行, 、{行四边形,两底面与平行于{截,截面与底面相似,它们}底面的截面是相似的正多边 二七一}1 {’霞面的截面是全等的多边1面积的比等…  相似文献   

18.
亲爱的同学们,研究一个几何体经常需要我们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几何体,截出的面叫做截面,就像拿着刀切开水果一样,不同的切法,它的形状随之而改变.现在我们就来截一截正方体吧!  相似文献   

19.
1问题 人教A版必修2等角定理(如果空间中两个角的两边分别对应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的推导过程得出:平面中的公理定理对于空间图形,需要经过证明才能应用.作业中的证明过程必须以书本上出现的公理定理为基础,不能以直观结论或自认为正确的结论作为证明依据.笔者在“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和性质”教学中,学生作业中出现了几个典型的错误证明.现例举如下: 例1 求证:如果一条直线和两个相交平面平行,则这条直线和两个平面的交线平行.  相似文献   

20.
<正> 切口几何体是在基本几何体截交线之后、组合体之前进行教学的,其目的是应用已知知识,分析多平面截切几何体后的投影情况,掌握切口几何体三视图的画法及其投影特征,为组合体教学打基础。在中专和技校的制图教材中,切口几何体是以例题的形式出现的。实践表明,这样安排是不够的,尤其在成人制图教学中更需要加强。为此,我用四个学时,将切口几何体单独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